1、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为你打开一扇门课文原文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过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想打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的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
2、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
3、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这段文字,是我和文学的对话,表达了我对文学的一些想法。让我把这段文字引在这里,愿它能够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 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细微精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
4、有色地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的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过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你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无拘无束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汇。 有
5、时候,你展现漫长的历史,有时候,你只是描绘一个难忘的瞬间。如果你真实、真诚,如果你是真实人生的写照,是跌宕命运画像,那么人们就会在你面前发出情不自禁的感叹。你是神的一双大手,拨动着无数人的心脏。你在人心中激起的回响,是这个世界上最激动的声音。人心中激起的回响,是这个世界上最激动的声音。人心是无边无际的海洋,这个海洋发出的声响,悠远而深沉,任何声音都无法模拟无法遮掩。 你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你永远不会背叛热爱你的朋友,除非他们弃你而去。
6、 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1、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憧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三、新授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1)布置自学任务: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作
7、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2)学法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教者巡视。(3)讨论、启发。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2、学习第一部分(14节)(1)学习第12节: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本
8、段的话题是什么?(门)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2)学习第34接: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中心句;(第12句)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9、。(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4)学生齐读第4节。四、当堂训练: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2体会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文学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三、新授: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指名回答。2、学习第6-11节:(1)学生齐读。(2)布置自学任务: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
10、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节的中心句)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
11、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四、当堂训练: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五、布置作业: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2、预习冰心诗三首。附:板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议论大门门引出话题以理激人初识大门文学之门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打开大门打开文学之门对话式描魅力以情感人繁星教案【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学会景物描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教学重点、难点】
12、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第一教时1、出示课题: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4、(放幻灯)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月夜5、(放幻灯)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星天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板书:爱但也爱7、朗读总起句8、接着文章写“
13、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板书:(从前)家乡庭院(三年前)南京菜园(如今)海上舱面9.学习第一段:(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2)(放幻灯)“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板书:亲切10.学习第二段:(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2)(放幻灯)“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
14、麻麻” 比较,有什么不同?(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5)表情朗读“虽然然而”句中不用“然而”,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6)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7)“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8)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板书:更亲切11.如今(1927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吗?先回忆
15、一下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你打算怎样自学第三段?第二教时(一)要点:自学第三段,汇报、总结全文。(二)过程:(1)(幻灯)听朗读。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在海上看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2)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3)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2、3、4题加以解决)。(4)这时作者巴金陶醉了。(板书:陶醉)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背下来。(5)看着板书,同桌互说。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如今”,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而这种感受又是如何加深的?(6)小结:作
16、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一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在作者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是爱大自然。(7)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8)小组讨论:这节课自己学到什么?(9)汇报、小结。冰心诗三首课设计教学目标: 1、感悟“诗”的整体特点篇幅短、字少意精;2、体味诗中丰富情感;3、了解常用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1、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2、丰富情感;课前准备:1、自查作者;2、朗读三首诗,初步了解内容;3、翻词典查:浸透、奋斗、牺牲,找出它们的正确解释;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指名学生将查到的作者情况和查到的词义(判
17、选出多义中的正确项),向大家做简单扼要介绍;2、联系式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小学里学过一些诗歌,都有哪些?谁能完整背诵并能说出一首诗中给他印象较深的句子、或词、或把诗的意思简单介绍给大家?(此处避免迟滞)。3、提问:和同学们读过的其它文章相比,“诗”给我们的感觉有哪些?教师简介诗的含义:诗大多篇幅短小、有押韵、适宜歌咏和朗诵;4、请愿意的同学朗读三首诗;其他同学给朗读情况作评价。5、研讨课文:很多看见鲜花的人,恨不得摘一朵,一些人则忍不住把鼻子往花上凑,一些人则喜欢手拿鲜花照相,人们还有个习惯,把鲜花和掌声送什么人?英雄和心里崇敬的人。这都说明鲜花有色、味、形而倍受人喜爱。今天学的诗的题目是“成功
18、的花”。(此处提问):我们联想一下,象鲜花一样被人们欣赏,引人们激动,被大家宠爱的事和镜头,我们见过或有亲身经历过吗?(给提示):喜欢体育的同学,看过比赛场上获得成功时,如一名队员举起大力神杯那一刻,队员会围着奖杯跳、叫、洒泪、或笑得前仰后合;另外我们有同学在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当全家人吃饭时,做了家务的同学可能会自豪地宣布:今天的饭是我烧的;比赛的队员和做了家务的同学,他们都是因自己获得了一种成功而开心自豪不已。看来“成功”总是与美好相伴。可“成功”怎么来?(学生自然会有话),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开始确定以下讲解的详略。6、围绕“成功的花”,“诗”如何表述?(同学们讨论一下,明确):第一二句,
19、由“成功的花”做引此处“成功”指?(讨论明确):花可以向人和向社会绽放出自己的鲜艳美丽、展示出自己美好的时候。这时花的“成功”,自然会引得人们对她流露出:惊叹、并羡慕其美丽!第三、四、五句,解释花的美艳的来由。先用“然而”一词转承人们的惊羡,后面开始述说花的成长经历:她从芽开始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人们对泪的认识,一般和人的喜怒哀乐有关,这里的“奋斗的泪泉”,该理解成什么意思?(此处以反问式提示学生):能不能理解为“从芽开始,就很舒服地躲在温房中的泥土里,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天天睡大觉,等着有人给松土和给自己喂水施肥的意思行吗?!(同学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事实正好相反,此处的“奋斗的泪
20、泉”,是用拟人手法,表现幼嫩的芽就开始经历“旱、涝、风吹雨打、土地贫瘠、酷暑寒霜种种灾难”,这些成了“奋斗的泪泉”的代名词。最后第五句,是对第四句“奋斗的泪泉”进一步具体阐述;“洒遍”:表明是每个阶段以及活动过的每一个角落;“牺牲”:表现从芽开始的成长过程开始有的沉重付出;(此处可提一个问):试将“牺牲”换成“付出”和“拿出”,看看合适不合适。(同学能正确回答,教师就不必说):如换词,则没法表现出鲜花曾经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和巨大的。“血雨”:借一个带有强烈刺激的“血”字,把“付出”的沉重言说到极至!此处可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事例重点讨论,养过蚕、代父母买过东西、参加过作文比赛、烧过饭、种过树的
21、过程里,蕴含了自己什么样的付出?(由学生思绪驰骋作文结果张榜无名、烧饭被烫过、种的树几次没成活等等)。“成功”就是这样紧紧和人的付出相联系着。(引导学生对全诗归纳:诗人借成功的花的例子告诉人们:自然中美的东西,是要付出代价才换来的!同样,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样也都有她经历过的不平凡的经历,是要付出的。第二首嫩绿的芽儿教学目标:1、懂得人生奋斗的重要;2、理解“发展、贡献、牺牲词语在诗中的意思;3、能用三个词简要写“学后感”;4、能正确朗读课文,和说说我如何在学习上“发展”自己(此目标重在用自己话说出发展和贡献的关系),学生进而认识到将来要有贡献是要有条件的;同时这也让学生训练了说话和概括能
22、力。5、“贡献需要有条件”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不过老师无需一味去拔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的认识能到哪个程度就到哪个程度。可能的话,尽量让学生和他小学学过的内容衔接起来。内容和步骤:1、导入:春天里嫩绿的芽我们都见过,很招人喜爱,诗人把“芽”视为新生命的开始。2、问题讨论同学们听过下面的话吗:“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年之际在于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语言和生命联系起来是什么意思?(由同学自由理解阐释后明确):是劝勉生命、特别是新生命要珍惜大好时光茁壮成长自己。(此处提问):那诗中写的“嫩绿的芽对青年说”、“淡白的花对青年说”、“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都是劝勉珍惜光阴,茁
23、壮成长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明确):不是!诗人是用了三个排比性的拟人化句子,串联全诗并把主旨引出来发展了自己(如茁壮成长为了参天大树),才具有贡献你自己需要的条件(才可以被用去建房或其它),最后你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的大业牺牲自己的理想。对“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三个句子,教师只给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将三者间关系按因果串联起来,(教师可给提示):从生活、学习、交往、体育运动等学生熟悉的话题去把绿色、美丽、果实与我们人类生活形式相联系。(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不强求一律)。在理解完诗的大意基础上,同学做换位思考(按课后“探究练习“第一题第2问进行)。第三首青年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24、理解关键词:“珍重”、“描写”“着笔”的比喻意;2、认识诗中的“态度”“时间”“人”如何相关联;内容和步骤:1、关键词研究,结合朗读(给指导,使之读出语气),以读代讲,以读代悟,从而达到加深对诗的理解。2、让学生明白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如“珍重”同学们在词典里查到的意思有两个:一是“保重”;另一个是“珍惜看重”;而辞海解释还有一个是“道谢”的意思;诗里显然是二个“珍惜和看重的”意思。后面用的“描写”一词,这个词本是写作手法名称,这是比喻成努力学习、健康茁壮成长。“着(zhu)笔”,写的意思,此处比喻为正确实践自己的人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正确性理解词的原意或引伸意;另外象第一首中
25、“牺牲”一词,在字典中这个词的意思有三个:第一个古义:祭品用的而宰杀的毛色纯正的牲畜。第二三个比喻意分别指为人民和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和泛指为某种目的舍弃权利或利益等。如果取第一和第二个意思的解释,学生就无法解通诗意,此刻可通过“芽奋斗牺牲成功”关键词来推理理解“牺牲”意思。(进行情境设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理解词意)。3、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契全文,学习用句序分析法,疏理脉络,剖析词句,体会诗的情感,进而领会文旨。引导学生阅读,让阅读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析领会诗的含义,可让学生自扮成“成功的花”“嫩绿的芽”“要求上进的青年”,说简短故事,试着把态度(要正确)、时间(很紧迫)、实
26、践(该行动)三个意思以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加深理解诗文,得到美的享受。4、总结:诗的语言浅显而意含不露,且生动有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体会它丰富情感的体现方式。另外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深层含义的同时,让学生多做想象能力训练、同步朗读和背诵。成功的花教案导入: 同学门你们中间有的人得到过三好学生,有的人得到过竞赛的各种大奖,那么你们可以告诉大家你们成功的时候的心情吗?那么当大家看到别人得奖的时候有时什么心情呢?大家认为取得成功都需要一些什么呢?讲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奶奶的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认识成功的.1范读要求:A在范读的过程中标注自己不会的字B注意老师朗
27、读的感情和语调2齐读要求:A尽力的品味作者的感情B注意感情和语调3讲解诗歌的前两句A作者将成功比做了什么?B什么样子的花作者抓住了花的色泽鲜艳的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的突出了花的成功.C在两句诗的后面作者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作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作者用感叹号抒写了她对人们只惊羡与别人的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劳动.表露对这种情况鲜明的反对态度.D作者为什么用惊羡而不用羡慕?惊羡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以为,也更能衬托出人们对成功之花之所以可以成功的不理解.诗歌的后三句A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转折词?B成功之花当初是什么样子?是血和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是艰苦奋斗的是浸透着辛酸
28、乃至痛苦的无数泪水牺牲更是壮烈,付出了生命和鲜血4齐读5分小组朗读要求A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6总结7齐读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我国寓
29、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二、作家、作品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
30、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三、疏通字词字义1、字音、字形l 履 su 遂 nng 宁 度:du量长短 d 量好的尺码2、通假字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3、重要语句(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2)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4、复述故事5、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6、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7、文章寓意(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
31、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课学习的内容,齐背郑人买履。二、查字典,读准字音。ssh 涉 j遽 q 契 y 矣 ru 若 三、作家、作品1、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四、重点语句1、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2、2、是吾剑之所从
32、坠。注:(1)是,指示代词,这儿。(2)所者, 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1)若,像。(2)“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4、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坠”写出楚人的慌乱,“遽”写出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5、写法评析: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四、讨论1、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
33、对策的人。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教案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三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学习运用想像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这句话,也许已勾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走进那新月般纯结美好的童真世界,去重温童年的梦,去感受孩子心中那份挚爱纯情。 二、作者简介(让生汇报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师小结)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
34、多才多艺多产,一生写了50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其中吉檀迦利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诵读欣赏 (一)初读:感知形象 1学生先自由朗读,要求:用笔圈出生字、词边读边感知一下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试着用你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 2让学生谈一谈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应该怎么读,给大家读一遍。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最后归纳总结: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他与妈妈难舍难分,十分着恋妈妈,应该用舒缓、温馨、深情而又活泼的语调去读,特殊语句还要具体对待。 (举例:金色花“孩子,你去哪里啊?”(着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35、”(惊喜,责怪)“我不告诉你,妈妈。”(调皮、撒娇)(二)再读:领悟感情 1配上音乐,找朗读较好的同学深情地读,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读 要求:调动你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设想这是在一个什么情境下一个孩子表达对母亲的热爱、春恋、头脑要出现相应的画面,去感悟母子之间那种真挚情感。2学生相互交流一下,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情景(如:有一个农庄,一位年青妇人勤劳、善良,她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整天跟在她身边,与她嬉戏,妈妈去牛棚,他为妈妈开门,妈妈挤牛奶,他为妈妈端盆,妈妈流汗了, 他为妈妈擦汗,有时,他调皮地跑丢了,妈妈会焦急地找他,突然,他会“从天而降”,出现在妈妈身旁,有一天)3师总结:三首诗能表现母
36、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真情,金色花让人感受到了母子间和谐有趣的生活告别让人感悟到孩子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培树使我们想到离家的孩子对故乡、母亲的思念。(三)、三读:欣赏语言1齐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子。2四人一组,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自己所画的句子和自己的感受(四)、四读:学习方法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一个成年人民(作者)怎么会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想象)2同学自由发言,谈谈以上问题3老师归纳: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叫想象 如:清代作家沈复小时候把“飞舞的蚊群”想像成“群鹤舞空”,把丛草想像为森林,其中虫蚁为野兽,这些想象都是作者热爱
37、生活,观察生活的表现,希望你们也认真观察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自己心中这个美好的世界。4下面发挥你的想象,模仿告别第3节,再分2个句子。四、探究练习1幸福的孩子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金色花中的孩子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他为什么会那样幸福?谈谈你的理解,金色花有什么意义,你明白吗?(有妈的孩子,幸福享不了,因为沐浴着母亲,所以孩子如此幸福“金色花”使人想到金色的童年,想到母爱的温暖如阳光)2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不愿让妈妈知道呢?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我想与妈妈时刻在一起,不想让妈妈 知道辊在与妈妈捉迷藏,符合孩子调皮的特点,金色花也许就在自家院子里,这
38、样我可以默默地跟随妈妈,关心着妈妈,这是一种无声的爱。妈妈找不到我,着急、担心当我突然出现,他又惊又喜说我“坏”,只不过是调皮、淘气的意思)3你们天天与妈妈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你要离开妈妈,你当时会怎样想,心里的感觉又如何?离家住校的日子,你想妈妈吗?你会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思念?告别中的孩子为什么把自己想像成“清风”“涟漪”,你会把自己想像成什么去表达对母亲的爱呢?4榕树中的孩子也许离家很久了,他想家乡的榕树了吗?为什么要对榕树进行描写,沉思?为什么要把自己想成“风”“影子”“鸟儿”“鸭”,这些与榕树有关吗?他到底要倾吐内心怎样的情感?(榕树根深叶茂,能独木成林,是鸟儿的天堂,是故乡的象征,“风
39、”“影子”“鸟儿”“鸭”是时刻在榕树周围的事物,作者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五、生活链接1 搜集以“母子”(母女)为主题的歌曲,诗词名句,回来交流,看一部这样主题的电影读几篇体现这习中挚爱真情的文章,感受一下人间真情,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是谁在时刻关爱着价钱,你感受了吗?你可以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可以给他们做一件事,也可以超越时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赶快行动吧!附: 泰戈尔诗二首玩具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地在那里叠加数字。也许你在看我,想到:这种好没趣的游戏
40、,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你呢,无论找到了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在那里做游戏了。 云与波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妈而来呢?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我做云,你做月亮。我用
41、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壁的天空。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呼唤道“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施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他而去呢!”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我奔流而进,进,笑哈哈地撞啐在你的膝上。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往事依依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2、 体
42、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3、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难点: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三、 教具:录音机 四、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读书生活的散文,浅显易懂。考虑到它在内容上与第一单元“亲近文学”有内在联系。语气优美,饱含深情。作者通过小时侯读文学作品的几件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白做人之理,做一个志向高尚的人。 五、 教学过程
43、: 、内容呈现 1、 快速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教师配乐(钢琴曲秋日私语)朗读课文。学生感受作者成长的源头。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深情。 、设置问题情境: 于漪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家,在近四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她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教学风格独特,著述颇丰,成就斐然。这和她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于漪老师就深情地追忆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中的依依往事,追忆了文学对她深刻的影响。 交流对话: 1、 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 作者回忆了几件往事?往事带来了哪些好处? 明确:往事 小时侯读评注图像水浒传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 听国文老师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好处 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给我带来了生活乐趣 使我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 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 是自己的心和时代更加贴近了 话题二: 第五段所举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有何异同? 明确: 相同:两位老师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理,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文学的热情。 不同: 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 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