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深剖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年级阅读教学是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开头,做好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一年级学生识字少,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所以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尤其特殊性。本文试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在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上提出一点自己的浅见。 关键字:一年级 语文阅读 教学一、背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年级阅读教学是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开头,所以积极做好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标对小学阅读教育的阅读做出明确要求:对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
2、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教师要极力做好他们的起步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日后达到有效阅读。然而,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特殊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3、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这就使阅读教学成了一项极备挑战的工作。因为一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不同是一年级学生有特殊的智力特点和心理特点,这就使一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施增加了不少困难。要有效做好一年级阅读教学,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学情。 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学情,首先看其特殊的智力特点和心理特点。虽然学生智力的可塑性非常大,而且发展的速度会非常快。但是缺少生活经验又未经规范教育的孩子,他的思维还是处于未分化的状态的。比如思想幼稚、思维具体形象、知觉水平低;观察事物不系统,没头没尾,显得杂乱无章等等。而且一年级学生识字少,理解能力低,所以阅读对他们而言是特别困难的。而在心理和行为上,
4、刚步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特别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静心阅读对他们而言更是难事。所以,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要比高年级的更具挑战,因为它要求教师既要煞费苦心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克服诸多因素回归课堂。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二、指导阅读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只有阅读了语言文字,破译了文字符号,才能感悟其中温含的内涵。这对大多数人应该没问题,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苦涩难懂的一列汉字让一年级学生理解就不容易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一年级学生
5、的阅读教学,结合一年级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的情况,我们作了一次探讨。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小孩子而言,兴趣的有无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所以,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自觉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前,必须做好准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视频、以及生活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
6、用这些学生喜欢的方式吸引住学生,学生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才会萌发学习的欲念,并且会保持注意力一直紧跟教师的步伐。所以,只有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护和利用好学生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好感。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的生成只是阅读教学的开端,引导好学生有效阅读,关键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先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可见习惯的形成是积极重要的,教师应该着力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好的习惯它有着巨大的力量,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
7、,就有什么样的命运。”那么,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得做好两方面。一是阅读姿势的形成,二是阅读时做简单的标记。首先,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步入校园,对规范学习没有认识,训练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是必要的。教师应该通过口令、儿歌、比赛、个别示范、鼓励表扬等方式强化训练学生的阅读姿势,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应该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做些简单的记录,比如圈生字、加拼音、标自然段等。此外,教师还应及时检查,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行为。其三,要致力于保持学生阅读的注意力。 一般而言,5-7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
8、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7-10岁是20分钟左右;由此看,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约在20分钟左右。而阅读教学是一个约四十分钟的学习过程。其中,还有着多种不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外界的干扰,学生个人的状态等。所以,让学生把注意力持续集中于阅读教学的学习,那就得赖于教师的教学了。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图片演示、视频、学生表演、多媒体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并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投身至阅读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可变换“读”的形式,在课堂中把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比赛读、配乐读、男女生读、角色朗读等形式相互穿插,互为补充。这样,学生在形式
9、的变换中体会趣味,在相互的比拼中迸发情感,那么,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到阅读学习中。也只有这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有效地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四,教师要发挥恰当的指导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我的朗读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资源。因为,小学生意识薄弱,学习多源于对别人的模仿,教师在他们眼中具有“高、大、全”的完美形象。所以,他们常常下意识地
10、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的即兴范读应该盛情并茂,把自己的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有效地运用于课堂的示范朗读。这样,教师才能用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的美妙声音,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情境氛围,才能以一个感情充沛的形象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此外教师除了发挥示范性的朗读作用外,还要及时和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朗读做出“权威”性的评价,谁读得感情充沛、谁读得酣畅流利、谁的声音洪亮、谁的语音标准、谁的神情最好等等都一一点评,并一一表扬。学生得到表扬就会越发积极,没有得到表扬的同学也会趋之模仿,努力争得老师的肯定。四,总结 总而言之,一年级阅读教学因为学生的特殊性而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殊性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克服其诸多因素回归课堂,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才能保证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