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作业5滕王阁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逸兴遄飞遄:迅速B今兹捧袂袂:衣袖C鹤汀凫渚凫:游水D访风景于崇阿崇阿:高大的山陵解析:C项“凫”应解释为“野鸭”。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一尊还酹江月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解析:A项,“尊”通“樽”,酒杯。C项,“机”通“几”,预兆。D项,“销”通“消”,指云气消散,雨过天晴。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的“耻”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纤歌凝而白云遏B襟三江而带五湖C四美具,二难并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解析:例句中“耻”
2、作意动词,“以为耻”。A项,“遏”无词类活用。B项,名词“襟”用作意动词,“以为襟”。C项,形容词“美”用作名词,美的事物。D项,名词“船”作状语。故选B项。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解析:B项,古义,迎接;今义,违心趋奉迎合。C项,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D项,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贬义。答案:A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爽籁发而清风生控蛮荆而引瓯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两个“而
3、”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解析:连词,连接因果关系的两个短语。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两个短语。为副词,相当于“将要”。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A奏流水以何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纤歌凝而白云遏屈贾谊于长沙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解析:A项,均为宾语前置;B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C项,均为被动句;D项,第一个是判断句,第二个是省略句,应为“渔舟唱于晚”。答案:D7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古人用天上二十
4、八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三秋,秋季。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紫电青霜”中的“紫电”是宝剑名,“青霜”指剑。“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中的“潘”指潘岳,“陆”指陆机,他们都是南朝人。钟嵘的诗品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台隍枕夷夏之交”中的“夷”指北方少数民族,“夏”即华夏,指古扬州地区(现在江苏江西安徽一带)。ABCD解析:“南朝”应为“晋朝”;“夷”指南方荆楚之地,“夏”指中原地区。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
5、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的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解析:D项,这几句是虚实结合。答案:D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译文:_(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译文:_(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译文:_解析:
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1)题中的“越”“悲”“萍水相逢”,第(2)题中的“屈”“窜”“明时”,第(3)题中的“逢”“惜”“渐”等。答案:(1)关山难以越过,有谁可怜不得志的人?萍水相逢,都是客居他乡的人。(2)使贾谊遭受委屈,把他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3)(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这两句
7、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_,_;_,_。(4)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3)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二、课外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
8、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坐勃故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选自旧唐
9、书文苑上卷一百九十,有改动)父福,勃往省。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文艺上卷二百一)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
10、为幸B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为幸C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为幸D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为幸解析:“先器识而后文艺”是并列结构,不必断开;另外,“令长”是一个词,指的是长官之首,“馀”通“余”,意思是其他几个人。答案:D1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龙门,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的黄河中,那里两岸夹山,水流湍急。C弱冠,古代以男子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
11、人。D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解析: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答案:C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勔、勮的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一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牵连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王勃前往探望途中为都督
12、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解析:王勃写檄英王鸡一文是“戏为”,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王府。答案:B14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译文:_(2)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译文:_答案:(1)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的兆头。”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构”,设计陷害。“渐”,征兆、苗头。)(2)(小吏看后)多次
13、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天才啊!”请他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再”,多次。“乃”,于是,就。“矍然”,惊惶急视的样子。)【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宝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一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的兆头。”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主管测算,有鉴识
14、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的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所说的那样。父亲王福,王勃前往探望。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上厕所离开,只是派遣小吏让他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多次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天才啊!”请他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借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面,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