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第八章 三棱针 皮肤针 皮内针 鍉针 火针 芒针 第一节 三棱针法一一一一 针具针具针具针具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基础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或基础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的方法。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锋针”发展而来。发展而来。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二二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一一一)持针姿势持针姿势持针姿势持针姿势(二二二二)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
2、方法三棱针1点刺法(1)点刺穴位(2)点刺血络浅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小静脉出血的方法。浅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小静脉出血的方法。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垂直点刺,快进快出,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垂直点刺,快进快出,动作要求稳、准、快。一次出血作要求稳、准、快。一次出血5 510ml10ml。深刺深刺:点点刺刺血血络络(深深刺刺)(3)散刺法三三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一一一一)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 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
3、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量的血
4、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二二二二)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1 1偏头痛偏头痛 选穴以太阳为主穴。若前额痛加攒选穴以太阳为主穴。若前额痛加攒竹或印堂,若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若侧头痛竹或印堂,若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若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若巅顶痛加百会。加耳尖或率谷,若巅顶痛加百会。2 2腰肌劳损腰肌劳损 选取委中。操作时点刺委中穴及选取委中。操作时点刺委中穴及其附近血络,并加拔火罐,使每穴出血其附近血络,并加拔火罐,使每穴出血 lO-lO-20ml20ml。3 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散刺法连续时采用散刺法连续101020
5、20针,并加火罐拔吸,针,并加火罐拔吸,出血出血101020ml20ml。4 4咽喉肿痛咽喉肿痛 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位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位法,使每穴出血法,使每穴出血10102020滴。滴。5 5目赤肿痛目赤肿痛 选取太阳、耳尖。点刺双侧选取太阳、耳尖。点刺双侧太阳穴,每穴出血太阳穴,每穴出血2 25ml5ml;在点刺耳尖时,每;在点刺耳尖时,每穴应挤出血液穴应挤出血液10102020滴。滴。6 6中暑中暑 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曲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曲泽、委中,操作时采用深刺血络法,每穴放血泽、委中,操作时采用深刺血络法,每穴放血lOmllOml,也可加用拔罐法以助泻热
6、。在点刺双侧,也可加用拔罐法以助泻热。在点刺双侧太阳穴时,使每穴出血太阳穴时,使每穴出血2 25ml5ml。7 7毒蛇咬伤毒蛇咬伤 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尽快采用散刺法连续尽快采用散刺法连续2020针以上,并加用闪罐法针以上,并加用闪罐法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8 8痤疮痤疮 选取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选取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旁开旁开0 05 53 3寸的区间,寻找阳性反应点,采寸的区间,寻找阳性反应点,采用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以挑尽用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以挑尽为止,且每穴挤出为止,且每穴挤出2 25ml5ml
7、血液。每次挑治血液。每次挑治2 23 3穴。穴。(三三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工作。2 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感染。3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穴,勿失其络。5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 。6 6为了提高疗效,
8、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加用拔罐。7 7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1 1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5 57 7日日1 1次。次。8 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9 9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慎用。10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本法。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本法。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皮肤针法是古代皮肤针法是古代皮肤
9、针法是古代“毛刺毛刺毛刺毛刺”、“扬刺扬刺扬刺扬刺”、“半刺半刺半刺半刺”等刺法的发展。等刺法的发展。等刺法的发展。等刺法的发展。一一一一 针具:梅花针(针具:梅花针(针具:梅花针(针具:梅花针(5 5 5 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罗汉针(支短针)、罗汉针(支短针)、罗汉针(支短针)、罗汉针(18181818支短针)支短针)支短针)支短针)皮皮肤肤针针(七七星星针针)皮肤针(七星针)第二节 皮肤针法二二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一)持针姿势持针姿势(二二)叩刺方法叩刺方法硬柄针持针法硬柄针持针法软柄针持针法软柄
10、针持针法皮肤针叩刺(三三三三)刺激强度刺激强度刺激强度刺激强度 1 1 1 1 弱刺激: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患弱刺激: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患弱刺激: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患弱刺激: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患者,以及者,以及者,以及者,以及 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2 2 2 2 强刺激: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强刺激: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强刺激: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强刺激: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11、。3 3 3 3 中等刺激: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中等刺激: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中等刺激: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中等刺激: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四四四四)叩刺部位叩刺部位叩刺部位叩刺部位 1 1 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脉循行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脉循行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脉循行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脉循行路线叩刺。路线叩刺。路线叩刺。路线叩刺。2 2 穴位叩刺: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叩刺。穴位叩刺:指选取与疾病相关
12、的穴位叩刺。3 3 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三三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一一一一)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 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中风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中风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中风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中风偏瘫、面瘫、高血压病、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偏瘫、面瘫、高血压病、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偏瘫、面瘫、高血压病、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偏瘫、面瘫、高血压病、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肌腰腿痛、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肌腰腿
13、痛、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肌腰腿痛、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肌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近视等病症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近视等病症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近视等病症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近视等病症(二二二二)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1 1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 2 2斑秃斑秃3 3高血压病高血压病 4 4中风偏瘫中风偏瘫(三三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施术前应检查针具,对于针尖有钩曲、缺损、参差不齐,针柄有松动的针具,须及时修理或更换,方可使用。2操作时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并立即弹起。避免斜刺、拖刺、压刺。3针具及
14、针刺局部皮肤必须消毒。叩刺后皮肤如有出血,须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以防感染。4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瘢痕等不宜使用本法。5皮肤针刺法可配合拔罐,应在治疗前做好准备。一一 针具针具(一一)图钉型图钉型(二二)麦粒型麦粒型二操作方法二操作方法第三节 皮内针法(一一)图钉型皮内针法图钉型皮内针法(二二)麦粒型皮内针法麦粒型皮内针法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一一)适应范围适应范围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胆绞
15、痛、关节痛、软组织损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胆绞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痛经、小儿遗尿等病症。此外,还常用伤、月经不调、痛经、小儿遗尿等病症。此外,还常用于戒毒、减肥等。于戒毒、减肥等。图钉型操作图钉型操作(二二)处方示例处方示例1高血压病2偏头痛3胆绞痛4糖尿病5痛经6单纯性肥胖症(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和不妨碍肢体运动的穴位。2埋针后,若患者感觉局部刺痛,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3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4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5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6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忌埋针。第四节 鍉针法 一一一
16、一 针具针具针具针具灵枢灵枢 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三曰三曰鍉鍉针,长三寸半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脉勿陷以致其气”二二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一一一)弱刺激弱刺激弱刺激弱刺激 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生红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生红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生红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生红晕,治疗时间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晕,治疗时间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晕,治疗时间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晕,治疗时间短,按压时
17、结合捻转法。(二二二二)强刺激强刺激强刺激强刺激 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一一一一)适应范围: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适应范围: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
18、腹适应范围: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适应范围: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二二二二)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1 1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高血压病:高血压病:2 2 胃脘痛胃脘痛胃脘痛胃脘痛3 3 肩周炎肩周炎肩周炎肩周炎4 4 偏头痛偏头痛偏头痛偏头痛5 5 痛经痛经痛经痛经6 6 失眠失眠失眠失眠(三三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
19、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鍉鍉鍉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宜产生疼痛。宜产生疼痛。宜产生疼痛。宜产生疼痛。2 2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3 3垂直按压,不宜斜刺。垂直按压,不宜斜刺。垂直按压,不宜斜刺。垂直按压,不宜斜刺。4 4勿损伤皮肤。勿损伤皮肤。勿损伤皮肤。勿损伤皮肤。第五节 火针法 一一一一 针具针具针具针具 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
20、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单头火针、三头火针。细火针、粗火针。单头火针、三头火针。细火针、粗火针。单头火针、三头火针。细火针、粗火针。单头火针、三头火针。细火针、粗火针。二二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一一一)选穴与消毒选穴与消毒选穴与消毒选穴与消毒 1 1 选穴: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选穴: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 2 2 消毒:严格消毒,限用碘酒消毒,再以乙消毒:严格消毒,限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典。醇脱典。第五节 火针法(二二)烧针与针刺烧针与针刺 1 1 烧针:烧
21、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针灸针灸大成大成 火针火针。白亮、通红、微红。白亮、通红、微红 2 2 针刺针刺:火火针针操操作作(三)针刺的深度针灸大成 火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一一一一)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主要用于痹证、慢性结肠炎、阳痿、痛经、痈疽、痔疮等。主要用于痹证、慢性结肠炎、阳痿、痛经、痈疽、痔疮等。(二二二二)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 (三三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六节 芒针法一一一一 针具针具针具针具二二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一一一一)进针进针进针进针(二二二二)手法手法手法手法(三三三三)出针出针出针出针芒针刺法 三三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一一一一)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适应范围(二二二二)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处方示例(三三三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