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1 ,大小:99KB ,
资源ID:4370626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3706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集锦.pdf)为本站上传会员【二***】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集锦.pdf

1、1/11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集锦白凤九 年制学校黄志君 1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2 分)非 复 吴 下 阿 蒙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孰若孤(4)蒙乃始就学(5)即更刮目相待(6)刮目相待: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 分)译:蒙辞以军中多务。译: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4.按要求作答:(1)本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2分)()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从

2、文章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2 分)()本文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6)说说你从吕蒙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2 分)(7)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两个成语。(2 分)(8)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9)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10)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11)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 分)A治经为博士耶为:成,当 B但当涉猎但: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过: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是 A 但当涉猎(应当)B 见往事耳(了解)C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 非复吴下阿蒙(收复)7.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D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8.2011永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 题。(13 分)论语 十则(节选)子曰:,其不善者而改之。”初,,结

4、友而别。(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D.但当涉猎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蒙辞以军中多务。译:(3)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 分)(4)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 分)2/1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

5、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10.2007 南京市【甲】初,,结友而别。【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注:让 责备。露布 公开的文告。(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 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 益求精 C 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 兼优(2)下列“之”字用法

6、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 分)译: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分)译:(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11.2006 锦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 初,结友而别。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

7、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选自初潭集)注 邴(b 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恻(c ):心中悲伤。苟:如果。(1).解释 甲 乙 两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1 分)蒙乃始就学:_ 于是遂就书:_(2).用现代汉语写出 乙 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大意。(2 分)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对 甲 乙 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 乙 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B.甲 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 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C.甲 乙 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

8、、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D.甲 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 赞美邴原少而好学。12.2006 山东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7 题。(一)(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乙)初,,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蜀之鄙有二僧鄙 即更刮目相待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子何恃而往?译: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3)甲乙两则选文对“学习”问题分别持有怎样的看法?(2 分)(4)甲、乙两

9、则选文蕴含着同一个道理,试加以概括。(2 分)13.2005 湖州市初,,结友而别。节选资治通鉴(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但当涉猎涉猎:粗略的阅读 C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分)蒙辞以军中多务。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14.2004 济宁市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题。(一)孙权劝学初,,结友而别。(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

10、静无以致远。3/1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行:行为,操行。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险躁:过分急躁。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2 分)(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治经: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_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_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_(3).翻译下

11、列句子。(4 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仔细阅读 孙权劝学 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1分)(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15.2004 宁德市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 题。(18 分)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

12、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 分)恐已暮矣 _ 盲臣安敢戏君乎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 及鲁肃过寻阳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_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译文:_(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_。(每处所填不超过5 字

13、)(2 分)(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16.初,,结友而别。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卿()涉()邪()孰()遂()岂()2 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当涂掌事:涉猎:才略:大兄: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

14、一段文字。(1)比喻人学识尚浅。()(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另写的一段文字:二、【精段阅读】初,,结友而别。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11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义:今义:4 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2)卿言多务,孰若孤答: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

15、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本文与伤仲永 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7、翻译下列各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结友而别短文两篇阅读一、甲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

16、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 “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 分)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 乙 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17、)(2 分)()日:A太阳 B 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4.简答题:(1)乙 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 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 分)(2)甲 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 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二、2008 济宁市 甲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乙 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

18、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谈笑有鸿儒鸿儒人不堪其忧不堪 2 翻译下列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3、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5/11三、山不在高,,何陋之有?”1.选文的作者是代。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有仙则名斯是陋室谈笑有鸿儒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

19、的一项是()(3 分)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 杜 少 府 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 以 美 于 徐 公4.翻译句子。(4 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四、2008 重庆市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何陋之有?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 以 调 素 琴,阅 金 经()(4)无 丝 竹 之 乱 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

20、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五、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后面的题(一)山不在高,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 回:即颜回,孔子

21、的弟子。2 不堪:无法忍受。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 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 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 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3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 分)六、(2010 年福建省漳州市)比较阅读 甲 乙 两个文段,完成题。甲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项脊轩,旧南阁

22、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 漉:漏下。垣墙:筑围墙。冥:静悄悄。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每移案()(4)以当南日()2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小鸟时来啄食食不饱,力不

23、足 B可容一人居居无何C可以调素琴吴玠素服飞 D室始洞然冥然兀坐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6/114根据要求填空。(3 分)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绘 陋 室 幽 雅,乙 文 用“”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的手法。5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七、(2010 年湖南省岳阳市)陋室铭刘禹锡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案牍之劳形2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臣不胜

24、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 B、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3翻译(2 分)孔子云:何陋之有?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 分)答:八、甲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1.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1)

25、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2.翻译下面句子(4 分)孔子云:“何陋之有?”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3.用原文句子填空(4 分)甲 乙 两 文 中 的 主 人 都 热 爱 自 己 的 居 室 陋 室 的 主 人 自 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 室 的 主人 都 情趣 高雅,与 朋 友谈 笑风 生,这个意 思 可以 用甲 文 中的“,”来表达。九、甲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爱莲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谈笑有鸿儒鸿:(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4)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斯是陋室,

26、惟吾德馨。(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 分)十、陋室铭阅读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下面句子中语气停顿或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孔子云:何陋之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2)孔子云:何陋之有?4.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句的批注,任选一

27、个角度为句在括号内作批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孔子云:何陋之有?()5.“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十一、(2005 宁夏区灵武市山西省曲沃县等国家课改区)(甲)山不在高,,何陋之有?7/11(乙)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简要回答问题。(1)

28、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 分)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十 二、2010 长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 分)可爱者甚蕃()亭亭净植()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29、,落英缤纷 B 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 分)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 分)十三、2010 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4 分)(1)可爱者甚

30、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3)不蔓不枝枝(4)陶后鲜有闻鲜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 分,每小题2 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4.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 分)十四、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2翻译下面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4 古 人 往 往 借 助 外 物

31、 表 达 自 己 的 理 想 情 怀。刘 禹 锡 在 陋室 铭 中 借 _表达 _;韩愈在马说中借_,表达 _;周教颐借“莲”表达_。卖油翁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题(8 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康肃笑而遣之。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8/1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以我酌油知之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B 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二、2009 福建宁德 甲 陈康肃公尧,康肃笑而遣之。乙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

32、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 分)公亦以此自矜矜:_ 康肃笑而遣之遣_ 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 见舟而畏之畏_ 2、翻译下面句子。(4 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_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_ 3、甲 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乙 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

33、、甲 乙 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 分)_ 三、2009 年河池市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康肃笑而遣之。1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成语)的道理。(1 分)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康肃笑而遣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公亦以此自矜是以谓之“文”也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先生是年乃能言 D 睨之,久而不去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见其发,但微颔之。尔安敢轻吾射?4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 分)四、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自矜()睨之()发矢()微颔()酌油()沥之()2解释下列句

34、子中的加点词语。(1)公亦以此自矜_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3)汝亦知射乎 _ (4)无他,但手熟尔_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B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C久而不去/而钱不湿D自钱孔入/并自为其名4用“/”正确标注下列语句的朗读停顿。(均划两处)(1)见 其 发 矢 十 中 八 九(2)乃 取 一 葫 芦 置 于 地5翻译下面的句子。(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_ _(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_ 6下面关于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自然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B第二自然段写了卖油翁酌油

35、的本领过人。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五、课内 阅 读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题目。7.“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观”可以吗?为什么?_9/11_ 8卖油翁有什么绝技?卖油翁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本领的?(用原文回答)_ 9陈尧咨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说明了什么?_ 10 卖油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六、语言 运 用1某同学根据卖油翁一文的内容拟写了一个上联:康肃公百发百中,天下无双。请你也根据本文的内容拟写下联。_ _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韩斡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每天都能看到饮酒客

36、人的坐骑,从心底里产生了对马的热爱,并有把马的形态画出来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就抓紧空闲时间,用竹棍在泥土上练习。他依据脑子里的原始素材,加以发展,再对照实物涂点饰染。就这样天天练,一丝不苟。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材料二:成龙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大清早5 点便起床练功,练到晚上12 点止。除了练功外,他还有做清洁、洗碗等事务。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 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结合卖油翁,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和体会。_ _ _河中石兽同步测试1、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 分)棹曳湮啮溯臆3

37、、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2 分)阅:棹:曳:湮:啮:但: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6 分)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众服为确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3 分)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7、翻译下列句子。(4 分)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之事,但

38、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4 分)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之”指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之”指代9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 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6 分)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

39、数小舟(划船)C、一寺临河干(河床)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10/11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道理:句子:二、【201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卷】(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 题。(共 11 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1)阅

40、十余岁阅:_(2)竟不可得竟:_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 分)山门圮于河3翻译下列语句。(4 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2)众服为确论。译文: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 分)答:1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 分)答:三、2016 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 题。(12 分)河中石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1)山门圮于河()(2)湮于沙上()(3)如是再啮()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2 分)(1)一老河兵闻

41、之()(2)当求之于上流()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 分)众服为确论。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 分)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答: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 1215 题。(共 13 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

42、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列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求石兽于水中()(2)但知其一()(3)卒逢暴雨()(4)吾于何逃声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乙】中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知音的语句是:“”;【甲】中“”也可谓老河兵堪称是石兽的“知音”。(2 分)4.【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 分)五、问题探究:1、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下游

43、”,依据是“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 _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理由是“_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求之于上流“,是因为“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2、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11/11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44、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议论,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6、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一、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二、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三、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7、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盲目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