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酸与碱之间得反应【知无巨细】知识点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实验。1. 酸碱中与实验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实验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变红,当加入盐酸,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碱性减弱例1、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得反应,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将一定量得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得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得盐酸与p=得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得H=,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解析:试题分析:A、将一定量得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
2、液中,随着盐酸得不断消耗,酸性越来越弱,pH不断增大,直至超过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而不就是不断减小,错误,B、将一定量得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有可能所加得盐酸量不够,氢氧化钠过量,故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错误,C、将一定量得盐酸与pH=12得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得p=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并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有可能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错误,故选例2、 右图就是稀Hl与aH溶液反应得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 ) A、该反应就是稀HCl滴入OH溶液中 B、g就是指
3、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B点溶液得溶质为HC与Cl D、检验点溶液得溶质先滴加足量得Mg(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gN3解析:从图可瞧出,溶液得pH从小于,逐渐到等于7同,再到大于7;说明就是将NO溶液滴入稀Cl中;a、b表示得就是滴入得Na溶液得质量;A点处溶液得p小于7,溶液中得溶质为HCl与NaC;B点处得溶质为NaOH与al,加入足量g(NO3)2后,若有白色沉淀生成Mg(OH)2,则溶液中含有aH,2NOH+ M(N)2= Mg(H)+2NaCl;再加入AgNO,能与aCl反应,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Nal,Cl+ANO3=AgClNaN3。因此选D举一反三1、 实验小
4、组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得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得就是( )A.该实验就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C.点时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点时,溶液中得溶质只有氯化氢2、向盛有10mL 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得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H得仪器)测定溶液得H,所得数据如下: (1)当加入稀盐酸得体积为_mL时,N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得体积为3mL时,溶液显_ 色;当加入稀盐酸得体积为14m时,溶液显_色。 (3)当烧杯中溶液得pH=2、1时,溶液中得溶质有:_。 3、在研
5、究酸与碱得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O与a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她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得设计、实施与评价。(1)方案一:测定稀2S与OH溶液混合前后得pH(20)测定某NaH溶液得p,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得稀HSO4加入该Na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小于7.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2)方案二:向盛有NaOH溶液得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硫酸至过量,观察到 得现象.结论:稀2SO4与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得相同点就是
6、()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S4与N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得证据,依据中与反应就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得反应,采用同温下得稀H2SO4与Na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次知识点2:中与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与水得反应。2. 中与反应得实质例、下列反应属于中与反应得就是:( )A。O2+2NaO=N2CO+H2OB.H2O4=uO4+H2C。+2HC=FeCl2+H.OH+HO=KO+H解析:A、CO2就是非金属氧化物,不就是酸与碱得作用,故A不正确;B、uO就是金属氧化物,不就是酸与碱得作用,所以B不正确;C、KOH就是碱,N3就是酸,KNO3就是盐,H2
7、O就是水,所以正确;D、Fe就是金属,不就是酸与碱得作用,所以D不正确;故选。例、在学习“酸碱中与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得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13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得“水”就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空杯子”内涂抹得物质可能就是 溶液。此过程中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可能就是 。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就是 。【解析】(1)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中性物质与水;(3)酚酞溶液在中性与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答案】氢氧化钠(O) Na
8、OH+Hl=NaCl+HO 不能 酚酞溶液在中性与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举一反三1、 下列实验对应得图象正确得就是( ) A 将等质量得镁与锌分别与足量得盐酸反应 B、向pH2得盐酸中滴加过量得氢氧化钠溶液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向pH1得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某实验小组得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进行酸碱中与反应得实验时,向烧杯中得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她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得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写出该中与反应得化学方程式:_ .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得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得溶质就是什么? 【猜想】猜想
9、一:可能就是CaCl2与C(OH);猜想二:可能只有aCl2;猜想三: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 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 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 _。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得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 A.p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
10、)烧杯中得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得危害就是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得_ _ 。3、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判断稀盐酸与下表中得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请仿照示例,在表格内处填写(“能”或“不能),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得具体条件在对应得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示例:能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判断依据示例:有水生成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得 剂,还容易与空气中得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3)某工厂化验室用20
11、%得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得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得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O得质量就是多少?知识点3中与反应在实际中得应用(1) 改变土壤得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与;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与。 HSO4 Ca(H) =CaSO4 + H()处理工厂得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与硫酸厂得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3)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不小心被黄蜂刺了(蜂毒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得药水。溶液酸碱度得表示方法PH1. 酸碱度:用
12、来表示溶液得酸性或碱性得强弱程度.2. PH试纸用来定量测定溶液得酸碱度。 0 7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注意:酸溶液一定就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就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就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就是碱溶液例1:某同学测定了几种溶液得pH,她根据下表得出结论正确得就是( ) 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B、 pH7一定就是碱溶液 C、 pH=7一定就是盐溶液 D、 pH7一定就是酸溶液 解析:当溶液得PH值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当溶液得PH值等于时,溶液呈中性;当溶液得PH值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A CuCl2溶液H7;Na2S4溶液=7; Na2CO3溶液pH7。三种物质都
13、属于盐。所以此项正确。B Na2CO3属于盐类,其溶液H。所以此项错误。C p=可能就是盐溶液,如a2O4溶液pH7;还可能就是别得物质,如水H=7。此项错误。Dl属于盐类,其溶液pH7。此项错误. 所以选C例: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试剂X后,溶液得p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X就是下列物质中得( )A、Mg B、2O C、NaO 、D、aCO3解析: 最后溶液得pH大于,说明加入得就是碱或碱性物质,ABD都不呈碱性,选C.例:如图就是某种胃药得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物质能中与胃液里过多得胃酸(主要就是盐酸).某患者按标识上得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用得此胃药中:(计算结
14、果保留一位小数)()所含氢氧化镁得质量为多少?(2)理论上可中与胃酸中得Hl质量就是多少?解析:()服用三天共摄入体内氢氧化镁质量为3320、=、g(2)设参加反应HC质量为xMg(OH)2+2HCl=gl2+HO 58 73、5gx 解得x5、7g答:(1)所含氢氧化镁得质量为4、5g;(2)理论上可中与胃酸中得HCl质量就是5、7g;1、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得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得就是( )A。Ag3溶液 BaOH溶液 C。稀醋酸 。KNO3溶液2、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与反应原理得就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得残余硫酸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
15、多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C。D。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与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就是教学片段,请您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得稀H2S4加入到盛有aOH溶液得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就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得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SO 猜想二:有Na24与2SO4猜想三:有N2O4与NaO 猜想四:有a2SO4、HSO4与N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
16、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就是不合理得。不合理得猜想就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得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得pH试纸、铜片、aCl2溶液、Na2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得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O3溶液滴加a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SO溶液中有HO4溶液中有H2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就是正确得【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
17、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得错误就是 。()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就是错误得,错误得原因就是 。、 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技术员小张对废水中硫酸得含量进行检测。(1)配制溶液: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得aOH溶液100,需要NOH固体 g 水 mL(水得密度为1g/cm);(2)检测分析: 取废水样品9g,向其中逐滴加入Na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4%得 OH溶液20。(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与aOH反应;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2NaH+H2S4 =a24 +2H20)试计算废水中硫酸得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就是( ) A、氯化钠与硫酸钾 B、硫酸铜与氢氧化铁C、碳酸钠与氯化钙 D、氯化钠与硝酸钾2、能与盐酸发生中与反应得就是( )。生石灰 B。熟石灰 C碳酸钙 D。硝酸银溶液3、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得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抹下列物质中得( )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4、0克0%得氢氧化钠溶液与2克20%得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A.蓝色 .红色 C.无色 D。紫色 ( )、氢氧化钾就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得洗涤剂,古
19、人将贝壳(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灼烧后得固体(主要成分就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将X溶液滴入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得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ABCD盐酸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钠Y水水氢氧化钠盐酸(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得就是 (填写编号), 理由就是 。(2)写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 。()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得变化就是 。三、简答题1、在一只锥形瓶里,倒入量好得15m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用温度计测量此时溶
20、液得温度,记作t1。然后用 逐滴滴入稀盐酸,同时不停地 锥形瓶,直到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此时溶液得pH要比反应前 ,再用温度计测量此时得温度,记作t2,发现t2 t1。在此过程中,溶液得pH 变化就是 另取一支玻璃棒蘸取此无色溶液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火焰转呈 色。最后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转化为红色说 明 过量.2、 A与B有如下得反应:+ B= C+D (1)若为厨房内常用得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就是_; 若、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得p_(填“”、“”或“”); 写出A、两溶液反应得化学方程式_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就是重要得化工原料且与B
21、得类别相同;B与CO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_ ,C得用途就是_ (只要写一种)。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得化学方程式_ 。 3、 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得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溶液显_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得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碳酸钠溶液【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NCla2CO3 ; NCl CCl2 与NaOH ;Na NaCO3 与aOH;、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aC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就是:_ 。 三、计算题1、学习了酸与碱得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得主要成分就是醋酸(CH3COOH)。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得质量分数,她把4%得NOH溶液滴加到3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假定其她成分不参加反应),共用去NaOH溶液2.()已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CHCOO+NaH=CHOONa+H2O,该反应得类型就是_。()请计算白醋中醋酸得质量分数。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