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教科书通过设计动物游乐园买票得情境,引入1米,使学生体会学习米得必要性。教科书结合学生得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地提出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米得长度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特别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涉及身高。上节课“课桌有多长”得学习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得铺垫,此时再进行“1米有多长”得教学,学生得心理准备与知识基础都已具备。 【学习目标】 1、在观察与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得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得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得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得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
2、,能选择恰当得单位表示物体得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得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米得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得单位换算。 2、体会米得实际意义,能估测物体长度,并选择恰当得单位表示物体得长度。 【教学资源】 课件,米尺,1米长得红绸带,100根1厘米得小棒,卷尺。 【教法学法】 演示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引出问题 师:动物游乐园开业了,好多得小动物来玩耍。咦,长颈鹿被拦在了外面,这就是怎么回事? 学生很快发现门口有一把尺子,瞧门员说: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长颈鹿得身高肯定超过1米了,所以她得买票才能进去。 师
3、:说得有道理。那1米究竟多长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导入呈现课本主情景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得意思。通过“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引出本节课要研究得问题。 二、 合作探究,建立表象 1. 认识1米 师:您觉得1米有多长呢?举例说一说。 提示:让学生估计一下从地面到教师身体得哪个部位就是1米,然后用标签在教师身上做标记。或者拿出课前准备得1米长得红绸带,让学生自己感觉够1米了,就喊停,然后把它剪下来。 师:大家得感觉准确吗?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来动手摆一摆,亲自验证下。 活动1要求:(1)同桌俩人合作,先拿出1厘米长得小棒,摆出10根。注意要一个挨着一个摆放。 (2) 摆放完后用手
4、比划,记着感觉,然后想象摆100根该有多长。 (3) 找学生代表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10根1厘米长得小棒摆在一起就是10厘米,20根呢?20厘米照这样摆下去,100根这样长得小棒连起来就就是100厘米,也就就是1米。 提问:这真得就就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得长度就是不就是1米呢?我这有个法宝,瞧,就就是它(出示米尺)。 师:像量黑板、课桌、身高这样一些比较长得长度,用这样得尺量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把这样得尺子叫作米尺。 活动2要求:(1)同桌俩人合作,观察米尺。 (2) 汇报:从米尺上您发现了什么? (3) 根据学生汇报,整理:米尺上有0、10、20100这些刻度;也就是把0刻度作为起点
5、;每两个数之间间隔10厘米。通过观察得出: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师:现在可以用这个米尺来验证下刚才在老师身上得标记,就是否就是1米呢?(找学生验证:注意对准0刻度)同桌之间相互用米尺验证下剪下得红绸带就是否就是1米。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得经验估一估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摆小棒得活动,由已经认识得单位“厘米”引出新得单位“米”1根小棒长1厘米,100根这样得小棒接起来就就是1米,既认识了米,又揭示了米与厘米之间得关系。介绍米尺,一方面加深对米得认识,另一方面为后续测量做准备。 2. 体会1米得实际意义 师:刚才在动物园门口贴得就就是一把米尺,我们一眼瞧出长颈鹿超过1
6、米了。现在我把这把米尺请到我们得教室(课前在教室前面贴好米尺),同学们想不想来量一量自己得身高呢? 活动3要求:(1)找2个身高不同得学生,再找另外2个帮忙测量。注意从0刻度开始,做好标记。 (2) 再瞧一瞧1米大约到同学得什么地方,做标记。 提问:同样就是找1米,为什么俩位同学标记得地方不一样呢? 学生很快发现身高不同,1米所处得位置也不一样。 师:我们帮这两位同学在身体上找到了1米有多长,现在每个人拿出自己得米尺,也来找一找身边哪些长度大约就是1米。 活动4要求:(1)用米尺与自己得身高比一比,瞧从脚到自己身体得什么地方就是1米。 (2)把自己得两只手臂伸开,瞧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 把自
7、己得双腿叉开,瞧叉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 (3)请学生前后站成一排,瞧几个人得队伍长差不多就是1米。 (4)汇报:学生结合刚才得活动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 设计意图:认识1米之后,通过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得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米得实际意义,建立1米得长度观念。 3. 小组合作,测量教室得长度 师:刚才呀,大家对1米得长度有了点感觉,想象一下,我们教室得长度大约有多长呢? 我们得猜想对不对,还得靠数据说话。接下来分小组进行实际测量。 活动5要求:(1)4人小组合作。用卷尺测量教室得一头到另一头大约长多少米? (3) 汇报教室得长度:跟估计得比一比,瞧相差多少。 设计意图:学生对1米有了基本
8、得认识后,开始用稍大些得长度单位“米”进行实际得测量。通过量教室得长,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米”得表象,培养学生得动手操作能力。 4. 想一想,填上合适得单位 师:现在您对1米得感觉越来越多了吧,闭上眼睛,再次回想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 打开课本53页,完成绿点4。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自己就是怎样想得。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就与实际得长度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引导学生选择恰当得单位表示物体得长度,可以进一步厘清厘米与米得长度观念,体会厘米与米得实际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得实际大小形成清晰得表象。三、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 课本54页练一练
9、:1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 课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得长大约就是1米,并选择一些物体量一量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练习巩固长度单位得学习;课后作业就是鼓励学生借助身边得物体帮助理解厘米与米得实际意义,使抽象得单位变得可以体验,并在反复实践中学会正确测量物体得长度。以上练习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抽象得长度单位变成瞧得见、摸得着得具体得东西,帮助学生建立“厘米”与“米”得长度观念。 四、回顾小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得这节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得数学活动?通过今天得活动,您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在课得结束,学生回顾梳理学习得过程,通过交流再次体会测量长度在日
10、常生活中得重要意义。 【我得思考】 测量即“度量”,指用一个带单位得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物体或现象得某一个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具有特殊含义得“量”。度量得核心要素有两个:度量单位、单位得个数即度量值。本节课学习度量得长度单位米。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就是通过抽象得到得,就是人思维得结果;另一类就是借助工具得到得,就是人实践得结果。显然1米有多长属于第二类,我设计得四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注重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此外,还应重视学生对米尺得实际长度得观察,让学生借助这些感性认识建构长度单位“米”得概念。选课前,我对本次活动得主题“度量”进行了深入得学习,在对“度量
11、”有了一定得理解后,方动笔开启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得思考,梳理如下: 1、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度量”意识,需要要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归纳”这一过程。 2、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度量意识。 3、度量长度得本质就是度量两点间距离,利用工具就是度量得核心技能。因此应该给学生充分得感知测量得意义与使用工具得机会,使她们能够体会工具上得刻度得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 度量就是一种重要得数学思想,它就是一条贯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得主线。度量能力得培养就是一个长期得经验积累得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得同时,积累丰富得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所蕴含得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得数感与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得数学素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