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砼站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规程三、严格执行国家各种有关的技术规范,加强原材料检测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抓好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工作,不断积累可靠的经验,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预控水平;四、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六、认真贯彻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实行质量控制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全面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七、各部门要结合相关质量要求,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第一章 原材料质量控制规程一、目的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最优化。确保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2、质量符合要求,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预防或控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以及及时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水平调整生产配合比。二、适用的范围适用于原材料进厂验收的全过程,并作为原材料采购及生产配合比调整的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抽检。三、职责部门1、*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领导工作;2、实验室负责进厂材料的检测、原材料抽样检验及验收。3、采购部负责原材料购进的预约及购进的具体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与量两方面均满足生产要求;四、原材料进厂的质量要求1、对材料供应商的要求材料供应商必须定期提供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报告(混凝土工程所需要的全套检验项目,甚至包括放射性检验、环境安全性评价、碱、氯离子含量等)
3、,并提供原件在实验室存档。2、建立材料进场登记台帐实验室对进厂所有原材料必需建立相应检测台帐3、各材料检验指标要求和检验项目(1)水泥、 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各项规定基本的物理性能,主要检验项目: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酸不溶物、安定性(必要时)。实验室负责对每次进厂水泥抽样及检验,并应在实验室建立相应质量台帐,检测结果必须及时反馈至材料采购部门。、验室必须对每次进厂水泥进行外加剂适应性检验(净浆流动度、掺量曲线),并建立相应的台帐。(2)外加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固含量、比
4、重、PH)。、实验室必须对每次进厂外加剂进行水泥适应性检验(水泥净浆流动度法),并建立相应台帐。(3)砂、砂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或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报告JGJ52-92中各项质量指标要求。、实验室必须做砂细度模数、含泥量、堆积密度、筛分检验,并建立相应台帐;(4)石、碎石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或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各项质量要求,主要检验项目:含泥量、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堆积密度。实验室负责含泥量、级配、瓜米石掺量(最紧密堆积)、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堆积密度等检测。
5、、实验室必需做级配试验以及瓜米石最佳掺量试验(最紧密堆积法),并建立相应台帐。(5)粉煤灰、实验室必需测细度、PH、流动度(外加剂适应性);、实验室必须对进场的粉煤灰活性系数、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等进行抽样检验。(6)矿渣粉、进场的矿渣粉实验室必需对其细度(0.045mm筛余)进行检测。、活性指数和比表面积必须由试验室检验,按S95标准收货,其中7天活性指数75%,28天活性指数95%。4、材料的取样及标识、材料堆场、罐或缸等处,必须有明显的材料标识。、原材料进厂抽样必须具备代表性,多点取样,水泥必须密封保管;、样品必须做唯一性的标识,标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a、样品名称;b、样
6、品的型号规格;c、样品的品牌或生产厂家;d、取样的日期及时间;e、取样人签名。5、材料堆场入库材料堆场入库或入缸必须遵照按质存放、分类使用的原则存放。6、原材料进厂抽样检验的频率(1)水泥:不同编号的水泥必须最少抽样一次。(2)外加剂:每批抽检一次,每星期抽样不少于2次。(3)粉煤灰:每批抽检一次。(4)砂:每天抽样检验不少于1次,发现有不合格砂进厂,适当加密抽频次。(5)碎石:每天抽样检验不少于1次,发现有不合格石进厂,适当加密抽频次。(6)矿渣粉:每批抽检一次。7、生产过程原材料质量抽检(由各站属试验室负责)(1)水泥:每班次抽样1-3次,视产量具体确定。(2)粉煤灰:每班次抽样1-3次,
7、视产量具体确定。(3)砂、碎石:每天抽样1-2次,视产量具体确定。(4)外加剂:每星期抽样1-3次,视产量具体确定。(5)矿渣粉:每班次抽样1-2次,视产量具体确定。8、原材料进厂抽样检验记录进厂的原材料抽样检验数据必须按规定记录相应的表格内,每次检验结果必须由实验室主任签名审批,同时每天实验室主管必须熟知检验结果,并结合检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生产配比。9、原材料质量初步检验评价砂、石、粉煤灰进厂时,实验室必须作出初步检验评价(含外观检查),并要求按质分别存放,存放应有标识,避免混杂。坚持“先检验,按质搭配(或预均化),后使用”的原则。评价结果将作为考核采购部门月度考核、材料分类使用(或预均化)以及生产配比调整的依据。10、进厂原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1)、实验室对进厂原材料的检验中发现其质量指标不符合本公司内控标准要求、采购文件或采购合同的规定时,应做好记录,可行时进行隔离,做好标识和并通知采购部。(2)、采购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应立即通知供方,要求其迅速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停止该供方供货。(3)、对已进场但不合格品,严格杜绝投入生产,由采购部负责进行退货。(4)、对停止供货的供方要求其在期限内进行整改,并提供整改资料,达到要求时才允许其重新供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强对其供货的抽样检验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