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疏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课文主要讲了墨子劝说公输盘和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经过)墨子是怎样说服蛮横的楚王和狡诈的公输盘,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公输盘的劝说艺术。温 故背诵课文,回忆文章主要内容。知 新设疑一:在第一阶段,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激怒了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话,这样,墨子抓住公输盘的这句话开始劝说,一句“宋何罪之有?”就把公输盘至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公输盘又从“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
2、“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五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又用“义不杀少而杀众”一针见血地指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具有的欺骗性,让公输盘哑口无言,理屈词穷。1.理清步骤。知 新 设疑二: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把 责任推到了楚王身上,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墨子在劝说楚王的时候,采取的是和劝阻公输盘相同的办法,先做了一个富人盗窃穷人的假设,问楚王“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接着,墨子抓住楚王这句话,指出既然这种人是“有窃疾”,那么富裕的楚国去攻打贫穷的宋国是“与此同类”,楚王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中,理屈词穷,无话可说。知 新设疑三:楚王承认墨子说得有道理
3、,从“善哉”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反而又把球踢回到公输盘以及他所造的云梯的面前,并且态度强硬地说“必取宋”,墨子又是如何对待他们二人的互相推诿的呢?墨子明白楚王是蛮横强硬的,公输盘是狡诈的,仅靠道义无法真正说服他们,必须依靠实力,于是和公输盘开展了一场模拟攻守的战争,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之”,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起杀机的时候,墨子也早有防备,墨子大义凛然地说“虽杀臣,不能绝也”。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臣守圉之器”“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依靠先进武器攻打宋国的梦想,不得不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分析形象文中三
4、个人物墨子、公输盘、楚王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分析形象 墨子:(1)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他听说楚王和公输盘“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为了阻止战争他“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2)机智多谋。劝说公输盘和楚王时,他都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3)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和墨子模拟攻守战争失败后,心生杀机:“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看穿了他的伎俩,镇定应对,告诉他自己不怕牺牲,自己的弟子“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最终成功。分析形象公输盘:(1)能工巧匠。他能制造出武器“云梯”。(2)顽固阴险。他被墨子说得无话可说后依然口服心不服,坚持攻宋,说“
5、吾既已言之王矣”,把球踢给楚王。(3)凶狠狡诈。他在模拟攻守失败后心生杀机,想杀死墨子。(4)虚伪。他标榜自己“吾义固不杀人”,但是他以义为幌子,“不杀少而杀众”。分析形象楚王:(1)蛮横强硬。在被墨子说得哑口无言后强硬地说“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2)有自知之明。在明白攻宋无益又无望的情况下,他放弃了攻宋,说“吾请无攻宋矣”。总结技巧设疑:同学们总结一下,墨子的劝说方法或技巧有哪些?总结技巧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公输盘是义正词严,五个“不可谓”揭穿了公输盘的虚伪;对于楚王是委婉劝说,三次夸饰楚国,取悦楚王的同时把楚王置于理屈词穷
6、的境地。(2)逻辑性强。在劝说楚王时,把富人偷窃穷人和富裕的楚国攻打贫穷的宋国进行类比,无懈可击,让楚王无话可说。总结技巧(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从容镇定,胸有成竹。(4)机智善变。墨子善于使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都成了墨子反击的武器,墨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和楚王一“服”一“善”。(5)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在说服公输盘时,他连用五个“不可谓”的排比,非常富有气势,让公输盘无话可说;劝说楚王时,他三次夸饰楚国,极力表现楚国的富裕、宋国的贫穷,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既取悦楚王,同时又把楚王置于理屈词穷的境地。致
7、用1.分析特色,学习写作。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致 用(1)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国,没有一次就成功,而是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让人不禁为墨子担忧,这种一波三折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2)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3)语言生动。墨子在劝说时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使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致 用 2.联系实际,总结感悟。学生1: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不要屈服,要敢于斗争。学生2:要从道义上揭露敌人的不义,让他们在舆论上处于 不利的地位。学生3: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取得战争胜利,要有 强大的实力。学生4:在现在这
8、个强权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必须增强实 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致 用 3.拓展想象。假如可以穿越时空,让你对墨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学生1:墨子先生,你热爱和平,为了和平不辞辛苦,奔走呼号,你是和平的使者。学生2:墨子先生,您身体力行诠释自己政治主张的行为着实令人感动。面对公输盘的一意孤行您巧妙地避免了与他的正面冲突,而是以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令公输盘口服。面对楚王的霸气,您从容淡定,一针见血地指出楚王“有窃疾”,并令国君口服。最后,您又以高超的防御技巧向楚王证明了攻宋必败,令公输盘与楚王心服口服,也向我们证明了您的主张兼爱,非攻。学生3:墨子先生,你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弱国,您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题。2.总结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板书设计公输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楚王:蛮横强硬、阴险狡诈公输盘:能工巧匠、凶狠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