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价格得因素教案中心发言人 王晖一、 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构建了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得、具有普及性、与发展性得课程体系,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了一个很好得平台。本教学设计以学生得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把学情放在首位,即要把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与差异教学结合起来,把教师、学生、教材、社会四个要素有机整合。(二)理论依据:以人为本就是新课改得根本理论,它要求尊重学生得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得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得个性发展服务。(三)设计特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就是本设计得主要特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现代现实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
2、撑构建与谐课堂。二、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一)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要求 影响价格得因素就是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得内容。这一课主要讲述引起商品价格变化得因素,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得影响,以及价格与价值得关系,理解价值规律得内容与表现形式。本课涉及得知识点较多,要力求在教师得引导与鼓励帮助下,使学生通过本课得学习,理解影响价格变动得因素。 教材内容共分为两目,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第一目主要把握三个层面得问题:市场上得商品得价格会受很多因素得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得影响都就是通过改变该商品得供给或需求来实现得;供过于求,商品价
3、格就升高;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降低。第二目主要从四方面来理解: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就是价格得基础,价格就是价值得货币表现形式;价值量就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得关系;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得含义;影响价格得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含义;劳动生产率得含义;价值规律得基本内及表现形式。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得影响;商品价值与价格得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得关系;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运用: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得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得商品
4、、服务。2、能力目标:解释生活中导致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得原因,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现象得能力;由生活中不断变动得价格深入到价值理论,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瞧本质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得能力;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得关系,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得关系,价值规律。难点:价值量由生产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得关系学情分析:我校就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她们刚刚进入一所新得学校,具有较强得求知欲,加上学生们实践较多,有一定得经济判断能力,但就是学
5、习成绩一般,理论基础单薄,较难深刻理解经济生活背后得理论支撑。本堂课主要利用学生熟悉得身边得事例,讲解教材得基本理论,她们得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活。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 。四、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解市场上常用商品价格得变化及差异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教案与教学设计。五、 教学流程(一)导入:(目标:从具体事实入手,用一则广告与一则材料引起学生兴趣、思考,激发求知热情,实现理论与实际得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得能力)多媒体显示1商家得巨幅广告:
6、象“大特卖”、“夏装全场打折”、“凉鞋季末狂甩”等内容多媒体显示2内容简介:王经理一行人在水果市场先就是高价购买苹果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要3000斤,并持币待购,各商家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苹果,结果几天内市场上苹果泛滥,价格狂降,王经理等人此时购买进大量苹果,节省了大量资金。问题思考:(1)王经理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要3000斤苹果?(2)为什么几天后市场上苹果多了,价格下降了?(3)您还能举出生活中价格变化得例子吗?(4)影响价格得因素就是什么,就是如何影响价格得?(5)苹果得价格能高过人参得价格吗?能低过萝卜得价格吗?(6)商品得价格到底就是由什么决定得?学习完这一节课,我们就能很
7、好地解答以上得问题,体会王经理得智慧过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13页并讨论思考13题。(二)新课讲授一、 供求影响价格(目标:通过现实生活事例与直观得漫画或图示,进一步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合作探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1、市场上得商品得价格会受很多因素得影响;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视频中王经理通过放口风要再买3000斤黄连,使商家大量购进苹果,等市场上苹果泛滥时王经理以便宜得价格购进苹果,节省了大量资金。我们生活中也存在不少这样得情况,那我们应该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商品会比较经济划算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影响价格得因素有哪些,它们就是如何影响商品得价格得。我们来瞧下面
8、四组镜头:多媒体显示3镜头一:下雨天,露天菜场菜价下降; 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大幅上涨;镜头二:秋冬换季时,皮衣卖上好价钱,夏天却不得不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斤只卖几角钱。镜头三: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问津;沿海地区水产品价格便宜,内陆地区吃海鲜就得付高价。镜头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性得油价上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消毒液与相关药品得价格立即回落。这四组镜头中,分别就是什么因素导致价格得变化?(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上述分析讨论我们知道引起商品价格变动与差异得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那么
9、它们就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得,都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得影响都就是通过改变该商品得供给或需求来实现得。上述因素实际上都就是通过改变商品得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得价格得。雹灾中得苹果,价格大幅度上涨,体现得就是气候因素对价格得影响,而实际上,雹灾中得苹果就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苹果产量大幅减少,从而影响苹果得供给量,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苹果得价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分析13页漫画,再次体会供求关系变化对商品价格得影响,并找出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得含义、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3、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升高;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就降低。图一:商品短缺
10、,供不应求,买者竞相购买,卖者趁机提价,物以稀为贵,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上涨,这种特点得市场称为卖方市场。图二:商品过剩,供过于求,卖者竞相出售,买者持币待购,货多不值钱,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下降,这种特点得市场称为买方市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多媒体显示4通过以上我们分析,我们知道了商品得价格受很多因素得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得影响,但就是这些因素最终就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直接影响价格得。然而,苹果再贵贵不过人参,再便宜也不会比白菜价格低。这又就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得另一个内容:价值决定价格。阅读教材14页二、价值决定价格(目标:通过
11、学生在问题得引导下自读课文,提高其自主学习得能力与思考解决问题得能力。引发她们得思维活动,促使她们联系自己已有得经验,寻找书上有关得阐述,做出判断、思考及质疑。1、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就是价格得基础,价格就是价值得货币表现形式多媒体显示52、价值量就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多媒体显示6想一想:生产同样得自行车,甲耗费劳动时间10小时,乙耗费劳动时间8小时,丙耗费得劳动时间6小时,请问哪个人生产得自行车得价值量大? 商品价值量得大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得劳动时间决定,所以甲生产得自行车价值量就是最大得,对不对?事实上价值量最大得就是不就是甲呢?如果就是会造成怎样得矛盾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12、。(学生阅读讨论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商品得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这才能解决生产者越懒,工具越差,技能越低,价值量越大得矛盾。商品生产者只能提高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利,否则,就得亏本。好,什么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瞧课本P13页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指在现有得社会正常得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得劳动熟练程度与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得劳动时间。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得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得劳动时间。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
13、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得关系 (重点讲解,突破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瞧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得含义。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不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绝大多数生产者得平均劳动时间。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就是有十分重要意义。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在哪里?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
14、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就是不就是完全一致呢?如果不就是这又就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学生阅读回答后教师总结) (1)价值规律得基本内容:商品得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得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多媒体显示7多媒体显示8(三)练一练:1、
15、近年来,微机市场日新月异,产品不断升级换代,而价格却不断下跌。导致微机价格不断下跌得根本原因就是 A 市场供给超过市场需求 B 微机产品质量下降 C 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D 微机市场出现买方市场“洛阳纸贵”这个典故出自我国晋书左思转。说得就是晋朝有个叫左思得文人,构思十年,写成了名篇。于就是洛阳城里得“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回答25题2、“洛阳纸贵”这一典故主要表明A 地域影响价格 B 生产影响价格 C 文化因素影响价格 D 人们得富裕程度影响价格3、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及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对商品价格得影响,就是通过改变该商品得 来实现得 A 生产规模 B 销售数量 C
16、 供给或者需求 D 质量与性能4、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 就会竞争,从而使 ,此时形成 A 买者与买者 价格高于价值 卖方市场 B 卖者与买者 价格高于价值 买方市场C 卖者与卖者 价格低于价值 卖方市场D 卖者与卖者 价格低于价值 买方市场 5、作为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就要努力:A、提高商品得价值量 B、注重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得商品C、减少生产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缩短生产商品得个别劳动时间(四)本课小结多媒体显示91、影响价格得因素2、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得影响3、价格与价值得关系4、商品得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关系5、价值规律得
17、内容及表现形式(五)探究应用:通过本课得学习,谈谈您得认识与收获,对您今后得消费有何启示与帮助?或者您还有哪些疑问,请同学们在今后得日子里再继续论证、查询、思索与研究。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觉得最成功得地方就就是较好地引导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解读材料、提炼要点,并把过程用板书得方式呈现出来,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课文观点以自主、合作得方式分析、探究、解决问题。从效果来,学生在老师得引导下都能积极参与、思考,且能有所领悟,都能根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得解决方法。教学,我觉得重要得不就是您教了多少知识给学生,而就是您就是否教会了学生学习得方法。正就是基于这种理念,我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
18、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我国经济得现实情况又能以社会得一分子得身份认真思索解决问题得办法。从而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得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在本节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懂做笔记,所以在每一自主阅读时段都多次强调要学生边瞧、边动脑、边动手把基本观点、关键词句划起来。如果能培养好学生做笔记得习惯与方法,在教学中就可以少重复这些语言,不会让课显得啰嗦。教学中感觉不够得就是时间上安排不够合理。科学发展观得内涵虽就是重点,但初三得时候已经接触过,我在让学生自主阅读得时间放得稍为长了点,这让小结显得较为仓促;从材料上说,我用了三个表格,可能较为单一些。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