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考核门诊医生护士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及处理应变能力。 2、考核门诊医生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心肺复苏技能熟练掌握程度。 二、演练时间:2016-07-18 三、演练地点:门诊综合楼一楼 四、演练内容: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五、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六、演练组织: 组织者:吴琼 参加人员:医生2人、护士5人(导医1人) 患者(假)1人 评审人员:朱向阳 吴琼 刘涛 马传华 观摩人员:全院医护人员 七、背景设置: 1、场景:门诊一楼大厅内,患者繁忙有序的正在就诊, 门诊内科诊室外突然有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应声倒
2、地。 2、抢救过程: 导医A( ):迅速赶到患者身旁,轻拍(患者肩膀)重呼患者,确定患者无意识,无呼吸,记录复苏时间,呼叫内科医生及门诊护士B( 金玉春 ),推抢救车!除颤仪!护士B(金玉春):迅速推抢救车并携带氧气袋,另一护士C( 向春艳 )推除颤仪即可赶到, 导医A( );患者仰卧位,松开患者衣领、腰带。 护士D( ):迅速疏散病人,留出急诊通道,电话通知医疗科主任,护士长等参与抢救。 医生1( 詹红艳 ):判断颈动脉无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 导医A( ):仰头抬颌法,检查口鼻腔有无异物。 护士B( 金玉春 ):检查呼吸器,连接氧气枕,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
3、呼吸(CE手法)。(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护士C( 向春艳 ):开通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250ml静滴。肾上腺素1mg稀释后静推,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一次。 护士E( ):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 护士D( ):遵医嘱和患者家属沟通,建议呼叫120。 医生2(黄华 ):除颤仪准备就绪,给予除颤。 医生1( 詹红艳 ):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一轮30次)(重新操作5个轮回)。 护士B( 金玉春 ):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医生2(黄华 ):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二轮30次)。 护士B( 金玉春 ):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医生
4、2( 黄华 ):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三轮30次) 医生1( 詹红艳 ):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护士B( 金玉春 ):行胸外心脏按压(第四轮30次) 医生2(黄华 ):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医生1(詹红艳):行胸外心脏按压(第五轮30次)。 医生2( 黄华 ):行简易复苏气囊辅助呼吸(CE手法)。 医生1(詹红艳):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已恢复(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可触及;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手指甲床颜色转为红润), 医生2( 黄华 ):同时检查: 瞳孔由大变小,光反射存在,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 护士B( 金玉春 ):测量血压,血压可测出。
5、复苏有效,进行下一步生命支持;整理衣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安全转运进入下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室或上级医院);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直到有条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护士C(向春艳):遵医嘱给予急救药品。 护士E( ):记录抢救用药及相应抢救护理记录。 护士B( 金玉春 ):给予患者氧气袋氧气吸入保持氧气通畅,并负责转运过程中病情观察,心理安慰。 护士A、D( ):准备平车将患者送至急救室进一步治疗。 护士A、D( ):或与急诊科护士进行交接。 医生1(詹红艳):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并将整个抢救过程记录在门诊抢救记录本上。 八、演练总结: 时间就
6、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其含义就是抓住有效的时间来抢救生命。此次“心跳骤停”现场模拟应急演练,规范了急救流程与急救操作项目,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医护间的配合更加协调流畅,有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坝洲镇卫生院医务科 2016.07.18 该次演练情景再现真实,医护士配合良好,急救意识较强,第一时间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但抢救过程中医生胸外心脏按压欠规范,护士忙于回科室取抢救物品,配合不及时,没有上报医务科。科室人员对
7、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有了一个较好的认识。 存在 问题 抢救过程中医生胸外心脏按压欠规范,护士忙于回科室取抢救物品,配合不及时,没有上报医务科。 整改 意见 1、科室注意培养应急意识,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养成习惯。2、科室必须加强基础技能培训及基础知识学习。3、遇到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医务科。 心跳骤停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 2016-07-18 演练地点 门诊综合楼一楼 演练内容 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参加人员 演练场景及记录
8、 演练效果评价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岗位人员不到位 履职情况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 □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 □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 □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需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应急小组
9、分工 □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 部门配合协作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 □报告不及时 □联系不上 配合部门 □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 □配合、协作差,未及时到达 处理结果 □处理到位 □部分处理不到位 □大部分处理不到位 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强 □急救意识薄弱 □急救意识差 存在问题 持续改进建议 评审人员:
10、 组织者: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2011版) 被考核人 得分 项目 分值 评分细则 扣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 前 准备 15分 5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庄重,反应敏捷。 一项不符合扣1分 5 用物准备:备齐用物(院内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简易呼吸器、纱布、弯盘、电筒)(院外备硬木板、纱布两块) 少一物扣1分,多一物扣
11、0.5分 5 环境准备:脱离危险环境,清除与环境无关人员。 未评估不得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 操作 过程 60分 5 判断病人意识,看开始复苏时间 一项不符合扣2分 10 呼救(院内呼叫医生,院外呼120并要求带AED),安置体位,解开衣领、腰带。 一项不符合扣3分 5 判断大动脉搏动,摸颈动脉搏动手法正确(气管内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评估时间5~10秒,同时眼睛看病人的面部及胸廓,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未判断扣5分,触摸颈动脉搏动手法不规范扣2分,评估时间少于5秒扣1分 15 胸外心脏按压
12、术者体位:位于病人一侧。按压部位:快速简易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婴儿为胸骨中点。按压姿势:双手掌根部重叠,双臂肘关节绷直,垂直用力。按压深度:成人胸骨下陷≥5cm。按压时术者头部偏向病人面部,观察其反应。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婴儿100-12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手法错误扣3分,术者体位不当扣1分,按压部位不当扣3分,未定位按压姿势不正确扣2分,按压深度不当扣3分,按压频率不当扣0.5分/次,按压与放松时间不当扣2分,按压与呼吸比例不当扣2分。 10 检查口腔,去除异物或义齿。 未检查口腔不得分,清
13、除异物手法不正确扣2分 5 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法,判断呼吸,评估时间10秒 手法不符合不得分,未判断呼吸或判断不准确扣3分,时间不够扣2分 5 简易呼吸器 应用 手法不当扣5分 5 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病人呼吸、循环恢复,散大的瞳孔已缩小,面色、甲床、口唇转红润, 未判断扣5分,判断不准确扣2分 操作 后 处理15分 5 复苏成功行进一步抢救 未行进一步抢救扣5分 10 整理并记录 一项不符合扣5分 操作熟练程度10分 10 操作熟练、动作轻稳,程序流畅,有爱伤观念,有急救意识 较熟练扣3分,不
14、熟练扣5分,无急救意识扣3分,无爱伤观念扣3分 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准 姓名: 考试日期: 监考人: 得分 _________ 赋 分 操 作 流 程 与 标 准 评 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10 1. 着装整齐,戴口罩。 2. 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 3.用物准备2分钟。 3 5 2 2 4 1 1 3 0 0 2 0 5 1. 了解室颤的类型、严重程度。 2. 了解有无相关伴随症状。 3 2 2 1 1 0
15、0 0 75 1. 能根据心电图或心电监护的表现立即确诊是否为室颤。 2. 舒适与安全: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注意严防外伤。 3. 接通除颤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 复述医生口头医嘱后,立即按下除颤器非同步按钮,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200焦耳、300焦耳、360焦耳),准备除颤。 5.双电极涂匀导电膏或用5~6层生理盐水纱布包裹,避免直接将电极板放于病人胸壁上,导致灼伤。 6. 按下充电按钮,充至医嘱所需除颤电量。 7. 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保证导电良好。 8. 除颤放电时与病人保持一定距离,并提醒周围人员与病床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电击误伤他人,快速放电。 9. 观察心电监护的波形变化,观察病人心律是否转为窦性,若无效,科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点击,但最大不超过360焦耳。 5 5 3 5 10 4 5 7 9 4 4 2 4 8 3 4 6 8 3 3 1 3 6 2 3 5 7 2 2 0 2 4 1 2 4 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