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 一、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冰碛物具有( B ) A、 颗粒磨圆度好 B、无层理 C、堆积物中含异源小漂砾 D、细粒粒上保存有光面与擦痕 2、 阿尔卑斯山北麓保存有( D )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尔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3、 暗河沉积物( D ) A、无崩积、溶蚀残余粘土 B、得沉积相有规律变化 C、可塑造各种典型得河流地貌形态 D、 没有二元结构 4、地质历史上曾出现过( B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 Z,PT,Q D、 O,K,E 5、 新构造运动就是指( B
2、) A、新第三纪以来或第四纪以来发生得构造运动 B、从第三纪开始至现在得构造运动 C、新第三纪以来与第四纪以来发生得构造运动 D、现在仍在活动得构造运动 6、 从河谷得横剖面瞧,河谷得组成要素有( D ) A、 谷麓与谷肩 B、 谷缘与谷肩 C、 谷缘与谷坡 D、 谷底与谷坡 7、 影响雪线高低得因素有( C ) A、地形坡度及降水 B、 气候、温度、高度 C、温度、降水与地形 D、 地形起伏及温度高低 8.第四纪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别就是( C ) A、 0、8Ma,1Ma,12、5 万年,1 万年 B、 1、7Ma,1Ma,12、5 万年,1 万年 C、 2、5Ma,1
3、Ma,12、5 万年,1 万年 D、 3、5Ma,1Ma,12、5 万年,1 万年 9、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 B ) A、中、高纬度高山区 B.中、低纬度高山区 C.中、高纬度低山区 D.中、低纬度低山区 10.阶地分为( C ) A、 内叠阶地、上叠阶地 B、 阶地前缘、阶地后缘 C、 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D、 阶面、阶坡 11.第四纪最主要特点就是( A ) A、 人类出现 B、 部分地壳活动 C、 小规模得冰川活动 D、 哺乳动物大量绝灭 12、第四纪地质学就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 D ) A、 地层及沉积物 B、 生物及气候 C、 新构
4、造运动与地壳发展 D、 以上全部 13、第四纪一词(Quaternary)就是 1829 年法国地质学家 ( B )所创。 A、 阿杜努伊 B、 德努瓦耶 C、 莱伊尔 D、 席姆佩尔 14、教材采用得第四纪下限得古地磁年龄依据就是( A ) A、 松山/高斯极性分界 B、 吉尔伯特/高斯极性分界 C、 松山/布容极性分界 D、 吉尔伯特/松山极性分界 15、 2014 版国际地质年代表规定第四纪下限年龄为( B ) A、 0、78Ma B、 2、58Ma C、 1、806 Ma D、 2、4 Ma 16、冰川作用在砾石表面时形成( A ) A、新月形擦口 B、 纺锤状撞痕 C
5、 砸痕 D、 泥质胶结物 17、下图砾石概率分布曲线③2 成因属于( D ) A、河流 B、 洪流 C、 风力或海浪 D、 以上成因可能都有 18、 影响斜坡下滑得主要因素就是斜坡坡度(θ)及块体内摩擦角(φ),当 θ<φ,斜坡处于 ( A ) A、斜坡稳定 B、 斜坡不稳定 C、 斜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D、 不能确定 19、 崩塌发生得斜坡坡度一般大于( D ) A、 30° B、 40° C、 45° D、 50° 20、 崩塌与滚石得主要差别就是( C ) A、 崩塌可以就是岩质崩塌,也可以就是土质崩塌;而滚石只就是岩质崩塌得一种; B、 崩塌对斜
6、坡坡度有要求,一般需要大于 50°,而滚石没有要求; C、 崩塌强调垂向运动过程及其造成得危害;滚石除了垂向运动轨迹之外,还体现横向 “滚动”所造成得危害; D、 崩塌物源就是自然边坡岩土体部分分离所产生;滚石还包含混凝土块、砖块、生产工 具等 21、 倒石锥与洪积扇得主要区别就是( B ) A、 倒石锥堆积物有一定得分选与岩性变化,洪积扇没有分选; B、 倒石锥与洪积扇均有一定得分选,前者就是自然重力分选堆积,后者就是流水搬运过程 中得重力分选; C、 分布位置不同; D、 倒石锥堆积物砾石较洪积扇大 22、 泥流堆积物与河流阶地最大差别就是( A ) A、 泥流堆积物主
7、要就是泥土与碎石混杂堆积,无分选与层理;河流阶地具有明显得二元 结构; B、 泥流阶地发育在斜坡下;而河流阶地发育在河谷两侧; C、 泥流阶地有分选,呈现多元结构;河流阶地呈现二元结构 D、 泥流阶地沉积物主要就是泥;河流阶地除了细颗粒之外,底部还可以见有砾石及粗砂 23、 坡积物与倒石锥从沉积物结构来分析主要差别就是( B ) A、 坡积物沉积物呈现近坡沉积物颗粒较细;倒石锥则呈现较粗; B、 坡积物沉积物呈现近坡沉积物颗粒较粗;倒石锥则呈现较细; C、 坡积物垂向变化明显,倒石锥不明显; D、 坡积物垂向变化不明显,倒石锥明显; 24、 坡积砂矿主要分布在( C ) A、
8、残积物堆积区域 B、 残积物下部基岩上 C、 坡积物下部基岩低洼处 D、位置不确定 25、 河床侵蚀地貌有( A ) A、 岩槛、壶穴、冲槽 B、 河流阶地; C、 河漫滩; D、 侵蚀谷; 26、 下图章江 1 所代表得河流地貌属于( C ) 1 A、 边滩 B、心滩; C、 沙洲; D、 沙嘴; 27、 下面有关牛轭湖表述正确得就是( B ) A、 牛轭湖形成于河流发育得初期 B、 曲流河发育得结果,就是河道截弯取直得表现。 C、 受新构造运动抬升显著; D、 河流堆积作用得结果; 28、 地质地形因素对河漫滩发育得影响主要表现在( A ) A、 流域范
9、围内地面结构与物质组成得差异; B、 地面植被盖度;C、 地面坡度大小; D、 上游风化剥蚀速率; 29、 在拉萨桑达 T1 及河漫滩剖面图中,表述正确得就是( A ) 1、塔克那组灰岩 2、粗砂砾石层 3、粗砾石层 4、含中砾石细砂层 5、粉砂层 6、细砂层 7、腐殖土 8、采样位置 A、 ④、⑤、⑥、层属于河漫滩相,①、②、③层属于河床相; B、 ④层形成时代较⑤、⑥层晚; C、 拉萨桑达 T1 阶地属于堆积阶地; D、 拉萨河洪水期水位不可能超过⑥层; 30、 下图林周阿朗曲拉萨河阶地横剖面中,T1T3 阶地类型属于( C ) A、 侵蚀阶地 B、基座阶地
10、 C、 内叠阶地; D、 埋藏阶地; 31、 下图水系中,表述正确得就是( A ) A、 2 水系被 3 水系袭夺,1 水系成为断头河 B、 2 水系就是 3 水系得支流,受构造控制; C、 1 水系与 2 水系在“风口”一带存在正地形; D、 风口跌水可能存在断层; 32、 地下溶洞得形成初期主要岩溶作用就是( A ) A、 溶蚀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崩塌作用 33、 桂林得象鼻山属于( C ) A、 峰丛 B、 峰林 C、 孤峰 D、 石林 34、 落水洞与岩溶漏斗( A ) A、 同属地表岩溶地貌,落水洞多就是地下水溶蚀而成,而
11、岩溶漏斗多就是地表水溶蚀结果 B、 无差别 C、 落水洞大,岩溶漏斗小 D、 落水洞就是地下岩溶地貌,岩溶漏斗属于地表岩溶地貌 35、 地下多层溶洞形成表明( B ) A、 岩溶作用呈现周期性间断 B、 新构造运动抬升 C、 可溶性岩石岩性差别 D、 包气带水位得周期改变 36.地下洞穴中得化学沉积层可以指示( A ) A、 温暖湿润得古气候 B、 干冷得古气候 C、 新构造运动抬升 D、 人类活动遗址 37、下列石灰岩中,岩溶发育几率最大得就是( C ) A、 泥质灰岩 B、 硅质灰岩 C、 亮晶灰岩 D、 白云岩 38、 有关冰川得形成正确得表述就是( B )
12、 A、 冰川只分布在高纬度大陆地区 B、 气候非常寒冷 C、 降雪量常小于融雪量 D、 雪线与冰川下部界线一致 39、 冰川得类型可以分为( A ) A、 山岳冰川与大陆冰川 B、 山谷冰川与冰斗冰川 C、 冰斗冰川与冰原 D、 冰原与冰帽 40、 有关冰进与冰退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C ) A、 积雪量大于消融量发生冰进 B、 积雪量小于消融量发生冰退 C、 消融量与积雪量相等时,冰川不运动 D、 利用 AAR 值可以确定冰进与冰退 41、 有关羊背石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D ) A、 大多发育在大陆冰川得病床上 B、 形状与伏在地面得羊背相似 C、 迎冰面
13、光滑,上面有擦痕、刻痕等 D、 背面坡度较缓,有冰碛物堆积 42、 有关冰川岩屑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B ) A、 冰川岩屑可分为表碛、内碛、底碛; B、 冰川岩屑以悬移得形式向前移动 C、 冰川岩屑之间几乎不发生碰撞 D、 冰川底部岩屑承受较大压力 43、 羊背石与鼓丘不同之处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C ) A、 羊背石就是冰川剥蚀地貌,鼓丘就是冰川堆积地貌; B、 羊背石迎冰面缓且光滑,而鼓丘迎冰面陡 C、 羊背石大多发育在大陆冰川得病床上,而鼓丘在所有冰川作用区常见 D、 羊背石上可见擦痕、刻痕等,鼓丘则由冰川碎屑物堆积而成 44、 冰阜阶地与河流阶地最大区别就是( C
14、 ) A、 冰阜阶地形成于高纬地区; 河流阶地形成于中低纬度区 B、 冰阜阶地就是冰水沉积物,河流阶地就是河流冲积物 C、 冰阜阶地沉积物无二元结构,河流阶地具有二元结构 D、 冰阜阶地就是冰水沉积物前缘垮塌形成陡坎,河流阶地就是形成受控多种因素 45、 下列关于冻土得概念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B ) A、 在气温寒冷得地区,含有冰得土层或岩层 B、 就是冻结得粘土层 C、 土层温度低但不含冰,可以称为含土 D、 冻土可以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与瞬时冻土 46、 青藏铁路从 1956 年开始设计,直至 2006 年全线贯通,其主要工程技术难题就是( C ) A、 从西宁
15、至拉萨地形起伏过大 B、 沿途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构造密集 C、 沿途冻土层分布广泛,冻融冻胀作用强烈 D、 海拔高度较大,工程施工难度大 47、 赣南地区多形成( C ) A、 风力地貌 B、 岩溶地貌 C、 流水地貌 D、 火山地貌 48、 我国北方城市多遭受沙尘暴得影响,其就是由于风得( A ) A、 吹扬作用 B、 搬运作用 C、 沉积作用 D、 磨蚀作用 49、甘肃敦煌得月牙湖属于( D ) A、 断陷湖盆 B、 火山湖盆 C、 河流作用形成得牛轭湖 D、 分蚀作用形成得风蚀湖 50、 风成砂得矿物组成中,一般少见有( C ) A. 辉石 B、
16、角闪石 C、 云母 D、 石英及长石 51、 有关黄土概念得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D ) A、 黄土就是风力搬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得土状堆积物 B、 主要有粉砂、粘土组成 C、 富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 D、 常具有层理与砂、砾石得粉砂土状沉积物 52、 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得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下列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D ) A、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及青海 B、 新疆天山南北也有黄土分布 C、 黄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有分布 D、 江西境内多分布网纹红土,无黄土分布 53、 中国黄土高原得形成,主要原因就是( C )
17、A、 黄土高原同亚洲得沙漠、戈壁在同一纬度线上,有利于黄土堆积 B、 黄土高原原先地貌可能就是断陷盆地,有利于黄土堆积 C、 青藏高原得隆升,形成了稳定得东亚季风系统 D、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长期风化剥蚀结果 54、 在地球历史上,( D )就是生物最为繁盛得一个时期。 A、 中生代 B、 元古代 C、 古生代 D、 新生代 55、 “在温暖时期撒哈拉地区曾有足够得降雨来充满这些淡水湖。鱼群从尼日尔河与塞内加 尔海岸游到这些湖中,克罗马农人在全新世早期来到撒哈拉得马里,当时撒哈拉就是横亘在北 非与热带非洲之间得广阔而充满生机得土地”(许靖华,1998) 。
18、该材料反映了( C ) 得思想。 A、 环境决定生物得演化及分布 B、 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不断改造 C、 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 D、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56、 下面关于古北界说法中,不正确得属于( B ) A、 该区大部分就是温带气候,但各地气候相差悬殊; B、 本区有少部分热带雨林; C、 植被主要为针阔叶林、大草原、荒原高原与苔原景观; D、 无热带得长鼻目与奇蹄目得犀科、獏科 57、 中国横断山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属于( C ) A、 古北界; B、 全北界; C、 东洋界; D、 就热带界 58、 澳洲界目前还保存有原始得原兽亚纲与后兽亚纲,
19、主要原因就是( C ) A、 区内气候适宜,有热带雨林适合生物生存及进化; B、 干旱得草原及荒漠有利于该类物种生存; C、 该界由大小岛屿组成,造成区内动物交流困难,动物进化缓慢; D、 气候炎热,适合热带动物生存 59、 北半球,植物分区( A )明显 A、 纬向分带; B、 垂向分带; C、 气候分带; D、 地形分带; 60、 在低纬度地区,山地越高,植物得( B )越清晰 A、 纬向分带; B、 垂向分带; C、 气候分带; D、 地形分带; 61、 “在黄土高原南部得关中地区, L2 顶部黄土地层沉积时期普遍发育了极端干旱环境得荒 漠与草原化荒漠植被; 在 S
20、 1 古土壤发育时期, 渭南地区发育落叶阔叶林与森林草原植被, 在宝鸡地区则以森林草原植被为主, 间断出现短期得落叶阔叶林植被(吕厚远等,1999),” 该观点说明( A ) A、 气候控制植被迁移; B、 地形地貌控制植被分布; C、 关中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出现过短期干旱事件; D、 黄土高原第四纪时期无森林植被; 62、 “在随后得几千年里,气候逐渐变暖、 在欧洲,针叶林替代了苔原,随后落叶树木替代了常 青植物,形成“混合森林”、 全球气候变得不就是比今天得气候更温与,就就是与今天得气候一样 温与(许靖华,1998)”,说明( A ) A、 气候控制植被迁移;
21、 B、 地形地貌控制植被分布; C、 全新世后期气候变暖; D、 揭示欧洲气候从冷到暖得事实; 63、 “通过对西藏希夏邦马峰与南木林 2 个化石点 3 个地层得研究, 得到 3 个地层得古海 拔分别就是 2500~ 3500, 2500~3000 与 2800~3000 m(周浙昆等,2007),”说明( A ) A、 构造运动导致植被垂向分布差异; B、 希夏邦马峰与南木林具有相似得海拔高程; C、 希夏邦马峰与南木林产有相似化石; D、 希夏邦马峰与南木林没有联系; 64、 世界上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而中国西藏墨脱县(北纬 28°30′)具有 热
22、带雨林植被,主要原因就是( C ) A、 墨脱县交通不便,人为破坏小,适合植被生长; B、 这就是特例; C、 青藏高原得隆升,造成热带雨林得向北迁移; D、 南部印度恒河平原热带雨林得延续; 65、 孢粉植物群能指示植被演化,指示暖期得植被组合就是( C ) A、 云杉、冷杉; B、 藜、蒿草原; C、 阔叶林; D、 针叶林; 66、 下列属于裸子植物得就是( A ) A. 松(Piuns sp、); B. 蒿(Artemisia sp、); C. 藜科(Chenopodiaceae); D. 榆(Ulmus Sp、);
23、 67、 冰期植物群常见植物种属就是( B ) A. 山核桃(Carya); B. 八瓣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 C. 栎(Quercus); D. 榆(Ulmus Sp、); 68、 简冰期植物群常见植物种属就是( D ) A. 云杉(Pieac); B. 八瓣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 C. 藜科(Chenopodiaceae); D. 榆(Ulmus Sp、); 69、 第四纪时期,演化与更替速度最快得动物门类就是( B ) A、 鱼类; B、 哺乳动物; C、 鸟类; D、 软体动物; 70、 哺
24、乳动物得骨骼分为( A )三部分 A、 头骨、躯干骨与肢骨; B、 额骨、颈椎骨与肢骨; C、 头骨、颈椎骨与肢骨; D、 头骨、躯干骨与趾骨; 71、 下列齿式属于人类得就是( A ) A、 2 ·1· 2 · 3 ´ 2 = 32 ; 2 ·1· 2 · 3 B、 3 ·1· 4 · 3 ´ 2 = 44 ; 3 ·1· 4 · 3 C、 0 · 0 · 3 · 3 ´ 2 = 32 ; 3 ·1· 3 · 3 D、 3 ·1· 3 ·1 ´ 2 = 30 ; 3 ·1· 2 ·1 72、 哺乳动物死亡后经埋藏与石化过程形成化石,其与现代骨骼相比( B )
25、A、 现代骨骼密度大,哺乳动物化石密度小; B、 现代骨骼含油脂,不吸水;哺乳动物化石相反; C、 哺乳动物化石火烧有酸臭味; D、 哺乳动物化石不粘舌头; 73、 哺乳动物化石鉴定意义最大得就是( B ) A、 头骨; B、 完整得骨架; C、 牙齿、角; D、 肢骨; 74、 第四纪动物群出现得一个显著标志就是( A ) A、 真马属、真象属、真牛属得出现; B、 三门马得出现; C、 三趾马得出现; D、 板齿犀得出现; 75、 全新世北方动物群称为( B ) A、 赤鹿动物群; B、 四不像鹿动物群; C、 三趾马动物群; D
26、 竹鼠动物群; 76、 2002 年蓝天动画工作室制作得完全数字化得动画电影《冰河世纪》系列电影,该剧反应 了( A ) A、 第四纪冰期来临,气候转冷,动物发生迁徙得场景; B、心地善良得长毛象—曼弗瑞德; C、嗜食得树獭—希德、狡猾得剑齿虎—迪亚戈; D、人与动物之间关爱与理解; 77、 “2014 年,有两个研究小组证实了现代人类就是原始人与尼安德特人杂交得后代。她们 对迄今发现得最早得两个智人(一个 4500 年前得西伯利亚人与一个 3600 年前得俄罗斯人) 得基因组进行分析后发现,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杂交得时间大概发生在 6 万5 万年前中东得 某个地区(Nature
27、2014)。”,上述材料说明( A ) A、 现代人得起源与演化,与早期智人在基因上有交流; B、 入侵学说成为可能; C、 直接演化学说得到验证; D、 替代学说找到新得证据; 78、 第四纪沉积物得颜色可以较好得指示古气候环境,代表湿热气候环境得就是( D ) A、 浅灰色; B、 灰黑色; C、 浅灰黄色; D、 棕红色; 79、 中国南方分布得中更新世网纹红土,其沉积时古气候环境就是( A ) A、 湿热环境; B、 温凉环境; C、 干冷环境; D、 寒冷环境; 80、 根据碎屑矿物在沉积物得比值含量可以确定该类矿物得风化系数,
28、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 含量相对增高,反应( B ) A、 风化速率增强; B、 风化速率减弱; C、 不能确定; D、 风化物源区与堆积区呈相反得过程; 81、 在中国第四纪地层分区华北亚区中,其沉积物成因主要为( A ) A、 河流、湖泊相; B、 洞穴堆积; C、 黄土堆积; D、 冰碛物; 82、 沉积物中发现云杉、冷杉得枝干与树叶化石,代表该区域沉积期气候( D ) A、 温暖湿润; B、 湿热多雨; C、 温凉少雨; D、 干冷少雨; 83、 喜暖植物有( A ) A、 杨梅; B、 莎草; C、 麻黄; D、 藜科; 84、 喜冷植物有( B ) A、 杨梅;
29、 B、 落叶松; C、 麻黄; D、 藜科; 85、 喜干植物有( C ) A、 杨梅; B、 落叶松; C、 麻黄; D、 水龙骨; 86、 代表湿润地区地貌得就是( A ) A、 河流地貌; B、 风成地貌; C、 冻土地貌; D、 暂时性流水地貌; 87、 在δ18O 值可以较好得指示气候得波动,当δ18O 增大时,反应气温( C ) A、 降低; B、 增高; C、 冰芯与气温呈正相关,深海岩心呈负相关; 88、 D、 不能确定; 下列属于 C3 植物得就是( B ) A、 玉米; B、 枫杨; C、
30、 藜科; 89、 D、 莎草科; 下列属于 C4 植物得就是( A ) A、 玉米; B、 枫杨; C、 河柳; D、 栎; 90、 沉积物中有机质δ13C 升高表示( B ) A、 气候变冷; B、 气候变干变暖; C、 需要视植被类型确定; D、 没有意义; 91、 指示气候温暖得粘土矿物就是( C ) A、 伊利石; B、 蒙脱石; C、 高岭石; D、 绿泥石; 92、 微量元素 Sr/Ba 比值可以反映气候波动变化,当沉积剖面中 Sr/Ba 比值增大时( A ) A、 气候干冷; B、
31、气候暖湿; C、 视源区与沉积区有别,指示气候相反; D、 无法确定; 93、 在黄土古土壤研究中采用磁化率气候代用指标,其值越高反映( B ) A、 气候干冷; B、 气候暖湿; C、 与沉积物得物质组成相关; D、 无法确定; 94、 末次间冰期就是从( B )开始 A. 130ka B、P、; B. 150ka B、P、; C. 160ka B、P、; D. 75ka B、P、; 二、 多项选择题 1、 岩溶形成得必备条件就是( ABCD ) A、 岩石得可溶性 B、 岩石得透水性; C、 水得溶解性; D、 水得流动性; E、 地貌及气候条件 2
32、 根据地下水运动及埋藏条件,将地下水可以分为( ABC ) A、 包气带水 B、 潜水 C、 承压水 D、 孔隙水 E、 裂隙水 3、峰丛与峰林得最大区别就是( ACE ) A、 峰丛基部相连,峰林基部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 B、 峰丛相对高差小,峰林得相对高差大 C、 峰丛分布在山体部位,峰林多分布在山区与岩溶平原得过渡地带 D、 峰丛分布区域岩溶发育;峰林分布区域岩溶不发育 E、 峰丛之间可发育溶蚀洼地、漏斗或落水洞;峰林之间则少见; 4、 溶蚀漏斗与溶蚀洼地比较( ABCD ) A、 溶蚀漏斗分布广泛,溶蚀洼地分布在峰丛区; B、 溶蚀漏斗平面直径一般小于 1
33、00m;溶蚀洼地大于 100m; C、 溶蚀漏斗分布区域无河流发育;溶蚀洼分布区域有小河流或溪; D、 溶蚀漏斗属于岩溶发育得早期;溶蚀洼地属于岩溶发育得中期 E、 峰溶蚀漏斗形态一般呈椭圆形,而溶蚀洼地受地形控制,形态不规则; 5、 地表岩溶堆积物常见( ABE ) A. 赭土 B. 钙化 C. 石幔 D. 石柱 E. 硅化 6、 地下岩溶堆积物可能有( ABCDE ) A、 石钟乳 B、 石珊瑚 C、 溶蚀残余粘土 D、 哺乳动物化石 E、 文化遗址 7、 影响岩溶作用得因素主要有( ABCDE ) A、 岩性 B、 地下水性质 C. 构造 D.
34、 气候 E、 岩溶基准面 8、 岩溶研究得实际意义有( ABCD ) A、 岩溶地区可以寻找砂锡矿、砂金、铝土矿等; B、 岩溶地区设计与施工必须研究岩溶对工程得危害 C、 岩溶地区地下水得开发利用具有双刃剑效应,在解决饮用水得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 D、 岩溶地貌具有较大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E、 岩溶堆积物就是较好得古气候研究载体 9、 冰川得运动形式有( AD ) A、 基底滑动 B、 侧向滑动 C、 重力滑动 D、 塑性流动 E、 消融滑动 10、 山岳冰川包括( ABC ) A、 冰斗冰川与悬冰川 B、 山古冰川 C、
35、 山麓冰川 D. 冰原 E. 冰帽 11、 大陆冰川包括( ABD ) A. 冰原 B. 冰帽 C、 山麓冰川 D. 冰盖 E. 冰斗 12、冰川剥蚀作用包括( ABC ) A、 刨蚀作用 B、 挖掘作用 C、 磨蚀作用 D、 侧蚀作用 E、 底蚀作用 13、 冰川剥蚀地貌( ABCDE ) A、 冰斗、冰窖 B、 刃脊、角峰 C、 冰蚀谷 D、 悬谷 E、 羊背石 14、 冰碛物按成因可以分为(ABCDE) A、 消融碛 B、 滞碛 C、 融出碛 D、 流碛 E、 升华碛及变形碛 15、 冰川堆积地貌包括( A
36、BCDE ) A、 终碛堤 B、 侧碛堤 C、 中碛堤 D、 鼓丘 E、 冰碛丘陵 16、 冻土堆积地貌包括( ABCDE ) A、 石海、石河与岩屑坡 B、 冻融泥流阶地 C、 沉陷漏斗 D、 冻胀丘与冰核丘 E、 构造土 17、 冻土地貌研究得意义( ABCD ) A、 冻土区地貌组合,对古气候研究意义重大 B、 冻土地貌对工程影响较大 C、 冻土地貌变化对生态环境也有影响 D、 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E、 冻融皱褶与古冰楔共生时,古气候研究意义不大。 18、 风得搬运作用可以分为( ABCE ) A. 推移
37、 B. 跃移 C. 悬移 D. 浮移 E、 蠕移。 19、 常见得风蚀地貌有( ABCDE ) A、 风蚀洼地与风蚀湖 B、 风蚀穴、风蚀壁龛与风蚀窝石 C、 风蚀蘑菇石与风蚀柱 D、 风蚀谷与风蚀城 E. 雅丹 20、 风蚀谷一般具有如下特征(ABCDE) A、 平面上,谷地蜿蜒曲折,宽窄不一; B、 横剖面上,为“葫芦”形 C、 纵剖面上,谷地凹凸不平 D、 谷壁上常见风蚀穴 E、 谷地有崩塌堆积物 21、 风积地貌形态常受控于( BCDE) A、 地貌条件; B、 风向; C、 含沙量 D、 障碍物得规模 E、 风沙流得速度; 22、
38、单向风形成得堆积地貌有( ABCD ) A、 沙滩; B、 新月形沙丘; C、 抛物线沙丘; D、 纵向沙垄 E、 横向沙垄; 23、 双向风形成得堆积地貌有( BDE) A、 沙滩; B、 新月形沙丘链; C、 抛物线沙丘; D、 梁窝状沙地 E、 横向沙垄; 24、 荒漠可以分为( ABCDE ) A、 岩漠; B、 砾漠; C、 沙漠; D. 泥漠 E、 盐漠; 25、 黄土总体特征具有( ABCE ) A、 在颜色上总体以黄色为基调,主要为灰黄。棕黄; B、 质地均一,主要由粉砂与粘土组成,富含碳酸盐岩,形成结核; C、 疏松多孔,孔隙
39、率高,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 D、 黄土中常含有赤鹿、王氏水牛、斑鬣狗等重要化石,对地层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E、 黄土可以分布在平地、盆地、谷地中; 26、 刘东生院士将中国第四纪黄土划分( ABC ) A、 午城黄土; B、 离石黄土; C、 马兰黄土; D、 洛川黄土; E、 西峰黄土; 27、黄土中矿物成分非常复杂,包括( ABC ) A、 碎屑矿物; B、 粘土矿物; C、 碳酸盐矿物; D、 硫酸盐矿物; E、 氟化物矿物; 28、 黄土得微结构可以分为( BCD ) A、 镶嵌结构; B、 斑状微结构; C、 胶斑状微结构;
40、 D、 粒状微结构; E、 溶蚀结构; 29、 发生黄土湿陷性得原因就是( ABC ) A、 黄土孔隙率高; B、 黄土中含有易溶盐类矿物; C、 遇水碎屑颗粒发生移动与旋转,空隙缩小或封闭; D、 粘土矿物解析; E、 垂直节理发育; 30、 黄土成因得风成说主要证据就是( ABCDE) A、 中国黄土分布于亚洲得戈壁、沙漠处于同一纬度上,气候干燥,降雨少; B、 中国黄土来源西北区沙漠与戈壁; C、 黄土物质成分及分布与我国主导得冬季风方向一致; D、 中国黄土疏松多孔,碎屑颗粒排列紊乱; E、 黄土中发现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种类得动植物化石;
41、31、 黄土得堆积地貌有( ACE ) A、 黄土塬; B、 黄土碟; C、 黄土峁; D、 黄土柱; E、 黄土梁; 32、 黄土得侵蚀地貌有( ABCDE) A、 冲沟; B、 大型河谷; C、 黄土碟; D、 黄土柱; E、 黄土穴; 33、 风力与黄土地貌研究得实际意义就是( ABCDE ) A、 研究干旱半干旱区流沙与黄土覆盖之下得古地形及气候干湿变化规律,为该区域找水 提供依据; B、 干旱半干旱区水土保持与治沙,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C、 黄土湿陷性就是黄土区工程建筑中得一大问题; D、 黄土搬运过程形成得粉尘气溶胶,对环境产生重大
42、影响; E、 当前荒漠化得不断扩大; 34、 根据现今得动物组 成、亲缘关 系、气候及 动物扩散得 阻碍,将全 球动物界分 为 ( ABCDE ) A、 古北界; B、 新北界; C、 东洋界; D、 旧热带界、新热带界; E、 澳洲界、大洋界; 35、 现今世界动物分区,受( ABCD )控制 A、 动物内部竞争、繁殖、觅食、迁徙; B、 气候与地形地貌; C、 地理障碍; D、 植被类型及分布; E、 人工驯养及干扰; 36、 第四纪生物界得特点就是( ABCDE ) A、 北半球得生物界变化明显于南半球; B、 陆地上得生物界变化明显于
43、海洋中得生物界; C、 在陆地上,哺乳动物变化最明显,而植物界变化最小; D、 哺乳动物及人类得演化; E、 受气候波动,第四纪生物在空间生频繁迁移,南部受岛屿隔离交流相对困难; 37、 中国现代植物分布可以分为( ABC ) A、 东部湿润森林区; B、 西部干旱草原荒漠区; C、 青藏高原寒冷草原草甸区; D、 东北寒冷草原草甸区; E、 华北湿润针阔叶混交林区; 38、 中国第四纪植被演化特征就是( ABCDE ) A、 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在我国北部地区发展; B、 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带南界南移; C、 西北与华北干旱植被区域扩大; D、 青藏高原高寒荒漠与高山草甸得
44、形成; E、 暗针叶林得垂向迁移; 39、 哺乳动物得牙齿分为( ABCD ) A、 门齿; B、 犬齿; C、 前臼齿; D、 臼齿; E、 脊形齿; 40、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划分得依据就是( AB ) A、 大类组合在时间上得咬合; B、 各类得百分比,绝灭种与现生种; C、 残存种得百分比; D、 现生种得含量; E、 地域差别划分; 41、 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主要分子有( ABCD) A、 长鼻三趾马; B、 出现三门马; C、 古中华野牛; D、 泥河湾剑齿虎; E、 赤鹿; 42.中更新世中国猿人肿骨鹿动物群主要可见( ABCD)
45、A、 肿骨鹿; B、 周口店犀; C、 中国硕鬣狗; D、 德氏水牛; E、 赤鹿; 43、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可见( BCDE ) A、 肿骨鹿; B、 最后斑鬣狗; C、 披毛犀; D、 野驴; E、 赤鹿; 43、 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可分为( ABC ) A、 含巨猿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B、 狭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C、 含真人化石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D、 元谋动物群; E、 盐井沟动物群; 44、 人类得进化可以划分为( ABCDE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早期智人; E、 晚
46、期智人; 45、 古文化通常就是通过古人类遗留得物品表示( ABCDE ) A、 石器; B、 骨器; C、 角器; D、 陶器; E、 遗址; 46、 根据石器得文化特点,将古人类文化划分为( ABC )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仰韶文化; E、 蓝田人及文化; 47、 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得原则就是( AB ) A、 生物地层学原则; B、 气候地层学原则; C、 岩石地层学原则; D、 地貌学原则; E、 地层年代学原则; 48、 岩石学方法在划分对比第四纪地层时,就是利用第四纪沉积物得( ABCDE ) A、 颜色;
47、B、 成分; C、 结构; D、 结构与沉积构造; E、 特殊得标志层; 49、 中国第四纪地层总体特征就是( ABC ) A、 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B、 区域上成因类型多样; C、 接触关系及变形特征有差异; D、 湖相沉积物占据主导地位; E、 冰碛物对古气候研究意义重大; 50、 哺乳动物化石标志大类可以划分为( ABC ) A、 生态型; B、 气候型; C、 地理型; D、 森林型; E、 草原型; 51、代表气候波动得地球化学标志有(ABCDE) A、 氧化物; B、 碳酸盐; C、 微量元素; D、 有机碳; E. 总碳(TOC
48、); 52、 常用得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判别古气侯得就是( ABCD ) A、 氧同位素; B、 碳同位素; C、 氢同位素; D、 硫同位素; E、 铅同位素; 三、读图分析题 1、 下图中地面岩溶地貌分别就是: ① ;② ;③ ;④ ;⑤ ; 2、 下图中岩溶堆积地貌分别就是: ① ;② ;③ ;④ 3、 下图中冰川类型就是: ① ;② ;③ ; 4、 下图冰川剥蚀地貌属于: ① ; ② ; ③ ; 5、 下图冰水地貌属于: ① ;② ;③ ;④ 6、下图河流阶地得类型就是: ① ;② ;
49、③ ;④ ;⑤ ; ⑥ ; 7、 下图中风积地貌类型就是: A ;B ;C ; D ;E ;F ; 四、简答题 1、简述第四纪得概念及特点? 2、滑坡形成条件有哪些? 3、研究河流阶地得意义。 4、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得调查方法? 5、简述冲积扇与洪积扇得区别 6、冻土地貌有哪些? 7、简述岩溶漏斗得成因有哪些? 8、简述冰碛物得特征 9、影响第四纪植物群发育与分布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10、简述风蚀谷得定义及其特征 11、黄土得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2、简述第四纪沉积物得基本特征 13、简述中国第四纪地层基本特征及分区。 1
50、4、新构造运动得类型有哪些? 15、岩溶地表溶蚀地貌有哪些? 16、简述中国第四纪植被演化特征 五、论述题 1、试述斜坡发展理论 2、试述中国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得基本特征 3、试述岩溶地貌发育得条件及地表溶蚀地貌得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4、试述水流破坏地表及河流搬运作用得方式 5、试述黄土得岩性特征 6、论述冲积物、洪积物、冰碛物得特征及野外鉴别标志。 7、论述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8、论述第四纪气候波动特征 9、详述第四纪气候波动得标志。 10、详述河流三角洲及其沉积物 11、论述岩溶研究得实际意义 12、论述新构造运动得标志。 六、阅读分析 材料 1、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