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5 ,大小:5.76MB ,
资源ID:4349316      下载积分:14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3493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美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美学.doc

1、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美学 涂途 著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通俗介绍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美学的专著,将向你生动地描述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的起源、发展轨迹和未来前景;通俗地论列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的重要观点、范畴及其代表流派;详尽地展现国外最新的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的资料及诱人的研究成果。框架序前言现代科学方法与美学方法论问题(一)哲学方法和美学方法的层次关系 (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美学 信息论与美学概述 (一)信息、信息论和信息方法 (二)信息论美学的形成和崛起 (三)信息论美学的主要内容 控制论美学评价 (一)什么是控制论 (二控制轮毂美学的由来

2、 (三)控制论美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四 系统论与美学研究 (一)“系统”概念和议案不能系统论 (二)系统思想在美学史上的演变和发展 (三)现代系统论在美学和艺术学上的运用 五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美学展望 序 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希望的革命艺术中怀着疑惑的心情写道:生存在以电子计算机为象征的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中,“我们现在属于何地?季候将要走向何方?”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终于走出了科学幻想小说的天地,变成了显示。不久即将出现完全自动化的工厂,全部工作都由微电子技术操纵;此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也都提上了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展现了一幅诱人的图景,它对现代社会的

3、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说:“从笛卡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徐苏的进步,在唯物主义者哪里,这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2页) 不仅是哲学,这个人文科学也是这样。科技革命和社会进步,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丰富的营养。要使人文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必须经常不断地总结和吸收自然科学和工业发展的新成果,回答科学和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人文科学(我们习惯于把它包括在社会科学

4、内)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和中世纪的“神学”相对立的。 人文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先进思想,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最早的反封建思潮。它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和中国时期的经院哲学。虽然人文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对人的看法忽视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往往只看到渺小的、卑微的个人,而看不到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但是它是反对封建和神权,摒弃对“神”的迷信,提倡学术自由的思想,却是有积极意义的。 从人文注意思想产生以来,历史飞逝过去五六百年,当今西方的人文科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开展新

5、技术革命以来,情况更是如此。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比较重视西方社会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 对西方人文科学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消极因素,应该给予充分的注意。但是过去我们受“左”的影响,存在这一种错误的看法,似乎西方人的人文科学只能批判不能借鉴。在俄国就曾经出现过“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的理论家提出要建立“纯无产阶级文化”的荒谬主张,认为无产阶级应当创造出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毫无共同之处的自己的更高类型的文化,否定文化遗产,主张抛弃全部的“过去”!他们的世人这样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将博物馆破坏,我们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残。”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只

6、有考无产阶级自己的力量,靠无产阶级出身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等才能够加以解决。”很显然这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列宁批判了这种错误的思想,他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只有用人咧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 否定继承文化遗产和借鉴外国的学术成就是愚蠢的。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伟

7、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不仅注意继承前人的成果,而且注意学习同时代人的最新技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同样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在科学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说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如果我所见到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任何一个科学家(不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人文科学家),想要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突破,必须善于总结和继承,没有继承和借鉴,就不可能提高,也就不会有创造和发展。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密切相连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科学中就包括建筑等理工学科,许多著名自然科学工作者,同时又是人文科学家;至今还有些国家把获得数理化学位的学者称为哲学博士

8、;近些年来世界上出现的一系列新兴的综合学科(或者叫作交叉学科),也都说明了科学发展的这一特点。著名的德国科学家M.普朗克说得好:“科学是内在的总体。它被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实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有“知识”现实和“改造”现实的任务。它们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对自然界、对社会和人尽心改造和管理。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先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但是,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首先需要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需要有现代化的文化和现代化观

9、念。 什么是现代化的文化和现代化观念?当今世界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就是现代化文化,一切有利于这些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就是现代化观念。 为了适应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这种现代化文化和现代化观念。 为此,我们编辑出版这套当代外国人文科学思潮评介丛书,介绍当代外国人文科学的发展现状,并不断地把世界有关人文科学方面的最新信息新理论、新思想、新问题和新观点传递给广大读者。 这是一套专门以青年、大专院校师生、理论工作者、宣教工作者以及参与决策和改革时间的各级干部为对象,主要评介当代外国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

10、、法学、伦理学等领域的重要思潮及其代表流派以及与人文科学关系密切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但评介西欧和美国的,而且评介东欧和苏联的;不但评介发达国家的,而且评介发展中国家的。通过他们,可以广泛的了解世界,借鉴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从中汲取营养,发展我国的人文科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国庆,对于外国的人文科学的理论观点,我们并不完全同意。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就能够分清是非,判断正确和谬误。我们应该完全相信广大读者的鉴别能力,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体会有所批判、有所摒弃的。 最后,我们恳切地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关

11、心和支持这套丛书的出版,提出宝贵的意见,并不断推荐新的选题,使这套丛书更加适合广大读者的需要。 前言即将结束的20世纪,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光彩夺目的印痕。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这一时期都发生了光前裕后的革命。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已在占地球一半的土地上居于统治地位。本世纪中期开始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仅迅速地推动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国名经济的大幅度增长,而且也给社会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前后的期间,由于军事上和经济上的需要,新型的现代科学技术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

12、不穷,在许多领域中都取得了巨大的令人注目的成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人们通常简称为“三论”,或相对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而称之为“老三论”),就是在这批新涌现的现在科学群中,格外显得突出和重要的一组横向交叉学科。恩格斯曾经写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状况,那末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作为新兴的现代科学的延生,同样也是如此。它们的出现和形式,就是与现代社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水平。尤其是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分不开。目前任在进行的新技术革命,与过去的多次技术革命都有所不同,这

13、是一次从商品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革命,是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的变革,所以也被人们成为信息革命,在这个转折性的过程中,电子计算机电脑机器人等等便是代表性的产品,而信息技术则成为带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产品,由于信息在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和其他生活领域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开发信息业,发展信息技术,创立信息科学,甚至描绘信息社会的蓝图,都被列入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造的现实日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条件下,互相联系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便应运而生。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生长点和前沿的“软技术”群,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尽管各具有其独立性和应用范围,但在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上都有许多类同

14、。实际上,作为现代科学方法论而言,它们具有不同的侧面而处于统一的关系之中,也可以说是三足鼎立的三位一体。信息论主要是研究信息的本质形态传输处理和存储,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度量信息;控制论主要研究如何对信息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原理方法,按照它的创始人的说法,便是“关于机器或者生命体中的通讯和控制”;而系统论则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运用数字对其功能进行描述,寻求利用信息实现最优系统途径的一般理论。信息是控制的基础,同时又是系统有序性的标志。由此可见,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都是离不开信息的。于是,有人便把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比喻为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理的三色电子枪,有了这种电子枪,电视屏幕上才会

15、出现五颜六色变化万千的显影和图像。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曾任“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主席的萨缪尔森,则将这三门相互联系的新兴学科看作是一幅“心脏构形图”,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新兴学科的学苑中,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都属于横向交叉学科系列。这类交叉学科具有由多种科学(自然科学精密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甚至还有艺术等互相渗透汇流交融在一起的特点,比起边缘交叉学科(一般是两门学科相交而介于它们边缘的新学科)综合交叉学科(一般是由多门学科研究同一对象的综合性新学科),应用的范围更为广泛,更带有方法论上的普遍意义。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来说,他们最初本产生于技术科学,是由于自动化技术的需要而逐步发展形

16、成的。但是,当他们作为独立的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系统科学延生以后,不但远远超出了狭义的技术应用范围,而且本身也具有了基础学科的性质。不仅如此,由于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许多科学领域中的运用,以及它们与一些传统科学的“联姻”和结合,一大批新一代的交叉学科又陆续问世。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和系统论美学便属于这最新一代新兴交叉学科中的佼佼者。人们常常爱说,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因为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就已开始探索美学问题;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还仅仅只有100余年历史。也许正因为具有这种两重性的特点,美学即因走过漫长而曲折的长途而有丰富的阅历,又始终不失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即使是在新学科林

17、立的现代,它任然能以自己独特的丰采引人注目。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美学在广阔的科学领域中更是非凡活跃,它以自己特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地扩充了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将传统的理论延伸到最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并多方面与最新的现代学科渗透和结合,从而结出了色彩绚丽的累累硕果。和技术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等一样,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和系统论美学便是在本世纪新的技术革命到来的前后破土而出迅速成长的一组现代科学奇芭。如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已各成体系构理论而又始终不可分离一样,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和系统论美学也是各自独立而又三位一体的。尽管在具体的美学研究中有的主要围绕信息论方法建构,有的侧重于控制论的应用,有

18、的又是以系统的原理、原则来统观美学和艺术问题,但这一组新兴美学学科分支的基本概念、术语、原则和方法却是相通和类同的。它们通常总是互相联系,渗透,交叉在一起,而且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促进。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都已大致上形成完整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且公认为是当代值得重视的美学流派。它使传统的古老的美学与最新的现代化科学方法相结合,一方面试图为攻克美学和文艺学中的某些难题而寻求突破点,另一方面则在美学与实践相联系以及具体的应用上,提供优化的定量手段和开辟更加广阔的领域。同时,在这样的结合中,又提出了不少新的期待解决美学课题。所有这一切都

19、不能不引起我们密切的注意。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总形势下,我国的美学研究也发生了某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中关于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等等的引进、介绍、探讨和应用,尤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在报刊上,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时有所见并日渐增多,涉及其中某一学科、主要是系统论美学的专著也开始出现。然而,直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见到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美学的专门著作,特别是综台性的,史论结合的评价这组学科在国外的产生、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通俗性书籍更难见刭。因此,许多文章和著作便不免让人感到只是一堆新的科学名词及术语的搬用、堆砌,少数甚至还有故弄玄虚、牵强附会的。这样,既无益于

20、我们对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更难于开展对于这些新兴学科的探讨、研究和应用。看来,对于目前我国还了解甚少,而在国外却早有影响的这群新兴美学分支学科和流派,作一些客观介绍和适当的评论,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应当代外国人文科学思潮评价丛书编委会之约,尝试攥写这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与美学,完全是为了满足读者当前的迫切需要和权且填朴美学领域中一大空白。在第手资料非常欠缺的条件下,作者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假如本书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有益的“信息”,作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美学的线索,那么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却了作者的心愿。一、现代科学方法与美学方法论问题(一

21、)哲学方法和美学方法的层次关系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首先是作为现代方法论而被应用到美学领域中来的。也就是说,所谓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系统论美学,不过是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系统论方法在美学中的具体应用,是运用这些现代的科学新方法于美学理论和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完整科学体系,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美学横向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只有了解现代科学方法与美学方法论的关系,才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美学这些新的美学分支学科,也才能正确认识这些学科的性质和作用。任何科学研究工作,如果要达到真正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的目标,就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否则,或者徒劳无益,或者走向反

22、面荒诞无稽。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要想得到预想的效果,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也总是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其实这就是方法。不过这些方法大都是零碎的、分散的、细微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不一定能够完全为人们自觉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应当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是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掌握的这样,也就产生了方法论的问题。青年马克思在一篇早期的论辩文章中曾经写道;“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合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探讨真理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

23、,应当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这种“合乎真理的探讨”,其实本身也就是“扩展了的真理”。没有正确的方法和适合的途径,要想达到真理的目标便是盲目的,偶然的。晚年的马克思在回答人们对资本论运用的研究方法的种种议论时,更为明确地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这部巨著时,不仅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并且充分考虑到叙述方法的完美程度,而这两者优势互相紧密联系的。可见

2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方法论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是人们生老便具有的“先验结构”,也不是主管臆造的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如同科学本身一样,只能是人们通过实践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是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再人们的认识上的反映。正确的反映并能揭示客观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过程的规律的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们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愈深刻精细,他们所掌握的方法也就更加可靠可行。反之,当人类的认识还处于低水平的时候,人类能充分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就不能不是有限和简陋的了。既然对真理的认识总是由较低的阶段上升到较高的阶段,而且是

25、永无止境、永无穷尽的发展过程;那么,认识真理地方法必然要发生变化、更新甚至突变,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历史上任何一种方法论的出现和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们总是与一定历史阶段的各种条件相联系,有其存在的物质生产、科学技术、只是水平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同时,它们又是科学自身不断充实和丰富的需要。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的古代的科学方法论,是由于手工业、农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实际需要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水平,它们不能不带有幼稚的、纯朴的、直观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兴起使科学开始从长期的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们不仅对于自然界的社会知识领域大大扩充,而且有肯能精密的、细

26、致的、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分析大量已经掌握的材料,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解剖的方法便愈来愈占据着统治的地位。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进入高度发展的阶段,近代自然科学已趋成熟并逐步建立完整的体系,同时又开辟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领域,旧有的间就方法明显落后了,科学先驱们开始了探求各种各样新的科学方法的尝试。 如前所述,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而诞生的理论和方法。它们的出现时现代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尤其是自动化生产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迅速广泛的应用,不仅大大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并且愈来愈多的减轻了人们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说,它们已经不象过去过去

27、的机械机器是人的四肢的延长,而是能够在感觉、智能和脑力方面,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又直接刺激和加速了尖锐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忽然改进;雷达、无线电通讯、防控自动控制火炮以及原子武器等的研制,更加推动和促进了系统理论、控制理论和信息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而与此相联系,现代科学又不断地朝着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向纵深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和生产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哥们科学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分化的趋势,专业分支学科愈来愈多,愈来愈细;另一方面,各类学科又趋向高度综合,不断地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出现横向结合的趋势。现代科学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趋向,再方法论上便要求有一个新的飞

28、跃,即将微观和宏观结合起来,使各个领域的科学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彼此沟通和互补,从而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并反过来再延伸到未知的领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是属于这类横向交叉学科,同时又是起着桥梁、媒介和粘合作用的现代科学方法。它们与美学的“联姻”和结合,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万能的,更不是说它们由此便取代和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它不单使包括美学在内的社会历史科学发生了方向性的变革,同时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以往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科学的总结了无产阶级革

29、命运动的经验,创造性的吸取了已有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既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即人工阶级和革命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的最科学的理论;又是人类历史上最正确、最先进的方法论,即指导一切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最普遍的原理。列宁指出:“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是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是偶然的结合起来(即不仅因为学说的创始人本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的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正确的、科学的世界

30、观和方法论便得到了最高度的结合和统一。即使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类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现代的新兴学科,也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看待,才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认识和充分合理的应用。 哲学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于一切意识形态都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的“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因此,任何科学都不能不受到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的影响。恩格斯写道:“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接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31、的支配。”的却,不管自然科学家是否意识到,他们总是要在一定的哲学思维的支配下去进行理论探讨和科研工作的。至于社会科学,当然与哲学的联系更为紧密和直接,更不能摆脱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实际上,贯穿于一切社会科学中的最基本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不外就是某种哲学思想的具体的运用和阐发。唯物辩证法作为所有科学的、最高的、最普遍的方法论的意义,正是在这里。美学与哲学的密切的以至有时难于分离的关系,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是相当明显而突出的。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美学在历史上就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目前仍然有人把它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实中的美与人对美的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

32、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美的创造即艺术美与现实美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些问题如果不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是无法解决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指出:“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只是整个思想方法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结果这一部分也说明了斗争的残酷性只为了一种纯粹的的美学见解的支歧,就不可能变得这样残酷,何况,在本质上,敌我双方与其说是关心纯美学的问题,毋宁说主要是关心社会发展的问题,在这方面,文学对他们就特别显得重要,他们把文学了解为一种影响我们社会生活发展的强大力量。美学问题在双方看来,主要不过是一个战场,而斗争的对象却是对智的生活的一般影响。”车尔尼雪夫斯所处的是沙皇农奴制的专制

33、时代,政治思想上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他在这样的背景下把美学完全看作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不带有某些偏激和片面性。然而,就总的观点来说,强调美学与哲学的根本上的联系,却是正确和透彻的。无论是从美学的思想基础还是从它的社会作用来看,美学都是不能脱离哲学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也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这更是直言不讳地把美学列入了他的包罗万象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了。实际上,美学史上的种种分歧和对立,最终总是由于哲学上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的不同而引起并激化的。 自然,哲学终究不是黑格尔式的所谓的“科学的科学”。不是统治和代替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研

34、究是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对整体世界的最根本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也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即世界是否可知这样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一切科学不用说也包括美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成为贯彻始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思想。但是,“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种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例如,系统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一般系统的性

35、质和规律,信息论是以信息的特殊本质和作用为研究对象,而控制论则是研究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半规律的它们各自包含的特殊的本质和特殊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既然各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其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那么要发现和掌握它们的特殊的规律,也就不能不根据这些科学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而采用不同的独特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各类各门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科学方法按其概括的程度和使用的范围,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具体的特殊的专门科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最带有普遍性的最高的哲学方法。专门科学方法是指只适用于某一特殊学科或有限范围的具体的研究手段、法则、方式等等。例如化学中的滴定法、电解法,农业中

36、的穗选法,医学中的电泳法等,都是在一些有限的特定的范围内使用的。而一般科学方法方法则不同,它们通常具有较广泛的普遍意义,能够适用于多种学科,起着更高的方法论的作用,有的甚至还能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部分地共同采用。总的说来,这些方法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系统论的方法、控制论的方法、信息论的方法就属于这类一般方法论中的现代科学方法。它们处于具体的专门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之间的层次,既高于局限于一定范围的某些特殊的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唯物辩证法,便是适合于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的最高层次最普遍的方法。它比其他任何科学方法的概括程度更高,适用的范围更广泛,并且使各种研究方法的指

37、导思想和原则。 作为科学的哲学当然会涉及美学的基本问题,为美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然而,事实上哲学无论如何也不能研究属于美学的一切问题,不能代替美学去解决一切关于美的更方面的独特问题。哲学方法论作为最普遍的科学方法论可以包括却不能代替具体的美学研究方法。19世纪以来,西方不少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为了与哲学的、思辨的所谓“自上而下的美学”相区别而另找门路,于是所谓的“自下而上的美学”即实验的、归纳的经验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而且被提高和夸大到超越和压倒哲学美学的地位。如果单从要突破以往传统的哲学方法不合理的束缚而另辟蹊径这一点来看,也许“自下而上的美学”所寻求的形形

38、色色的门路堪称新颖和独创,实际上他们也多多少少为美学带来了某些自然科学新城就得气息。可惜的是,这些主张“自下而上的美学”的探索者们,自以为可以摆脱和抛弃哲学而埋头于美学具体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实际上大多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的不过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无论是纯粹心理学派也好,还是实验美学派也好,不但都不能建立他们自称要创建的“科学的美学”、“真正的美学”,反而就总体上来说,要比“自上而下的美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美学更不“科学”,更加“形而上学”。例如,以最早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的费希纳为代表,他认为美学的研究不应由一定的哲学思想演绎出来,而要从心理学的经验出发,对经验事实进行归纳然后得

39、出结论。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美的事实为唯一的根据,是以承认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美为前提。其实不然,因为在他那里所谓美的事实或美的现象,实际上都不是客观现实事物和现象自身的美的存在,而只不过是人的感觉或主观的心理活动受到刺激的结果。也就是说,他注重并作为依据的其实只是美感、甚至只是快感的某些现象或事实。主观的美的经验和美的认识,当然也是有一定的规律需要遵循和掌握的,但是这些规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脱离了客观现实的“美的规律”,超越于美的事物本身的规律,是不会有正确的美的认识和美感规律的。规律总是指事物间、事物现象间或事物的属性条件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而拘泥于事物的个别具体的事实和现象,忽略

40、它们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当然不可能探寻出真正的规律。何况,影响和作用于人的美感的因素是相当众多和复杂的,因而在这里也就不能不存在着相当的主观任意性和歧义性,这也是为真正的科学所不容的。最后,所谓经验的或实验的美学只限于感觉的或心理的具体事实,而且有时还要将某些事实再分割为若干各自不同部分,如画的颜色、形体、光影等等,它们都成为单纯的孤立的因素。这种静止的、绝对的、片面的实验方法,运用到五光十色、变化无穷的美的世界,最终必然要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并非证明美学不能运用新的独特的方法,特别是吸取自然科学最新的方法论成果,而只能永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可超越原有的哲学方法。恰恰相

41、反,列举这个例子是为了更好地审视和反省美学在方法论上走过的历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正确地对待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使美学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之际,能够继续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里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切切不可忽视方法论与理论的辩证关系,尤其不可抹煞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理论对于美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要重视正确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看到某些新的科学方法能够推动和促进理论的发展。如上所述,探讨的途径和研究的成果是认识真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得正确和适当,将会带来人们满意的乃至未曾预料的发展和结果,这是科学史上无数事实证明过的。所谓“工欲

42、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说明工具和手段的重要。然而,当真理一旦被人们认识和发展,并且概括和总结成为有一定系统的理论时,就会反过来制约着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企图摆脱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正确的哲学思想,片面地追求什么“纯粹科学的方法论”,天真地误认为方法决定一切,那就类似于盲人骑瞎马,要么只能永远在原地转圈,要么不辨方向地横冲直撞而最终掉进万丈深渊。其次,对待过去的传统的方法,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鉴别,不能采用简单化的方法,完全否定和抛弃原来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并没有因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客观唯心主义而把他的辩证法也当作死狗扔进垃圾桶。与此相反,某些藐视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味追求“时髦”研究

43、方法的人,最终则总是受到嘲弄和惩罚。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就是在已有的多种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地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们不仅是过去的数学方法、逻辑方法的延伸和发展,而且还借鉴和移植了生物学、生理学中机体论、条件反射、“全或无”原则等等。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美学采用了新的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如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即人工智能机,可是在编制程序、研究确定智能系统等方面,仍然脱离不开传统美学理论方法。最后,既然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身也应当是科学的,那就一定要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和特殊的矛盾,采用适合于本学科的具体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

44、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在众多的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中,并非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随意搬用到美学和文艺学中来。尤其是对某些具体的自然科学方法,更应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经过认真分析、鉴别、研究之后,才能决定取舍。只有在正确的哲学理论作为普遍方法论的情况下,根据美学科学的特殊本质、特殊的矛盾、特殊的思维方式而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有利于美学的充实、丰富和发展。总的说来,美学的研究方法不是单一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美学的作用和重要性虽然有多不同,

45、但都是必需的。由于美学性质的复杂性和美学对象的广泛性,在接受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上就不能不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和动态趋势。特别是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交叉点上,美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跃性,使分支学科迅速形成和生长。例如,在边缘交叉学科中,产生了审美心理学、环境美学;而在横向交叉学科系列中,则涌现出技术美学、系统论美学、控制论美学、信息论美学等等新兴学科。这些学科不仅扩充了美学研究的领域,而且为美学科学带来了新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包括某些适合的数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面对美学与其他学科“联姻”、结合而发生的巨大变革,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进行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究。对这些新的美学分支学科和研究

46、方法,即不一概排斥,也不盲目照搬,而应根据其正确性、合理性、适用性来决定如何取舍、扬弃、吸收、和移植。当前,最重要的课题还是尽可能多一些引进和介绍,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兴学科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再进一步研究如何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和系统论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从一定的侧面展示出美学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的现实景观和未来图景,使我们在方法论上也得到启发。正确地认识、对待这些美学科学中的新潮流,无疑会使我们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洞察是非、判断情势。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美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美学的结合

47、“联姻”,产生出一组新的美学分支学科,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带来了一些巨大的变化。恩格斯曾经指出:“象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现代唯物主义美学完全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凝固不变的理论体系,而是不断地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就的丰富营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充实自己的内容并改变自己的形式。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和系统论美学虽然称不上现代美学唯一的或主导的新形态,但是却表现突出、影响广泛、前景可观的新形势的群体之一,是具有现代科学显著特点的一组新兴学科。从这些学科的产生和横向联系和嫁接,还能捕捉古典科学与

48、现代科学历史迁流的走向和未来的轨迹。从理论上来看,现代系统方法、控制方法和信息方法的运用,在美学科学的对象、范围、结构、体系和范畴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用系统的观点去看待美和艺术现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去把握这些现象和整体和全貌,揭示它们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本质;另一方面,又可以更深入、更细致地去揭示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过程的美的存在和美的创造的特殊规律及独特性。美的事物和现象从来就是五彩缤纷、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仅就现实美来说,自然美与社会美便大不相同:前者即有玉露霜雪、山水河湖、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之美,也还有更高形态的人体美、外貌美;后者则又有行为美、性格美和环境美等等。至于美的创造即艺术美的形式和种类,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的世界,必须要有相当的整体观念和全局观点,才可以进行高度的理论思维概括,建立科学的思想体系。现代系统方法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和整体观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和精密化,使美和艺术的不同层次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大大有利于认识、掌握和运用美的规律。同时,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也就不难找到美学科学体系构架的真实的现实基础。由美学思想史上局部的、粗浅的系统观,发展演变到系统论美学的正式建立,从一个侧面展示着美学科学的进化趋向。 将信息论、控制论应用于美学研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