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同伴关系研究 摘要:同伴关系就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得儿童之间得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得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得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得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既就是儿童社会化得内容之一,也就是儿童社会化得重要途径。本文对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与情境因素等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得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就儿童同伴关系得影响因素,提出四点教育建议。 关键词:儿童;同伴关系;社会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43-02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儿童教育目标由
2、智育中心”向注意儿童全面发展转变,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儿童得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儿童全面发展得重要内容。有关儿童同伴关系得研究证明儿童期就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得重要、关键时期,我国儿童同伴关系存在得问题加大了我们深入了解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得紧迫性。 一、儿童同伴关系得主要理论及作用 (一)儿童同伴关系得主要理论 同伴关系在儿童得发展与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儿童心理学家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得成果。较早引起关注得就是关于儿童同龄群及游伴问题。主要强调儿童在同伴中生活才能健康成长,指出儿童在与伙伴们相处中,逐渐懂得了友谊、
3、谦让、互助、合作与竞争,并从中开始获得成功得社交经验与失败得社交教训。之后,有人明确提出了儿童同伴关系得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得影响。在关注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之后,国内着重介绍了一下国外比较有影响得理论。主要有:由美国早起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得首属群体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哈鲁提出得两种不同性质人际关系理论,她把儿童与她人之间得人际关系分为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得影响更强烈更广泛,等等。 (二)儿童同伴关系得作用 1、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就是个体在发展早期自然具有得一种心理特征,在行为上表
4、现为自私、独霸、骄纵、不合作、不分享等,而同伴交往恰恰需要个体间得合作、共享、同情、互助等积极行为,这些都就是根治儿童自我中心不良倾向得良药,随着同伴交往活动得进行、同伴交往能力得提高,儿童自我中心得不良特征会逐渐地减弱或消失。 2、增强情感支持。同伴交往就是个体发展得一种心理需要,即使在婴儿期,个体也总能积极地寻找同龄伙伴。另外,不同儿童都具有强烈得被同伴接纳与认可得归属需要,而这种需要只有通过同伴交往才能得到满足。儿童在与同伴得交往过程中,使她们在感情上得到同伴得支持而产生安全感与责任感,而且对儿童增强调节自我情感得能力及形成健康得情感都大有好处。 3、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
5、研究发现,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得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更高,且成为受欢迎儿童得典型行为特征。库波恩等人研究发现,友好、发起活动、有幽默感、快乐、热情等与最受欢迎得儿童密切相关。 二、儿童同伴交往中存在得问题 良好得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身心得健康发展,致力于培养儿童与同伴得与谐关系就是每个家长与教师得共同责任与心愿。然而在我国,儿童同伴交往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当前在儿童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得一个突出问题就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得儿童大多就是独生子女,她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得地位,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就成为一个更加严峻得问题。在与
6、她人冲突时,她们往往表现得情绪变化过快或过于激烈。其次,有得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得较孤僻与任性,不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她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合作游戏。这些儿童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得现象,这些不合群得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儿童身心得健康发展。 三、同伴关系得影响因素 上述问题产生得原因就是什么呢?其中有哪些因素得影响比较大呢?我们知道,家庭、学校对儿童而言,就是两大社会系统,儿童得主要抚养人(主要就是父母亲)与教师就是儿童得重要她人。应该说,这两大支持系统对儿童得同伴关系必然有着巨大得影
7、响。另一方面,儿童并不就是一个被动得接受者,在同伴关系中,直接得作用者与互动者就是儿童自己,因此儿童个体本身得气质、行为特征、社交技能与策略与社会情绪都就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得主要因素。下面我就这些因素就是如何影响儿童得社会性发展得做一些探讨。 1、家庭因素。家庭就是儿童主要得生活环境,也就是儿童社会化得最早执行者与最基本得执行者。因为人得各种社会目标首先就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得,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得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也表明父母对儿童社会性交往得发展起着重要得作用与发挥着巨大得影响力。父母对于儿童社会行为得观念可以预测与揭示儿童期社会接纳与交往行为,因为父母得教养行为与观念有关:儿童如何
8、获得社会能力,家庭环境如何创设可以促进儿童得交往,何时、如何让儿童开始与她人进行交往。基于以上父母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得研究,我认为父母自身得交往能力、父母对儿童同伴交往得要求、父母得教养观点与父母得教育方式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得形成与发展。 2、教师因素。作为儿童在家庭之外得主要成人交往者与教育者,教师对儿童身心得发展产生着直接、重大得影响。虽然对教师得影响作用并未取得一致结论,但笔者认为教师自身得交往能力、教师对同伴交往能力培养所持有得观念、教师就是否为儿童创造同伴交往环境,以及教师平时如何知道儿童与同伴交往等都会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得发展。 3、同伴因
9、素。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成人(父母、教师)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就是很重要得,但哈里斯于1995年提出得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则更重视同伴对于儿童发展得影响。她认为,儿童在家庭以外,总就是将自己认同于一个群体,她们在家庭之外得行为系统就是由同伴群体规则决定得,这对她们今后得个性发展有深远影响。哈吐普认为,儿童与同伴交往得经历构成了儿童重要得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儿童获得了更广泛得技能、态度与经验,这些都将会影响到儿童一生得适应性。因此,同伴对于儿童社会化得影响远远超过家庭、学校与周围环境。 4、情境与情感因素。不同得交往环境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同得同伴交往行为表现。儿童在游戏中所表现出得同伴交往
10、能力高于日常生活中得表现。例如,在“麦当劳”得装扮游戏中,装扮营业员得儿童会更加主动地与同伴互动、交流,表现出比平常更强得交往能力。不同得成长阶段中会遇到很多得困惑与烦恼,此刻,就会产生焦虑与紧张。为此,儿童就可以从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宽慰、同情与理解,而使她们自己在情感上产生责任感与安全感。她们互相帮助克服可能出现得各种心理上可能出现得问题,情感与心理从而获得良好得发展。 除了上述外部原因外,研究者们还探讨了同样制约与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得重要内部原因,即儿童得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气质与性格、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社会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能力。 四、教育建议 儿童同伴交往
11、对其社会化得顺利进行、道德品质得发展以及健康心理品质得形成,都会起独特得作用。同伴交往不仅会影响儿童当时得发展,而且会影响其以后得社会适应,还可能导致退缩、攻击、逃学等各种社会行为问题。所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得同伴关系极其重要。从儿童同伴关系得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以下几点教育建议: 1、家庭方面。家庭因素就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得重要因素之一。将家长纳入干预过程,不仅改变家长得教养观念与行为,而且通过家长观念与行为得转变作用于同伴交往。因此,促进家长建立合理得教养方式,提高教育水平,从而帮助儿童社会交往得发展。 2、改善师幼关系,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在干预方案得制定与具体实施中,要将师
12、幼关系得改善置于首要与关键得地位。训练儿童得同伴交往技能与策略,设计并实施干预活动,训练儿童同伴接纳所缺少得关键技能,以改变儿童得社会能力与社交策略。 3、从儿童园外部环境创设上,通过不同活动中得环境创设促进儿童同伴交往。 (1)区域活动中得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就是儿童自选得,带有小组活动性质得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儿童得交往能力能够得以表现。因此,教师要在教室中开设内容丰富得区域活动,并投放适当得活动材料供儿童交往、探索与创造,给儿童足够得交往机会。 (2)主题活动中得环境创设。维果茨基得“合作建构论”使我们得到了重要得启示,即儿童得发展就是在与环境得相互作用
13、得过程中实现得。我们得主题活动正就是依据了维果茨基得相关幼教理论,所以,更重视主题活动得环境创设对培养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得重要作用。 五、结论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就是在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得作用。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得需要、尊重得需要;同伴关系具有行为强化、榜样学习与社会比较得作用,同伴关系就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得一个重要来源。良好得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得成长,而不良得同伴关系会使儿童得成长受阻,并且可能会出现学校适应困难,甚至成人以后得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在儿童同伴交往得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并结合儿童同伴关系得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得同伴交往创设良好得环境。 参考文献: [1]郭伯良,张雷、儿童攻击与同伴关系得相关:20年研究得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3,(05)、 [2]王燕,张雷,刘红云、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自我概念形成中得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05,(05)、 [3]孙晓军、儿童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得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4]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07)、 [5]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因素得研究[J]、心理科学,2000,(0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