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8课走进故事,随文识字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全文共五段,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
2、生仿说。 本文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会写“块、非、常、往、瓜、进、空”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扔、扛、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收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不同含义
3、,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要介绍你们认识,你们看,他是谁?(小猴子)对了,今天啊,小猴子要带着我们一起下山玩,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他一起去玩玩啊?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小猴子下山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伸出你们的手指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需要注意的是,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右部是“候”少了一竖。【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特别提醒“猴”字,加深学生记忆。】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2考考你: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
4、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词卡展示到屏幕上。)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4.师: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1) 排列图片。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2)师生交流订正。5练说量词。(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2)量词训练。教学:块。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
5、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排列图片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降低概括的难度,再给句子填充量词,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积累语言。】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师: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我们来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那小猴子做了什么啊?2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 (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贴字卡)学习“掰”。 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扛
6、: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3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师:掰玉米,扛着走,多高兴啊,我们也配上音乐高高兴兴地来读一读。(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示范: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1师:接着,让我们一起扛着玉米来到桃树下。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语言训练: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
7、米,走到( ),看见( ),就( )。”2.小组合作学习:按照我们刚刚的格式,四人小组合作编故事。 (回答后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西瓜地里 ),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 ),就( 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师:同学们都编得很不错,那我们再看看课本上是怎么来写故事的!朗读指导:“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朗读指导:“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3. 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师:小猴子这一路可看见真多东西,第一段中的“掰、扛”这两个小猴子的动
8、作老师已经带着你们找出来了,让我们再默读课文的二至四自然段,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掰、扛”这些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学生回答 师贴字卡)“摘、捧、抱、扔(扔了几次?)”、“追”你发现了什么?(和手有关) (走之旁跟脚有关系)师:我能不能把抱和捧交换一下?要点:(1) 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2) 区别: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捧”和“抱”: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张开双臂拥入怀中为“抱”。(对比做动作、重量)(3) 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4)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师:对,课文就是把动
9、词用得如此准确!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猴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想和朗读,感悟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点。此环节积累了关于小猴子的动作的词语,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了对小猴子性格特点的理解。】四、围绕“所见”,积累词语,升华主题1自由读课文,找出“又又”式词语。(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3)进行说话训练。太阳_、苹果_;(提供主语)独立用“又又”式词
10、语说话。2拓展运用。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词语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词语训练,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识“又又”式词语,并能拓展组词,学会恰当应用,巧妙地突
11、破了词语训练的难点。】师:同学们的积累都相当丰富,那么最后小猴子扔掉了玉米、桃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吗?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 结果?(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朗读指导:“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师: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做事情时,有没有想小猴子一样三心二意呢?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做完一件再做另外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五、想象创造,续编故事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提示:猴妈妈会怎么问?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小
12、猴子又会怎么回答?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复述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六、指导会写的字。(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学习“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一描,写一写。学习“常”。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描字,再写字。学习“
13、空”。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先书写部首“”,再书写整个字。学习“非”。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横”。学习“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学习“进”。最后写部首“辶”。【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本环节依据本文会认字和会写字,采取多种识字与写字的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口诀记忆法,调动学生感官与身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七、布置作业,拓展复述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
14、家人复述课文的内容,深化所学的故事情节,升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板书设计】小猴子下山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 空着手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 回家去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重点,依托童话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提高。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教学时为了将学生引入情境,把握顺序,紧紧抓住本文关键词,随文识字的同时,理清文章脉络。如,围绕故事情节按顺序贴图片,再讲故事;围绕小猴子所见,积累“又又”式的词语;围绕小猴子所做,体会动词妙用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而且将随文识字与积累语言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