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修改版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知识点梳理)一、高等教育概念: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概念: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于社会而言,教育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个体而言,教育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直接和首要目标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的概念: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与人类共始终
2、的永恒的社会现象。(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l 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经济原因:生产力发展有了剩余产品,脑体分工。政治原因:阶级社会的需要,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统治阶级、国家机器管理维护他们利益。文化原因:知识增长、文字的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原始文字,不是日常生活中附带可以掌握的。二、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初创阶段(欧洲中世纪)高等教育的形成阶段(17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中世纪
3、大学基于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大学教育19世纪后半期的高等教育层次多样化、形式复杂化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层次多样化。在大学、学院之下还派生出专科学校、社区学院、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等层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在正规的大学教育之外,出现了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1993年及以前学科分类:文科、理科、工科、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2003年管理学分离出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三、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四、高等学校的
4、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培养专门人才2.发展科学3.直接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是通过专门机构,高等学校来实现的。(大学、学院、专科学校)五、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4.1862年,林肯莫理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与各州作为建立一所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院的经费资助。赠地学院,1922年69所。康乃尔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维斯康星大学服务社会为最重要职能,任务:第一,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大众,能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
5、题。基本途径: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推广信息。第二,专家服务,发动大学教授,教师到生产生活实际巡回指导。六莫理尔法案颁布的意义1.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使所有人都享有高校受教育权力,与社会关系密切,社会服务成为高校第三职能。2.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工农业科学知识在大学中的地位。3.开创了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七、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职能的延伸。八、服务社会的形式1.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2.科技服务,包括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3.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
6、数据库,图书资料等。4.装备服务,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装备,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等向社会开放。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起作用。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5)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手段。2、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l)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
7、)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实现的。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1、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l)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8、二者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三种职能的内在联系培养人才是基本的,否则就不能成为学校。发展科学是重要的,否则学校质量和水平就不能全面提高。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必要的,否则会脱离社会实际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中心是培养人才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1970年法国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学习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终身教育的代表作教育现代化1)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普及和深化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历不断提高4)教育制度越来越灵活多样,有利于教育者个性发展教育民
9、主化就是“要求教育有平等、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等级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以受教育权利,实行教育机会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机会均等,这是就教育制度而言,指不同种族、性别,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管理民主化指在教育决策的制定与执行上,在教育管理上,应该有广泛的公众参与。3、教学民主化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
10、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制定要以基本国情和教育工作自身的规律为依据。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1、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萌芽和形成2、文革时期教育方针的严重扭曲3、教育方针的拨乱反正和新时期的发展与完善教育目的的性质:1.是一种教育理念,带有主观性它反映人们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它为教育活动确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并能在宏观到微观各个方
11、面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定向、导航作用。2.具有客观性教育目的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目的的意义(作用):1.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和验证教育质量的标准。2.教育目的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3.教育目的也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努力方向。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民族传统对教育目的产生重大影响;制定教育目的,特别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12、,还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之间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高等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具有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作用;导向: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导向作用。调控:高等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对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具有调控作用。宏观上:教育改革、规划、结构调整和政策制定具有支配调控作用。微观上:各要素的组合如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手段和技术的运用,也有支配和调控的作用。评价: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激励:它不仅能够指导整个
13、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高等学校培养目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德: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自愿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智: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体:具有健全的体魄。我国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3个关系:德与才、身与心、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素质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条1.人的全面发展
14、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2.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主义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的对高等学校的
15、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等学校德育是我们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全面发展实施的途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实践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加深巩固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技能,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确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五条依据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
16、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个体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的目的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柏拉图(古希腊)西方教育史上,强调教育社会价值的第一人,培养“理想国”所需要的哲学家和军人洛克(英国)提倡绅士教育,培养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执政所需“有德
17、行,有用能干”的绅士凯兴斯坦纳(德国)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强调公民教育赫尔巴特(德国)以永恒不变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平等或报酬”为教育内容,培养真正善良的人,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秩序,又能遵守现行的社会法制的人。涂尔干(法国)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种教育调节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范海斯威斯康星思想的创始人。作为一所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育、科研、服务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社会本位: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以社会的需求为中心来实施,高教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强调人是社会的产
18、物。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其分析(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历史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这两种最基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各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通才教育专才教育通才教育(二)对演变过程的分析1、呈钟摆现象2、内涵和外延存在较大差别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一)通才教育及其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二)专才教育及其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3
19、、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融合(一)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二)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度结合(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什么是通才教育?有什么特征(4个)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特征4个1.知识的
20、基础性和经典性。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学内容丰富,不仅涵盖整个学科领域,而且充分体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才教育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如设置通博类型的课程,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等。4.过份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经典性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什么是专才教育及特征?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他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有4个明显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
21、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作为两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既有相斥的一面,又有联系的一面。专才教育以一定的基础学科知识为基础,基础不扎实,专业训练难以深入。反之,博而不约,博而不专,也很难攀上科学的顶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一般来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则为专才教育。世界高等
22、教育出现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关于通才和专才教育的讨论教育价值观不同,对通才教育及专才教育的抉择不同: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比较强调专才教育;注重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比较强调通才教育。不同历史时期,对通才教育及专才教育的抉择不同科学技术不发达时期,比较强调专才教育。科学技术发达以后,比较强调通才教育。大学教育的“历史回归”现象在教育活动刚刚出现的时候,其教学内容是以文科为主的,后来逐步扩展到理科和应用学科,并逐渐变成了以理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现在大家又逐渐认识到文科知识的重要性,提出要注重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在教学形式方面,开始是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后来发展
23、到班级授课制,以群体教学为主,现在又需要强调在群体教学中注重个性发展,强调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开始是一种以参与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后来发展到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并一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在又需要一种“历史回归”,即提倡一种新的参与式学习。当然,这种回归并非简单的重复式再现,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这也许反映了一种教育发展的规律。在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问题上,也有一种“历史回归”。我国古代强调通才教育对通才和专才教育的认识历史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这两种最基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呈钟摆现象。在不同的历史
24、条件下,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人类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日新月异,各门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层出不穷,并不断向着专深发展。与中世纪大学相比,20世纪大学的专业种类大大增加了,人才培养也越来越专门化了。怎样对待通才和专才教育?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高于专才教育的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两者恰当的结合则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
25、专才教育高度结合。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一)英才高等教育(二)大众高等教育(三)大众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率为15-50;普及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率为50以上。按照马丁.特罗理论(他提出的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1970年美国高等教育率先卖进普及化门槛。1995年毛入学率81.1%1963年英国政府提出了高等教育报告(亦称“罗宾斯报告”)这份报告规划了1960年至198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方向,为英国社会各界普遍
26、接受。1995年英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3%与法国一起卖进了普及阶段。1918年日本政府颁发了大学令规定除了国家办的帝国大学外,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各地方的都道政府和县均可设立公立大学,各私人团体可以设立私立大学和院校。基本形成国立、公立、私立多种形式办学体系。1965年日本到了大众阶段,1995年又超过40%。北京市1995年为40.19%上海1995年为25.12%我国大城市正在步入大众阶段。不同阶段教育的任务:精英化教育:创造学术成就,提高国家、民族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众化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2011年,教育部发布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各类高等教
27、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工作亮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要认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化。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不能用学历教育的准则来规范非学历教育。不能用课堂教学的准则来规范各种远距离教学。多种形式具有多种规格,各具自己的特点,各有不同的社会适应面。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互动与进程中保持优势,至少必须拥有3个条件:1、拥有较强大的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2、拥有大量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人才;3、拥有较高素
28、质和技能的合格国民。高中毕业生不能支持国家参与全球化。一个有85%以上的适龄人口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家,无法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大学作为公共部门,公共管理改革要求大学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1、应当注重“产出与结果”,而不仅仅是“投入与过程”;2、要按照市场、顾客、效率的原则运作;3、必须在教学、研究与服务中对学生和社会承担广泛的公共责任;4、应当主要以量化指标评价大学核心事务。上述要点成为西方大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石。第一,有限度地适当降低新生入学门槛,扩大了规模,增加了平民受教育的机会;第二,以人为本,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第三,设立课程校内检查和校
29、外审查机制,课程内容贴近实际,避免了学用脱节和毕业生失业;第四,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维护了大学学术水准和声誉;第五,采用校外(社会)质量评价标准,承担起提高效率和社会认可的双重公共责任。补充内容:大学变革的争论焦点与大学分工:大学既要引领社会也要面向市场;大学应当承担使用各种资源的公共责任;大学应当接受社会评价也能够被评价;大众高等教育并不排斥和否定精英高等教育,而是各有分工;不同的大学一律平等,但评价指标体系不应相同,因为任何大学都不可能被复制;用管理企业的方法管不好大学。这些争论的成果使大学在平等的基础上,分工越来越清晰,特点越来越鲜明。第一类:少数研究型大学(3%左右)通过国家、国际组
30、织、财团、企业财力支持,云集了国内国际最高端的学者、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基础性、前沿性、创新性、交叉性的科学研究,承担关系国家长远发展与根本利益的重大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型、知识创造型人才梯队培养,基本上不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第二类:一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约20%左右)承担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双重使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以自身的优势,通过竞争获得公共资源、研究项目经费、非政府投资和私人赞助,吸引优秀的学生,主要培养各行各业的各级各层次领导者和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各类各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大学在科研与教学方面非常活跃。第三类:大多数教学型大学(约60%-75%左右)承担高等教育
31、大众化的任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满足全球化过程中政府机构、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对知识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为社会输送受过高等教育的、合格的高素质公民。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主要是第三类大学发变化:1、大学培养目标的变化2、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变化3、大学课程内容的变化4、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的变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6、教学运行与管理上的变化7、后勤管理和服务上的变化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1、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2、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国立的帝国大学。1972年日本公布高等教育促进法政府开始资助私立高等教育,199
32、3年私立大学在校人数占大学总人数的7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简答)(一)发展速度要适度(二)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集体系)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创办了许多以专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新型学院,如多种技术学院,工学院等。(四)发展终生教育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着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
33、,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一、教育平等原则教育平等就是教育应平等而又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平等,这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崇高职责,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正在主张或贯彻落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平等,意味着每个人在开发或助长其潜能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或机遇。教育平等的理念能否实现,主要体现在各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法律政策以及经费投入。第四章高等学校学制一、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整个教育制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国家的
34、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学生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学制是教育在伴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内部规律的要求不断加以调整、完善和规范化而逐渐形成的。二、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1.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2.学制的建立要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学制的建立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把学校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中学又分为初中和高中阶段,反映了学制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一、世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
35、宏观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部门(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部门(日本、美国)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以承担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培训功能为主的高等学校。有时也通过开设与大学一二年级相同的普通教育课程与大学高年级课程相衔接。在美国该类学校称社区学院,修业年限一般为2年。日本把该类学校称为短期大学,办学宗旨与美国的社区学院相似。2.大学和专门学院: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主要层次。美国大量的州立或私立大学、文理学院,
36、修业一般为四年。法国的综合性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即大学校。.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招收大批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5页微观归纳三点)我国1951年新学制确立。1952年到1953年分属中央各部委和地方的条块体系也基本形成。1、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制的宏观特征是:第四节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弹性学制弹性学制的根本宗旨,是把“学习自由”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大学生活的主人。一、弹性学制的特征1.选择性(弹性学制使教学成为大学为学生成长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了选择性。学生可以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服务中根据自己的要求作出选择,学校、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判断提供咨询服
37、务,但不能违背学生的意愿)2.灵活性(根据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学生学习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甚至可能跨学校,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多样性(弹性学制是多样的,从培养目标到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都是多样的。多样性保证了大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4.主体性(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弹性学制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主体性完善为宗旨,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途径和方法,构建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模式,是大学教学凸显出个体性的特征。)二、弹性学制要求强化的教育理念1.培养目标多样化(改变单一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多样化的培养质量标准)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弹性学制是对
38、学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对其个性的极大解放,它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学校要彻底改变过去对学生学习过程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敢于放手给学生自由。)3.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要用灵活的管理理念来解决弹性学制实施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4.刚性和弹性的兼顾性(弹性是在一定的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刚性与弹性兼顾才能同时实现教育的社会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弹性学制的弹性是主要方面,刚性是为弹性服务的)三、推进弹性学制的必要措施1.推进学分制2.打破学校、专业的界限(确立学生转系、转专业制度)3.改革教学管理制度(1)改革传统的班级授课制(2)改革考试管理制度(3)改革学籍管理制度一、学分制的含义学分制的
39、含义表述方法有很多种,但意思基本一致。以下是其中两种:1.学分制是学校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实施课程计划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学习质量的一种评价模式。v2.学分制是指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并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学习和毕业标准的,并可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二、学分制的起源三、学分制的本质1.弹性学制(一般2-5年)。2.自主选课(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学期修课门数等,可适当调整学习
40、内容、速度和方法,又可以设计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大的学习自主性)。3.目标管理(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4.发展个性(尊重个性化,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四、学分制的政策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5.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五、实行学分制的基本要求1.用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重新构建课程体系2.用学分和成绩分双重评价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3.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实行分层要
41、求,分类考核4.弹性学制,创设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条途径5.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逐步建立和完善选课制和导师制6.加强与其它教育和社会培训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计算机、心理专业为例)六、实施学分制的难点1.构建有较大弹性、动态的课程结构2.实施弹性管理3.转变教师教育观念4.引导学生学会选择5.学分制评价的方式与方法6.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总结推行学分制,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做表面文章。对于教学制度改革,既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又要务实求实、稳打扎实。要突出重点,抓住内核,从教育观念更新的高度来认识,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以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切入点,将教学制度改革纳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
42、之中。第五章高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一、高等学校的组织特征1.行政管理2.学术管理(围绕着行政管理和和学术管理、学术的自由发展和管理的效率化等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范畴,形成了独特的内部管理体制)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1.欧洲大陆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教授治校,教授和副教授群体处于学校权利的中心,而行政部门几乎没有什么权威。法国、意大利、德国等)2.美国模式(董事会和院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地位显赫。校长受董事会委托全权负责学校内部具体的管理事务。美国高校的权力结构以行政权力为主)3.英国模式(校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部门,由教授组成的评议会全权负责大学的学术管理。校长是荣誉
43、性职位,所以在英国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通常人们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1.中央集权型:即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在中央政府的管理体制,以法国为典型代表。)2.权力分散型:又称为分权制,指高等教育的决策权不在中央政府,而在地方政府或某些利益集团,以美国为典型代表。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一、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之前,是我
44、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启动阶段。重点是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第二阶段(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前。教育的五大体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分配体制、内部管理体制”)(一是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决定明确赋予高校八个方面的自主权“民事全、招生权、学校专业设置全、教学全、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二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政策、规划、拨款、督导,由行政审批为主转向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为主。三是扩大了地方管理高校的权力和责任。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党的十四大正式确
45、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开辟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时期。1994年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之后,以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协作办学、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形式为主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形成了“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的八字方针。二、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高校的领导体制主要反映的是高等学校举办者、办学者二者的权力和职责关系,党委和行政部门间关系,以及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间关系等一些基本的关系范畴,它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1989年之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现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特点:确立
46、校长作为高校行政领导的地位,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的领导下全权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校长是法人。校长在代表国家依法行使高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同时,还必须接受教职员工的民主监督。我国高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力、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了以下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明确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它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个人专断,造成决策失误的情况。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长期以来难以落实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得到法律的保障,权利和责任分离的状况有所改善。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有效地克服了多少年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倾向。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存在主要问题:校学院系或校系间权力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力过于向校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依旧严重。改革的方向:1.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结构,适当实行权力重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大量裁减机关人员编制,提高办事效率。3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