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社会实践分队 晋中分队 平遥站 平遥以平遥古城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平遥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平遥县政府的努力下,于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的保护与开发,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地位凸现出来,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崛起的新型文化内涵型旅游城市。平遥古城素有“小北京”的美誉。这里文物迹存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可以看成是一个能够全面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古城历史格局具有完整性。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原型。整座古城以市楼为中心,以完整的古城墙为界,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古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古代城市格局
2、。其文物古迹更具有独特性。平遥古城文物古迹不仅众多,而且有些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可以说是现存文物中的极品。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城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平遥的民俗风情具有传统性。平遥古城历史以来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淳朴。民间如今保留有秧歌、旱船、踩高桥、民乐表演等众多的民俗文化。城内有二进院、三进院等深宅大院。居住在古民宅的居民对古城情有独钟,传承中国汉民族传统习俗,睡着热炕头,吃着农家饭,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热情地面对来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这种民俗风情,是生活在繁杂、拥挤的大城市居民难以体验到的,这也是平遥古城的吸引力。平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平遥古城位
3、于北京与西安两大古都的中间位置,是体现晋商文化的核心。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是平遥古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一、 古城保护的发展现状与特色分析1、古城的发展现状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世纪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4、 、平遥古城的特色分析2.1、总体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保存了这一时期所有的风貌特征,是一幅展示中国历史上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一评价是对平遥古城历史价值的高度概括,突出了其文化特色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 平遥地处晋中地区中部,县域面积1260平方公里,人口45.3万。古城位于县域西北部,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古城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春秋时期为晋国古邑,后称中都,汉代京陵县,北魏时置平陶县,距今2700多年的历史,因避太武帝拓拔焘名讳,改称平遥,至今也有1500多年历史。1
5、98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2.2、特色要素分析平遥古城特色有众多要素组成,包括城墙、居民、寺庙、街坊、店铺、县衙、遗址、河流、山地、农田、黄土地、风味小吃和手工艺品等。黄土地、河流、农田是古城的自然背景,也是古城的环境特色要素。城墙、街坊、寺庙、店铺、衙门是古城的整体风貌特色,风味小吃、手工艺品、民俗活动构成古城生活特色。这三个层次的特色都是视觉上可以感受到的。从平遥古城特色的进一步认识还可以从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角度进行探讨。以道路为骨架的水平结构构成了的基本平面形态;由形态、活动、信仰、观念四个层次构成垂直结构的空间特色形态。从要素和结构的分析可知,平遥古城的特色在于
6、结构的完整性和视觉上的统一感。沧桑的古城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滋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 在此种情形下
7、,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 种新的解款方式- 票号汇兑 便应运而生。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遥西大街 ,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 “日升昌”票号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 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 新加坡 、俄罗斯等国家 。当时,在“ 日升昌 ”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北大
8、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古城东北角有一座相对封闭的城中之城,类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东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芦肚巷等。2.3、古城价
9、值评述平遥古城始建于2800多年前的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历来为北方重镇。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以来,平遥古城故居和城市面积基本未变。保存了完整的城墙、民宅、街巷、店铺、庙宇等古建筑,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原型,是这一时期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县城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和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宏大载体,是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源地。双休寺是“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保存有五代时期的木结构建筑。二、 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1、如何维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1994年11月在日本古都奈良通过了有关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文件确认:原真性应理解为文化遗产的
10、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确凿有效。 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原真性的评价比一般文物保护的原真性更为困难,其保护政策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原真性原则要求历史城镇的保护、建设过程及其物质实体的内在统一,真实无误,要呈现其历时性的状态,要使城市有机生长、协调发展。古城内的基础设施要加强,一部分四合院住宅在保留外貌的同时,内部设施要现代化,要鼓励居民继续居住,以维持古城的生气。2、迁出古城居民的必要性质疑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会报名城报,在1998年9月11日的头版头条载文指出:平遥古城面临三大突出矛盾:(1)快速发展的要求与有限的投入能力相矛盾;(2)世界文
11、化遗产的高品位与基础设施低档次相矛盾;(3)旅游发展与人口压力相矛盾。 山西省平遥县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中,根据对古城旅游容量的测算,理想外迁1.9万人,考虑可行性至少对448处典型传统民居实施搬迁,计2100户,约11000人。有人继续居住其中的历史城镇,自然而然应有所发展,而且随社会、经济 、文化的变化还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虽然一些历史城镇的居民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人口过多、密度过高是其原因之一。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过多、过急地外迁古城内的居民。这样做是否违背居民的意愿尚且不论,同时也将影响古城内的生活气息,违反生活真实性原则。3、城镇发展与历史环境保护 对城镇发
12、展状况的衡量,不应只考核城镇人口和工业产值等指标,还要考量城市的历史文化内含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因素。因为21世纪是一个城市文化繁荣和文化城市建设的时代。将古城工作重点转移到历史保护、旅游发展、文化建设方面,有利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考虑古城内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的维修、改建任务繁重,如古城内400余处优秀民居的维护、保养以及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就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认真细致的工作。倘若每日有一处民居报建审批的话,每年会有很大的日常工作量。因此要健全古城保护、管理、审批的专门机构,对居民改造居住环境条件的行为要积极引导,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避免由于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居民盲目改、扩建传统四合院居民,破坏城镇风貌的整体感和延续性。要建设一支对传统民居维修、改建技术熟悉的施工队伍,为全城的民居的维护,改建提供优质服务。 平遥县所出台的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平遥县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都是为了保障古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颁布于出台的。这些法律法规进一步体现了“全面协调,并举兼得”的战略构想。有利于梳理古城保护与发展,理解古城职能,合理组织古城道路交通,降低古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