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案授课时间2018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章节名称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清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掌握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新的战略安排,通过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深入推进练兵备战,尽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了解我党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实践,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教学重
2、点1.习近平强军思想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4.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5.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教学难点1.习近平强军思想2.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共两节内容,主要阐述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本章内容共
3、有两节。第一节“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共有三目。第一目深刻阐述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第二目着重阐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主要内容和制度保证,并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三目主要阐述党的十九大绘就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路线图、时间表,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深入推进练兵备战,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第二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共有二目。第一目主要阐述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
4、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第二目主要介绍我国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战略规划,突出重点领域,切实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把军民融合发展任务落实到位。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和逻辑结构,每节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为宜。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习近平强军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军恢复了一些带根本性的东西,破解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取得了一些开创性成果,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
5、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围绕强军兴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军事手段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底手段,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
6、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我军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历史使命,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二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引领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中国梦不久就提出强军梦,在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同时,提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对我军建设目标作出的新概括新定位,内在要求建设强大的现
7、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不断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必须强化“四个意识”,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抓好军魂教育,坚决维护权威、维护核心,坚决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
8、自觉和实际能力,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地生根。军队高级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做对党最赤胆忠心、最听党的话、最富有献身精神的革命战士。四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必须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把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扎实做好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聚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着力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
9、后勤,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加快建设以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为重点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五是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我军要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永葆老红军的政治本色。严肃各项纪律,
10、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下大气力治松、治散、治虚、治软,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六是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改革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必须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必须下更大气力推进科技兴军、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军队越是现代化越要法治化,必须厉行法治、从严治军。七是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
11、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领导管理和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以重塑军委机关和战区为重点,强化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和战略指挥、战略管理功能,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改革,按照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新型力量、理顺重大比例关系、压减数量规模的要求,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着力立起打仗
12、的鲜明导向,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使军事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把军队战斗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我军各项建设。要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下大气力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努力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
13、队伍,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激励官兵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全军的自觉行动。九是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变革,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官兵把法治内化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构建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坚决维护法规制度权威性,强化法规制度执行力。推动实现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
14、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十是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着眼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增长,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同步推进体
15、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国家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努力开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从新形势出发对人民军队重申的重大政
16、治原则,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是: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第一,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坚持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坚决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责任制,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实效性;大力加强党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
17、设成为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团结巩固部队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第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第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力度,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防止和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确保全军官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
18、记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化,体现了新时代对强军的战略要求。(1)发展世界一流的作战理论。军事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与构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战理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直接影响着军事转型的速度与质量,甚至决定战争的走向和胜负。当前,在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道路上,必须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和武器装备发展状态,认真清除与未来信息化战争不相适应的思维观念,重点研究与谁打仗、怎么打仗、打到什么程度等重大问题。面向一体化联合作战背景下各战略方向、作战行动以及联合应急行动
19、,紧盯新型作战样式和典型作战目标,牢固树立信息主导、体系作战、联合制胜、精打要害等现代战争理念,从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加强作战理论研究,真正发挥作战理论在未来战争中的指导作用。(2)培育世界一流的人才群体。强军必强人才,制胜之道要在得人。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提质增效阶段,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的一流人才。必须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路子,锻造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和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大力营造选才用才的良好政治生态,切实保证热爱军队事业的优秀人才有位、有为
20、,全身心投入强军兴军伟大事业。(3)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拥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从冷兵器、热兵器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先进的武器装备始终是战争制胜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仅要有一流的陆军装备、海军装备、空军装备,更要有能够有效制敌的“杀手锏”和战略威慑武器。必须深度挖掘现代科学技术,瞄准对战斗力提升有重大贡献的重点领域,坚定不移地开展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究攻关,并尽早物化成武器装备,加快形成具有新原理、新机理的新质战斗力,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力争主导战争、设计战争。(4)具有世界一流的法治管理。一流的军事管理是实现能打胜仗的重
21、要保障,服务打赢是管理工作的军事要求。当今世界军事竞争激烈,现代战争形态及战斗力生成模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军队建设管理、作战行动无不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更加依赖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努力实现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唯有提高管理质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极大地激发军队活力,才能推动备战打仗各项要求进一步落地生根。(5)锻造世界一流的战斗力。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这个根本的唯一的标
22、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衡量军队是否世界一流,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在战场上能否取得胜绩,能否打败对手。军队永远是战斗队,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必须时刻绷紧备战打仗的弦,保持优良的战斗作风,以整风精神纠治训练中的顽症痼疾,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实备战打仗。把战斗力标准硬起来立起来落下去,(6)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我军发展史同时是一部创新史,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的原则和制度,创造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形成了我军特有优势。当今时代,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演变,军事技术正处于新
23、一轮创新突破期,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亟须开拓创新,必须坚决克服各种守常心理、守旧做法和守成思想,让军事创新走在战争前面,紧盯科技前沿技术,通过研判战争之变、演练战训之法、探寻制胜之理,全新构建适应我军联合作战的政策法规、作战样式、训练模式和保障方式,加快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大力推进从武器装备到作战训练、从理论研究到战法运用、从体制机制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创新。4.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党的十九大着眼进一步推进强军兴军,强调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从而为新时代强军赋予了新内涵、确立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使党的十八大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思想
24、得到延伸和细化,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抓手。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是顺应世界军事革命大潮、体现信息化军队建设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作战体系,实质上是体现中国战略要求的信息化作战体系,既有信息化战争的共性内容,又有中国独有的本质规定。基于网络信息新基础。现代作战体系实质上就是信息化作战体系。在这一新型作战体系中,体系的中心是网络信息系统而不是平台、个人,通过网络把各种作战资源联结起来;体系的构成不再是局限于政治、战略、战役的松散性联合,而是从战略贯穿到战役、战斗、技术的各层次的一体化紧密聚合;体系的能动性不再局限于人,而是人机一体化的自适应性,智能化作战系统不仅能自主完
25、成大量的作战任务,还能协助人能动应对战场各种情况。我国构建作战体系的信息支撑系统,关键是要走自己的路,强化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争取在网络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中弯道超车,争取在量子信息化等新型信息化技术路径上走在前面,同时,还要一手抓信息化体系的稳定性、生存力,特别是快速重构能力,一手抓破击强敌信息化体系,特别是毁瘫其要害的能力,努力在体系构建上形成非对称优势。体现积极防御新要求。作战体系,不仅要适应技术的进步、体现装备的要求,还要贯注政治的取向、贯彻战略的意图。党的十九大强调,在注重加强防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反击、攻击能力建设,实现防中有攻、攻防结合;适应现代战争战略、战役、战斗分层弱化,精兵作
26、战战略功能提升的实际,增强战略作战体系中的进攻体系建设,提升依托新技术、新装备、新力量、新体系直接遂行战略反击、战略进攻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要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着力构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作战体系,突出海上军事斗争的体系建设,按照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要求提升体系作战、全域作战能力,推动构建能有效应对来自太空、网络威胁的力量体系,把积极防御的新的时代内涵更好地物化到作战体系构建上。依托军改体制新环境。作战体系,是军队体制编制的重要方面,既是领导指挥体制发挥作用的力量基础,又受到领导指挥体制的制约。党的十八大后,经过深化改革,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强化了军委主
27、席负责制,强化了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化了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法治化,为建设现代作战力量体系提供了新的体制、机制、编制、法治环境。在这一新的制度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需要发挥军委管总的功能,搞好作战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战建对接;发挥军种主建的基础性作用,建好军兵种的作战力量单元,为综合集成奠定基础、提供好的“原材料”、合格过硬的“模块”;发挥战区主战的功能,使各军兵种提供的力量单元能联得起来、形成体系、合出成效。特别是要发挥好各级党委谋建、抓建的作用,确保作战体系建设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切实把党的领导链与作战指挥链、战场管理链、政工保障链有效对接起来,使党的集
28、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作用得到高效发挥。5.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从战略层面为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这是“纲”,纲举方能目张。“富国”是“强军”的前提和基础,“强军”是“富国”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大基石。铸牢这两大基石,涉及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只有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行动,才能保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29、。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富国与强军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因而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融入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关键一环。要科学确定国防建设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国防建设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合理权重和优先顺序;要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
30、现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拉动作用和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支撑作用的双重最大化,从而形成二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6.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3次强调“军民融合”:明确了“军民融合”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五个更加注重”之一;明确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31、,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特别是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并列,作为国家必须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第一,凝聚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意志力量。军地各方面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拓宽战略视野,增强大局观念,牢固树立军地一盘棋思想,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按照职责和分工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强化融合理念,破除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陈旧观念,克服“大利大
32、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倾向性问题,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最大程度凝聚军民融合发展合力。第二,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协调督导。各级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关工作机构要及时沟通会商,协调解决好重大问题。搞好跟进督导,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确保军民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精准落地。加强评估问责,完善绩效评估和追责问责机制,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的鲜明导向和评价标准规范,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整体质量效益。第三,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坚持敢字当先,打通阻碍军民融合的“玻璃门”“弹簧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发展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由条块分散设计向军地一体筹划
33、转变、由注重增量统筹向增量存量并重转变、由要素松散结合向全要素集成融合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向强化市场运作转变。统筹抓好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示范载体,打造一批龙头工程、精品工程。第四,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优化市场环境,引导经济社会领域更好服务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成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宣传解读,搞好正面引导,创造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融合氛围。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军队要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
34、利,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7.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切实把军民融合发展任务落实到位。(1)健全体制机制。在国家层面,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军民融合发展涉及企业、区域、领域、国家四个维度,覆盖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必须建立
35、和完善横向全覆盖、纵向大贯通的科学权威的军民融合领导管理体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从国家高端体制上解决了统一领导军民融合组织体制缺位的问题,是有力统领党、政、军各方力量,破解融合管理制度“碎片化”问题的科学制度设计。从国家角度看,要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进程同步、资源配置均衡、要素关系互动、政策制度兼容、国内国外统筹,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新体制有效运行的诸多问题,比如,如何整合各领域军民融合资源,如何有效布局和协调各区域军民融合发展,如何有效克服现有体制中军地分别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和推动军民融合的缺陷,如何有效化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军队分散提需求、军地多头搞对接”难题,保证融合需求的
36、“总出口”与融合供给“总入口”的完整对接,等等。只有使新体制具有强大的统筹力、决策力、协调力,实现管方向、管规划、管法规、管执行监督、管解决重大问题,才能真正从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军民融合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实施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和统一领导。(2)强化战略规划。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首先,要以国家为主导,建立顶层组织协调机构。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统筹起来、同步论证,以便军地各部门衔接规划重大项目。建立专门资金渠道,落实军民融合发展资金保障;要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其次,要以规划为牵引,抢占技术竞争战略制高点。民用科技向军事领域
37、拓展,促进网络信息、新能源、电子信息、民用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再次,要以目标为核心,引领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目的,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不断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强军梦而奋斗。最后,要以法规为保障,加强战略规划落实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加快对国防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立法,协调处理好军民融合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
38、关系。明确军队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在军民融合中的权利,协调处理好军队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快制定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相关法规,协调处理好军口企业和民口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3)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强军民通用产品研究开发,承接国防所需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任务;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要吸纳和利用民用先进技术,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有序进入装备被建设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考虑国防需求,增强国家基础设施对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功能;人才资源共育共享,依托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军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物资储备网络布局,形成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后勤社会化保障新模式;积极推进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领域的军民融合,抢占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制高点,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总之,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转型阶段,尽管我们还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考验,但只要健全体制机制,提高统筹统管力,强化战略规划,形成新的引领力,突出重点领域,激发融合内动力,就一定能够早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