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版)填空题&选择(单/多)第 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内容;大会听取周恩来的政治报告、郭沫若的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结构。大会期间,茅盾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周扬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2、的讲话 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些讲话报告连同其他有关的发言和专文,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这是一次全国范围之内的文艺队伍的大会 师,标志着文艺界的空前大团结和大统一。 :这次大会,明确了建国后文艺的方针、任务、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 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虽表明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已经建立,新的文艺领导体制已经建立,但它并不
3、意味着文学自身内部思想斗争的结束。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了全体代表。周恩来作了题为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周扬的主报告题为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报告中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确定为整个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强调作家必须首先写光明、写正面人物,认为“当前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同时反对人民的敌人创造正面的英雄人物,是为了以这种人物去做人民的榜样,以这种积极的、先进的力量去和一切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落后的事物作斗争。”指出:“自电影
4、武训传批判以后,我们对文艺创作中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以及文艺创作中的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是完全必要的。” A:明确了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任务,比较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创作的有关问题,并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塑造英雄人物形象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B:这对此后的文艺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诗歌、散文和小说、戏剧领域等各个文学领土里,一种新的文学范式已经出现,那就是颂歌的样式,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权利话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三次文艺批判运动1对武训传的批判(50年代)21954,1955毛泽东先后发动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胡风及其所谓的
5、“反命集团”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作家以及作品(补充:杨朔“诗化体”,刘白羽“政治抒情体”,秦牧的“杂文体“)杨朔:最有影响的作品有雪浪花、茶花赋、海市、香山红叶、泰山极顶、荔枝蜜、樱花雨、金字塔月夜、秋风萧瑟等篇。秦牧:其散文代表作有花城、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土地、菱角的喜剧、榕树的美髯、海滩拾贝、蜜蜂的赞美。刘白羽:红玛瑙集、日出、灯火、长江三日、樱花漫记空前丰收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71965)1961年为其高峰,被称为“散文年”。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曹靖华的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杨朔的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刘白羽的日出、长江三日、樱花;秦牧的土地、花城、古战场
6、春晓;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方纪的挥手之间;峻青的秋色赋;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等等。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2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
7、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接见了全体代表。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3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是促进文艺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理论与批评十分活跃,尽管受到各种干扰,在一年左右时间里,文艺创作的主流还是健康的,可惜,文艺界的这种现象,很快被反右斗争扩大化化掉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双百方针才被写进宪法. (另一版本:在1956年5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宣布“在艺术方面百花齐放
8、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针之一。主要成果:1、它鼓舞了作家的创作热情, 2、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等主张。 3、出现了一大批作品)4两结合创作方法 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5天安门诗歌运动指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广大民众为自发悼念周总理,批判和谴责四人帮而用广义的“类诗歌”形式从
9、事的政治性抗争运动。(1分)运动中所创作的作品后来编成天安门诗抄,有的并不是诗词,还阔大量的挽联、悼词、祭文等,诗词中,也以不严格遵守格律的旧体诗、词、曲居多。民众利用旧体诗的现成形式或思想资源,隐晦地表现其政治历史观点。(1分)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文革”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体现。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创造增添新的经验,但创作主体的真诚,以及对于独立的思想和独立写作方式的坚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持久启示意义。(1分)6文艺黑线专政:由江青等人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在纪要中,江青等人污蔑文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政策,
10、被一条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在“文艺黑线专政论”中,江青一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同时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为推行“左”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路线制造了理论根据。7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是在“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下出现的,最初是刘川在评论杨履方的话剧布谷鸟叫了是提出来的,意思是反对当时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所谓“工农兵剧本”,而主张创作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后来泛指真正
11、写“人”和干预生活的一类剧本。代表作品有杨履方布谷鸟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人约黄昏、陈其通的同志间、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而其辉煌的顶点是老舍的茶馆。第四种剧本大胆地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大胆地干预生活,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的严重矛盾和冲突,从生活的底蕴中发掘具有深刻社会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的主题,具有较好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8白洋淀诗群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插队”,如根子、多多、芒克、林莽等;另外,一些其他地方的知青,与他们关系密切,经常交流看法和诗艺,如北岛、江河等。他们的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被称为白洋
12、淀诗群。他们的创作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先声和准备。9“新民歌运动”新民歌运动以“大跃进”为背景,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相关联,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其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发展新道路。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10望星空是郭小川作于1959年,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该诗通过宇宙的“浩大无比”,“没有涯际”来对比人间与人生的有限和不足,从而潜地表达了诗人对被主观狂
13、热所左右着的现实的忧思,并且以倾斜与平衡,错位与和谐,躁动与平静的对统一传达出一种启人深思的艺术张力。11政治抒情诗一般情况下,那些在题材上或视角上被政治化的诗歌被称为政治抒情诗。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经常使用马雅科夫斯基的“楼梯式”的组织形式,并不断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这种鼓动性的诗,大量出现在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开展的时
14、期。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等。12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艺理论方面,大家努力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冲破各种禁区,对于历来争论很多的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和新探索.在这方面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发表最早,论述较多,影响也较大.主要观点:a文学的现实主义,不是任何人所定的法律,它是在文学艺术实践中形成、所遵循的一种法则。b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当它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它所达到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的思想性的高度。文章分析了教条主义在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典型创造以及农民形象、文学批评和组织工作等问题上的表现,号召中国作
15、家“勇敢地从自身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大胆地刻苦地来进行百花齐放。简答题:1)有关“双百方针”2)如何评论百合花个人化的战争叙事 百合花 (一)个人化的叙事意图: 百合花的写作意图不是为了迎合主流话语的叙事需要,也不是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而作,而是通过日常人伦情感空间的建构来缓解现实的内心焦虑。(二)反宏大的叙事视野百合花虽然也属于战争小说,写的也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但作者却将宏大的战争场面推为背景,出现在叙事前台的却是战争期间的小插曲,战争激流中的小浪花反宏大的叙事视野作者通过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路上所发生的小剧目,小细节来表现战争期间小通讯员热爱生活,关心战友的
16、美好人性,以及通过到达包扎所后“借被”和“献被”两个主要场景表现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互相理解和真诚挚爱,表现战争期间特有的军爱民,民拥军的美好人情。反宏大的叙事视野通过普通平凡的一面表现了人物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三: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 建国初期的战争叙事,由于受第二次文代会的影响,作家们都把塑造工农兵领域的英雄人物作为己任, 到后来发展成为对“高”“大”“全”式的完美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形象的自觉追求,如 保卫延安中的连长周大勇,党费中的黄新等。 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茹志娟却敢于独辟蹊径,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在百合花中塑造的人物都是普通的战
17、士和老百姓,他们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与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迥然不同,虽然也写战争,却包含了刻画普通人的感情世界的美学追求。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在塑造小通讯员这一英雄人物时,不是理性地只写他的英雄壮举,而是感性地呈现他作为普通战士的性格缺点,如木讷,害羞,办事能力欠缺等。非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塑造通讯员英雄(舍己救担架员)。性格:内向;能力:欠缺(借被失败)。木讷(畏女战友)。普通平凡(异于以往文学中英雄的自信、高大、智勇双全,如林海雪原、烈火金钢中的英雄茹志鹃自述源于一个英雄排长之普通)人性美(爱生活、爱美:绑腿、树枝、野菊花)人情美,关心他人(战友:馒头;新媳妇:被子;担架员:生命)
18、(四):呈现出感伤的情感基调,流露出了悲剧意识 美的破灭通讯员之死(鲁迅论悲剧) 以乐景抒哀情反抒情,中秋节意义:对以往文学中颂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反拨,融入世界反战文学潮流。1、运用大量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 百合花通讯员、新媳妇纯洁美好心灵的象征 树枝、菊花爱美、爱生活 馒头关心他人 肩上破洞忘我个性2、通过语言、行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情感 通讯员与“我”拉开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异性难为情 关心、爱护战友 新媳妇开始“笑”,不愿拭洗伤员到给通讯员拭身子、缝破洞、“气汹汹地嚷”。 少女新婚的甜蜜害羞愧疚带来的心理失衡(三)在结构上: 1、情节的淡化 2、双线结构外在情节线:竞走借被牺牲献
19、被内在情感线: “我”:生气喜欢爱上思念痛悼 新媳妇:玩笑后悔自责忏悔四:感性化,诗化的语言作者大量采用感性化,诗化的语言,比如,在描写小通讯员故乡拖毛竹的劳动场面的那一段,还有回忆故乡中秋节那一段,还有描写雨后的秋庄稼的那一段,都是典型的感性化,诗化的语言。3)郭小川望星空的叙事特色郭小川的诗歌艺术风格一、 郭诗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二、郭善于将对人生和事物的思考提升为哲理性主题,这使他的不少诗歌立意高远,发人深省。郭小川诗歌创作特点三:在艺术表现上,郭创造性地继承了 古代中国诗歌“感物言志”的古代诗词创作传统,而且,这也是体现他艺术个性的一个鲜明特征。他的大部分诗歌,包括名篇林区三唱、厦门风
20、姿、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都是以感物言志或借物抒怀的手法创作的。四:风格豪放.豪迈的气魄,激荡的感情,开阔的想象,奔放的笔法,是构成豪放风格的基本因素.郭小川诗歌创作特点五: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新辞赋体的形式,创设雄浑的诗歌意境.(郭小川诗歌的主要特点:(一)鲜明而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战斗精神;(二)想象丰富,寓意深刻,富于哲理;(三)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四)艺术形式上的多方探索。)关于望星空的评价望星空宣扬了“人生渺小,宇宙永恒”的意思,这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在诗人的世界观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脱离了斗争,于是既非崇高的理想
21、主义,也非彻底的,积极的现实主义,因此唱出了一片悲观,低沉,泄气的调子,这和我们大跃进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向地球宣战、征服宇宙的战斗的乐观主义,是多么相悖呀!郭小川对我们国家和社会在当时出现的严重问题,错误和缺憾已有觉察,在思想情绪上表现了忧郁和痛苦这种情绪反映到望星空中来,在灿烂无垠的星空面前,感到大地上的生活远不是那么辉煌,这本来并不是在写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而是一种现实矛盾的反映,但是,诗人或者自愿,或者是被迫地后退了,以至于丧失了对自己观察思考的自信。他怀疑自己,责备自己,把这种思绪的产生,解释为 一种不健康情绪,一种个人主义的发作,一种虚无的人生观的
22、泄露。于是,在长诗的第二部分,便举起诗的解剖刀来剖析自己“远不辉煌的灵魂,当然,就是解剖,自责,在当时也没有得到通过,人民批评他的批判是乏力的。真实的人生感受与理念间的矛盾使望星空出现了反讽的情景:前半部分循着实境的遐想展开描写,后半部分却企图以理念进行反拨,结果,不仅反拨没有成功,反而显出主观理念的人为性,作者在主观上企望矛盾能在“人定胜天”的主题下得到解决,而在客观上,“星空”仿佛以它“异常的安详”注视着大地与个人的无谓战争,难怪诗作发表后引起激烈地责难认为此诗宣扬了人生渺小,宇宙无限的意思,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与当时”大跃进“的时代精神相
23、抵触。可见,前半部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感慨与当时一片乐观的时代气氛是不很协调的,另一方面,在前半部分对望星空的超越性表现之后,后半部分的反拨确实显得有点无力,前后的矛盾终究无法解决,望星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的文本,从这个文本中,可以折射出时代思潮的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望星空写于1959年,全诗分四节。第一节作者满坏敬仰之情描写了星空的壮丽、神秘和无限:“星空是壮丽的/雄浑而明朗。/穹隆啊,深又广,/在那神秘的世界里,/好象竖立着层层神秘的殿堂”,“你观尽人间美景,/饱看世界沧桑。/时间对于你,/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第二节作者由星空宇宙的无
24、限而向导个体生命的 有限,流露出明显的惆怅心情:“说什么,/身宽气盛,/年富力强!/怎比得:/你那根深蒂固,/源源流长!/说什么:/情豪志大,/心高胆壮!/怎比得:/你那阔大胸襟,/无限容量”,“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呵,星空,/我不免感到惆怅”。诗人在一片和谐中看到了不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真诚思考和探索。第三节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突变:“壮丽的星空,/一下子变了模样。/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天窄了,/星低了,/星空不再辉煌”。作者前面所赞颂的星空随着作者思想的变化而彻底地变了。作者自觉地适
25、应时代,从思索回到现实,完成了痛苦的转变:“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了一座美妙的人民大会堂;/就在那会堂的里面,/在宴会厅的杯盏中,/斟满了芬芳的 友谊的酒浆;”“是谁说的呀/星空比人间还要辉煌?/是什么人呀/在星空下感到忧伤?,这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的可贵之处,同时也表现出这种转变的局限性。第四节作者满怀豪情地进一步抒发自己和时代融为一体的勇气和决心:“而我自己呢/早就全副武装,/在我们的行列里,/充当了一名小小的兵将“,”我们要把广漠的穹隆,/变成繁 华的天安门广场;/让满天星斗,/全成为人类的家乡。”从全篇来看,望星空是郭小川对人生、对艺术的思索开始成熟的标志之一。在当时一派豪情万丈的
26、放声歌唱中,郭以独特的风格从另一层面书写人生。但是,诗人的这种思索由于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能深入发展,这就造成了望星空在艺术上的不平衡。 前半部以宇宙星空为参照物,着重对自我心灵世界的自剖和审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求索和百折不挠的进去精神;而后半步诗人又回到豪言壮语的模式中,把前面的个性化描写当作个人虚无主义思想进行谴责和否定,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4. )郭贺诗歌比较分析相同点:都写政治抒情诗,是政治抒情诗歌的代表人物。题材或视野上都有政治化的倾向1):在视野上,都比较注重反映时代生活,但郭小川观察和反映时代生活、表现时代风貌,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他很少象贺那样正面表现社
27、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也不着重描述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所注视的生活现象和人物,去挖掘和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诗人所关心的生活主题是:“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面对不同的困难、问题和考验,应该如何生活,他的一生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和人格操守。我们时代的精神面貌,正是从每一位革命者的精神风貌中体现出来。这一独特的视角,形成了郭小川 独特的艺术个性。 2):在对古典诗歌的继承方面,两人的诗歌作为20世纪的5060年代的民歌体新诗以及政治抒情诗都发展了中国诗歌“感物言志“的传统,并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贺,擅长采用陕北民歌“信
28、天游”的形式,每节2句,前句常用比兴手法,一般以物或以景作喻,后句则直接抒情或叙事或说理,两行结合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加之其继承中国古典民歌的某些意境和章法,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等,使诗歌开合自如,自成一体。3)从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来看,都较倾向于以政治、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身份出现,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作出评说和情感反应。4):在诗体形态上,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实际上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而“形象”也逐渐演化为“抽象”的象征化符号。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
29、分明声韵铿锵。并不断融 入中国古代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80年代,贺和郭多被批评家并举,这由于他们都热衷于处理重大题材,表现一种宏伟的抒情姿态和在政治诗上表现方式的某些相似。差别:在处理个人群体、个体-历史以及感性个体和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上,贺极少表现其间的裂缝,冲突。他不会承认这种 裂缝冲突的思想和审美的价值。在他的诗中,“抒情主体”是充分本质化了的,有限生命的个体由于融入了整体,由于对历史本质的把握,而转化为有着充分自信的无限存在。在他的诗歌中,难以发现不协调的因素,和感情心理上的矛盾,困惑和痛苦。 而在郭的那些值得重视的作品那里,个体实现的本质化过程的矛盾得到了诗人的关注和
30、表现。克服精神上的危机和实现转化,当然也是他的那些重要作品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望星空等的主题。但是,由于在情感上对个体价值的依恋,对人的情感生活的复杂性的尊重,诗人并不回避地表现了矛盾的具体情景,而具备了某种情感丰富性的特点。使人的心理矛盾、困惑、他经受的磨难、焦虑,欢欣、不安获得审美的价值。但郭在50年代末期受批评之后,他的探索受阻,被迫或自愿地回到当时对文学(也是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轨迹上来,而进入了靠近贺的那种写作立场。60年代得到高度评价的诗歌,事实上都是越来越走上观念化、“形式”化道路的诗歌。郭的厦门风姿、万里长江横渡等,也在古典诗歌的民族形式方面吸取营养,注重诗歌句子
31、的韵律和节奏,诗行的齐整和统一,并善于运用传统所常用的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由外而内地展开其蓬勃的诗歌情感。(5)茶馆 老舍(三个时期,思想以及艺术特点)一、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第一幕 清末第二幕 民国初年第三幕 抗战胜利后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的势力欺人。 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请官府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 吃朝庭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用高价买妻子。 农民和城市贫民卖儿卖女。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第三幕:抗战胜利
32、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 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中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频于失传。 恶势力异常活跃,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国民党官僚互相勾结,横行霸道,地痞、特务如鱼得水。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动荡、黑暗和罪恶。茶馆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思想特点:作者截取旧中国“三个反动高峰的苦难时代”,通过
33、茶馆这个窗口广泛地反映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凸现埋葬旧时代的主题。茶馆的艺术特点(1)独特的艺术构思:反描法,即侧重写社会的反面,让人在反面的否定感受中趋向正面的肯定,“以反显正” ;侧面透露法,借助茶馆来从小地方、小人物写出大事件、大背景,“以小见大”。(2)新颖的结构形式: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人像展览法,以人物带动故事,众多的人物组成若干幅时代剪影,又都与时代、主题发生联系。茶馆的艺术特点(3)高超的写人手法:采用“单纯个性化语言”;在冲突中塑造;选择人物的“闪光点”。(4)悲喜交融的风格:深沉的悲剧内容通过幽默的喜剧形式加以表现,“寓哭于笑”,在笑声中葬送了三个时代
34、;剧作以讽刺为基调,但又有歌颂的成分。二、特殊的戏剧冲突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也没有显在的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
35、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补充:茶馆的艺术成就: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2)语言的幽默风格。(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简述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戏剧样式、茶馆场景的选择、侧面视角。2.结构创新:像展览式结构:a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惟一场景b.茶馆的艺术结构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非常怪异的事件。c.“人物带动故事”。d.调内在情绪的统一。3生动
36、的艺术典型形象的塑造4、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论述题:1.柳青创业史(题叙,内容、作用)创业史围绕“创业”问题,写陕西省渭河平原下堡村蛤蟆滩梁生宝互助组的建立、发展与壮大。 “题叙”:梁三老汉在解放前的创业史。 “正文”:梁生宝为代表的互助组与蛤蟆滩“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的创业斗争。 “结局”:介绍蛤蟆滩的人事变化和整个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 创业史的“题叙”1:题叙的内容:题叙分三段,第一段从1929年大饥荒后的隆冬写起,在这里写了梁三娶妻,收子,打算创家立业,第二段写梁家父子再度创业的奋斗及其幻灭,事实证明,在旧制度下靠老老实实劳动是创不了业的。第三段写解放,土改,梁
37、三老汉再萌创业的美梦,梁家草棚院父子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已经是创业史展示的带有根本性的矛盾了。创业史中“题叙”的作用1:主要作用就是把创业史的内线引向中国农民历史命运的深处去,使创业史所描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环节,同整个历史的链条结合起来,只有从各个历史的环节中看历史,才能看出真正的历史,题叙增加了创业史的史诗效果。2:位居篇首的题叙,通过概括梁家父子两代人在旧社会20年的充满着“劳苦、饥饿和耻辱”的发家创业史,构造了一座可以称为历史的缩影的舞台,上面数演着中国农民旧的创业悲剧。这个纵览全篇,俯瞰整体的“题叙”和小说着重描绘在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舞台上进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历史形成了深刻而鲜明的对照
38、。这一结构上的对比,十足地体现了党的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自上而下地带进蛤蟆滩的,它是发自农民内心深处的历史的必然要求。 (三)创业史的价值与局限价值:小说发表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报刊赞扬的评价文章有五十余篇。肯定集中在两个方面。 1、“反映农村广阔生活的深刻程度。” 2、创造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尤其是“梁生宝”的光辉形象。 局限: 1、依阶级理念设计人物关系,褒贬人物价值观念时流于简单浮浅,难以真实再现历史。 2、梁生宝塑造的三多三不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严家炎(四)柳青现象的思考 柳青的创业史是“三红一创”中
39、唯一一部展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对于小说创业史而言,不应否认其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特别是政治文化价值)和文学史价值,但仍应该看到它的时代局限和作家个人的局限。另外,还应该重新审视“深入生活”这一命题。2、朱老忠形象分析朱老忠是一个跨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人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他从父辈那里继承豪爽正直、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传统的农民英雄的性格特点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增长了斗争的才干,提高了革命的觉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朱老忠有一句口头禅“出
40、水才见两腿泥”其中除了蕴有韧性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困、舍己为人。为了支持好友严志和的儿子江涛去保定二师读书,他不惜卖掉自己家的一头耕牛;运涛参加革命后被捕入狱,严志和家遭到灾难,朱老忠挺身而出,带领江涛千里迢迢去济南探监。60年代散文复兴中出现的几种散文模式以及十七年散文存在的不足出现了三种模式:第一,杨朔散文模式,杨朔散文讲究“诗意美”,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提取宏大的政治性主题。第二,秦牧模式,秦牧散文善于溶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三:刘白羽模式。刘白羽经常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相交织
41、的构思方式来抒发激越的感情。从情感表达上来看,真情性的隐失。这一时期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虔诚地放弃个体情感,而热衷于充当党和国家的代言人,初浅的浪漫情怀和空虚的理想赞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着作家对鲜活人生和多棱现实的观照与表现,使得十七年散文在内容上呈现出柔弱有余,而风骨不足”的特点。从艺术追求上来,艺术追求的格式化,十七年散文创作的功利化很明显,他们在创作中都追求所谓的中心主题和意义,他们追求文学欣赏效果的“立竿见影”。这使得十七年散文几乎都工于“谋篇布局”,都带有光明的尾巴。3林海雪原的传奇性分析林海雪原是一部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小说。这种浪漫传奇性首先体现在故事情节的浪漫传奇上。小说讲述的是解放
42、战争初期,东北人民解放军一支以三十六人组成的小分队,同数十倍于自己的凶残狡猾的国民党残匪在茫茫林海、皑皑雪原上进行的艰苦战斗,真实地表现了小分队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上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所创造的惊人奇迹。其次,小说塑造了性格突出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再次,小说描写了奇特的自然环境。像能使血液冻结的严寒气候,能搅起雪龙改变地形的穿山风,使天昏地暗的暴风雪,还有九龙山的巍峨险峻,鹰嘴山顶的巨石倒悬,河神庙的外静内阴,都有力地烘托了作品的浪漫色彩此外,小说在故事情节中穿插了一些古老的传说,如神奇的灵芝姑娘的传说,表现了人民战胜邪恶的意志,李鲤姑娘的传说,透露了人民的美好理想,同时也加强了故事的
43、传奇色彩。四、利用传统的民间文化因素成功地塑造人物。小说在人物性格的配置上受民间传统小说的4“五虎将”模式这一隐形结构的支配。 “五虎”之首当然是忠诚(政治方面)勇毅(个性方面)的高波;依次是骁勇威猛、谋略不足的刘勋苍,胆识过人、百战百胜的杨子荣,身怀绝技、粗俗诙谐的栾超家,忠厚老实、刻苦耐劳的“长腿”孙达得。每个人物身上突出一种主要性格,有的是忠,有的是勇,有的是谋,有的是技(才),有的是德,等等,有主有次,互为衬照。 -三、王利发的形象特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
44、,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充满幽默风格的语言 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似可笑,却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 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既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 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45、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 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 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A在“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下,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而只是聪明地截取了三个横断面,三幕戏相对独立,多达70多个人物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浓缩在“裕泰”这所普通的茶馆之中。 B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成功地表现了重大的主题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