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我爱中华第2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我爱中华二声部2、讲述与理解主歌与副歌教学过程:一、我爱中华二声部学习1、聆听与模仿教师播放副歌部分的范唱,引导学生聆听并用心感受二声部合唱和声之美,让学生尝试模仿哼唱,哼唱一声部或二声部的旋律都可以。2、分声部视唱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将全班分成两个声部,分声部视唱两个声部的旋律。3、师生合作二声部合唱。(1)教师演唱一个声部,全班演唱另一个声部,或者教师演唱一个声部,一个学生演唱另一个声部,这种练习学生更加喜欢,他们觉得能够跟老师合作,富有挑战性。(2)在此环节,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让学生更加充满信心地演唱,更加喜欢合唱。4、学生合作二声部
2、合唱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可以先尝试唱旋律,再加歌词。老师要善于聆听,找出合唱中的问题,如:音准、节奏,声部是否和谐等等。二、讲述与理解主歌与副歌1、教师讲述什么是主歌?什么是副歌? 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有两段歌词,各段歌词从不同侧面表现歌曲的内容,叫“主歌”;第二部分只有一段歌词,每段“主歌”唱完后都要唱它,称为“副歌”的内容是歌曲主题思想的集中体现。2、感知与反应教师播放我爱中华,引导学生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当听到“副歌”出现时,引导学生对感知到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3、总结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理解“主歌” 与“副歌”。4、听一听、辨一辨出示歌曲并播放范唱音乐,引导学生听听
3、辨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不是主歌、副歌结构的歌曲?教学反思:这首歌表现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在学生深入理解、学唱歌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读文中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我爱中华,山川壮丽,物博地大。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文明古国,名扬天下。我爱中华,各族人民。通过对歌词的朗读,既做到读唱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本节音乐课是充分利用艺术手段进行艺术教育的经典范例,是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成熟作品之一。其主要特点简述如下:1、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艺术水平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先决条件,首先教师要具备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气质和涵养。2、以审美为核心,利用各
4、种形式从感受音乐、喜欢音乐,到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从教具的选择、素材的应用、教师的言行等处都显示了美在其中。3、重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辅之以精练讲解挖掘,有机的把音乐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情智互补的境界。4、这节课是一首教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师借助在教学设计中对音乐知识的渗透,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以螺旋上升的原则完成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再加上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环境渲染精妙,学生掌握起来轻松愉快。5、教学方法选择灵活有效,注重学生音乐习惯的培养,并授之于法,充分提供了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多媒体设计,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6、注
5、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注重心理辅导,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第3课时教学内容:1、听唱中国人2、节奏训练教学过程:一、听唱中国人1、听听、说说学生聆听中国人或播放刘德华视频演唱中国人,说说感受及歌曲表达的情感。2、听听、哼哼教师播放歌曲中国人,学生跟音乐轻声哼唱。3、听听、唱唱、动动学生聆听音乐,并跟随音乐轻声歌唱,当唱到有色块的曲谱时,随之放声高歌,还可以站起来律动。二、节奏练习:4/4 拍读节奏:从节奏入手,解决难点,为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二课多彩的乡音(四)教学目标:1、 聆听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体验歌曲的不同特色和风格
6、特征,愿意欣赏和学唱我国优秀的民歌。2、 学唱两首不同版本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能用优美的自然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及音乐风格。3、 欣赏东北、河北、河南民歌茉莉花,感受其风格特征,能分析它们的异同及形成的原因。4、 欣赏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片段。理解优秀的民歌也是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财富,要学会分享并欣赏它们。教学重、难点:对不同地域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与了解。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唱茉莉花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 课前在教室喷洒茉莉花香的清新剂,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香味?引导学生说说茉莉花,如颜色、花开季节等等。2、视频导入: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演唱
7、视频。让学生说出歌名,直接导入新课。(二)歌曲学唱1、看看、说说教师课前收集的茉莉花图片,播放茉莉花范唱音乐,引导学生说说感受。(柔美、婉转,让人心情舒畅)2、听听、找找教师钢琴演奏歌曲旋律或学生唱谱,学生找找歌曲共出现了几个音。简单介绍五声音阶。3、听听、唱唱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全曲。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思考作曲家为什么要写两个一模一样的乐句。(进一步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4、分句学唱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演唱。5、情感的处理歌词“好一朵美丽茉莉花”,第一次演唱时稍弱,第二次演唱时更浓一些。6、拓展教师播放多种形式演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如:200
8、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晚会上的演出、宋祖英演唱会上的茉莉花、童声合唱茉莉花等。第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河南民歌茉莉花、欣赏歌剧图兰朵片段教学过程:一、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1、听听、想想教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曲调生动,诙谐、风趣。2、听听、说说再次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对比江苏的茉莉花,并说说他们的不同。东北茉莉花江苏茉莉花风土人情东北人热情豪爽江苏人细腻、委婉风格特点活泼、风趣柔美、婉转二、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1、听听、说说教师播放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学生说说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羞涩、腼腆的少女惜花、爱花之情)2、
9、听听、比比教师播放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对比两首歌曲在节奏、速度、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对比。江苏茉莉花河北茉莉花节奏紧凑宽松速度中速慢速风格深情、含蓄明快、大气三、欣赏河南民歌茉莉花1、教师播放河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说说河南民歌的特点。(优美、流畅,表现河南人民朴实、质朴的性格特点)2、教师钢琴演奏或者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3、议议、比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对比南北茉莉花的不同。江苏茉莉花河北、东北茉莉花地理环境多平原,气候温和多高原,四季分明风土人情南方细腻、含蓄北方人热情、爽朗节奏紧凑宽广旋律级进为主,清丽、婉转多跳进,
10、高亢、明亮三、欣赏歌剧图兰朵片段1、介绍图兰多特歌剧的大致剧情及普契尼选用茉莉花为旋律的灵感产生的渊源。 2、播放图兰多特片段,通过视听初步感受歌剧的音响效果及在国外歌曲中,中国民歌的加入,耳目一新的感觉,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 3、介绍茉莉花在图兰多特中的影响。 第3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一包茉莉花,让同学们闻,猜一猜是什么花的气味?(导入茉莉花)2、利用CAI辅助:在萨克斯吹奏的茉莉花音乐背景下简单介绍茉莉花。3、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边演唱边表演歌曲茉莉花。(学生评价老师,感受中国民歌的特点)4、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找出歌曲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
11、乐句,提问:怎样表示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 AA、),学习音乐知识“重复”。自己试一试唱一唱这两个乐句。5、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学生跟琴哼唱歌曲旋律,并用手画弧线表示乐句。6、师生进行识谱视唱接龙:(师)3 3 5 6 1 1 6(生) 5 5 6 5 07、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1)拍、读新的节奏型(见课本P35), 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脚踏要协调 ,在读拍好后可以为节奏型创编句子,如:花 儿 真 香 (2)点击电脑,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 (3)找出乐谱中的附点音符进行练习。8、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请学生评价自己演唱得如何,教师及时纠正。9、唱熟歌曲后,指导学生
12、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教学反思: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茉莉花的细腻、婉转、情深、意切,感悟茉莉花的朴实无华、洁白无暇的精神品质,领略中国民歌的持久魅力,我简洁地讲解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民歌的关系、语言与民歌曲调的关系、地方文化对民歌的影响、民俗民情对民歌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就是以中国元朝为背影,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他把茉莉花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藉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第三课音乐中的动与静教学目标:1、 体会“速度”和“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会在欣赏
13、和歌唱时关注和运用。2、 欣赏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片段,感受乐曲“动”与“静”,并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3、 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熟记音乐主题,感知速度、力度变化给音乐带来的活力。教学重点: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变化教学难点:懂得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对改变音形象所起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让学生欣赏课本第19页中的两幅画。请学生比较两幅画,说说那幅画有动感,那幅画的有宁静感。从画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欣赏可以感受到画中的“动”与“静”。二、对比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1、听听、动动欣赏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凤,让学生随
14、着音乐即兴做动作,感受音乐的“动”与“静”。2、听听、画画学生在欣赏中,拿起画笔边听边画。老师提供纸张和彩色笔,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线条或色块,把自己在聆听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用画画的方式把音乐的“动”与“静”形象地描绘出来。3、 听听、议议通过对比聆听,小组讨论这两首乐曲,哪首乐曲较为“动态”,哪首乐曲较为“静态”,并完成课本第20页的练习。4、 听听、唱唱、说说欣赏乐曲,老师出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让学生哼唱,说说乐曲的音乐中要素速度、力度、音色是怎样的。5、 听听、想想学生边听边思考:音乐的“动”与“静”是因为那些音乐要素在音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速度和力度)6、听听、填填对比乐曲春江花月夜和百鸟朝
15、凤的速度和力度,填入相应的表格里。如下表:曲目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速度慢快力度弱强教学反思 第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弹奏刚学的歌曲茉莉花旋律,让学生随着音乐的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来即兴做律动,体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二、欣赏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1、听听、动动聆听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做律动,感受力度与速度的变化。2、听听、拍拍聆听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当听到旋律强时请学生按节拍来拍手;当听到旋律变弱时,请学生左右交替轻轻拍腿。老师还要提示学生注意听乐曲的速度变化,拍打时注意按速度来击拍。3、 听听、看看、议议欣赏乐曲匈
16、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用音乐软件打开该乐曲的音乐文件。引导学生观察波形谱有什么特点,并找出音乐要素的变化规律。分小组思考从直观的波形谱中可否给予我们提示,正确判断乐曲的结构及深度与力度的变化。 从波形谱来看,深度越快、力度越强时,波形谱变化的幅度越大越密集;而速度越慢、力度越弱,波形谱的变化幅度越小。中间细窄的地方为速度变慢、力度变弱的地方。4、 听听、唱唱、背背听乐曲,跟随音乐哼唱乐曲A段的主题。老师注意提示学生要用热烈的情绪来演唱该主题,并且能熟背A段的主题旋律。教后反思:匈牙利舞曲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上了这节匈牙利舞曲使我对音乐欣赏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17、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对于小学四年级来说,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三、四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欣赏课时,我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善于模仿的肢体,通过视听、律动、肢体舞蹈、创编歌词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音乐唱游教学服务。世界名曲本是前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走近世界名曲既给童年
18、时代增添精彩,又为民族素质注入优雅和诗意,就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而言,更是一首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该曲情绪热烈奔放,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时强时弱,具有鲜明的匈牙利舞曲风格,第四课 认知音乐节奏(四)教学目标:1、欣赏小小少年,体会朝气蓬勃的少年的阳光心情。同时了解其曲式结构。2、学唱小小少年,能用愉快的歌声表达少年的心情。3、掌握“”节奏并能运用。4、教学重点:能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教学难点:能准确地手拍、口读节奏型“”,并熟练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小少年 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故事导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师向孩子们讲述一个英俊少年捍卫家
19、庭幸福的动人故事。这首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二、 歌曲学唱1、 听听、想想教师播放录音或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仍然表达了他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2、听听唱唱学生先用慢速随琴轻声用“lu”哼唱,找出认为较难的部分,再加强练习。(1) 打手号唱音程。(2) 跟琴唱准音高。3、唱唱、议议分乐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结构,互相讨论找出歌曲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并选择其中一个图式表示歌曲的结构(a a b b)4、唱唱、看看老师播放电影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原声视频,让学生欣赏由剧中小主人公“海因切”演唱的歌曲,学生通过
20、观看电影片段,感受到小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通过小小少年海因切的动人故事,用优美的歌声表达拥有烦恼却乐观向上的反复感情。教学反思: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学唱歌曲小小少年,体会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但“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这种少年时期的复杂心情。在这堂课,我主要目的是扎实的抓基础,巩固基础。从音乐的三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出发。在学习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时,由于此歌曲旋律生动,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较大。特别是第一部分,一些大跳、连音的难点,通过听唱,学生都能较快的掌握。以前我做了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弱拍起唱的铺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小小少年歌曲时,能较好地掌握这两个知识点。但是我
21、发现学生容易把原来的八分音符也唱成附点八分音符。如果在课堂中能让学生在唱歌时能胆子大一点,把平时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这样就更加地好了。第2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附点二分音符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二、 认识附点二分音符1、 听听、找找听歌曲,让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带有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用笔把它们全出来。2、 拍拍、读读把歌曲中带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找出来,拍一拍。并按节奏读读歌词。3、 学习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1) 启发学生想象妈跑步的动作,教师用鼓点敲击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 ”,先让学生一边听鼓点一边用手在地板上拍击: ” 左 右 右 左 左 右 右 左(2)学习单脚跳的动作。教师可以先给
22、学生看看印的安人跳舞的图画,启发他们去发现单脚跳的形式,老师击鼓,学生连续做单脚跳的律动,全体一起练习。(3)找出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的地方,进行练练、拍拍4、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正确地拍出歌曲前两个小节的节奏:八分音符节奏型“ ”第五课 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二)教学目标:1、欣赏铜管乐四重奏快乐的号手,了解、对比大号、小号、长号、圆号的音色。2、聆听管弦乐曲查尔达斯舞曲,感受铜管乐器的音色,能够在音乐中辨别出乐器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表现出来。教学重点:了解并能在音乐作品中大号、小号、长号、圆号的音色。教学难点:能够在音乐中辨别出乐器的音色。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欣
23、赏铜管四重奏快乐的号手、了解大号、小号、长号、圆号的音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聆听管弦乐曲小鸭和大灰狼片段,回忆认识铜管乐器圆号及其音色特点,导入乐器新朋友大号、小号、长号的学习。2、游戏导入乐器大师模仿秀,(1)教师出示大号、小号、长号图片和演出照片,请学生认真观察器乐外形和演奏家的动作。(2)老师播放大号、小号、长号演奏片段,学生随音乐模仿演奏动作并说出乐器名称。(3)选出模仿动作最像的表演者,上台引领大家随音乐表演。(二)欣赏铜管四重奏快乐的号手1、听听、唱唱、说说(1)活动:看谁听得最认真。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快乐的号手,并回答教师预先提出的问题:这首乐曲里出现了几种乐器
24、?它们是独奏还是合奏的呢?使用什么符号表示乐器的合奏?(2) 学生用“音色卡片”描述乐器的主要音色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模唱大号、小号的旋律片段,然后用描绘声音特点的“音色卡片”帮助学生表达对两件乐器音色的感受。2、 看看、听听、动动(1) 比一比、记一记教师出示大号、小号、圆号、长号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语言描绘、动作模仿等方式表达出来。(2)学生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快乐的号手,乐器独奏的部分可用拟声词模仿乐器音色哼唱,合奏部分可随着音乐自由模仿4种铜管乐器的演奏姿势。3、听听、唱唱、玩玩活动:我是小小指挥家。(1)教师出示两种三拍子指挥图式,学生判断选择连贯柔和的击拍方式或跳跃有力的击拍方式
25、,随歌曲录音指挥乐曲的演奏。(2)观察课本的力度记号和演奏记号,教师引导学生随乐曲音乐记号的变化,指挥乐曲的演奏。4、说说、唱唱、动动(1)学生对比乐曲合奏部分的旋律,理解4种铜管乐器的分工定位。小号:在铜管乐中较多地担任旋律声部。圆号: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广的乐器,多演奏乐曲中间声部。长号:多演奏乐曲中、低声部,有打拍子和定音的作用,有时独奏乐曲的华彩部分。大号:铜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2)学生尝试找到自己听辨4种铜管乐器音色的记忆窍门。5、演演、议议全班学生分组合作模仿对应的乐器表演,学生自评或说说其他同学的表现。第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查尔达斯舞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开门见山
26、导入在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的背景音乐中,教师配合吉普赛人的图片介绍查尔达斯舞曲与吉普赛人的渊源历史文化,导入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的欣赏。2、“打擂台”游戏导入、学生分小组抢答乐器音色有关的问题。(二) 欣赏管弦乐曲查尔达斯舞曲1、 听听、说说(1) 教师播放查尔达斯舞曲A主题、B主题,学生聆听后回答几个问题:你知道这两段音乐选曲吗?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2) 介绍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的相关知识。2、 听听、写写师生再次聆听两个主题,并填写以下音乐主题要素表:作品演奏乐器节拍速度情绪我的联想或感受A主题大号4/4广板、自由的忧伤、抑郁B主题圆号2/4快板、活泼的热情、奔放3、 听听、
27、唱唱、动动学生跟随主题A、B,用模仿大号的拟声词“邦”模仿圆号的拟声词“嘟”模唱乐曲主题,熟悉后可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边唱边动。4、 听听、写写学生聆听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的主题C和D, 分组合作继续完成以下的音乐要素表:作品演奏乐器节拍速度情绪我的联想或感受A主题大号4/4广板、自由的忧伤、抑郁B主题圆号2/4快板、活泼的热情、奔放C主题长号2/4慢板、抒情地抒情、优美D主题小号2/4小快板、轻巧地欢快、轻巧5、 听听、动动学生根据主题C、主题B不同的情绪特点,运用连贯、优美或活泼、轻巧地二拍子指挥动作表现乐曲。6、 听听、议议(1)学生完整欣赏大号独奏曲查尔达斯舞曲,说说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28、谈谈本单元关于乐器音色学习的收获。(2)生生互评自己的表现,教师小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课堂表现。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教学目标:1、复习旋律进行的方式,能在聆听音乐片段中分辨出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或同音反复。2、了解旋律线,学唱西风的话,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体验歌曲的内在韵律。3、学吹竖笛5(g)音,能够做到气息均匀,音色优美,享受到合奏的乐趣,并能喜欢爱吹奏竖笛。教学重点:学唱西风的话,体验歌曲旋律的内在韵律。教学难点:掌握旋律进行的方式:级进、跳进或同音反复;课时安排:2个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 复习旋律进行的方式,学习什么旋律线?2、 学唱歌曲西风的话教学过程:(一
29、)复习旋律进行的方式,学习什么旋律线?1、看图听音,复习旋律进行的3种方式:级进、跳进和同音反复。2、老师弹奏“级进、跳进、同音反复”学生唱出来。3、听辨练习:听3首歌曲片段,说出主要是那种进行?4、学习旋律线:音乐中将不同高度的音连成线,这条线就是旋律线。5、练习用手指划出旋律线,书本第30页练习。(二)学唱歌曲西风的话一、 导入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喜悦的 热闹的)其
30、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二、赏“风1、听录音范唱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3、划分乐句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三、唱“风” 美“风”1、 按节奏唱旋律(1) 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2) 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 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
31、(4) 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2、 唱歌词(1) 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2) 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 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二遍提示换气。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3、声音对比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唱试试 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
32、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四、作者介绍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五、拓展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教学反思:要让学生的歌声动听悦耳,声音起着关键
33、的作用,但在获得优美歌声的同时,我们的耳朵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说美术是视觉的艺术,那么音乐便是听觉的艺术。我们在歌唱的同时要用耳朵去听辨音色、音量、音高、节奏等等。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歌曲是一段体,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紧紧抓住“听”来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来听辨它的节拍,跟着音乐节拍的韵律拍一拍踏一踏。其次听一听歌曲歌唱了怎样的季节变化,也就是听辨歌曲内容。再次听的时候要求试着用手指画出旋律的起伏,也就是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在反复的听辨中发挥了音
34、乐的弥漫性作用,在无意识的听赏中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在后面歌唱教学中就能基本把握好音高了。但这时还不能急于歌唱,还要通过形象地模仿“西风”的声音来分句模唱歌曲,再把抽象的的旋律加入手势动作形象的引导,这样歌唱整首歌曲的节奏音准都不成问题了。在完成了基本的歌曲教唱后,再加入了力度变化的歌曲处理及相关“秋”的拓展,说一说“秋”的诗句,唱一唱学过的有关秋天的歌曲和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通过“听”来教学,通过不同的形式要求来“听”,让学生真正能把握好歌唱的音准,获得美妙的童声。第2课时教学内容:学吹竖笛5(g)音教学过程:1、激趣播放乐曲伴奏,老师用竖笛吹奏5(g)音为歌曲伴奏,
35、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竖笛演奏姿势(1)右手持竖笛尾部,音孔朝上。(2)将下唇盘轻轻放在下嘴唇上,下嘴唇收回轻轻地贴住牙齿。(3)将下唇轻轻放在吹口上,然后稍微收紧嘴角。(4)坐直,双脚平放在地上,自然吸气,然后对着吹嘴轻轻、平稳、均匀地吹气。3、学吹5(g)音(1)学按指法(2)练习运气。学生看老师指挥手势,练习自然吸气,屏住呼吸,然后用自然平稳的气息吹气。(3)练习运舌。准备吹奏和休止时用舌头抵住上牙,运舌时,气流不可以太强,舌头的动作要小、要迅速、轻柔。4、练习吹奏5(g)的长音和短音可以分组接龙吹奏,一组吹一个小节,听一听哪个小组的声音最好听,请同学们互相评价,共同提
36、高。 (1)1= C 5 5 5 5 | 5 5 5 0 | tu tu tu tu tu tu tu(2)1= C 5 5 | 5 5 | tu tu tu tu(3)1= C 5 5 5 5 | 5 5 5 5 | 5 5 5 5 | 5 0 | tu tu tu tu tu tu tu tu tu tu tu tu tu5、二重奏练习小铃铛和瑶家儿童爱唱歌(1)唱一唱,复习小铃铛和瑶家儿童爱唱歌。(2)老师帮助同学们识读乐谱。(3)老师用钢琴先用稍慢的速度弹伴奏,学生合作用5(g)这个音来吹奏乐曲二声部。第七课环球音乐探宝(三)北美洲之行教学目标:(1) 在音乐活动中熟悉和了解北美洲的民
37、歌和音乐,增进对北美音乐的认识和喜爱,愿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它们。(2) 欣赏扬基嘟得儿,了解歌曲背景并熟悉音乐主题。(3) 学唱牧场上的家,感受其旋律进行的方向,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歌曲的旋律和结构。(4) 能用欢快诙谐的情绪演唱噢!苏珊娜,处理好歌曲气息与乐句的关系。同时对比分析牧场上的家和噢!苏珊娜两首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5)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月亮河,分析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风格。(6) 欣赏电影雨中曲的主题部分,了解好莱坞歌舞影片的音乐特点。(7) 背唱红河谷,能用中等的速度、平稳的呼吸、整体统一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北美音乐的魅力,欣赏不同民族的
38、音乐风格和文化。课时安排:6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扬基嘟得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激趣导入学生聆听台湾艺人阿雅演唱歌曲锉冰进行曲片段,尝试哼唱这首歌曲的主题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2、律动导入师生随着美国歌曲扬基嘟得儿的旋律做拍腿、拍手等声势动作。(二)欣赏美国传统歌曲扬基嘟得儿1、听听、唱唱学生完整欣赏歌曲扬基嘟得儿,了解歌曲内容和创作背景,谈谈自己的感受。2、唱唱、想想(1)学生用la或hu模唱歌曲主旋律,体验连贯演唱和跳跃演唱对表现音乐形象的作用。(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哼唱歌曲主题,体验歌曲速度对歌曲的影响。3、听听、动动(1)活动:我是小小指挥家。学生随音乐练习二拍
39、子的指挥图示,感受歌曲情绪。(2)感知歌曲结构的律动。4、创创、唱唱学生聆听台湾艺人阿雅演唱歌曲锉冰进行曲片段,然后哼唱歌曲的主题歌词。5、演演、议议学生分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演唱方式和表演动作,展现不同风格的歌曲主题旋律。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学习的小结,教师给予最后的点评。第2课时教学内容:学唱牧场上的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导入:老师以视频、图片言语解说等方式引领学生“参观”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牧场,了解它的地方风情和特色,并邀请学生在歌曲牧场上的家的伴奏音乐中一起律动。导入本课的学习。(二)学唱牧场上的家1、听听、唱唱活动:哼唱连声曲牧场欢迎你:根据换气记号自然、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旋
40、律,锻炼学生悠长、稳定的气息。2、听听、读读(1)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想想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有什么特点呢?(2)对比朗读节奏,了解弱起小节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节奏对比练习中理解弱起小节。(3)读歌词,掌握儿化音和换气技巧。3、听听、唱唱(1)学生用lu跟琴轻声哼唱,注意句子的换气口。(2)学生跟随录音或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纠正容易唱错的节奏,儿化音“那儿”的节奏要唱准。4、听听、动动(1)学生找出歌曲牧场上的家所有的旋律音,按音高顺序把音符由低到高排列出来。(2)学生跟琴一边唱歌曲旋律,一边用手臂随旋律的起伏上下划动。(3)教师出示一张旋律图,请学生回忆那几句开头的旋律线是这样的。(4)学生
41、画出其它不同乐句的旋律线,完成课本第36页作业。(5)学生根据歌曲4个乐句的旋律线,用图示或色彩表示歌曲的结构 用图示表达歌曲结构: 用色彩表达歌曲结构: 5、歌曲演唱处理 a 、按照力度记号演唱好乐句。 b、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反思: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
42、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牧场上的家学生仅欣赏几遍就可以哼唱基本的旋律了,教授的时候考虑到有几处旋律跳动的幅度较大,我采用了跟琴学唱,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但在演唱的时候,总感觉孩子们的声音很平乏,没有对家的那种喜爱之情,也许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与宠爱之中,体会不到那种特有的感觉。下次再上我会用到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第3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噢!苏珊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她吗?生:想。(睁大眼睛,兴奋,她叫什么名字
43、?)师:不要着急,她叫苏珊娜,是一位漂亮可爱的美国朋友。生:(急切要见到苏珊娜的表情。)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噢!苏珊娜,了解这个新朋友。二、学唱歌曲噢!苏珊娜1、介绍歌曲背景: 这是美国著名的作曲家福斯特于1847年创作完成的,歌词内容讲述了俩人之间的纯洁友谊,男主人公的名字叫杰克,女主人公叫苏珊娜,俩人从小就结下了深厚友谊,常常是杰克弹着他心爱的五弦琴,美丽迷人、活泼开朗的苏珊娜伴随着琴声唱歌跳舞,他们就是这样度过了快乐而令人难忘的童年生活。后来,俩人到了美国两个不同的州生活,这首歌曲就唱的是住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杰克去探望他多年不见的、住在路易斯安纳州的好朋友苏珊娜的一段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歌词。说明:介绍故事有背景音乐的渲染,讲述动人的故事实质是加强学生对歌词的记忆,初步浸染学生心灵,懂得友谊的珍贵。过渡:这么动听的故事,她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师范唱:听一听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欢快、悲伤) 生:欢快。 师: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熟悉,由种想跳舞的感觉。 师:太棒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苏珊娜,3、学唱歌曲:(教师通过讲解故事的内容来进行分句练习)第一遍,教师分乐句放慢速度进行教授,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