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2以下关于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三民主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B由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
2、进一步阐发而来C孙中山力图避免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贫富悬殊现象D孙中山针对西方的不断侵略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3“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4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
3、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5孙中山说:“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喻指发源);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喻指先声),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社会主义之精神。”“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A“联和苏俄、联和共产党”B“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6史学界认为:新三民主义的重要问题是认识
4、到了民族的敌人,明确指出各个阶层的中国人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A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B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C突出了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D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革命理论 7下图为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时的合影。在祭文中,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赐。这说明()A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B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8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
5、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9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10“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
6、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发表于()A井冈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11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
7、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12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产物,下列相关说法有误的是()A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B毛泽东思想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道路上唯一的指导思想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1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毛泽东
8、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14台湾作家李敖指出:“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他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A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B强调毛泽东思想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形成的C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D说明
9、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没有密切关联15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因为“南方讲话”()A深刻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B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D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史学界对中共某次会议评价道,“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突破”,“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对该会议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基本国情: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B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10、放17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A实事求是的原则 B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C全面改革的思想 D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18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发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人的探索已经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B毛泽东等人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C邓小平独创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精髓D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完整继承19.辞海是我
11、国唯一一部极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右图)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会看到()A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B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它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20“与时俱进”要求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
12、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4分,22题13分,23题13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
13、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晚年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分析有何异同?(6分)毛泽东如此分析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分)
14、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15、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材料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共党史研究(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
16、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4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5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材料二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
17、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郑永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材料三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永
18、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4分)(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7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义、利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1【解析】选D。材料只是提供了民权的内涵,只是共和国建立的一方面,A项以偏概全,故错误;材料只能体现民享思想,B项以偏概全,故错误;民权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不大,故C项错误;孙中山对民权作出具体阐释,明确了人民的权利,从而保证人民权利得到实现,故D项正确。2【解析】选D。从题干来看,作为
19、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是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并非新三民主义,它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故D符合题意。3【解析】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民权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平等;民生是为解决财富分配问题,故B正确。4导学号08930062【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1913年9月孙中山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因此选D项。A项时间不符,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20、在1917年;B、C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5【解析】选D。材料中“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当先谋人类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表明孙中山强调的是民生的问题,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B、C项;D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为正确答案。6【解析】选A。结合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题干中“民族的敌人”可知,材料强调新三民主义“新”在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7【解析】选A。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光复汉室”,虽然反对满族压迫,但是不能平等对待满族,大汉族主义的倾向反映出革命派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故A项正确。革命派利用朱元璋反元事迹来激发民众的反满
21、情绪,制造社会舆论,故B项表述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与材料突出的反对满族压迫不能等同,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胜利只实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8导学号08930063【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利国福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均是反映民生问题的(即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故本题选 C项。9【解析】选B。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生致力于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所以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孙中山欣赏
22、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容,不表示其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而且材料无从体现国共合作,故C、D项错误。故本题选B项。10【解析】选A。材料中“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指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与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张相符,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于1956年,均与题干“革命失败以后”反映的时间不符,排除B、C、D项。11导学号08930064【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
23、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因此选A项。12【解析】选C。C项说法明显有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道路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3导学号08930065【解析】选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坚持“两步走”战略。故选C项。14【解析】选C。材料未涉及“毛泽东思想是台海两岸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故A项错误;1925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这期间国共既有合作也有对抗,故B项错误;“它就
24、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说明毛泽东思想已经超越了台海两岸国共历史恩怨与社会制度的局限,故C项正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关联,故D项错误。15【解析】选A。“南方讲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问题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项正确;B、C、D项都与南方讲话无关。16导学号08930066【解析】选B。首先,根据材料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可知该会议是中共十三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17【解析】选A。本题材料
25、提到,“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邓小平思想中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选A项。B、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8导学号08930067【解析】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从渊源关系上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材料和实践前提,从这个层面上说,是“萌发于毛泽东思想”,但从完整理论形态方面则只能说“形成于邓小平理论”,故正确选项为B。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人的探索并未彻底摆脱苏联模
26、式的束缚,排除A;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排除C;D错在“完整继承”。19【解析】选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解析】选C。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21【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信息概括出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再联系所学知识,从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确立三大政策的角度来分析。第(2)题,第一小问相同点结合所学可
27、概括出都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标;不同点从材料二的信息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孙中山的认识只局限于民主革命的阶段;第二小问基本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双半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点。【答案】(1)原因:宣言中首次体现了国民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说明国民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宣言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国民党吸收了新鲜血液,顺利实现了改组。(2)同:都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标。异: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孙中山对革命的认识只局限于民主革命的阶段,这是由两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28、。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2【解析】(1)第一小问两段材料体现出恩格斯由废弃资本主义到承认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生命力;第二小问需要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蓬勃发展寻找依据。(2)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概括,从理论上,列宁提出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也可以取得革命成功;从实践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第一小问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材料所提及的三件大事就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第二小问需要对三则材料进行总结
29、,抓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作答。【答案】(1)变化:认为应废弃资本主义到承认资本主义有较强的生命力。依据:欧美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普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运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落后国家也能建成社会主义。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实践: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30、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23导学号08930068【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及其思想成果。第(2)问,材料中,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原因,需结合时代背景归纳。第(3)问,对义、利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归纳,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差异:毛泽东: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邓小平: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原因: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中心工作。(3)认识:任何阶段的任何个人、阶级、国家都有自身的义、利,但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或义、利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答出一点即可)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