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人口重点知识归纳年高中地理人口重点知识归纳 选择题 1、西海固地区(如图 2)主要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地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等,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 年,西海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1996 年决定由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主“战场”就在西海固地区。2020 年 11 月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整个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据此完成下题。2 (1)西海固地区被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其根本
2、原因是()A.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 B.地表千沟万壑,土壤瘠薄 3 C.海拔高,热量不足 D.地形条件复杂,交通闭塞(2)西海固为了脱贫实施生态移民,结合百姓生活方式判断最不适合的移民目标地点为()A.甘肃黄河沿岸 B.陕西南部 C.宁夏黄河沿岸 D.内蒙古河套平原 答案:A B【提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2、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状态。下图示意 19902015 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表示意人口结构类型与老龄化系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1)1
3、9902015 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结构类型由()A.年轻型进入成年型期 B.成年型期进入成年型期 C.成年型期进入老年型期 D.老年型期进入老年型期(2)19902000 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系数回落的主要原因是()A.少儿人口快速增长 B.青壮年人口显著增加 C.老年人口大量外迁 D.人口生育率明显下降 (3)20002015 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进程在加快,但慢于广东省,更慢于全国。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A.气候环境更宜居住 B.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 C.海陆空交通更便捷 D.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答案:C B D【提示】5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的影响 主要人口问题及其
4、措施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能力。【解答】(1)根据图中数据的可知,1990 年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系数为 6.6左右,属于成年型期;2015 年年粵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系数为 7.3左右,属于老年型期,C 正确。故选 C。(2)人口老龄化系数回落,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下降。1990 年至 2000 年随着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使得人口老龄化系数下降,B 正确。故选 B。(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5、显著高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可以吸引各地年轻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使得人口老龄化进程较慢,D 正确。故选 D。3、人口净迁移率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 (1)我国人口净迁移率最低的地区主要位于()A.东部 B.中部 C.北部 D.西部(2)与甲省区相比,乙省区()A.人口净迁移率高 B.居民经济收入高 C.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 D.人口变化受政策影响大 (3)丙省区人口迁移的有利影响是()A.促进房地产发展 B.增加劳动力供给 C.减轻土地压力 D.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答案:B D C【提示】人口迁
6、移的概念和类型 7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1)根据图中图例的数值和图中所对应的范围可知,净迁移率最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故选 B。(2)乙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甲省区是广东省,和甲省区相比,由图可知乙省区人口净迁移率低,A 错误;广东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居民经济收入高,新疆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经济收入低,B 错误;新疆位于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密度小,C
7、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人口数量受政策影响大,D 正确。故选 D。(3)河南省的人口净迁移率为负数,迁入人口远低于迁出人口。劳动力人口迁出,房地产消费市场减小,会阻碍房地产业发展,A 错误;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减少劳动力供给,B 错误;大量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土地压力,C 正确;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加速老龄化进程,D 错误。故选 C。4、“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8 B.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 C.农村环境质量好,利于养老 D.农
8、村生活条件的日趋改善 答案:A【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由于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薪较高,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更好的生存环境,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等,造成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故选 A。5、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 年广东全省 12601 万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 9344 万人,占74.15。下图为广州市 19832020 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9 (1)促使人口向广州集聚的推力有()A.农村
9、劳动力过剩 B.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C.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D.广州教育、医疗等条件好 (2)随着广东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水资源可能出现短缺农业用地消失 A.B.C.D.(3)广东整体上即将进入城市化的()A.早期发展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后期成熟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答案:A B 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广州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条件好,这是城市化的拉力;农村劳动力过剩,促使人口向城市10 集聚,这是城市化的推力。(2)随着广东城镇化
10、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水资源可能出现短缺,农业用地会减少,但不会消失。(3)目前我国整体城镇化达到约 65,仍处于城镇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即郊区城市化阶段,而广东作为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已达 74.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将进入城镇化后期成熟阶段。6、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创新经济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下图为20102017 年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散点及 2017 年常住人口规模分布图,其中以两条虚线为界线,将图示区域划分为 I、和四个象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我国主要城市中人口规模小、人口年均增长率低的城市多集中分布
11、在()A.象限 B.象限 C.象限 D.象限(2)图示象限中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年均增长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象限中()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口吸引力大 B.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C.全部城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 D.不同城市第一产业发展政策差异大(3)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1 A.改善城市环境 B.增强经济活力 C.优化城市布局 D.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C A B【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
12、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解答】(1)由图示可知,纵轴表示人口年均增长率,越靠下人口年均增长率越低,横轴表示常住人口规模,越往右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据此可知,我国主要城市中人口规模小、人口年均增长率低的城市多集中分布在象限。故选 C。(2)图示象限表示该城市人口规模大、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说明该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高,社会服务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大,故 A 正确。故选 A。(3)劳动力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力的质和量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劳动力的质体现为人力资本,是指12 人所拥有的
13、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正是人的这些属性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劳动力的迁移也带来经济活动的迁移。故选 B。7、“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服务短缺 B.基础设施落后 C.生态环境脆弱 D.乡村人口迁移(2)“共享村落”建设,可以()增加村民财产收益满足城市人田园梦想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 A.B.C.D.(3)“共享村落”实现了城乡居民权益共享、发展共享,顺应了()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 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 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 D.产业协
14、调发展大趋势 答案:D A 13 C【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1)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2)考查“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3)“共享村落”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养老业、休闲居住等,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让村里人增收,让城里人圆梦,实现城乡共赢。【解答】(1)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人口外迁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生态环境脆弱可能是导致人口外迁的直接原因,而不是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是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故选 D。(2)通过建
15、设共享村落,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居住、养老、文化等产业,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财产收益;城市市民可在农村租赁土地,也可以在农村养老,实现了城市人田园梦想,正确。“共享村落”建设主要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并不是为了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错。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3)“共享村落”与产城融合发展关联不大,A 错误;“共享村落”与区际协调发展和关联不大,B 错误;“共享村落”既能增加村民的财产收益,又能让城市人圆梦、发展共享,C 正确;“共享村落”与产业协调发展关联不大,D 错误。故选 C。8、“积分入户”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
16、外来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东莞14 市于 2010 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下图为 20102015 年东莞市积分入户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 2013 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转型升级 B.环境质量下降 C.交通拥堵加重 D.生活成本上升(2)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人口增加 B.经济增速变化 C.入户政策调整 D.居住条件变化(3)“积分入户”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A.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D.提升劳动力素质 答案:A C 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7、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5 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综合题 9、读我国两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地 区 年 生物量(万吨)可 承载 人 口(万)最 大 可能 人 口密 度(人/平 方 千米)长 江 中下 游 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 海、西 藏 地区 10000 1000 4(1)比较表中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_。(2)提高青海、西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采取哪些合理措施:_。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大;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小。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青海、西
18、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土壤贫瘠 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交通,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因地制宜,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充分开发太阳能、地热等能源,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及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应用。(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年生物量 88600 万吨,可承载人口 22000 万,而青海、西藏地区年生物量 10000 万吨,可承载人口 1000 万,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大,而青海、西藏地区的土地16 生产潜力小。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
19、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土地生产潜力高;而青海、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土壤贫瘠,土地生产潜力较低。(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青藏高原海拔高,太阳能丰富,且青藏高原地区地热能丰富,可充分开发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其次,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或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再次,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发展交通,提高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最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小提示:10、阅读
20、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型城镇化驱动下,乡村人口转型呈现就近非农化不断增强等新特征。某大学研究人员以岳阳市为例,选定城关型(A 村)、偏远山区型(B 村)、传统农业型(C 村)三个典型村庄,调查其人口的转型特征,发现乡村人口的转型与当地自然本底、地域经济、社会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A 村位于临湘市城关长安街北郊。村辖区建有化肥厂,另有环保砖厂、文创因等多家企业。人均耕地 1.37 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18 亩,且因处平原,鲜有抛荒。B 村隶属于临湘市羊楼司镇。B 村距镇区 10.00km,但因山路,车程约 40 分钟。该村辖区耕地破碎,人均仅 0.65 亩,荒废严重。近几年村里虽建成楠
21、竹合作社、果蔬采摘园、旅游农庄,但尚处积累阶段,效益欠佳。C 村位于岳阳县柏祥镇,距县城较远(19.60km)、距镇区较近(5.00km).辖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 1.63 亩。除传统水稻和生猪生产,村庄开始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下图分为 A、B、C 村位置图,A、B、C村每年省内流动人口占本村流出总人口比重变化图。17 (1)分析比较 A 村、B 村、C 村外出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的大小,并从自然条件及其开发利用的角度说明原因。(2)根据 A、B、C 三村省内流动人口比重的变化特征,分析这种变化对其所在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我国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型村庄,请以 C 村为例,为农
22、业型村庄城镇化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外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A 村C 村B 村。自然条件:A 村人均耕地较多,且多平原,地理位置优越;B 村人均耕地最少,且多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位置偏远;C 村人均耕地最多,以丘陵为主。开发利用水平:A 村建有多家工业企业,开发利用程度高;B 村农业生产低下,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差;C 村农地资源开发利用好,农业已实现初步农业产业化。(2)社会: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老龄化问题;降低农村空心化程度,稳定农村治安环境。经济: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带动乡镇及周边县市服务业发展。(3)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加大对其农业的支持,进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
23、业化进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18 和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能安心留在农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措施。(1)由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迁出多;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出少。由材料信息可知,A 村人均耕地较多,且多平原,地理位置优越;A 村建有多家工业企业,开发利用程度高,人口迁出少;B 村人均耕地最少,且多山地,旅游资源丰富,位置偏远;B 村农业生产低下,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差,人口迁出最多;C 村人均耕地最多,以丘陵为主;C 村农地资源开发利用好,农业已实现初步农业产
24、业化,人口迁出比 A 多。所以外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A 村C 村B 村。(2)根据图可以看出,A、B、C 三村省内流动人口占本村流出总人口比重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人口出现了回流到时省的现象,影响主要从农村社会稳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回答,具体为:人口就近就业,可以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老龄化问题;降低农村空心化程度,稳定农村治安环境;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乡镇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3)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农业型村庄城镇化主要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工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来分析。具体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
25、产品加工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加大对其农业的资金、技术支持,进行规模化经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能安心留在农村。小提示:11、读图“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因素表示_,它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19 (2)图中 B 因素表示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3)图中的 C 因素表示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 C 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4)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_(变化/稳定)的。答案:自然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消费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变化 解析: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资源丰富程度。(1)根据题意可知:A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 A 是自然资源。(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 是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因此 B 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3)根据图中信息以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可知:C 是文化生活和消费水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 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4)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范围的变化,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变化的。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