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生福利与社会保障民生福利与社会保障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二O一二年九月耿永志耿永志 E-mail: QQ:460929272 Tel:13785109451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河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副教授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MPA)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MPA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兼职教授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兼职教授中英企业行政管理河北省考试培
2、训中心副主任中英企业行政管理河北省考试培训中心副主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耿永志耿永志当前我国的主要民生问题当前我国的主要民生问题 刘秀萍刘秀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杨辉杨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 耿永志耿永志医药卫生体制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与医疗保障改革与医疗保障 王春城王春城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与管理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与管理 高志敏高志敏就业保障与失业保险就业保障与失业保险 耿永志耿永志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王丽王丽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中国
3、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 王宪锋王宪锋一、民生建设及其背景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加快社会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实行为一
4、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遣愿的继承和发展。民生为大 民生为重 民生为先怀天下与关注百姓 得民心者得天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温暖”成为10年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词。10年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5、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10年来,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塑公共精神 育管理英才二、加快民生建设的意义 将过去我们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后来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现在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十七大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
6、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
7、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二)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
8、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三)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
9、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才能凝聚合力合力才能兴邦!(四)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
10、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四、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养老就医住房安全(食品 工伤 交通 污染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教育 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府机关、社区、大中型企业 专业的应用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扩大内需。5050年代淘米洗菜,年代淘米洗菜,6060年代洗衣灌溉,年代洗衣灌溉,7070年代水质变坏,年代水质变坏,8080年代鱼虾绝代年代鱼虾绝代.专家预测:专家预测:1919世纪全世界抢的媒,世纪全世界抢的媒,2020世纪全世界抢的是石油,世纪全世
11、界抢的是石油,2121世纪抢的将是水。世纪抢的将是水。2010年12月,全国社科规划办批准了由中山大学牵头(申曙光教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四、民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前沿问题)民生保障事业需要民生保障事业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的“经济30年”,未来30年应该是“民生30年”。由于一直没有形成关于民生发展的总体战略,民生发展难以在整体上取得突破。中央有必要尽快研究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关注和重视民生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由被动考虑向主动部署和安排转变,由孤立和分割地考虑向全面统筹和规划转变。全国人大常
12、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我国30多年的发展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民生维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民生的初步改善是30多年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果;民生升级是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必须注意三个“不可低估”:不可低估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可低估发展失衡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不可低估新时期民生全面升级所带来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民生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开创了民生为重的新时代,今后的道路应当是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优先的道路。为此,民生保障事业一定要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民生保障需要关注社会公平民生保
13、障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提出,在提供基本保障的基础之上,要走向社会公平,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配资源,发展民生。郑功成教授认为,民生保障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比信心更宝贵的是稳定的安全预期。有了稳定的安全预期,才会有信心。“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等民生制度不仅要逐渐走向定型,同时要缩小不公平。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提出,民生保障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居民,这需要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民生保障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民生保障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更需合理的投入机制更需
14、合理的投入机制贾康指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更需合理的投入机制与方式。比如公租房建设可以采取“BOT”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投入资金的使用要高度注重机制合理化。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提出,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并不是过去的政府福利,需要按照基金平衡的原则来使用,但现在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以医疗保险为例,近几年为了解决职工个人医疗负担重的问题,不断放宽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这就违背了收支平衡原则。这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要把社会保障和民生保障建立在具有科学、规范的、稳定的运行机制之基础上。民生保障需要民
15、生保障需要“软硬兼施软硬兼施”将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内容将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内容 中山大学岳经纶教授提出,社会服务是针对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及家庭提供服务。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的是“硬件的建设”,强调经济性的保障。建立民生保障体系也需要“软件的建设”,需要凸显社会服务的战略地位。发展社会服务可以拓展公共服务的范畴,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冯晓丽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当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石家庄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角度
16、切入多角度切入建设综合性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综合性的民生保障体系多位专家提出,要重视特殊群体的民生保障。长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提出,由于工业化与非农产业的发展,农外就业机会增加,城镇化与人口的自由流动,农业的劣势不断凸显,弃农机会成本降低,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这是农村民生保障建设过程中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人口流动与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与进入机制,寻找土地福利的替代机制。保障和维护农民土地的财产性权利,加强土地的财产功能,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传市场与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启动农村市场以增加内需,进而提供民生保障的重要战略。中山大学宋世斌副
17、教授提出,要关注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的农民工和低收入阶层为主体的“夹心层”的民生保障问题,他们是富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人群,但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保障容易受到忽视。多位专家提出,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未来的关键是要完善制度,尽快解决具有普遍性、影响全局的问题。李惠武认为,要从简单的“好事”做起,满足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广东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王平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民生改善和保障的重要作用。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对我国养老保险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8、。他认为,全国统筹虽是养老保险发展的最终形式,但从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出发,结合我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立法体制、干部体制的特点,现阶段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及模式的战略选择应定位为“稳定与完善省级统筹,促进全国调剂”。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蔡禾教授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状况及民办义务教育的政策,并提出,国家应该设立民办义务教育低息或免息专项贷款,吸引更多的有心人士投资该领域;对捐资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免税政策;建立民办义务教育财政补贴制度,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给予补贴;以政府购买教师岗位的办法提高民办教育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山大学王珺教授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还在拉大。他认为,工资差距的拉大与民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除了要建立工资谈判机制之外,政府“让利”,化税为薪,给劳资双方创造更大的协商空间,也是形成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必要前提。中山大学朱亚鹏副教授对中国的住房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认为,把住房政策定义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范畴,忽视了住房公平、负担能力问题和社会融合问题,住房政策特别是住房保障政策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政策反思。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