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脏内二科 李怡霖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一般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时间标准。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猝死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并以中老年人居多。什么是猝死什么是猝死?由于猝死发生突然,事前可能无任何征兆,所以更需要我们留心观察。部分患者在猝死前有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有些会出现心前区闷痛,并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极度疲乏感、头痛、头晕。当猝死发生时,心脏丧失有效收缩415秒即可有昏厥和抽搐,呼吸迅速减慢、变浅,以致停止,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脉搏不能触及,皮肤出现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死前有些病人可发出异常鼾声,但也有些患者会在睡眠中安静地
2、死去。导致猝死的最直接和密切因素是相关疾病。在一项对108例原因不明猝死病例进行尸检及其他检查中发现,有97%的死者能找到猝死的原发疾病。那么,能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发疾病又有哪些呢?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猝死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猝死?冠心病是老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文献显示,我国因冠心病猝死的平均发生率为28.7/10万,占冠心病总死亡率的45.1%。这些死亡者生前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常堵塞严重,平常重视不够或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人几乎没做过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在某些诱因下发生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此外,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恶性心律
3、失常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心脏病心脏病由于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结合死者尸检表明,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老年猝死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有的因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也容易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肺动脉较大分支的堵塞,即可出现致命性后果,抢救成功率也低。肺栓塞肺栓塞主要是脑出血。脑出血病患者绝大多数有血管病的基础,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是常见病因。在情绪激动、烟酒等不良刺激下,常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以致血管破裂。出血量较少急送医院救治,可保全生命。但许多患者由于出血量大,形成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导致迅速
4、死亡。所以,当患者一旦出现头痛、恶心等先兆时,一定要加以重视。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其中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导致猝死较多。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同样可发生猝死。消化道出血患者常有潜在的食道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大量服药或应激史。夜间突发出血引起休克或呕吐物阻塞咽喉引起窒息等,常常是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血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p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正规,或接受降糖药治疗后未及时进餐;p血糖水平变化较大,夜间常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由于夜间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如果同时应用受体阻滞剂等会导致应激能力进
5、一步减退,加之熟睡等因素,往往不会出现心慌、饥饿、出汗等典型低血糖症状,患者不易觉察而导致猝死。低血糖低血糖其他引起猝死的原发疾病还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子痫、羊水栓塞因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固缩肾及尿毒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双侧肾上腺出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甲亢合并心衰及甲状旁机能减退等;传染病,如暴发型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暴发型乙型脑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逍遥型肠伤寒及肺型或肠型炭疽等;不明原因猝死,如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婴儿猝死综合征过敏性猝死及免疫异常猝死等。引起猝死的根本原因为自然性疾病,但猝死的发生往往是有条件的,有些条件起着诱发因素的作用。这些条件对完全健康的人
6、本无危害,或危害较小,可是对患有潜在严重疾病的病人却能引起猝死。能诱发猝死的因素很多。比如精神因素,包括狂喜、悲伤、惊惧、恐怖、愤怒、过度兴奋、紧张等。还有体力活动,如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搬重物等。此外,外伤或感染,暴饮暴食,过冷过热及性交等也会引发猝死。当然,在安静状态,如休息、睡眠或谈话间,也可能发生猝死。猝死的诱因猝死的诱因健康生活健康生活 远离猝死远离猝死研究表明,在心脏性猝死者中,有90%以上的人都吸烟。比吸烟者受害更严重的是被动吸烟者。这是因为当吸烟者将烟放在口中吸入时,烟前端燃烧的最高温度有1 200摄氏度,足以将有害物质杀死;但是当拿在手上由烟草自行燃烧时,温度只有600摄氏度
7、,各类有害物质都会飘散出来,对吸烟者及周围的人产生危害。戒烟戒烟吸烟不仅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再梗塞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研究显示,在心肌梗塞后17个月中,戒烟者较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减少45,在3年后,戒烟者较吸烟者心脏原因死亡及再梗塞明显降低。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故应力劝患者的亲属戒烟,患者最好应在无烟环境中工作。吸烟还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提倡清淡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浓茶。少吃蛋黄、动物内脏、海鲜、肥肉,等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有高血
8、压和心衰的患者应同时限制盐的摄入。体重超重者应每日减少饮食总热量。其中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多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诱因之一,如有便秘,应避免用力,使用缓泻型通便药。合理调整饮食合理调整饮食肥胖者更应控制饮食康复期病人可适当进行锻炼,但应循序渐进,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保健操、太极拳等。锻炼过程中如有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应停止活动,及时就诊。注意劳逸结合注意劳逸结合日常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洗澡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
9、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并做好应急准备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外出随身挟带应急卡,写清姓名、年龄、电话、血型、地址,卡片用白硬纸制作,随身携带,放在容易取出的口袋内,一旦自觉不测,应尽快从口袋内取出。一旦发病,昏迷不能自述时,使他人或医生能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其病史,从而获得急救处置。患者如有胸痛、胸闷伴大汗、恶心、憋气等症状,特别是持续十五分钟以上或几天内反复发作的,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如就诊时有胸
10、痛发作最好选择急诊科,以免等候时间过长出现危险。在就诊时应有家属陪同。随身携带写有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的卡片,放在易于取出的衣袋里。做好应急准备做好应急准备猝死的抢救由于猝死的突发性强,所以一旦作出猝死的诊断就应立即实施抢救,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实现心肺复苏。识别心跳骤停 首先可用数秒钟判断患者意识是否丧失,可轻拍患者或于患者耳边呼喊患者至少两次呼救 在不延迟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设法(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打电话)通知急救医疗系统口对口人工呼吸 急救人员一手托起病人颈部使头部尽量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呼吸后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气,每分钟12次(每按压心脏1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胸外心脏按压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急救人员以左后掌根部置于病人胸骨的下半段的2/3处,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双手有节奏地按压,借助身体下压的力量有节奏地每分钟按压100次,但要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