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园林与风景建设第一节 概说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因素。“园园”之构成一、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阶段一、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阶段 1.汉代及以前:汉代及以前:从利用自然山林到人造假山;从利用自然山林到人造假山;2.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转折期、山水园奠基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转折期、山水园奠基期3.隋唐:自然式风景园林全面发展隋唐:自然式风景园林全面发展4.两宋:自然式风景园林更为普遍发展两宋:自然式风景园林更为普遍发展5.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极盛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极盛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生产生活生产生活娱乐、文化娱乐、文化利用自然利
2、用自然物质享受物质享受模仿自然模仿自然精神认知精神认知1.汉代及以前:汉代及以前:从利用自然山林到人造假山;从利用自然山林到人造假山;1)、*先秦时期,帝王贵族狩猎苑囿。“囿”蓄养野兽供打猎的场所;“苑”又称为有围墙的圃,即在围墙中种有树木,固定一个保护范围,未作特别的艺术加工;台高台,摹拟圣山,以观天象、通天神及登高远眺 2)、景观意象的模仿神仙思想*汉武帝建太液池,池中建象征仙境的三山“蓬莱、瀛州、方丈”“一池三山一池三山”从此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从此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例:上林苑(汉)例:上林苑(汉)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发展
3、的主要阶段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2.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转折期、山水园奠基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转折期、山水园奠基期1)、审美观念改变,以自然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审美观念改变,以自然为独立的审美对象;2)、园林意境改变:写意自然,表现自然;)、园林意境改变:写意自然,表现自然;3)、风景园林发展;)、风景园林发展;帝室苑囿帝室苑囿城市私园、郊邑园林城市私园、郊邑园林寺观园林寺观园林城市和近郊风景点有所发展城市和近郊风景点有所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3.隋唐:自然式风景园林全面发展隋唐:自然式风景园林全面发展 1)城市和近郊风景点的发展芙蓉池、曲江池 2)帝王
4、苑囿和离宫的兴作极盛华清池 3)私家园林兴盛(园林小型化)。4)山居别墅王维“辋川别业”、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诗人参与创作,昭示文人园林的萌芽,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进诗情画意,诗、画、园林三种艺术相渗透。)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唐长安曲江池4.两宋:自然式风景园林更为普遍发展两宋:自然式风景园林更为普遍发展地方城市;一般庶民地方城市;一般庶民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重要人物:重要人物:宋徽宗赵佶赵佶把玩石头,不入自然;“艮艮岳”追求奇峰阴洞 米芾米芾“漏、透、瘦、皱漏、透、瘦、皱”四字相石法四字相石法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
5、国古代园林的发展5.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极盛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极盛*两个高潮: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官僚地主园林的繁荣;清中叶帝王苑囿和扬州、苏州等江南各地私家园林的兴盛(乾隆下江南)*理论著作:计成园冶(明)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文震享长物志(明)。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沈夏浮生六记(清)*造园高手代表:朱砼中、计成、张涟、张然、仇好石、石涛等。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 1.理景的普及化理景的普及化 都城 地方城市;上层阶级 一般庶民 2.园林功能生活化园林功能生活化 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3
6、.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要素密集化 规模变小,元素变多;疏朗 繁密 4.造园手法精致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朴野朴野 精致精致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 1.理景的普及化理景的普及化 都城 地方城市;上层阶级 一般庶民 2.园林功能生活化园林功能生活化 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3.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要素密集化 规模变小,元素变多;疏朗 繁密 4.造园手法精致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朴野朴野 精致精致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 1.理景的普及化理景的普及化 都城
7、 地方城市;上层阶级 一般庶民 2.园林功能生活化园林功能生活化 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3.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要素密集化 规模变小,元素变多;疏朗 繁密 4.造园手法精致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朴野朴野 精致精致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二、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点 1.理景的普及化理景的普及化 都城 地方城市;上层阶级 一般庶民 2.园林功能生活化园林功能生活化 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3.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要素密集化 规模变小,元素变多;疏朗 繁密 4.造园手法精致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朴野朴野 精致精致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我国古代园林的
8、发展一、皇家园林的特点一、皇家园林的特点1、规模大、占地广、选址好,一般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2、多元功能类型“前宫后苑”。很大一部分用于拜佛、居住、办公;宫殿部分自成一区,主体布局较严整,中心建筑尺度很大、色彩壮丽;苑囿建筑布置较随意;3、平面构图上建筑群中轴对称,建筑与建筑之间轴线平行错位;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一、皇家园林的特点一、皇家园林的特点4、立体构成:主体空间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岛上,起统帅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一、皇家园林的特点一、皇家园林的特点5、重视视觉收放,山面水开阔,背水幽深,具有丰富的轮廓线;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一、
9、皇家园林的特点一、皇家园林的特点6、集仿各地名园,园中之园;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一、皇家园林的特点一、皇家园林的特点7、山石:叠石只用在园中园等小范围中;大范围内,主要依靠堆土成山,真山和假山相结合的手法;8、花木: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同于私家园林以单株欣赏为主。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一、皇家园林的特点一、皇家园林的特点6、山石:叠石只用在园中园等小范围中;大范围内,主要依靠堆土成山,真山和假山相结合的手法;7、花木: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同于私家园林以单株欣赏为主。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第二节第二节 明
10、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第二节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明清皇家苑囿二、实例二、实例1.北京明清三海1)历史沿革 金:太液池、琼华岛、金:太液池、琼华岛、“大大宁宫宁宫”;元:成为内苑,元:成为内苑,“太液池太液池”明清:仍沿用,加挖南海,明清:仍沿用,加挖南海,合中海、北海为三海,称西苑,合中海、北海为三海,称西苑,是明清主要帝苑。清时在三海是明清主要帝苑。清时在三海中又多兴建,尤其北海,顺治中又多兴建,尤其北海,顺治八年在琼华岛顶建喇嘛塔,山八年在琼华岛顶建喇嘛塔,山前建佛寺,形成竖向构图中心。前建佛寺,形成竖向构图中心。二、实例二、实例1.北京明清三海 2 2)组成)组成“以池岛为中心以池岛为中
11、心”,池周环以若干,池周环以若干建筑群。建筑群。琼华岛琼华岛团城团城五龙亭五龙亭濠濮间濠濮间画舫斋画舫斋静心斋静心斋2)组成A、团城团城承光殿B、琼华岛北北海琼华岛北北海白塔C、东岸建筑C、东岸建筑濠濮间濠濮间濠濮间濠濮间D D、北岸建筑、北岸建筑包括:静心斋、包括:静心斋、五龙亭及几五龙亭及几组宗教建筑组宗教建筑五龙亭静心斋北北望五龙亭静心斋静心斋静心斋静心斋静心斋静心斋3)设计手法A A、平面:轴线平行和主要轴线错位的关系、平面:轴线平行和主要轴线错位的关系B B、立面:、立面:琼华岛丰富的轮廓(被看)琼华岛丰富的轮廓(被看)白塔竖向构图中心(观景点)白塔竖向构图中心(观景点)C C、空间
12、构成观景建筑的设置;、空间构成观景建筑的设置;D D、多层次、多境界的追求,通过园中园等一些小型景点来、多层次、多境界的追求,通过园中园等一些小型景点来体现。体现。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重点)(重点)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1)历史沿革)历史沿革1750乾隆1860英法联军1886光绪1888慈禧1900八国联军1905部分修复总面积290公顷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2)、)、*清漪园得以建造有三原因:清漪园得以建造有三原因:(1)治水,以利北京城的供水;)治水,以利北京城的供水;(2)乾隆为母亲祝寿献礼;)乾隆为母亲祝寿献礼;(3)以)以“三山五园三山
13、五园”为主体全盘考虑,成为为主体全盘考虑,成为“三山五园三山五园”的中点,一园建成,全局皆活。的中点,一园建成,全局皆活。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3)组成)组成(1)宫门和万寿山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部的朝廷宫室部分俯视排云殿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3)组成)组成(2)前山部分)前山部分俯视排云殿2.清漪园(颐和园)排云殿前牌坊清漪园(颐和园)排云殿前牌坊2.清漪园(颐
14、和园)佛香阁清漪园(颐和园)佛香阁2.清漪园(颐和园)无梁殿清漪园(颐和园)无梁殿“智慧海智慧海”2.清漪园(颐和园)长廊清漪园(颐和园)长廊长廊作用:1、全天候游览路线,条件好;2、构成上起到串珠引线作用;3、是前山和昆明湖的过渡层次;4、自身构成独特的景观,具有画框作用。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3)组成)组成(2)前山部分)前山部分特点:特点:1、以大体量建筑、高、以大体量建筑、高密度、轴线对称、密度、轴线对称、布局严整、黄瓦红布局严整、黄瓦红柱的效果勾画了皇柱的效果勾画了皇家园林气派的场面;家园林气派的场面;2、有虚、有实、有紧、有虚、有实、有紧、有松,富于变化,有松,富于变
15、化,使建筑融合于山林使建筑融合于山林之中。之中。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3)组成)组成(3)后山后湖部分)后山后湖部分须弥须弥2.清漪园(颐和园)后山建筑清漪园(颐和园)后山建筑2.清漪园(颐和园)苏州街清漪园(颐和园)苏州街2.清漪园(颐和园)谐趣园,园中之园,仿无锡寄畅园清漪园(颐和园)谐趣园,园中之园,仿无锡寄畅园2.清漪园(颐和园)谐趣园清漪园(颐和园)谐趣园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3)组成)组成(3)后山后湖部分)后山后湖部分南北狭长、偏于幽闭,以南北狭长、偏于幽闭,以山林野趣为设计的基调山林野趣为设计的基调布局特点:布局特点:1、化河为湖、开合多变;、化河为
16、湖、开合多变;2、水面的收放与两岸山势高、水面的收放与两岸山势高低凹凸紧密配合,山水相得低凹凸紧密配合,山水相得益彰;益彰;3、堆叠北岸土山和南岸真单、堆叠北岸土山和南岸真单协调成整体,使前者仿佛是协调成整体,使前者仿佛是后者特天然延伸;后者特天然延伸;4、后湖和总部开辟买卖街,、后湖和总部开辟买卖街,自然河岸变成人工河岸,增自然河岸变成人工河岸,增添独特的河街景象,丰富沿添独特的河街景象,丰富沿河景点特色和景观对比;河景点特色和景观对比;5、设置园中园,富有江南园、设置园中园,富有江南园林意趣。林意趣。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3)组成)组成(4)昆明湖、南)昆明湖、南湖、西湖部分
17、湖、西湖部分以以“山林野镜、海阔天山林野镜、海阔天空空”为主题,前湖为主题,前湖水面广阔,是清代水面广阔,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皇家园林中最大的水面。水面。两堤两堤 (西堤、支堤西堤、支堤)三湖三湖 (昆明湖、南湖、西湖昆明湖、南湖、西湖)三岛三岛 (南湖岛、藻鉴岛、治镜岛南湖岛、藻鉴岛、治镜岛)“一池三山一池三山”2.清漪园(颐和园)远望南湖岛、十七孔桥清漪园(颐和园)远望南湖岛、十七孔桥2.清漪园(颐和园)十七孔桥清漪园(颐和园)十七孔桥2.清漪园(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4)宏观布局)宏观布局(1 1)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18、(2 2)湖区采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相结合的做法;)湖区采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相结合的做法;)湖区采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相结合的做法;)湖区采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相结合的做法;(3 3)山体运用了前山)山体运用了前山)山体运用了前山)山体运用了前山“寺包山寺包山寺包山寺包山”和后山和后山和后山和后山“山包寺山包寺山包寺山包寺”两种处理两种处理两种处理两种处理方式;方式;方式;方式;(4 4)以建筑构成景观中心;)以建筑构成景观中心;)以建筑构成景观中心;)以建筑构成景观中心;(5 5)建筑美和自然美相结合;)建筑美和自然美相结合;)建筑美和自然美相结合;)建筑美和自然美相结合;(6 6)多元的
19、景观特点:既有前山的)多元的景观特点:既有前山的)多元的景观特点:既有前山的)多元的景观特点:既有前山的“仙台琼阁仙台琼阁仙台琼阁仙台琼阁”,也有后山,也有后山,也有后山,也有后山后湖的后湖的后湖的后湖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既有浓墨重彩的雍容华贵,也有清;既有浓墨重彩的雍容华贵,也有清;既有浓墨重彩的雍容华贵,也有清;既有浓墨重彩的雍容华贵,也有清单宁静的山林野趣;既有山峦重叠的远山借景,也有一望单宁静的山林野趣;既有山峦重叠的远山借景,也有一望单宁静的山林野趣;既有山峦重叠的远山借景,也有一望单宁静的山林野趣;既有山峦重叠的远山借景,也有一望无际的碧波连天;既有突出无际的碧
20、波连天;既有突出无际的碧波连天;既有突出无际的碧波连天;既有突出“海阔天空海阔天空海阔天空海阔天空”的风景主题,也的风景主题,也的风景主题,也的风景主题,也有包容小桥流水的清幽境界。有包容小桥流水的清幽境界。有包容小桥流水的清幽境界。有包容小桥流水的清幽境界。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山庄特色;模仿;借景湖区湖区山区山区平原区平原区宫殿区宫殿区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澹泊敬诚殿澹泊敬诚殿 卷棚顶、风格淡雅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湖区景色湖区景色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金山仿镇江金山寺金山仿镇江金山寺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烟雨楼仿嘉兴南湖烟雨楼烟雨楼仿嘉兴南湖烟雨楼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文津阁文津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