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92.68KB ,
资源ID:4199511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1995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与练习基本内容: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基本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2.基本要求:识记:马克思主义(狭义、广义)、理解:不同角度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应用: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基本内容: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

2、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2.基本要求:识记: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物质、意识、运动、相对静止、时间和空间、实践、联系、发展、新生事物、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质、量、度、量变和质变、否定之否定、“两点论”、 “重点论”、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列宁的物质定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3、的关系;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主要特点;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应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我们的根本要求及重要意义;普遍联系观点的实际指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质量互变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的指导意义。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2.基本要求:识记:主体、客体、先验论、反映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经验论、唯理论、真理、谬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价值评价、价值观。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关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过程);真理的客观性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价值的主要特性;党的思想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统一的。应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的实际意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原理的现实意义;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从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基本内容: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人们群众是历史的才创造者。2.基本要求:识记: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意识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阶级、国家、社会革命、人民群众、唯意志论、宿命论。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力的基本(实体)要素;生产关系的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应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现实意义;生产关系一定要

7、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重要意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2.基本要求:识记:资本原始积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劳动力和劳动、所有制、所有权、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

8、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资本积累、资本的有机构成、利润、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价值。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累的实质、一般规律和必然结果;产业资本循环的不同阶段及资本的不同职能;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及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的条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

9、本矛盾及其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及在当代的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认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具体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的实证分析。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基本内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

10、然性。2.基本要求:识记:生产集中、垄断、垄断组织、金融资本、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法人资本所有制理解: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特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应用:具体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从实例剖析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基本内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

11、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基本要求:识记: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政党。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局限性;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基本形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无产阶级政党是新型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应用:具体评析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社会主义早产论”分析;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加

12、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意义;对当代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评价;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2.基本要求:识记:共产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含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实行共产主义是一

13、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应用:分析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实现的可能性;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社会;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客观必然与主观追求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 )A.马克思、爱因斯坦 B.牛顿、爱因斯坦C.马克思、牛顿

14、D.达尔文、牛顿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

15、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

16、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阶级性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14.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15.马克思“包

17、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1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分析与综合 C .归纳与演绎 D.历史与逻辑的方法17.从( )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A.创造者 B.继承者 C.主要内容 D.阶级属性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时代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19.马克思恩格斯的( ),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A.高尚人格 B.崇高理想 C.奋

18、斗精神 D.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20.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 )的统一。A.科学性与革命性 B.世界观与方法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政治与经济2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剩余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22.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23.( )开创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之一。A.共产党宣言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资本论24.马克思

19、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B 6.C 7.A 8.B 9.B 10.C 11.A 12.A 13.A 14.B 15.A 16.A 17.D 18.A 19.D 20.A 21.D 22.B 23.B 24.A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相对和平 B.世界大同 C.对话与对抗D.发展与不平衡 E.联合与竞争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来看,可分为两大思潮,这两

20、大思潮是( )A.人本主义 B.唯意志主义C.实用主义 D.科学主义E.存在主义3.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是( )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D.英国工人争取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 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德国古典哲学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改革开放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

21、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E马克思的理论创造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理论品质是:A.继承 B.创新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E.与时俱进9.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E.祖国的未来10.马克思主义是(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

22、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1.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12.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A.第一要义是发展B

23、.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参考答案:1.ACDE 2.AD 3.ABD 4.BCD 5.BC 6.ABC 7.ABC 8.CDE 9.ABCDE 10.ABCD 11.ABC 12.ABCD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

24、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唯物论和唯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世界观和方法论

25、 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10.“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

26、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 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12.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13.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15.在唯物辩

27、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17.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的认识方法是( )A A联系的方法 B. 发展的方法 C. 实事求是的方法 D. 矛盾分析法18.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A. A.可知性 B. 客观性 C. 偶然性 D. 随机性 1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 社

28、会规律的历史性 B. 自然规律的不可重复性C. 社会规律的间断性 D. 自然规律的盲目性20.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21.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这是根本错误的,原因在于( )A.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 B.人的理性受到情感的作用 C.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D.人的情感也为自然立法2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

29、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23.有人说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的活动是受到他们各自的目的、理想和愿望等因素支配的,因此不存在社会规律。这种说法违背了( )A.社会规律的可知性 B.社会规律的属人性 C.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D.社会规律的差异性24.“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参考答案:1.C 2.D 3.A 4.B

30、5.A 6.B 7.B 8.A 9.C 10. A 11. C 12. B 13. A 14. B 15. C 16.A 17.D 18.B 19.A 20.A 21.C 22.C 23.C 24.D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B.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C.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2.“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

31、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4.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6.新事物是( )A在时间上最新出现的事物 B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C具有强大生命力和

32、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D为大多数人所拥护的事物7.意识被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突出表现在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的创造性 B.意识的目的性 C.意识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意识能够调节人们的生理活动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C.人的意识的创造性 D.人类活动的受动性9.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方法的有:( )A.“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B.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C.“尚和去同”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33、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参考答案:1.AC 2.BD 3.ABC 4. ABCD 5. ABC 6.BC 7.ABCD 8.AB 9.ABCD 10. ABCD 11. ABCD第二

34、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一切唯物主义都是( )A.不可知论B.唯实论C.可知论D.辩证法2“我思故我在”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4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 )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D 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

35、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D.具有社会性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36、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客观事物D.人的意识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

37、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13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工具的改进发达D.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15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38、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从实践中得出可靠的结论18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A.客观性B.绝对性C.全面性D.相对性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A.直接现实性B客观普遍性C.能动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2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C真理是对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具有绝对性,谬

39、误具有相对性22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23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24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作出了准确的预报。这件事说明()A.认识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D.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参考答案:1.C 2.D 3.A 4.C 5.C 6.A 7.D 8.D 9.C 10.A

40、 11.B 12.A 13.B 14.B 15.A 16.C 17.C 18.D 19.A 20.D 21.A 22.C 23.C 24.A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 )A.从物到感觉到思想B.从思想和感觉到物C.认为物和思想同时产生D.反映论E.先验论2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 )A.抽象性B.间接性C.直接性D.内在规定性E.形象性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 )A.感性认识不可靠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

41、识相互联系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依赖E.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促进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论断揭示了(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对一个具体事物认识的实践只是相对的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认识是一个无限过程E.人类认识活动的总规律5下列现象什么属于理性认识( )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B.蹲点调查,掌握材料C.调查研究,制定政策D.总结经验,制定政策E.政策妥否,实践检验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是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42、(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7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因为( )A.逻辑证明是实践之外的辅助标准B.实践检验的结果还靠逻辑证明来判决C.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指导D.逻辑证明是与实践检验互补的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法E.认识的形式决定的8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

43、( )A.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11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条件的有( )A.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C.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D.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E.使理论为

44、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2头孢曲松钠这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如果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的现象,在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时曾出现病人致死的案例,医学上称之为配伍禁忌。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禁止这种药物的使用,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写清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说明。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B.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C.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D.认识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E.应该在普遍联系中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1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 )A.它把实践

45、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B.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C.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D.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参考答案:1. AD 2. CE 3. CD 4. ACDE 5. CDE 6. ABDE 7. AD 8.ABCE 9.ABDE 10.ABDE 11.CDE 12.CDE 13. ABCD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