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三)机械效率的测量及计算类型1机械效率的测量1. 林红同学用如图ZX3-1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忽略绳重和摩擦)。图ZX3-1(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选填“静止”或“拉动”)时读数。(2)若重物以0. 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m/s。(3)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4)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5)林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再
2、次做了实验,如图丙所示。林红多使用了一个滑轮,这样做的目的是()A. 可以省力B. 可以省功C. 可以省距离D. 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6)林红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 林红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s=0. 50 m的木板搭成一个如图ZX3-2所示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G=5. 0 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图ZX3-2L/m0. 450. 400. 350. 30W额/J0. 900. 800. 700. 60(1)林红在实验中,调整斜面高度为h=0. 22 m,将物块从斜面底
3、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 0 N,则有用功为J。(2)林红利用上述器材进一步研究发现,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时,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与斜面的水平长度L的关系如上表。通过数据分析,林红得出了结论:W额与L成比。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 40 m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写成百分数的形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 林红同学用如图ZX3-3所示的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图ZX3-3(1)林红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
4、为=。(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林红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做的功,杠杆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林红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是(选填“最大”“最小”或“相等”)的。(4)本实验中,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类型2机械效率的计算4. (不定项)2018江西样卷如图ZX3-4所示,用力F拉
5、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在时间t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物体未拉出水面),若物体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图ZX3-4A. =G3FB. =G-Vg3FC. W有=GhD. P有=(G-Vg)ht5. 如图ZX3-5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在20 s的时间内将重为4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5 m,所用的拉力为300 N。求这个过程中:(1)工人做的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ZX3-56. 2018南昌一模如图ZX3-6所示,A、B物块的质量分布均匀,长度分别是a、b,重力分别是GA、GB;A、B两长方体底面积SASB=32,滑轮下的绳子挂在两物体结合
6、部位恰好A、B水平静止,且在拉力F=62. 5 N的作用下匀速竖直向上运动,滑轮的机械效率=80%,GA=60 N。求:(1)A、B两物块的总重力G0。(2)ab的比值是多少。(3)A、B两物块的密度AB的比值是多少。图ZX3-67. 如图ZX3-7所示,工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500 N的推力,将重800 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再用100 N的水平推力使其沿水平台面匀速运动5 s,到达C点。已知AB长3 m,BC长1. 2 m,距地面高1. 5 m。求:(1)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2)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3)斜面的机械效率。图ZX3-78. 如图ZX3-8所示,林红同学在探究利
7、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将杠杆一端固定,中点处挂有一重力G为20 N的物体,现在竖直提起杠杆的另一端,使物体缓慢匀速提升。(摩擦忽略不计)(1)若不计杠杆自重,求拉力F的大小。(2)若杠杆是一根自重为5 N、材料均匀的硬棒,将物体提升的高度h为0. 1 m,林红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W有为多大?机械效率是多大?图ZX3-8【参考答案】1. (1)拉动(2)0. 3(3)低(4)4(5)D(6)相同解析(4)忽略绳重和摩擦,提升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提升物体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用W总100%=Gh(G+G动)h100%=GG+G动100%,由图乙可知,G动=
8、1 N,=80%,则80%=GG+1N100%,则G=4 N。(6)林红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为额外功,额外功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因此总功相同,由=W有用W总100%知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2. (1)1. 1(2)正65. 2%解析(1)有用功W有=Gh=5 N0. 22 m=1. 1 J。(2)由题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额外功W额与斜面水平长度L成正比。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 40 m时,额外功W额=0. 80 J,根据勾股定理,斜面高度h=s2-L2=(0. 5m)2-(0. 4m)2=0. 3 m,此时有用功
9、W有=Gh=5 N0. 3 m=1. 5 J,总功W总=W有+W额=1. 5 J+0. 80 J=2. 3 J,机械效率=W有W总=1. 5J2. 3J65. 2%。3. (1)匀速2mgh2F1h1100%(2)大于小于变大(3)最大(4)杠杆的自重提升物体的重力解析(1)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时,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则有用功为W有用=Gh2=2mgh2,总功W总=F1h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W有用W总100%=2mgh2F1h1100%。(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
10、;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并且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而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有=Gh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综上所
11、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4. BD5. 解:(1)将重为4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5 m,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480 N5 m=2400 J。(2)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5 m=10 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300 N10 m=3000 J,拉力的功率:P=W总t=3000J20s=150 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用W总100%=2400J3000J100%=80%。6. 解: (1)由=W有W总100%得,此滑轮的机械效率=G02F100%=G0262. 5N100%=80%,解得G0=100 N。(2)B的重力为GB=G0-GA=
12、100 N-60 N=40 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A12a=GB12b,代入数据得60 N12a=40 N12b,解得ab=23。(2)由密度的计算公式得: A=GASAag,B=GBSBbg。将ab=23,SASB=32,代入解得AB=32。7. 解:(1)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v=st=1. 2m5s=0. 24 m/s。(2)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P=Wt=Fst=Fv=100 N0. 24 m/s=24 W。(3)在斜面上推力做的功W总=Fs=500 N3 m=1500 J;做的有用功W有=Gh=800 N1. 5 m=1200 J;斜面的机械效率=W有W总=1200J1500J=80%。8. 解:(1)由杠杆原理可知: Fl1=Gl2,l1、l2分别为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由物体挂在杠杆中点及几何比例关系可得l1l2=21,则FG=l2l1=12,拉力F的大小F=12G=1220 N=10 N。(2)杠杆做的有用功W有=Gh=20 N0. 1 m=2 J,额外功为克服杠杆自重做的功,W额=G杆h=5 N0. 1 m=0. 5 J,总功W总=W有+W额=2 J+0. 5 J=2. 5 J,则杠杆的机械效率=W有W总=2J2. 5J=80%。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