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2 ,大小:106.04KB ,
资源ID:4193981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1939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

1、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15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自相矛盾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里面的一则成语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触,自相矛盾,言过其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成语含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调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故设矛盾,导入新课 1用“自相矛盾”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我校的语文老师全部大部分来听课了。生:“全部”和“大部分”两个词矛盾。 师:噢!说错了。我重新说一句,今天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 师:又出问题了? 生指出错误 师:“矛”是什么东西?“盾”是什么呢? 生:古代的兵器,防身用的盾牌。 2、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师: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两件东西了,它产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师刚才说的那种句子。 3、让学生交流课前准备“自相矛盾”的例子。 师:其实,自相矛盾的事例还有很多,课前

3、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例子,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这就是前后矛盾。 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就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 4、自相矛盾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自相矛盾”的“老祖宗”是谁呢?“自 相矛盾”出自韩非子,今天我们就来“寻根”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 【设计意图】对于“自相矛盾”是怎么回事,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以前做过“前后矛盾”的改病句练习,生活中也常能听到、看到“自相矛盾”的情况。教学中,把交流“自相矛盾”的事例放在课伊始,把课文的学习当作“寻根”来处理,符合“教学基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教师以“

4、自相矛盾”的导入语引出教学内容,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教学因此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读词:矛、盾、卖、夸、怎、夸口、围观、张口结舌、自相矛盾 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并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张口结舌”的含义。 【设计意

5、图】“以读代讲”,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月亮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三、扣住“夸口”,理解内容 1、拆分“夸”字,引出楚国人说的“大话”。 师:“夸口”是什么意思? 生:夸奖自己。 师:“夸”字上面是什么字? 生:是“大”字。 师:“夸口”就是说大话。楚国人到底说了什么大话呢? 生:他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还说来一句:“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2、理解楚国人说的第一句大话。 师:现在我们来把句子变一变,加上一组关联词说一说。 生: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现在我们再来变句子,改用第三人

6、称转述来说句子。 生:他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能不能再变一下,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出句子的意思。 生:我的盾非常坚固,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生:我的盾太坚固了,对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3、理解楚国人说的第二句大话。 师:模仿第一句,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楚国人说的两句话是构建“自相矛盾”意义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句子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学的重点因此放在对句义的强化上面。为达到这个目的,先让学生“读”句子,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熟句子,读出“夸大”的语气,初步感知句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变”句子,通过“三变”句子,进一步强化对两个句子的理解。这个过程采用

7、了“拆字法”,从“夸”中拆出“大”字,帮助学生理解“夸口”的意思,并按照“大”的要求,读出“夸大”的语气,由此切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再次拆字,思考楚国人吃的“亏”。 师:说大话好不好? 生:不好。 师:“夸”的下面是什么字? 生:“亏”字。 师:“亏”字可组什么词? 生:吃亏亏损 师:说大话要吃亏,现在楚国人说了两句大话,就要吃大亏了。细读课文,想想楚国人吃了什么亏? 生:当人们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时,他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2、深入理解课文,思考:楚国人为什么会吃“亏”。 师:那个楚国人刚才会说得不得了,现在一下子没话说了。我们把周

8、围的人的问题画出来,并试着回答他的问题。 生:因为用他的矛来戳他的盾,可能矛还是好好的,盾却坏了。生:可能盾好好的,可矛戳坏了。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部分的教学,这里再次利用“夸”字,从“夸”字中拆分出“亏”字,利用“亏”字引出“吃亏”的意思,进而提出“楚国人吃了什么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本文的学习重点楚国人为什么会“吃亏”?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基本弄懂了“自相矛盾”的意思。 五、替写反思,提升认识 1、替写反思:那楚国人回到家后,想到今天发生的事,觉得很丢脸,决定写一篇反思日记。他会怎样写呢?我们来帮他写一写。 生:看来我不应该说大话,让人笑话了,一样东西都没有卖掉。如果今天只说了一句大话

9、,还可以,说了两句大话,就出问题了。 生:我应该谦虚一点才对呀,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最”的事呢? 生:今天我真是太丢脸了,我怎么可以这样说大话呢?说了一句还好,第二句再说,就自相矛盾了。 生:我以后说话可得小心点,先想好了再说,不能说满口话,要注意前后语句不能矛盾,不然会闹出笑话的。 生:早知如此,我就不该这样说话了,本想夸耀一下,让自己的生意做得好一点,没想到反而露馅了,没人来买了。这都是“自相矛盾”惹的祸啊! 2、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出示:读了这个故事,我妈知道了,说话和做事不能前后抵制,要前后一致。 【设计意图】学习这个故事,必须让学生明白点什么,这是本堂课教学至

10、关重要的一步:这里借用“写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写作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注意点拨引导,把学生引导到思想的深处。楚国人的根本性错误是前后两句话自相矛盾,前一句是对后一句的否定,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否定,不可能同时成立。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 2、认真完成习字册。 3、完成课后作业见作业与板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

11、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 “张口结舌”的教学 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 “夸口”的教学 通过张口结舌的教

12、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 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 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

13、文大概的意思。 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六、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七、作业(略)自相矛盾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3个生字,教案自相矛盾教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 猜画谜引入,激发兴趣.以游戏的形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别攻下”

14、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寓意”关,最后评出”最佳闯关小勇士”。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文中所告诉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四、教具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程序: (一)、看图猜画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听说咱们班的学生个个聪明绝顶,所以老师准备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如果猜对了,电脑博士会奖励你们一本书。请根据画面的意思来猜成语。(课件演示) 2、大家果然是名不虚传。看看电脑博士送给我们的是什么书?(课

15、件出示) 3、什么是寓言?谁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谈谈。寓言往往假托浅显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预习的不错。古代寓言更是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 4、今天咱们就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到两千多年前的集市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先认识一下作者韩非子。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说,介绍了他的国度、称号。你说,介绍了他文章的特点。你说,介绍了他的著作。看来大家预习的不错。 5、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瞧,街边的一块空地上拥着一群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寓言自相矛盾去看个究竟吧!听说咱们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愿不愿意现场展示一下?你真勇敢,第一个把手举起来了!请上来。(生

16、板书)其余同学在下面写。都写的不错。大家齐读课题。 6、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看到题目谁有什么疑问?什么是矛、盾?谁来帮助他?你说,介绍了形状。你说,介绍了演变过程。你说,介绍了材料。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矛是用来进攻的兵器,盾是用来防守的兵器。 7、这节课我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一展身手闯难关。大家看着手中的表,这节课我们要一同闯过学习的难关,根据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记分栏里记录下相应的分数。思维活跃、积极发言的同学,也予以加分,课堂结束后看看谁能获得”最佳闯关小勇士”的称号。 (二)、闯朗读课文关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

17、难点,也在于读。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课文)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你来评价一下,听出了他读错的词语,评的也不错,看来你听的很认真。谁还想读?你们四个人读,一人一句,教案教案自相矛盾教案。字音咬得真准。 3、师: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课件出示课文) 4、听老师读,好吗? 5、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6、师:谁还想读?不错,读出这种韵味了。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

18、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7、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大家根据学习要求和自己的学习效果可以给自己评分了。 (三)、闯理解课文关 1、现在进入第二关-理解课文。怎样读懂课文呢?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生:结合注释师:好方法。 生:多读多想。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联系上下文。师:不错。 生:同桌互相交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上网。师:不过咱们在课堂上不能用。 生:借助字典、词典。师:这无声的教师对学习帮助挺大的。 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 2、大家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楚国

19、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究竟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谁先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语、哪一句话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课件出示第一句话)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板书:盾-莫能陷)还抓住两个同音字鬻、誉(板书)来理解句意,真会学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你说。你利用以前的字来记住鬻,根据意思来记住誉。方法挺好的。 5、指导朗读: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谁来帮帮他,应该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你再来试试!有进步!谁再来试试?你可真会誉盾啊! 6、接着交流。你读懂了这句话(课件出示

20、第二句话)。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抓住了这个双重否定的说法,体会到了楚人的良苦用心,你学习真认真。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你真会读书,把他的心理都读出来了。谁再来试试?尔等真会誉矛也! 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出正确的答案。(课件出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是怎样学会的?老师听出来了,你根据注释抓住重点字词”或、以、陷,何如”来理解句意,很会学习。 8、师: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你说,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你真会读书,还加上了手势,真形象。 9、

21、楚国人被这么一问,有什么反应呢?你来说,说说你是怎样学会这句话的?根据注释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这句话。 10、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11、老师真替大家高兴,顺利攻下第二关,根据要求给自己评分。 (四)、闯体会寓意关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楚国人回到家是百思不得其解,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

22、样劝他改正错误呢?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看来你真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劝人实实在在。 3、听了大家的解释,老师明白了这则寓言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自相矛盾。 4、大家真厉害,轻而易举就攻下了这一关。可以评分。 (五)、闯配音关 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大家看看表上配音的要求,跟着动画,自己试着先配一下。谁愿意来配音?大家的积极性真高,挑三位同学吧,你为楚人配音,你为买东西的人配音,你就为叙述人配音吧。第一次配音就这么棒,下去自己好好练练,经来的配音员就非你们莫属了。掌声送给他们,谢谢他们带我们进入这热闹的集市。

23、 现在可以给自己评分,算出总分了。老师先看看谁最自信了,得100分的请站起来。这几位同学都很自信,谁是今天的”最佳闯关小勇士”呢?来个挑战吧! (六)、挑战”最佳闯关小勇士”。 20xx年9月的三鹿事件,大家不会忘记吧。请你们几位小勇士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对漫画发表看法,谁的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谁就是今天的”最佳闯关小勇士”。大家都是评委,可要认真听啊! 现在咱们举手投票选出咱们班的”最佳闯关小勇士”。恭喜同学获得”最佳闯关小勇士”的称号,上来领奖。掌声送给他。 (七)、总结 老师看得出大家学习的很开心,我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谁给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你说,字词上的收获。你说,学习方法的收获。

24、你说,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老师真替大家高兴,短短的一节课,就有这样多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盾莫能陷 鬻誉 矛无不陷自相矛盾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4、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5、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 【出示课件2】 1、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

26、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简单地说“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引导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农夫和蛇等。)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 4、理解题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对课文题目的理解。(矛是古代人作战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古代人作战中保护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8226;难一。) 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韩非子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

27、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所写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6、谈话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非子的寓言自相矛盾,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整个故事,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7、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渗透在整节课的教学之中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

28、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了解文言文。 【出示课件4】文言文的简单演变 【出示课件5】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简单区别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6】 (1)楚人:楚国人。 (2)鬻(y):卖。 (3)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5)利:锋利。 (6)以:用。 (7)弗:不。 (8)应:回答。 (9)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29、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借助注释读懂古文。 (1)方法:读懂古文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实在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外界的各种力量来进行理解。 (2)运用:比如文中的句子,就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就能把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理解了,还能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来把握课文内容的要点,从中明白读书的方法。 四、指

30、导朗读 1【出示课件7】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学生练习朗读。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4、教师范读。 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节奏,为更好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出示课件8】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

31、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 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衔接,又是为了开启下节课的教学。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出示课件2】 (1)一边读一边看插图; (2)对照注释,揣摩句意;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3】(古文及逐句翻译) 4、指名请同学连起来说一

32、说。 5、互相交流在学习中掌握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出示课件4】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 (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把文言文中难懂的词句换成通俗易懂的词句。 6、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3、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故事范例: 古时候,一个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一个商人从商店里搬出矛和盾,在大街上高声叫卖。矛上的红缨闪闪发光,矛杆上的龙纹栩栩如生;而盾上的金纹更是光彩夺目,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 那人见这么多人来围观,心里很是高兴,他想:哈哈,这下子我才发财了!于是他说:“朋友们,我这矛和盾可是最完美的武器!赶快买呀!”有个年轻人问:“为什么说这是最完美的武器?”那个商人听了,连忙拿起盾来,炫耀道:“这块盾坚硬无比,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损它一丝一毫!”人群中不少人惊叹不已。 他又举起他的矛,炫耀道:“这是世界上最锐利的矛,它能穿破任何事物,不管多厉害的盾,我也能一下将它

34、刺穿。”人群中人们都开始叫:“我买!我买!”那个商人心中暗喜:发财了,发财了。 正当他忙的手忙脚乱的准备收钱的时候,有一个老年人站了出来,大声说:“等等!”大家都回过头来望着那个老年人,那个商人也吃惊地望着老人。那个老人捋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不是说你的矛最锐利,你的盾最坚固吗?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人们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人满脸羞愧的商人和他的矛和盾。 从那之后,商人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了起来,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深读感悟,拓展交流 (一)深入感悟。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读课

35、文?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读了故事,感受了人物语言,你觉得可以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文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夸口)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指名多个学生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 7、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8、【

36、出示课件5】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无法回答。)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无法回答?(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 9、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二)深入理解,探究寓意。 1、互相交流,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6】:故事的起因是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37、“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板书:起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故事的高潮是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板书:高潮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故事的结局是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板书:结果其人弗能应也。) 2、现场表演,理解寓意。 (1)谈话激趣: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巡视。 (3)指名小组现场表演,师生评议。 (4)通过学习课文、参加和观看表演,你明白了什么? 世上不可能共

38、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出示课件7】(板书: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学生自愿举手发言。)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以后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用此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矛盾无处不在,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去对待,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2

39、、作业:搜集并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和同学互相交流。自相矛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说几个以自开头

40、的成语吗?(幻灯片) 1、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 (幻灯片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 2、齐读成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自相矛盾,了解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幻灯片) 2、同桌互读,把每个句子读通顺。(幻灯片) 3、出示:楚国 卖 矛 盾 戳穿(幻灯片) 夸口

41、 锐利 坚固 张口结舌 对这些字的记忆和运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议。 4、试一试: ( )盾 ( ) 矛 锐利的( )(幻灯片) 5、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夸口话,理解矛盾之缘由 1、齐读全文 2、师:推销自己的产品,要尽可能展示产品的优点,本文商人卖什么产品?他是怎么推销的? 理解“夸口” 板书:我的矛 我的盾 什么盾 什么矛 戳得穿 戳不穿 3、师:你了解矛和盾吗?(幻灯片)结合图简介矛与盾,在战争中,它们有什么作用?(

42、矛:长矛,古代用于攻击对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挡住别人矛的进攻。) 4、你这个小商人是怎样宣传他的矛与盾的呢?(抽生读) 5、小组竟读: (1)你觉得他的话有问题吗? (2)为了突出矛的锐利,盾的坚固,他把矛与盾与谁比? (3)一般人买矛与盾都是成对购买,用来防守别人的矛与盾 (幻灯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广告才能卖出去,他聪明,但他夸_,他不明智,所以,当有人围观的人问他_,那个楚国人_,那个人的表现是?这是什么描写? 出示: 那个楚国人_,回答不出来了。 (4)你认为,这个商人错在哪里? (夸大事实,前后抵触,考虑不周) (5)这个人的矛锐利,盾坚固,如此好的商品不卖出去,实在可惜,让我们

43、来帮帮他修改广告词。 小组讨论一下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四、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 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44、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练读原文 3、对比读现代文。 4、看着原文复述课文。 五、教师总结。自相矛盾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自相矛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