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集锦8篇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 【设计理念】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注重表达的条理性,并将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尽量多的留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选择了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的爱。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就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发表对“父母的爱”的看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讲述生活中与文中三个小故事类似的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情形,
2、不但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感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系生活讲故事开拓了思路。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父母的爱”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是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挖掘父母对爱的典型事例较为不容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可能无法关注细节,进行细致描述,容易说大话空话;也较难从各个角度回忆,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因此,针对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可让他们课前参与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与父
3、母交谈,为口语交际做好铺垫。本次活动意在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在“口语交际”进行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教师要注意从口语表达、交际态度等方面加以指导,还要加强对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指导。以达到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场景剧表演用的父亲、母亲、孩子的头饰等物品。 2.邀请家长进课堂,准备好交流的媒体资料(提前录制好本班学生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视频如:最想对孩子说的话及对孩子的期望等视频录像资料、书信、贺卡等)对学生课前要保密。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表达欲,从而更加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 【前置性作业】 课
4、前分小组搜集自己或他人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也可以读读关于“父母的爱”为主题的作文或其他文学作品为本次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小组内排演生活场景剧,在课堂交流表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3.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重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写相结合的训练。 【教学手段】: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
5、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在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际,在双方互动交流中进行听说写结合的训练,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的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家长与孩子合作等加强学习的合作性。在互动合作中,通过学生的综合评价、自我评价,让其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父母的爱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如涓涓细流,父母的爱如夏日浓荫!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不同的爱却给孩子成长带来了不同 的结果。我想,大家一定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聊一聊“父母的爱”这个话题!出示课件(板书: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以亲切的语言激发
6、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讨论交流,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体验父母的爱 场景表演,表现父母的爱 1.展示:选择最有自信的小组,展示课前排演的生活场景剧。教师请出小演员,将准备好的头饰帮他们戴好,进入“父母的爱”生活故事表演环节。 2.评议: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评议,如语言、动作、神态、内容等,大胆发表看法。 3.小结:同学们真棒啊!能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父爱和母爱演绎成这么精彩的表演。其实,父母对我们的呵护真的很多。来,咱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他们的父母是怎样关爱孩子的呢? (设计意图:真切的场景表演,演绎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父爱和母爱,既打动在座的家长,
7、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三、阅读故事,评说父母的爱 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提供的三个小故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故事阅读交流,选择同一个故事的同学编为同一个小组。 1.分小组读故事,理解内容。 2.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发言示例: 小组一:刘明明的妈妈太过溺爱孩子,刘明明什么都不会做,做事丢三落四,我们小组觉得这种母爱虽也是爱,但对孩子成长造成障碍。 故事中的妈妈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立。(同组成员补充) 小组二:冯刚的爸爸也太严厉了,考不好就挨训,冯刚都不敢考试了,爱孩子,就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而不仅仅是训斥。负负责,这种爱是挺不负
8、责任的。(同组成员补充) 小组三:李路杰有位好爸爸,他懂得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结果李路杰在尝试中取得了成功,这会使他在以后的成长中更有信心。(同组成员补充) (设计意图: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关键,分组交流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让孩子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组合小组,让全班学生充分“动口参与”,实现“口语交际”。) 四、结合实际,说说父母的爱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搜集的资料,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父爱或母爱? 1.小采访活动:同学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类似课文中的事,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你的同学,了解了解好吗?同学之间自由进行,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
9、问题。通过采访,为自己的发言找到依据。 2.学生在采访活动中互相说说生活中的小事,然后踊跃发言,参加全班交流。 3.在同学们交流发言的时候,老师既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又要逐一梳理问题,比较集中的围绕主题展开交流,适时补充,发表见解,提供拓展阅读材料,再次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小记者采访活动”的情境,采用访谈的形式调动学生多方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巧妙引导学生置身“访谈”之中,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中来。) 五、亲情沟通,交流美好的爱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也都爱自己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
10、方式有些不妥。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有的也来到了我们学习的现场,让我们敞开心扉,做一次爱的表白吧! 1.学生:心里话说给爸爸妈妈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有感恩,也或许会有渴求,那就走到父母跟前,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大胆的、用最富有爱的语言说出来吧! 2.家长:告诉孩子你会怎样关爱他们 亲爱的家长们,孩子们爱的心声一定打动了你们,相信你们一定明白了正确的爱是孩子走向成功人生的有力支撑。那就放下家长、长辈的架子,走近您的孩子,和孩子做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吧! (设计意图:这是一次爱的交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获得了爱的体验,让课堂达到的不仅仅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有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口语 交际取得
11、更大的的实效性。) 六、教师总结,布置习作练习 师总结:是的,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消除代沟;又要学会理解、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今天相互理解爱的每一个人! 作业:请同学们将今天的爱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最后教师的总结是爱的宣言!成功的口语交际为习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作文,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学设计案例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激发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这儿有个拼音:ji,谁来拼一拼? 2、看老师写“家”,同时认识“”(弯钩) 3、学生在台上写一个,再指名书空。 4、给“家”找个朋友;学生扩词练习。 5、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家吗?这是个“小家”,我们还有个“大家”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家”,你就会明白了。(板书:小、大)读课题。 二、朗读: 1、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儿歌,好吗?出示多媒体动画的课文朗读。 2、你们想读吗?轻轻打开课本大声拼一拼读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遇到不会的向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请教一下
13、。学生自由朗读。 3、想读得有进步的请再读一遍。 4、觉得自己有进步的请举手,想有更大进步的再读一遍,特别把自己读得最棒的一句练一练。 5、现在觉得自己进步很大的请举手。(读书就应这样,多练才行呀!)谁来读读你最棒的一句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1)指名读,让小朋友评。 (2)指名读,让小朋友跟他比,老师评。 (3)读得最好的小朋友跟老师比,小朋友评。 6、谁试着把整首儿歌读一读。 7、听老师读读看,配乐并做适当的动作。 8、同桌自由练习,要求展开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9、指名读。 10、学生齐练:配乐、做动作,可站着也可坐着,能背最好。 三、理解: 1、读了这么多遍,知道这首儿歌都写了谁的家呀
14、?学生回答老师出示词卡。(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我们) 2、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说话练习:课文写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家。 3、老师这儿有一些词卡,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贴词卡。 4、你们能把他们的家画下来吗?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画。 5、读读你画的一句儿歌,再说说你的.画。老师再把画贴在黑板上相对应的地方。 6、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什么叫祖国? (2)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大声地齐说一遍,要感到很自豪。 (3)引导:祖国的风景很美丽,像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像祖国大花
15、园里的花朵。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小朋友的大家。 (4)跟老师有感情地读这句话,再背一遍。 7、我们每个人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祖国这个大家。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想一想,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说话练习: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讲台前) 9、把小朋友说的儿歌有顺序地连起来,就编成了一首完整的儿歌了。我们来试试看。讲台前的学生试连,加上动作,配上音乐。 (附儿歌:大地是石油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高山是绿树的家,大海是轮船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 四、总结: 1、小朋友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能自己学编儿歌表演节目了,真了不起!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16、。 2、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画一画,再编一编儿歌。老师帮小朋友到我们的校刊星空周刊上去投稿。 3、下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生字词。 五.附板书: 蓝天白云(学生的画) 树林小鸟() 小河鱼儿家() 泥土种子() 祖国我们()语文教学设计案例3 读了这一本书,我首先明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潮流之举,是大势所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要从多方面吸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地用新思想、新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告戒我们:“理念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17、。”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孩子,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照亮孩子的优点,还要照亮孩子的缺点,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缺点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要厚待“差生”,关爱学生的“缺点”,要善于理解学生,了解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善于正面引导,尊重学生个体,要善于因材施教,使其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探求多种求解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
18、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语文教学设计案例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师生查
19、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
20、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
21、: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语文教学设计案例5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
22、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 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
23、秋之夜写的词 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诈贪婪接济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
24、 威逼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再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交流后板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本领。这节课先来个简
25、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教时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力目标: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件出示)看,引说: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
26、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4、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板书)(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5、老师也想读:(老师读,不同,我们来对照读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别。) 飘飘悠悠飘悠(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喜爱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体说说吗?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
27、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学生读画后:同学们一定把自己的认识化为了智慧的波浪线了,我们来交流。 先从总体上把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例: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诈贪婪的小人。“*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
28、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当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 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
29、步强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4、(接着学生),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读那段文字) 5、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7、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
30、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这幅图有个细节是不是改一改更适当呢?(出示修改后的图)我们是不是也把这段文字改一改。(泪眼朦胧,不时回转头来遥望大地。)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放音乐)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
31、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讨论: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纯洁的月亮,纯洁的嫦娥美) 师:我也喜欢,但课文的故事里,我也发现了问题(指导自相矛盾处),我曾经跟大家讲过,编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圆其说,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编得更完美呢,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课后完成。语文教学设计案例6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词语读准多音字“鲜、冲、朝
32、、号”。 2、能听写“千姿百态、漫山遍野、举目眺望、纵横交错、玲珑多姿、若隐若现”6个词语。 3、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虽然但”的句式写句子;能照样子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能按课文填空,进一步体会运用总分段式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4、能独立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给短文分段。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设计 1、第一题 读准多音字的读音,了解多音字的意思。 新鲜朝鲜冲着冲锋信号怒号朝着朝气蓬勃 2、第二题 先让学生把自己有可能写错的字词写一写,准备好后再听写,最后对照课本订正。 3、第三题 如:薄雾蒙蒙、江水滔滔、果实累累、鲜花朵朵、高大的树木、灿烂的阳光、平静的湖水、宽阔的江面。
33、 4、第四题 (1)一艘崭新的游船飘荡在明亮如镜的水面上。 (2)漫山遍野的水池闪耀着神奇的光彩。 5、第五题 比喻:把大苹果比作胖娃娃。 拟人:海棠果“冲着你微笑”。 夸张:“金黄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 6、第六题 (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 (2)我爷爷虽然已是80高龄了,但精神很好,还抢着干家务呢。 7、第七题 (1)阅读全文思考蚂蚁是怎么掉进水里的,它是怎么得救的?喜鹊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得救的? (2)交流,反馈。 (3)分段,注意表示时间的词“有一天”,“过了几天” 第一段:(1、2)有一天,一只蚂蚁一不小心掉
34、进水里,喜鹊衔了一片树叶丢进水塘里,救了蚂蚁的性命。 第二段:(3、4)过几天,猎人到树林里打鸟,蚂蚁偷偷爬到猎人的脖子上。当猎人瞄准喜鹊准备开枪时,蚂蚁狠狠地咬了猎人一口,救了喜鹊。语文教学设计案例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与反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
35、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机、课件、纸马。 教学流程: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1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
36、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总结:12自然段写第一次赛马;1317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2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出示学习要求: 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对齐威王的_,接着用_对齐威王的_,最后用_对齐威王的_。由于_,所以田忌_。 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学生自学。 检查自学: 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
37、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一生上台讲述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指名读1317自然段。 另一生上台讲述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出示问题1: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
38、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出示问题3:查看更多文章,请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评价全班齐读。 3小结: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
39、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遇到困难,不灰心骄兵必败) 反思: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立即有同学在小组里主动要求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无论是在分角色朗读,还是在表演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
40、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课上到这里,为了尊重学生个人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释放各自阅读体验,我说:“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再一次热闹起来。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做统一结论,只是引导同学们共同认识:竞赛双方都要注意策略,策略高低是胜败的关键。 在课上我设计了: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会有哪些方式?结果又会怎样?学生很兴奋,又摆弄起学具马来,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收获,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语
41、文教学设计案例8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
42、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43、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