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88MB ,
资源ID:4181987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1819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劳动课程标准视域下幼儿劳动素养审视与培育.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劳动课程标准视域下幼儿劳动素养审视与培育.pdf

1、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将劳动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劳动教育必将焕发新的光彩。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起点。学前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向幼儿劳动素养的有效培育。劳动素养是指幼儿在生活和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培育幼儿的劳动素养,培养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迫切需要家长主动破除劳动偏见,打破“命令式”“惩罚式”劳动的壁垒;需要家园社区三方协作,缝合“碎片式”劳动的裂痕;让劳动回归幼儿真实生活,破除“表演式”和“玩乐式”劳动的弊端。关键词: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真实生活2020 年

2、3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每一个阶段。1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将劳动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劳动教育将焕发新的光彩。劳动教育是“体智德美劳”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2然而,当前幼儿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暂未出台、幼儿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研究者对幼儿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幼儿劳动素养研究不深等系列问题阻碍幼儿劳动核心素养理论扎根与实践落地。面对幼儿劳动素养培育的核心诉求与幼儿劳动素养理论与实践层面发展不足的矛盾困境,本文基于对标准精神的解读

3、,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幼儿劳动素养的内涵精神,梳理幼儿劳动素养培育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幼儿劳动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以期有效培育幼儿“劳动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一、劳动素养的内涵解析(一)劳动观念劳动观念是指幼儿在具身参与真实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劳动活动本身、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总的认知和看法。劳动观念是幼儿对劳动“初体验”后所产生的“初步认知”,是幼儿正确劳动态度和积极劳动情感形成的起点。主要包括:幼儿能够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尊重普通劳动者,感受劳动创造的艰辛和乐趣;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尊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懂得“劳动创造人”

4、“劳动创造无穷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道理;逐步形成“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的观念。积极正向劳动观念的形成犹如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静待“劳动之花”绚丽绽放。(二)劳动能力幼儿的劳动能力是指幼儿顺利完成与个体所处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应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幼儿个体掌握的劳动知识、技能等的综合表现。具体表现为:幼儿具备基本的劳动常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有完成创造性劳动活动所需的设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初步合作能力。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局限性,幼儿的劳动能力具有“未完成性”和“发展性”,劳动能力呈现“不成熟”的特点,幼儿劳动能力的形成处于

5、“发展的过程中”,受外在环境教育和内在劳动观念、习惯品质和精神的影响逐渐呈现个性化的劳动特征,同时预示着幼儿具有巨大的劳动“潜能”。(三)劳动习惯和品质幼儿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指幼儿在长期系统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持久的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幼儿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主要表现为:幼儿逐步养成坚持劳动、有始有终、安全劳动、规范劳动等的行为倾向;逐渐养成自主自愿、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的品格特征。幼儿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和家庭社区生活中稳步形成的,对幼儿来说,良好稳定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胜于机械重复劳动技能的固化。劳动习惯和品质如同幼儿身体内部的“自然生物钟”时刻引

6、导幼儿坚持正向积极的劳动行为。(四)劳动精神幼儿劳动精神是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幼儿在具身参与劳动实践过程中所秉持的对劳动的信念信仰以及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幼儿的劳动精神主要体现在:幼儿懂得“劳动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具有“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愿意劳动”“主动劳动”的态度。幼儿的劳动精神是孕育“劳动之花”的土壤,缺乏“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自愿劳动”的精神土壤,劳动实践活动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劳动素养的培育误区(一)碎片化的劳动:扭曲幼儿劳动认知标准将劳动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在课程标准的指

7、引下,劳动教育是蕴含23总第245期/2023/12/视觉新语在学生完整真实的一日生活中的系统化教育,与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家长和教师理应将劳动教育回归到学生的完整生活中,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化、渐进式地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样,“一日生活完整性”原则更加强调学前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的。一切将幼儿真实完整的生活人为割裂为“劳动活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教育片段的做法都会撕裂幼儿独特完整的劳动体验,扭曲幼儿的劳动认知。然而,现实中幼儿教师为了“加强管理”,习惯于严格按照一日生活流程安排幼儿一日在园活动,幼儿参与日常生活性劳动、自我

8、服务性劳动、集体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等活动都有严格时间和空间限制。如在“美化园内环境”集体服务性劳动活动中,幼儿刚刚感受到劳动清洁的快乐、熟悉劳动工具的使用技巧、体味劳动过程的艰辛,就被要求停止打扫活动。保育员匆忙收尾“大扫除”工作,幼儿欣赏幼儿园“焕然一新”的良好教育契机被忽视,“虎头蛇尾”的劳动活动无疑吞噬了幼儿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无独有偶,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碎片化”的劳动现象。如,幼儿从未养成“坚持劳动”“安全劳动”的良好习惯,在家长一时兴起的外部命令和强迫下被动参与“擦桌子”“洗袜子”“扫地”的家务劳动,一旦家长的教育兴致消失,幼儿便不再参与家庭服务性劳动活动。这些教师和家长偶

9、然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日益消磨着幼儿的劳动意志,扭曲幼儿的劳动认知,使幼儿形成“劳动就是打扫卫生的体力活动”“劳动就是老师和家长的命令要求”诸如此类错误认知。(二)玩乐式劳动:阻碍幼儿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和生命,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和主导活动。游戏是幼儿的本职“劳动”,游戏如同“劳动创造人”一般塑造独特完整的幼儿。3如幼儿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和“妈妈”的角色,承担照顾宝宝、洗衣做饭的家庭劳动责任;在“理发店”游戏中,体验为顾客设计发型这种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在“烧烤店”游戏中,享受使用劳动工具为顾客烹饪美食的劳动乐趣。这些由幼儿“自主发起、自愿参与、自由开展”的劳

10、动游戏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唤醒“劳动天性”,萌发“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情感,养成“自主劳动”“坚持劳动”的劳动习惯。然而,过度“娱乐式”的游戏劳动会使幼儿沉迷于玩乐的过程不能自拔,逐步将幼儿推向“表层、表演、表面”形式劳动的深渊,将劳动技能的习得、劳动品质的养成抛之脑后,无法触及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蒙台梭利认为严肃认真的“工作”不会让幼儿轻易迷失在“游戏”的散漫之中,“劳动如同成人的工作”一般需要严肃认真对待。劳动活动要散发“教育性”的光芒,就要驱散“玩乐式”劳动的迷雾。如幼儿在洗碗劳动中完全沉迷于“玩水玩泡泡”的过度“娱乐式劳动”,贪图

11、“玩水玩泡泡”带来的短暂快乐,就会导致洗碗技能的习得和热爱劳动的情感难以萌发。“玩乐式劳动”日益消磨劳动所馈赠的“成就感”“满足感”“意义感”,不利于幼儿积极劳动品质的内化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三)命令式和惩罚式劳动:消磨幼儿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喜欢有秩序感的事物,也具有“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的冲动。首先,幼儿的劳动活动是自由自愿自发参与的,不是外部威逼利诱下的被迫服从。其次,幼儿的劳动活动是劳动天性的本能驱动,并且伴随着自我“劳动主人翁”意识的确立。最后,幼儿的劳动活动是自我选择的,不是机械的外部指令。“命令式劳动”是主体为了完成外部命令而被动参与的劳动。如部分家长为了完

12、成“拍摄幼儿家务劳动”的家庭作业,强迫幼儿执行劳动命令,进行摆拍洗碗、扫地、整理床铺的劳动动作。这种“命令式”劳动无疑会扼杀幼儿的劳动天性,忽视幼儿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提升。随着外部命令的消失,幼儿仅存的消极劳动行为也将消失殆尽,究其根本在于这种“命令式”劳动任务是外在强迫性的劳动,没有尊重幼儿的劳动意愿,没有从内部唤醒幼儿的劳动天性,没有看到幼儿巨大的创造性劳动潜能。此外,部分家长和教师将劳动作为幼儿消极行为的惩罚手段,一旦幼儿出现“挑食”“不听话”等行为,出现“劳动错误”时,迎来的只有家长和教师的指责和惩罚,家长和教师就会以“打扫卫生”为惩罚手段剥夺幼儿自主活动的权利,这种“惩罚式劳动”将幼儿

13、积极主动的劳动活动矮化、异化、窄化为成人控制幼儿的外部手段。同时,“命令式”和“惩罚式”劳动对幼儿的“创造性”劳动持零容忍态度,幼儿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提升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会摧毁幼儿的劳动天性,消磨幼儿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四)表演式劳动:扼杀幼儿热爱劳动情感标准强调劳动教育是从学生真实的劳动需求出发,以解决真实的劳动问题为指向,在学生真实的家庭、学校、社区生活中进行,最终以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科学的劳动认知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积极的劳动品质、萌发正向的劳动情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前教育阶段所进行的劳动教育活动理应深刻解读标准中的劳动内涵和价值导向。然而,由于家

14、长、教师对劳动教育深刻内涵的解读偏失和对功能价值的认识匮乏所导致的劳动教育“价值失真”现象屡见不鲜。与“真实性”劳动背道而驰的是家庭、幼儿园、社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表演式”劳动。“表演式”劳动将幼儿真实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化劳动深层内部体验异化为劳动外部行为的“拙劣表演”。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清扫校园落叶的劳动活动时,给每个幼儿摆拍一张弯腰捡落叶的照片发到家长群后就宣告结束。这种“表演式”劳动活动忽视了幼儿内在劳动情感的激发。完整的劳动体验之旅对于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来说至关重要。“亲身体验劳动过程的乐趣”“直接感知劳动创造的奥妙”“动手操作劳动产品的制作”都是“真实性

15、”劳动的必经之路。在使用劳动工具、亲历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成果的个性化完整体验中,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积极情感才能得以萌生。三、劳动素养的培育路径(一)家长主动破除劳动偏见,打破“命令式”“惩罚式”劳动的壁垒家庭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幼儿一切积极劳动观念都要从此生根发芽,家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长要破除对劳动教育的固有偏见。传统身心二元论的固化思维倾向于将劳心与劳力、智力与身体、理性与经验、认知与情感相割裂。4部分家长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理由,反对幼儿参与任何形式的生活自理劳动,如“整理床铺与24/总第245期/2023/12视觉新语衣物

16、”“收纳整理玩具图书”“美化家居环境”“洗碗扫地”,忽视了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价值。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有利于科学劳动知能的习得、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积极劳动品质的内化、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然后,家长要积极了解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和反馈机制。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公益讲座、开放日活动、微信公众号、入园离园时与教师交谈等多种渠道了解幼儿当前参与的劳动活动。同时,与幼儿教师保持积极稳定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幼儿教师作为受过系统化训练的专业人员,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能够给幼儿家长提供合理的劳动教育建议。最后,家长要善用正面积

17、极的反馈巩固幼儿积极的劳动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式处理幼儿消极的劳动行为,慎用劳动惩罚措施,严禁将劳动作为惩罚幼儿的方式。家长旨在帮助幼儿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正确价值观,避免将劳动等同于消极惩罚。总之,家长破除劳动偏见的束缚、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积极补充劳动教育的知能、掌握劳动教育的反馈机制都是形成劳动教育“家园合力”的关键举措。(二)家园社区三方协作,缝合“碎片式”劳动的裂痕“劳动创造人”,劳动如同游戏一般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始终,盲目将幼儿的一日生活人为割裂为“园内集体劳动”“家庭生活劳动”“社区服务劳动”,无疑会摧毁劳动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幼儿一日生活中

18、的每个环节都具有潜在的劳动教育价值,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慧眼识金,善于挖掘并整合幼儿园、家庭生活中的人力、物质资源,打造“幼儿园家庭”协同育人模式。2019 年 11 月,国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目标中,并提出多主体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5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提出儿童通过观察模仿成人或者同伴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后果习得行为。幼儿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会“说话”的课程,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作用。现实中,幼儿参与的劳动活动多以统一安排的园内集体劳动为主,教师使用劳动工具的技能、对劳动的态度、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都成为幼儿观

19、察和模仿的主要对象。此外,教师和家长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需要构建的精神环境与隐性课程,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与家长保持交流沟通,探讨幼儿在家庭生活、园内生活和社区生活中参与劳动教育的多种形式,打破劳动教育的时空界限,将劳动教育从幼儿的课堂中解放出来,鼓励幼儿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劳动、社会服务劳动,释放劳动教育的活力、保持劳动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三)劳动回归幼儿真实生活,破除“表演式”和“玩乐式”劳动的弊端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幼儿的劳动行为往往被“附属内驱力”支配,其劳动目的常常伴随着外在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正如幼儿园中常见的现象:教

20、师在场时幼儿常常主动擦桌子、搬椅子,以求得到教师的物质奖励或语言表扬,一旦回到家中,幼儿的劳动行为随之消失。这种被外部奖赏所驱动的劳动行为仅仅凸显了劳动的工具性价值,遮蔽了劳动的内在精神性价值,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我感、满足感、意义感被冲淡。教师和家长需要认识到不当的外在奖赏容易扼杀幼儿“热爱劳动”的天性,一旦外部强化物消失,幼儿劳动动力随之泯灭。此外,部分幼儿园倾向于开展“跟风式”的劳动教育活动,一旦劳动教育的热潮过去,这种短暂化、形式主义的劳动活动随之结束。如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叠衣服”比赛,为了锻炼幼儿的叠衣服速度和技能,幼儿教师不厌其烦地训练幼儿的叠衣服技能,以求最快、最好。一旦“

21、叠衣服”比赛活动结束,随处可见的是幼儿衣物杂乱无章地堆放在衣柜里。一旦这种附加外部奖赏的劳动比赛活动结束,幼儿的劳动兴趣与劳动习惯也会消失殆尽。幼儿的劳动教育本应“忠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在幼儿的真实生活中进行”以及“为了幼儿更好地享受生活”。作为蕴含教育功能的幼儿劳动教育活动理应回归生活的本质、深入生活的肌理、融入生活的血液。“自由、自愿、自主”的劳动活动理应唤醒幼儿的劳动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回归真实的自然生活,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劳动教育的精髓,幼儿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引导幼儿树立热爱劳动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习得正确的劳动知能、贯彻积极的劳动品质,将培养“体智德美劳”全面

22、发展的幼儿作为学前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总之,幼儿劳动素养的培育应该举全员全社会之力,家庭、幼儿园、社区应认清各自的角色定位,加强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为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本体性功能、为培育幼儿的劳动素养、培养“体智德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Z.2020.03.2 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J.教育研究,2019,40(1):21-26.3 丁海东.儿童游戏权的价值及其在我国的现实困境 J.华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78-182.4 宋岭,张华.时代挑战与未来路向:劳动教育的当代诠释与实践 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2):41-49.5 教育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题劳动教育体系 EB/OL.(2020-03-26)2020-05-01.http:/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