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收稿日期:2023 年 12 月 21 日 作者简介:邓金梅(1984),女,汉族,江西萍乡人,本科,主要从事儿科内科、新生儿科主治医师。-68-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 AB0 溶血病的临床分析 邓金梅 江西省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丰城 33110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 ABO 溶血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从医院收治患儿中挑选出 36 例ABO 溶血病患儿为试验对象,所有患儿借助抽签法完成分组,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取蓝光照射,试验组加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所
2、需时间较短,患儿血清因子指标及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新生儿 ABO 溶血病采取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可取得较高效果,可快速控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安全性高。关键词: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总胆红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22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母亲血型“O”型,新生儿血型“A”或“B”型的情况或者母亲血型 Rh 阴性,新生儿血型“Rh阳性”的情况,因为产妇体内形成和胎儿血型抗原无法匹配的抗体,在胎盘的作用下,流入胎儿体内导致身体诱发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新生儿出生后
3、大约两天内出现症状,若是没有进行有效措施干预,新生儿可能会并发胸腔积液、腹水和胆红素脑病等,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从病理机制方面来说,胎儿还未出生前,因为母婴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受到血液循环的影响,会导致母体逐渐发生反应,形成免疫球蛋白 G,该蛋白和胎儿血液系统融合后,和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结合,导致红细胞出现破坏,进而引发胆汁淤积,导致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如果无法控制总胆红素水平,患儿会出现皮肤黏膜黄疸,甚至通过血脑屏障损害新生儿神经系统,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危害极大1。当前新生儿溶血病类型中,以 ABO 型溶血病为高发类型,以往临床采取换血加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但是疗效相对较低,患
4、儿可能会出现持续溶血情况。如果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应该及早的进行治疗。蓝光照射结合人血白蛋白、苯巴比妥钠等药物治疗疾病虽然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总体的疗效还是有一些局限性。近几年临床研究探讨发现,免疫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溶血治疗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以免疫丙种球蛋白分子为主体的丙种球蛋白,用来治疗溶血症,可以有效预防机体巨噬细胞对过敏性红细胞吞食,降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防止过敏性红细胞的溶解,以达到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含量的目的,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症状消退,缩短治疗的疗程,对此,下文以新生儿 ABO 溶血症患儿为例,探讨免疫丙种球蛋白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 2020 年 9
5、 月-2023 年 7 月医院收治 36 例新生儿 ABO 溶血病患儿为试验对象,分组资料统计至表 1。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首先需要选择蓝光照射箱,给予患儿蓝光照射,在操作前,必须预热蓝光照射箱,需要等待照射箱内部温度到 30后,在箱内缓慢放置患儿,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特制的防蓝光眼罩和防蓝光纸尿裤(或者黑色的布料替代),彻底遮盖患儿的眼睛与生殖器官,防止出现眼睛和外生殖器的损伤,表 1 ABO 溶血病患儿资料表 1 患者资料 组别 n(例)男女比例 胎龄(周)出生体重(kg)分娩方式 剖宫产 阴道分娩 对照组 18 10:8 38.231.23 3.040.52 5(27.5)1
6、3(72.5)试验组 18 9:9 38.411.31 3.020.61 6(32.5)12(67.5)X2/t 0.1115 0.4250 0.1059 0.1309 0.1309 P 0.7384 0.6735 0.9163 0.7174 0.7174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69-调节照射功率,一般功率是 20W,需要持续照射 9-12小时。当照射完成后,给予人血白蛋白药物静脉滴注,药物剂量为 1g/kg(浓度 10%),并选用巴比妥那药物,给予患儿口服,剂量 2.5mg/kg,一天 2 次。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早期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剂量 2.0g/kg,一天 1
7、 次,所有患儿要求持续治疗两天。1.3 观察指标 本次新生儿疗效评估按照以下情况作出判定,若是患儿相关症状都已经消退,且血清胆红素及相关指标均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这类情况可认为是显效;若是患儿症状及血清指标都获得改善,但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这类情况可认为是有效;如果没有满足显效和有效标准则是无效。观察黄疸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指标,并检测血清炎症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 统计学分析 SPSS23.0 处理分析,X2、t 检验,并用(n/%)(x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率对比见表 2。表 2 比较两组治疗有
8、效率(n/%)组别 n(例)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8 5(27.78)7(38.9)6(33.33)12(66.67)试验组 18 8(44.44)9(50.00)1(5.56)17(94.44)X2 4.4335 P 0.0352 2.2 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 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 3。表 3 比较黄疸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xs)组别 n(例)黄疸症状消退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 18 9.871.21 14.221.31 试验组 18 8.250.95 12.080.96 t 4.4677 5.5903 P 0.0001 0.0000 2.3 总胆红素和
9、血红蛋白指标 血清总胆红素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见表 4。表 4 比较血清总胆红素和血红蛋白水平(xs)组别 总胆红素(mol/L)血红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51.2425.69 180.349.85 120.4510.28 203.4715.69 试验组 351.4825.41 172.648.74 120.3710.47 235.2817.41 t 0.0282 2.4808 0.0231 5.7584 P 0.9777 0.0182 0.9817 0.0000 2.4 血清炎症指标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 5。表 5 对比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xs)时
10、间 组别 PCT(ng/mL)FPG(mmol/L)hs-CRP(mg/L)治疗前 对照组 0.900.15 4.080.10 6.210.34 试验组 0.920.14 4.090.11 6.180.28 t 0.4135 0.2854 0.2890 P 0.6818 0.7771 0.7744 治疗后 对照组 0.240.12 4.120.19 2.480.31 试验组 0.150.08 4.410.15 1.860.25 t 2.6476 5.0826 6.6051 P 0.0122 0.0000 0.0000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 6。表 6 比较不良反应发
11、生率(n/%)组别 n(例)发热 尿素氮升高 再次溶血 总发生率 对照组 18 3(16.66)2(11.11)1(5.56)6(33.33)试验组 18 1(5.56)0 0 1(5.56)X2 4.4335 P 0.0352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作为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属于免疫性溶血疾病类型,疾病发生大多是由于产妇血型和新生儿血型不合,导致产妇机体逐渐形成抗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关抗体,也就是免疫血型抗体丙球蛋白,这个蛋白会在血液循环作用下流入胎儿自身血循环,这时胎儿血液循环持续影响下,导致胎儿机体相关红细胞发生结合,最终导致溶血出现。这种疾病不但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70
12、-以导致患儿出现水肿、贫血、肝脾肿大、黄疸等多种症状,而且在重症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直接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侵入患儿的大脑,对大脑造成损害,进而导致患儿出现手足徐动、不吃、不哭、脑型尖叫、嗜睡、抽搐等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此外,还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肺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上迫切地寻求一种能够改善患儿预后的有效措施。蓝光照射疗法是利用蓝光照射使机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于水的 15 E 或 42 同分异构体,从而直接经由尿液、胆汁排泄,无需经过肝代谢,可降低患儿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蓝光照射有三种不同的疗法,分别是普通蓝光疗法、双面蓝光疗法和三蓝光疗法2。新生儿 ABO
13、 溶血病患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时,临床中还会配合苯巴比妥钠及人血白蛋白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但并不能有效降低已经生成的抗体。并且传统的疗法对患儿病情的好转比较慢,疗程比较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这些年有研究人员深入分析后发现,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方法在新生儿 ABO 溶血病治疗中可以发挥出独特优势。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降低身体免疫应答,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前期研究发现,丙种球蛋白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中的 F 受体,抑制其对机体的作用,减少机体对红细胞的杀伤。同时,丙种球蛋白也能与红细胞竞争,从而减少血清中的总胆红素含量。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可以迅速有效提高患儿体内免
14、疫丙球蛋白的含量,迅速消除血型抗体,降低溶血的发生率3。通过本次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和治疗前对比明显发生变化,且和对照组患儿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总胆红素水平降低的幅度及血红蛋白增高幅度更大,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体现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方式的作用,这是因为,免疫丙种球蛋白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的双效机理,它在进入新生儿身体后可以快速减轻对红细胞的溶解性破坏,改善贫血状况,并且可以快速的切断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因此可以减少对抗原的破坏,以减少溶血的可能性。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各种病毒和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在防治新生儿溶血症方面
15、有着特殊的优势4。在黄疸症状及住院时间数据对比上,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原因分析:所谓蓝光照射,就是利用光照将不溶于水的胆红素转变成溶于水的同分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泄出来的一种光疗法。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蓝光疗法的临床使用疗效上仍有不足。由于这种疗法的效果比较肤浅,所以有些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血液中的胆红素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这并不能满足每一个患儿治疗的需要。而且,随着照射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患儿还会出现明显的腹泻和皮疹等症状,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治疗过程和预后。已有研究表明,在短期内,经静脉注射免疫丙种球蛋白效果更好,新生儿 ABO 溶血症患者合并感染几率较高
16、,通过静脉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该蛋白包含了许多病原体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以促使患儿机体产生复杂免疫网络,以发挥出免疫替代的功效,以起到免疫调节作用5。另外在血清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比较上,试验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表示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能够改善血清炎症指标,且不会给新生儿产生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综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可以取得显著的功效,能够快速改善症状,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改善预后效果,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参考文献 1王自珍.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疗法联合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3
17、):55-57.2张瑞英,刘友红.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及对血清 TBIL Hb 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4):649-650.3陈晚琴,石正英,刘金祥,吴琦.静脉输注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与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05):1039-1045.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71-4李才荣,王玮琳,刘江玲.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与足月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09):986-989.5徐潜,迟姗姗,郝丹丹,陈春燕.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对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发生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4):3465-3466.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