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课题独坐敬亭山课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熟悉亭字,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品尝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预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根本程序批注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李白的诗句,谁来背一背? 2.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3.师板书课题,指导亭的写法,下面是丁,不是子。 4.指名读题,说说从这个题目,你了解了什么? 二.初读本首诗,感知孤独 指名读诗,说说有什么感受?(要求读正确、流利,并且有诗的节奏) 三.探究诗意,理解孤独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首先把诗读正确流利,再借助解释,或字典理解诗意
2、,最终在理解的根底上背诵。 2.生借助解释,字典要求理解字义,再同桌相互学习,逐句理解诗意。 3.生汇报学习状况。 4.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此时的李白是一种什么感受? (板书:孤独),也就是只有李白一个人,诗中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一句句的读,再把这些词语画下来。 5.逐句理解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从飞尽、独去体会孤独。(板书:飞尽、独去) (2)师:是啊,天空中看不到一只鸟,也听不见一声鸟鸣,连一片云都没有,这该是一座怎样的山呀?(沉静、死气沉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这一句诗。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只有相看体会孤独。(板书:只有、相看) 指名说
3、说对这一诗句的理解。 (4)师:此时只有李白和敬亭山,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也看不厌,多么孤独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6.结合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读写结合,体验孤独 1.假设你是李白,就这么久久地坐着,悄悄地看着敬亭山,此时你回对敬亭山说些什么?面对孤独的李白,假设你是敬亭山,你又会对李白说什么呢? 生练笔,把想说的话写在书上留白处。 2.师生沟通。 板书设计: 飞尽、独去 孤独孤独 只有、相看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消失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
4、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存。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根底上,结合诗句绽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欢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尝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 人炼字之妙。 教学预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存,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季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 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
5、杨万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 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沟通自己积存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日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白居易。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 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许多诗,揭露统治者的浪费腐化,即出名的“讽喻诗”。他喜爱大自然,写 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
6、老少 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状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2) 学生简洁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 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 小组逐句内沟通自己的理解,相互启发、补充。 5、集体沟通,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
7、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沟通“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妙画面,唤 起学生对荷花池和柔嫩莲蓬的憧憬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 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当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淘气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 “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朗读前两句,思索:你最观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
8、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得意、纯真与童年的欢乐、无忧、自由。)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觉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 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长。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稳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9、 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3 1、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刘备求贤的诚意诚意。 2、利用改诗、写信的形式,加深对“一顾”、“二顾”的内容的理解。 3、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 教学重点:利用改诗、写信的形式,加深对“一顾”、“二顾”的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刘备求贤的诚意诚意。 教具预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日学课文前,先来听一首歌。(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2、导入三国演义,简介之。 3、揭题: (1)今日我们学的课
10、文就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三国的故事很精彩,但是假如没有今日学的这个故事,三国的故事就什么都没有了。 (2)今日我们学的就是三顾茅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生谈话,检查自学状况: (1)谁三顾茅庐?刘备是何许人也?(简介刘备) (2)茅庐为何物?相机消失茅庐、卧龙冈、隆中、南阳等词,图示。 为什么卧龙冈的草庐这样出名,由于茅庐里卧着一条龙,他是谁?(简介诸葛亮)诸葛亮有何才?(找出开头与结尾读一读) (3)“顾”是什么意思?说说课题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 1、引:刘备三次访问草庐中的诸葛亮,就能请出他吗?思索:刘备是凭什么请出诸葛亮?(诚意诚意、虚心、
11、急躁、人才意识)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表现刘备以上方面的内容。 3、指名答复,读后说说是怎样理解的。 刘备上前敲门 刘备叫人马上备马 刘备斥责说:“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任凭派个人去呢?” 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师:风雪之中见真情啊!) 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师:皇宫前才下马步行,孔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何等高啊!他多么怕马啼声惊扰卧龙先生啊!) 刘备叮嘱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
12、恭尊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师:刘备这么诚意,他是在等着卧龙的腾飞。) 刘备抓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师:最终相见了,欣喜中不忘真诚,他日的期盼化作深深的下拜。) 四、三读课文 (一)、读课文,改古诗,理解“一顾茅庐”的内容。 1、让我们随着刘备,“一顾”茅庐。 2、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3、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想起了一首古诗,那就是唐代贾岛写的寻隐者不遇。教师板书古诗。 4、学生依据刘备“一顾茅庐”的内容,改写古诗。(这真是:隆中寻他千百度,先生不知在何处。他日再寻卧龙影,千辛万苦也不顾。) (二)、读课文,写信,理解“二顾茅庐”的内容。 1、刘备
13、就这样绝望地回去了,他要请出诸葛亮,还要再顾茅庐吗? 2、学生读课文其次节。 3、刘备“二顾茅庐”就这样怏怏而归吗?总要留点什么? 4、我记得三国演义中,刘备二顾茅庐后留下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不见了,你能把它写出来吗?可以写什么内容? 5、学生写信,教师巡回指导。 6、选局部学生的信读一读。(师:备久仰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仰视先生慈爱忠义,慨然展吕望之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五、延长 课文除了写刘备,还写了张飞、关羽,还描写了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用呢?刘备三顾茅庐结果如何?我们下一节课再学。 板书设计: 主板书: 刘备 诚意诚意 诸葛亮 急躁 人才意识 虚心 副板书: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