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第1页学习目标1结合历史发展周期表和近代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相关史实,掌握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2经过对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各种史料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综合各种史料并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关键概念做出合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方面而准确了解。3了解民国建立早期在列强干涉和军阀混战下动荡岁月,体会民族实业家、爱国知识分子和一战华工等不一样阶层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赤子之心,铭记亘古未变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家国情怀。第2页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过程,了解北洋
2、军阀统治及特点;认识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新气象,了解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变迁原因;概述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影响。难点: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原因和影响;新文化运动背景和评价。第3页03/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新气象01/02/北洋时期军阀割据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目录04/新文化运动开展第4页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1)背景对内专制19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任19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底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要求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对外卖国195月袁世凯被迫签署不平等“中日民四
3、条约”(2)称帝:1910月,袁世凯接收“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为洪宪元年。第5页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2.2.反对袁世凯斗争反对袁世凯斗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概况面对袁世凯倒行逆施,革命党人于19掀起二次革命19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随即,贵州、广西等省相继宣告独立结果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袁世凯于193月22日宣告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第6页1.在1912月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取得巨大胜利,国民党代复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策划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刺杀了宋教仁。“宋案”发生()A.阻止了袁世凯复
4、辟帝制 B.表明袁世凯势力不敌国民党C.延缓了中国民主发展 D.使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境地C经典例题第7页2.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相继败走谈及未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气馁,相互诟谇,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据此,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根源在于()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群众基础极其微弱C.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C经典例题第8页3.下列图为民国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创作作品国庆日之回顾。漫画中“内乱”“外患”分别指是()A.二次革命、日本出兵山东占领青岛B.护国战争、日本提出“二十一
5、条”C.护法运动、签署“中日民四条约”D.府院之争、欧洲列强扩大侵华A经典例题第9页二、北洋时期军阀割据1.军阀割据和混战(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出现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2)主要军阀势力派系代表人物控制区域依靠强国军阀混战直系冯国璋直隶及长江中下游苏、赣、鄂等省英美先后暴发直皖、直奉混战,造成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一样军阀所控制皖系段祺瑞皖、浙、闽、鲁、陕各省日本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日本第10页二、北洋时期军阀割据2.2.北洋军阀割据统治表现北洋军阀割据统治表现府院之争19,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府院之争”张勋复辟(1)概况:19,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拥护清
6、废帝溥仪复辟(2)结果:很快失败,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姿态,就任国务总理护法运动(1)原因: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暂时约法和拒绝恢复国会(2)概况:19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进行护法运动,19失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目标: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发展(2)概况:198月,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3)影响: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租界,撤消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第11页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新气象1.民族工业新发展(1)条件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暂时政府成
7、立后,勉励民间兴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尤其是19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第12页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新气象(2)发展: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以纺织和面粉为主轻工业发展快速;涌现出了荣宗敬、荣德生等民族企业家。(3)影响:中国产业工人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略社会力量。第13页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新气象2.社会生活新风尚(1)背景:共和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努力。(2)举措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衣饰和废止缠足法律。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称呼。(3)影响: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过去陈规陋习不符合
8、时代时尚,应接收文明开化新习俗、新风尚。第14页4.190219外国在华投资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A.西方对华商品输出不停增加B.列强侵华方式开始发生改变C.英国投资增加速度一直领先D.民族工业发展缺乏有利环境D经典例题第15页5.民国成立后,朝野上下就掀起了“西装热”,普通民众穿西服也屡见不鲜。传自欧美编织服装如毛衣、毛裤、围脖等在中国盛行开来,深受人们喜爱。有些人著书介绍说:“由是技术普遍而编物盛行,用途辽阔而裨益民众。“这能够说明()A.国人普遍热衷穿西装 B.西装比传统服装廉价C.中俗西化特点显著 D.西装编织技术很简单C经典例题第16页四、新文化运动开展1.背景(1)政
9、治: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痛苦反思。(2)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3)思想: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第17页四、新文化运动开展2.兴起(1)标志:19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新青年杂志。3.内容(1)民主与科学:用民主反对旧礼教伦理,用科学反对旧国粹宗教。(2)文学革命: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白话文。第18页四、新文化运动开展4.影响(1)新刊物纷纷出版,报刊面貌为之一新。(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提出,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3)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推进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重大意义。第19页6.“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能够全不与此一民族文化传统相关联,而只经几个人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去呢?”钱穆这段话()A.否定了新文化运动意义B.认为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C.认为学习民主政治应该结合国情D.为马克思主义传输提供了理论依据C经典例题第20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