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别康桥 轻轻我走了,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正如我轻轻来;我轻轻招手,我轻轻招手,作别西天云彩。作别西天云彩。那河畔金柳,那河畔金柳,是夕阳中新娘;是夕阳中新娘;波光里艳影,波光里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在我心头荡漾。软泥上青荇,软泥上青荇,油油在水底招摇:油油在水底招摇:在康河柔波里,在康河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一潭,那榆阴下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梦。沉淀着彩虹似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但我不能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笙箫;悄悄是别离笙箫;夏虫也为我缄默,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康桥!缄默是今晚康桥!悄悄我走了,悄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来;正如我悄悄来;我挥一挥衣袖,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第1页徐徐 志志 摩摩第2页听海韵配乐录音,体会诗歌中情感。徐志摩-海韵.wma第3页注意以下字词读法 暮霭(a)低哦()婆娑(p su)窈窕(yo tio)第4页朗诵技巧感情基调:舒缓轻快高扬急促哀伤对话式:要依据角色不一样把握情感和节奏。第5页全诗以女郎女郎为主要线索,写了她一系列改变:1、请同学们归纳出女郎行动和心理改变过程。2、概括女郎形象特点。第6页
3、女 郎 眷恋大海晚风眷恋大海晚风(徘徊)(徘徊)大胆歌唱大胆歌唱 (吟哦)(吟哦)急舞婆娑急舞婆娑(婆娑)(婆娑)淹入海沫淹入海沫(蹉跎)(蹉跎)从沙滩消失从沙滩消失(吞没)(吞没)痴情、单纯、幼稚理想主义追求者痴情、单纯、幼稚理想主义追求者痴情、单纯、幼稚理想主义追求者痴情、单纯、幼稚理想主义追求者 第7页意 象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绘了哪些经典意象?女郎 大海 与女郎对话回声第8页女郎:单纯而执着眷恋大海女郎,其实就是早年诗人徐志摩,是一位理想追寻者。(是诗人向往美与自由理想情绪象征)大海:徐志摩曾经所追寻爱、自由和美。回声:来自写诗时候诗人。他不再单纯热爱与追寻,而是对年轻时候自己开始了怀
4、疑与自省,对那种理想热衷与追寻进行了劝戒。(是诗人自我另一面,是诗人在人生茫茫大海探寻中忧虑迷茫又失望情绪象征。)第9页讨 论诗歌表示反应出诗人怎样情感?1、心灵自诉:这首诗歌能够看做是诗人爱与怨、希望与失望矛盾心灵自诉。是徐志摩心灵自述,是早年徐和现实徐对话,是其早年理想挽歌。第10页“我要是筋骨里迸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真纯思我要是筋骨里迸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真纯思想想”徐志摩徐志摩2 2、诗歌性灵化诗歌性灵化诗歌性灵化诗歌性灵化:诗歌中所表现徐志摩对于“爱、自由、美”追求其实是他“诗化人生诗化人生”反应和表达。他诗歌性灵化关键是“真”,不要假,不要虚伪,不要迎合时尚。与此内在联络是徐志摩以
5、“诗化生活”为理想,而他单纯信仰是把“爱、自由、美”看成“诗”来追求,看成理想来追求。第11页为何以“海韵”为题,以此作为诗名有怎样内涵?大海确有大海韵味、浪漫、理想、温婉,给人以希望与极美享受。但大海还有另外一面,它会震怒,那猛兽似波涛会无情吞没一切美好东西。诗人徐志摩似乎就是在借由这首诗,借由这片大海,提醒着人们:不要太浪漫,不要轻信,不要只看到生活中浪漫、理想主义一面,而忽略生活中无情与危险一面。第12页韵 律 美(1 1)全诗共五节,每节单独押韵。)全诗共五节,每节单独押韵。前四节前四节中每中每一节都采取一呼一应对话形式,对话后是音乐和一节都采取一呼一应对话形式,对话后是音乐和声般描写
6、,排比重复,组成全诗整体形式上韵律声般描写,排比重复,组成全诗整体形式上韵律美和友好美。美和友好美。(2 2)最终一节最终一节形式改变,把绵绵不尽哀伤情绪形式改变,把绵绵不尽哀伤情绪推向高潮。推向高潮。(3 3)诗人惋惜、感叹、哀戚、悲伤经过诗中一)诗人惋惜、感叹、哀戚、悲伤经过诗中一样节奏、重复叹咏表现出来。诗人专心于音乐调样节奏、重复叹咏表现出来。诗人专心于音乐调配,用优美旋律来品味和吟咏感情,从而组成轻配,用优美旋律来品味和吟咏感情,从而组成轻盈飘逸艺术气氛。盈飘逸艺术气氛。第13页当代主义戏剧化手法(补充)采取人物间对话人物间对话,有集中戏剧性情戏剧性情节节,在特定场景中表现人物,整体上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第14页观赏歌曲 回味诗歌.海韵海韵-邓丽君邓丽君.mp3.mp3 女郎你为何女郎你为何独自徘徊在海滩独自徘徊在海滩女郎莫非不怕女郎莫非不怕大海就要起风浪大海就要起风浪 啊不是海浪啊不是海浪是我漂亮衣裳浮荡是我漂亮衣裳浮荡纵然天边有黑雾纵然天边有黑雾也要像那海鸥翱翔也要像那海鸥翱翔女郎我是多么女郎我是多么希望围绕你身旁希望围绕你身旁女郎和你去看大海女郎和你去看大海去看那风浪去看那风浪第15页课 后 作 业学习了徐志摩先生海韵和再别康桥两首诗歌,这两首诗歌在艺术形式(音乐性)上有哪些异同?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