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74.52KB ,
资源ID:4143926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1439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doc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来源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 胡云 摘 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Abstract: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2、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 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y. 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 city green system plan based on the

3、 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 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 ec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finally has made the forecast to the futur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development tendency.Key words:Urban green sp

4、ace system planning;Urban green space;Thought of planning;Theory and method;Course20世纪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的世纪,我们居住的地球,正在经受绿色空间不断消失的危害。而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基础,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其中,有着“城市绿肺”美称的城市绿地便担当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可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如何对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使绿地系统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

5、人们生活与环境的和谐,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1概念解析1.1城市绿地“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近年来沿用较多的城市绿地概念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另一个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对于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我国在2002年由建设部批准公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建标2002135号),将城市绿地分为5 大类,13中类,11小类。按大类分公

6、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1.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规的深化和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规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跟以往相比,在建设部于2002年制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增加了树种

7、规划、古树名木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等内容。2国内外绿地系统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2.1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的发展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主要经历了19世纪后半叶的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20世纪初到五十年代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初期发展、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引入生态思想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进入生态化运动时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大致四个阶段。启蒙阶段西方最早对城市的构思和设计大多出于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想模式。从理想的城市到装饰性的庭园,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庄园、集城市便利生活设施和农村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新协和村”等等,无一不是为了满足上层人士的感性要求。

8、这个时期的城市中出现的园林绿地,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主要依据设计者或所有者的审美观和喜好而定,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感性的产物。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以前城市中的生态问题和游憩问题没有暴露出来。这个时期的城市设计往往接近理想状态,城市绿地规划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思想形成阶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在英国,最早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公园建设。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1898年发表的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明日的田园城市)描绘了一幅对未来田园城市生活方式的设想(

9、图1)。这一城市规划思想,对以后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15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论”,他在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表达了这一思想。“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霍华德对田园城市的设想美国于1935年在马里兰规划建设的小城市格林贝特(Greenbelt,意为绿带)就具有田园城市的色彩,整个城市平面呈月牙形腰带状,强调因地制宜,利用周围森林和起伏的地形来建造城市(图2)。美国格林贝尔特(Greenbelt)小城市示意战后四五十年代,这时期的环境保护由被动保护走向通过城市规划进行的主动保护,人们希望通过城市绿地整体规划的方式来

10、解决环境问题。各国都注意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利用林地与河川来形成城市绿化的基础,如大伦敦地区的绿带圈,德国科恩市利用森林和水边地形构成环状绿地系统,澳大利亚市利用水系组织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一时期,城市不仅仅是作为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人们的聚居地,应该提供给人们一个具有舒适性的生活休闲空间,提供给人类社会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空间。正是在20世纪城市化浪潮和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中,绿地由原来单个私人或公共庭院设计逐步发展为城市范围的绿地系统规划,后来随着大城市群的形成又出现了区域范围的绿地系统规划。如1935年莫斯科的绿地系统规划以楔形和放射加环状的绿带将各点状绿地

11、联系起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图3)。苏联莫斯科的绿地系统理论方法趋向成熟阶段人类进入20世纪60和70年代,全球兴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潮,为顺应时代要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很快被接纳到规划领域。在生态理论的影响下,世界许多大城市都认真研究了城市中绿地的功能地位及规划问题,开始从绿地的生态性、游憩性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绿地建设问题。麦克哈格(McHarg)在1969年出版的著作Design with Nature中,提出了系统地运用生态手法进行绿地规划观点。生态思想的引入使城市绿化呈现新的动态如澳大利亚墨尔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开展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公园整治,并以五条河流为骨骼

12、,连接城市内部的林荫道及公园,组成楔状绿地系统(图4)。20世纪80年代,城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绿地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绿地系统规划2.2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的发展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天然园林城市,到近代“西学东渐”、“土洋结合”的中西交融,再到建国初期的“大地园林化”与近期的山水城市。启蒙阶段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大型城市,这些大型城市虽然包容了许多自然环境因素,但城市中的生活毕竟与大

13、自然有一定隔离,尤其是难以欣赏到名山大川优美而壮丽的景色。于是,以浓缩了山水景观的“人造自然”城市园林产生了,从商殷的苑,到后来兴起的皇家宫苑和贵族宅院,里面都有大量的绿化装饰,自东晋以来,私家园林逐渐从模拟自然的“自然山水园”向抽象自然的“写意山水园”过渡,人工成分越来越多,自然成分越来越少,但园林中的池泉、树木、花卉仍占相当比例。这个阶段,无论是大量的私家园林还是少量的公共园林,其营造的目的和用途都是以游憩为目的,绿地的功能单一。思想形成阶段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8),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完整的绿地系统的概念,结合城市改造和建设,建立了很多的公园绿地,在公园规划设计上,主要

14、学习苏联文化休闲公园的模式,强调公园的功能分区,注重群众性文体活动。这个时期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是针对工业城市弊端,迫于环境压力而提出的,城市中人工成分和自然成分是分离的。因此,这个时期的人们对绿地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表现在城市规划中,绿地的面积、形状、位置设计的随意性,仍然把人与城市凌驾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甚至为了建立人工绿地而破坏原本的生态系统。理论方法趋向成熟阶段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化过程在给地区经济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在生态浪潮冲击的二十一世纪,人们试图将生态学与景观互相融合,将新的理念、方法运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以创造更美化、优

15、化、净化的高质量人居环境。这个时期,城市绿地改变了受城市建设所支配的从属地位,使城市绿色空间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绿地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恢复城市自然特性,把人工和自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此同时,有关绿地的相关政策也在进一步的完善。国务院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在2002年底之前各建制市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时建设部也下发了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这些政策及意见对于推进我国城市环境建设,改变城市面貌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的出台也直接促进了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建设,引发了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

16、划建设的研究热潮。3传统绿地系统规划思想存在的问题传统绿地系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所进行的专项用地规划,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过去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体结构和主要绿地的布局,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对于城市绿地应满足的生态要求却很少考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3.1“见缝插绿”规划思想陈旧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思想仍大多停留在工业时代的模式上,长期贯彻“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思维与工作方式,这也导致了“见缝插绿”这一“被动式”绿地规划观念的产生。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指标十分紧张,规

17、划绿地常被用作填充“不宜建筑用地”和建筑物之间距,并美其名曰:“见缝插绿”,很难形成科学合理、符合生态和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3.2“点、线、面结合”理论建制滞后 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一直发展比较缓慢,受“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规划理念影响,城市规划界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非常少,绿地系统规划更多的被认为是园林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理论的主体基本沿用 20世纪 50年代初全面学习苏联时所引入的城市游憩绿地的规划方法和一些构图的原则,特别是 “点、线、面相结合”的行政指导方针,多年来一直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布局原则。近年来,这一布局原则进一步

18、演变为类似“环、块、点、楔、网状绿地相结合”等抽象的绿地布局模式,城市真正需要的绿地和休憩空间节节退让,不断被蚕食。绿地系统规划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具有的广泛性、综合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被长期忽略。3.3“绿地指标调控法”技术体系薄弱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工作中,绿地系统规划通常的技术路线是在城市的工业、居住、商贸、行政、交通等功能分区的用地规划基本定局后,再把国标和地方关于各类绿地的绿化率和有关规范的绿化要求罗列一遍,最后是以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这三项指标为目标,但这些指标由于统计的模糊性以及不同城市的统计口径问题,可比性和可复核性非常差,根本无法反映城市绿

19、地建设丰缺的实际情况,反倒成为各个城市应付各种检查“心照不宣”的一个手段。3.4生搬硬套、长官意志操作过程的盲目城市绿地与当时当地的城市建设特点、气候特征、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城市的文化特征及城市经济基础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归属性,因此不同地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也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所谓“三份种,七份管”,搞“非适地适树”和“非适地适景”是要付出更为昂贵的经济代价,而且不一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果。但目前好多城市为追求开阔、明朗、舒展的绿地空间,出现了过量的“以草代木”(陈自新,1997年)的严重倾向,而且这种趋势若有关部门不加以阻止和正确的引导,大有形成一股风之势。绿地是一个

20、城市的“活景观”,生搬硬套地学习别国、异地的绿地建设经验,不但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而且景观和生态效益收效甚微。3.5规划与建设脱节操作平台的缺失 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有生命力的公益设施,从规划、建设到养护环环相扣,需要全面的策划、系统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护。实现这一过程的“无缝拼接”,对于城市绿地的最终实现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园林绿地的规划、建设、养护三分离的管理模式,导致了行业和部门之间的认识和管理机制常有出入。这样的管理机制一方面难以监督城市各项绿地的实施情况、察觉和制止侵占绿地等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部门之间各自分管行业较多造成的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很容易造成公共投资和管理的巨大浪费。4绿地系统规

21、划的新思想4.1城乡一体化设计理论美国芒福德“区域整体论”和21世纪城市:城市未来柏林宣言标志着现代城市绿地规划发展的新趋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突出区域特征,强调改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即绿地系统规划要符合生态性、生物多样性、野郊休闲性、人居环境舒适性和可持续利用性,要扩大到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大绿地系统。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多侧重于建成区,缺乏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在区域层次上协调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城乡用地融合的现象非常明

22、显,城乡建设连绵成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区域特色。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编制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立足本土,用战略的眼光构建一体化的绿地空间结构和分工协作的绿地功能结构,发现、利用、创造新的景观形态和空间载体。水体、湿地、屋顶花园、垂直绿化对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强城乡在生态上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2立体化设计思想作为开拓城市绿化新领域的立体绿化,就是指绿化与地面垂直的线或面,即利用攀缘植物使其沿墙或其它设施上升形成垂直的绿化面。许多人把立体绿化等同于垂直绿化,其实不然。垂直绿化是指一种利用攀缘植物装饰建筑物屋顶、墙面、棚架、灯柱等绿化形式。而立

23、体绿化则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城市垂直绿化和城市屋顶绿化两部分,是城市特殊空间的绿化形式。它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规划建绿、增加城市绿地总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开拓城市绿化领域的一种新形式。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绿地极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日趋稠密,建筑日趋拥挤,人均绿

24、地面积将越来越少,城市的立体绿化将成为有效增加绿地面积的途径而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4.3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思想我国学者俞孔坚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安全格局的概念(Security pattern,简称SP) :“景观中有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他们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的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所构成。SP对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俞孔坚认为,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Ps),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谈

25、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就必须提到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的概念。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在这里,我们强调生态基础设施是一种空间结构(景观格局),必须先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和设计而进行编制。而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简称SP)正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

26、的景观格局。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系统规划指的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本体的深入分析,然后对绿地系统的各个因子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具体操作从对基质的界定、对各类斑块、廊道的分析入手,对时空变化、对城市绿地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提出能实现绿地系统自我生态发展并与人类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规划策略,从而赋予城市绿地系统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生态属性,实现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学化营造,城市资源、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5小结绿是生命之道,城市之魂。城市绿地不只是一种鸟语花香、绿茵林茂的形态绿,而且是一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合理布局,结构、功能、过

27、程和谐的系统绿,是一种技术、体制、行为配套,竞争、共生、自生功能完善的机制绿。本文在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展开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传统绿地系统规划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新思想进行深入分析,达到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指导、规划和评价;促进城市绿化发展,提高绿化效益;赋予城市绿地系统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生态属性;实现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学化营造,城市资源、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1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2车生泉.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以上海市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3同济大学等编著.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中

28、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车生泉.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以上海市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李敏.从“见缝插绿”到“生态优先”论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与方法的更新,1991(3):93-967李景奇,秦小平.我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契机与误区.城市发展研究,1999(3):57-60 8王富海.更新观念,重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风景园林,2005(4):20-259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8-1510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日期 2007-10-9 编辑虎眼石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