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工程系供管二班第一项目组砌筑砂浆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蒋宏权 日期:2013年12月砌筑砂浆的取样、标准及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及试验室对砂浆的取样、稠度、分层度、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配合比设计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2.使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3. 引用标准3.1 JGJ/T98-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2 GJ70-9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3.3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3.4 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2、审核规范3.5 JGJ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6 JGJ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4.取样及试样的制备4.1 取样4.1.1 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取样量应不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 倍。4.1.2 施工中取样进行砂浆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一般在 使用地点的砂浆槽、砂浆运送车或搅拌机出料口,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取样。现场取来的试样, 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4.1.3 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 15min。4.2 试样的制备4.2.1 在试验室制备砂浆拌合物时,所用材料应提前 24h 运入室内。拌合
3、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 持在(205)。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4.2.2 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砂应通过公称粒径 5mm 筛。4.2.3 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为0.5%; 砂为1%。4.2.4 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G/T3033 的 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 30%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20s。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 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80s 。5.稠度试验5.1实验目的5.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
4、砂浆的稠度,以达到控制用水量的目的。5.2 稠度试验所用仪器:5.2.1砂浆稠度仪:如图 5.2 所示,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试锥由钢材或铜材制成, 试锥高度为 145mm,锥底直径为 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重量应为(3002)g;盛载砂浆容器由 钢板制成,筒高为 180mm,锥底内径为 150mm;支座分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个部分,由铸铁、 钢及其它金属制成;5.2.2钢制捣棒:直径 10mm、长 350mm,端部磨圆;2.2.3秒表等。图 5.2 砂浆稠度测定仪1齿条测杆;2摆针;3刻度盘;4滑杆;5制动螺丝;6试锥;7盛装容器;8底座;9支架5.3 试验步骤5.3.1用少量润
5、滑油轻擦滑杆,再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5.3.2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 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 25 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 56 下, 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5.3.3拧松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读出刻度盘上的读数(精确至 1mm)。5.3.4拧松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 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 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 1mm),二次读数的差值即
6、为砂浆的稠度值;5.3.5盛装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5.4 试验结果要求5.4.1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mm;5.4.2如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 10mm,应重新取样测定。6. 分层度试验6.1适用范围6.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在运输及停放时内部组分的稳定性。6.2 试验仪器6.2.1 砂浆分层度筒(见图 6.0.2)内径为 150mm,上节高度为 200mm,下节带底净高为 100mm, 用金属板制成,上、下层连接处需加宽到 3mm5mm,并设有橡胶热圈;图 6.0.2 砂浆分层度测定仪1- 无底圆筒 2-连接螺栓 3-有底圆筒
7、6.3 试验步骤6.3.1 首先将砂浆拌合物按第 4 章稠度试验方法测定稠度;6.3.2 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分层度筒内,待装满后,用木锤在容器周围距离大致相等的四个不 同部位轻轻敲击 12 下,如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然后刮去多余的砂浆并用抹 刀抹平;6.3.3 静置 30min 后,去掉上节 200mm 砂浆,剩余的 100mm 砂浆倒出放在拌合锅内拌 2min,再 按第 4 章稠度试验方法测其稠度。前后测得的稠度之差即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mm)。注:也可采用快速法测定分层度,其步骤是:(一)按第 4 章稠度试验方法测定稠度;(二)将分层度筒预 先固定在振动台上,砂浆一次装入分
8、层度筒内,振动 20S;(三)然后去掉上节 200mm 砂浆,剩余 100mm 砂浆倒 出放在拌合锅内拌 2min,再按第 4 章稠度试验方法测其稠度,前后测得的稠度之差即为是该砂浆的分层度值。 但如有争议时,以标准法为准。6.4 实验结果要求6.4.1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6.4.2 两次分层度试验值之差如大于 10mm,应重新取样测定。7.砂浆表观密度7.1使用仪器7.1.1容量筒: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2)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3)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
9、(4)振动台(5)秒表。 7.2试验步骤7.2.1应按照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应先采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至5g。7.2.2 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时, 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50mm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 采用人工插捣时, 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敲击5-6下; 采用振动法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连同漏斗在振动台上振10s,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7.2.3捣实或振动后,
10、应将同口多余的砂浆拌合物刮去,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器筒总质量m2,精确至5g。7.3计算: = (m2-m1)1000 V 式中: 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 ) m2容量筒质量(kg) m1容量筒及试样质量(kg)V容量筒容积(L)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 7.4校正: 7.4.1选择一块能覆盖住容量顶面的玻璃板,称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质量。7.4.2向容量筒中灌入温度为205的饮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气泡。7.4.3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称量容器筒、水和
11、玻璃板质量(精确至5g)。两次质量之差(以kg计)即为容器筒的容积(L)。 8.抗压强度试验8.1试块制作(砌砖)8.1.1内壁先涂刷薄层机油的无底试模,放在预先辅有吸水较好的湿纸的普通砖上,用含水率不大于的砖制作块的底砖,每块使用一次8.1.2 砂浆充分拌和,一次装满试模,用直径为10mm,和长350mm的钢筋捣棒均匀插捣25次,在四测用油漆刮刀试模插捣数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68mm。8.1.3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30min)将高出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平。8.3(砌石)砂浆制作8.4试件用带底试模制作8.4.1砂浆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厚度约40m),每次均匀插捣12次,然
12、后沿模壁用抹刀插捣数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项面68mm,12h内用刮刀刮掉多余的砂浆,并抹平表面8.4.2试件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一昼夜(24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8.5标准养护条件8.5.1水泥混合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8.5.2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应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8.5.3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mm8.5.4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8.6抗压实验8.6.1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
13、(或下垫板上)中心对准。8.6.2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8.6.3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每秒0.51.5kN(砂浆强度5MPa及5MPa以下时,取下限为宜;砂浆强度5MPa以上时,取上限为宜)8.6.4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值。8.7结果计算与评定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cu=Nu/A式中:m,cu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MPa;Nu立方体破坏压力,N;A试件承压面积,mm2。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以6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
14、件的抗压强度值,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MPa。当6个试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超过20%,以中间4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9.配合比设计9.1组成材料9.1.1水泥根据砂浆等级,选用“水泥等级”,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 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9.1.2 砂:宜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为2.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9.1.3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大于或等于7天。9.2设计砂浆稠度。9.2.1选配合比,其强度应按设计等级提高15。m,o=2+0.6459.2.2配合比计算:水泥用量的计算100
15、0(m,o-)cce式中: c-水泥用量,精确至1kgm,o-砂浆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ce-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3.03,=-15.09。注:水泥用量也可根据已知水泥强度和砂浆强度,p查表(有关资料)。9.3计算掺合料的量每立方砂浆的掺合料用量按下式计算:A-C式中:-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合量,精确至1kg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350 kg/m3之间。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的用量,精确至1kg9.4砂子用量9.4.1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应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9.5确定用水
16、量9.5.1以满足砂浆的流动性要求来确定用水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这世上,根本没
17、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太远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18、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
19、全然知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太远了,就像放飞的风筝,过高断线。太远
20、了,就像南徙的大雁,失群哀鸣。太远了,就像失联的旅人,形单影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