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政治传播 1.政治传播的定义:政治传播是指存在于政治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以达到待定目的和取得特定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以符号和媒介为途径的使政治信息得以流动的过程。 2.政治传播的基本方式:政治说服:包括政治宣传、政治广告、政治辞辩、选取四个主要题材; 政治修辞:政治主体围绕政治利益、利用政治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进行的修辞行为。其目的是说服受众,达到政治主体的政治目标。其作用包括:信息传输、情感表达、社会控制、人际协调;政治沟通:广义上指一切有关政治的消息、思想和态度的流动和传播,狭义上政治系统进行输入输出的工具。国家运行的有序状态主要依赖于正式的政治沟通机制。其作用包括:促进决策科学;整合政治
2、文化、维护系统运作、改善政府形象、保证政治稳定。 3.政治传播的功能: 形成特定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信念、感情、态度、价值等。 政治传播促进政治民主化A信息的充分流通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B政治民主化强调平等;C政治民主化强调决策的科学性;D政治传播在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起一定的教化作用。促进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的制度性建设,促进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政治传播促进政治社会化A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具有相似的政治要件,二者都作用于一定的政治文化,都是一种政治实践过程,二者的显著特征都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B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拥
3、有共同的媒介,即政治符号、大众传媒、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组织;C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即利益因素、政治权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政治事件。 二、政治传播学 1.政治传播学定义:政治传播学是政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对政治传播现象的总结和政治传播规律的探索和运用,它包括政治传播的结构、功能、本质及技巧等方方面面。 2.政治传播学研究范围: 政治传播行为,即政治传播的主体、客体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系; 政治传播内容,即对政治的信息处理体系; 政治传播途径,即政治符号和传播媒介体系; 政治传播环境,即政治传播与相关社会现象; 政治传播形态,即政治传播本体的形貌或表现
4、体系。第一章 政治传播学研究综述 引子:传播引起的权力转移 拒绝沟通:政府丧失的公信力 邓玉娇案与公权力合法性沉默的特权公民的审判逆向沟通(舆论的猜测)舆论的胜利政府丧失了强制力之外的公权力 无力沟通:权力的实质性转移 叉腰肌与谢亚龙的缺席审判 争夺沟通的主动权足协的敌人是谁强势权力的假象与足协创造的权威李承鹏是一个符号 第一节 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治传播学的产生背景 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政治发生了重大影响;政治参与的范围扩大与精英主义的消退;传播学的发展与行为主义的理论积淀 二、政治传播学的界定之难 政治传播的研究边界在哪里? 狭义的政治传播是研究政治家、政治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广义
5、为三大派 主流学派(说服选民派)研究选举相关内容;批评学派:批评政治与传播的利益关联;中程学派:寻找政治系统与传播系统的关系 第二节 政治传播基础理论综述 一、政治与政治传播 丹尼谋:政治与政治传播同义说。政治就是谈论(politics is talk) 政治与政治传播的主从说:政治传播是政治的组成部分,政治是权力与利益的分配过程政治传播实质是利益博弈的一种特殊侧面,其核心在于相互说服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权力走向公共性的关键二、政治传播的性质与界定 祝基滢:政治传播是一种符号活动,理想的政治传播是一种政治符号的共识(共同解释)邵培仁:政治的喉舌和特定利益集团的工具(否认了全面共识的可能),是
6、互动行为、过程与相应规范策略的集合三、政治传播的目的告知、解释、劝说、规范、娱乐、核心是达成共识(但对共识的公正性没有特定要求)四、政治传播的主要职能表达、说服与控制(一)组织层面的职能1塑造形象:公共权力的公共权威形象(TV萨达姆的形象)2培养角色:社会角色与主观角色的统一3弘扬理想:社会方向4争取谅解与实现团结:社会集团谋求上位5动员与管理: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具体运行(二)社会层面的职能报道:政治信息的发布表达:政治意志的传达解释:政治沟通教育:政治教化控制:思想倾向的钳制(TV金日成葬礼的意义)以上都是从公共权力对民众的单方面视角考察,从互动的角度看,政治传播体现的是民众与政府之间意
7、志的博弈,存在竞争性特点五、政治传播的类型(一)埃尔鲁:煽动型和巩固型(革命型和理性型)轴状型和网状型理性型和情性型:事实、两极/情绪、厉害关系(二)祝基滢:政治说服和政治新闻(政治意图是区划关键)(三)综合划分方法1、轴状、单向政治演说:寻求支持政治新闻:事实大于新闻,目前已经从轴状转向网状政治广告:塑造、培育潜在支持政治公文:政治意志的清晰化2、网状、相向互动政治辩论:公义的形成政治谈判:政治对立方的妥协过程政治流言:千里之风,起于萍末政治歌谣:民意的反映六、政治传播的传受双方(一)传播者与把关人传播者不等同于公共权力,传播者会产生权力把关人:政治信息的控制者(二)政治传播的受众选择性心理
8、: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崇尚权威、从众、思维定势、认知不和谐:躲猫猫与INGO、求新求实、逆反第三节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大众传媒与民主问题实质是商业诉求和民主问题真正的大众传媒所具有的特点公共通道:信息供给(同时向执政者和民众);表态支持;议程设置(突出某个议题的重要性)eg个人所得税与台湾道路坍塌中的官员“冰柜”失语守门人角色:当公共生活所必需的信息由少数人掌握时,自利性与寻租就变得可能第二章政治传播理论的发展第一节政治与传播的互动“很少人是亲身认识政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政治现实是经过大众传媒及群体传播的中介而出现。这个中介过程产生、传输及采纳了不同的政治幻想,并确定了什么是真正的现实
9、。”Nimmo一、政治背景下的传播第一阶段一战中的军事宣传1917年美国成立公共信息委员会宣传的艺术:辱骂,光辉泛化转移证词平民百姓洗牌作弊乐队花车。战后美国军事情报局聘请心理和社会学者研究电影对士兵的心理改变第二阶段:肯尼迪与尼克松的辩论,李普曼的议程设计说和想象-外在世界区别说二、传播对政治的影响传播与公民的民主自由:民主权利的实现路径传播与公民监督:纽约时报案与水门事件传播与公民政治态度的形成传播与政治社会化:提供社会模仿学习的相关模式与观念第二节政治传播理论及其发展一、国家为本和社会为本的政治传播学国家为本:研究政治行动者和非政治行动者的行动,及媒体中介的作用。重要是形成对受众产生意义
10、的信息输送社会为本:研究信息内蕴含的意义、框架、意识形态。重视少数群体的对信息的对抗性解读。强调观念可以独立于物质基础作用一叶知秋二、政治传播理论的发展媒介皮下注射理论:一战总体战理论指导下的强势单向灌输,在强有力的统治体制下起作用有限效果理论:媒体可以强化而非塑造公众意见。真正起作用的是政治意识媒体(意见领袖公众)例: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2%收视率与其成功议程设置理论:态度和信息都是政治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往研究过多注意态度的灌输,政治传播可以通过信息选择形成议程设置,影响受众知识结构,媒介使用与满足论:受众使用媒体是为了满足已有的需要并加强它,这意味着媒体可能受制于理性的公众“我为渔
11、人还是鱼”第三章政治传播的研究对象第一节政治传播中人的研究一、传播者注:拉斯韦尔的五W研究:谁传播,传播什么,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效果1、政治人物:政治风度与控制传媒的能力(尼克松)2、专业传播者:“将一个团体中的语言、利益、价值观、信念、动机转化为不同团体接受的内容”。充当把关人角色,有权对这种现象进行修改、增减并决定是否传递到下个环节3、政治行动者:公私团体中的游说者和意见领袖。他们往往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理论和意见领袖的活跃性例:日本商场与老太的博弈;退洗衣机带来的收益二、政治传播受众不是所有对象都对政治信息感兴趣,有效的传播必须细分受众,细分议题,做到必要的兼顾
12、性(塑造战争形象的差别)公共舆论不是一个价值系统,可能是一个混杂的矛盾的观点集合控制受众的核心不是观点灌输,是思维方式的设计第二节政治传播的内容信息是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在一切符号中获得哈贝马斯沟通理论认为,政治传播内容必须包括:言辞可以理解,内容真实,行动得体,意向真诚第三节政治传播媒介媒介中主要有官僚体制、政党和大众传媒等。我们关注大众传媒在于受众广大,但它实质所包含的对政治决策起作用的精英人数可能更为重要一、报纸目前受众开始减少,但其分析性、使用的便捷性和使用习惯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重要的是它拥有精英群体的支持和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支持二、杂志信息细分作用明显,专业性指向性更强,但成本和周期过
13、长是其问题三、广播达到传播与接收同步,传递周期最短,但存储能力差,受电视冲击四、传单图片和招贴:具有最强的针对性,但偶然性和不定期特点,无稳定接收群体五、电视电视兼具视觉听觉,视觉信息占人接收信息总量83%,听觉渠道11%,同时听看人记住50%。它兼具专业的队伍,稳定的收视群体和现场效应,但记忆性差六、网络第四媒介。信息实时性、存储性好,并首次实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一体化,实现了单向传播向双向转换。是最自由的传播渠道。缺点在于信息筛查机制不好,专业队伍无法与报纸、电视相比,有质量的信息分析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第四节政治传播的环境媒介与个人间互动构成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构成媒介制
14、度政策环境媒介间竞争构成媒介生态环境媒介与经济界关系构成广告资源环境媒介环境成为政治传播内容、态度形成的外部情景例子孟母三迁大众传媒的核心是创造虚拟环境,模拟现实环境虚拟环境通过选择性影响现实环境,也被称为建构,她可能是消极的或积极的例子共产主义传媒环境与政治环境的关系政治环境对传媒环境有决定能力传媒尽管对政治产生监督,但传媒并没有高于政治的权力政治体制与传媒的博弈历史极权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政治传播的功能包括:(1)形成特定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信念、感情、态度、价值等。(2)政治传播促进政治民主化1.信息的充分流通是政治民
15、主化的前提;2.政治民主化强调平等;3.政治民主化强调决策的科学性;4.政治传播在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起一定的教化作用。促进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的制度性建设,促进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3)政治传播促进政治社会化1.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具有相似的政治要件,二者都作用于一定的政治文化,都是一种政治实践过程,二者的显著特征都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2.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拥有共同的媒介,即政治符号、大众传媒、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组织;3.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即利益因素、政治权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政治事件。三、推动我国政治传播学发展的几点想法笔者在拙著
16、用信息颠覆世界中曾指出,“传播学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是一种攻防兼备的谋略艺术。”而政治传播学更是一门需要道术兼修、知行并重的新兴学科,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素养、深谙政治运作的奥妙。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大都诞生于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中。要有效推动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就需要首先厘清传播学的边界。有人借口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而有意或无意地“泛化”传播学,从而把自己归入传播学这门时髦的新兴学科中来。事实上,国内某些传播学者充其量是游荡在传播学的边缘。“泛化”传播学模糊了传播学与相近学科的界限,淡化了传播学的实战特性。传播学决不是一个难民收容所。要推动政治传播学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倡“问题研究”:
17、敢于直面中国现实。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优秀传播学者必备的素养与技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传播学者迟早会被淘汰。政治传播学者应直接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而不应该远离社会、闭门造车。要推动政治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还必须克服“单打独斗”的学术陋习。对全球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具有深远影响的GlasgowUniversityMediaGroup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他们常常以团队的名义出版学术成果。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诸多传播学原理都是美国的研究团队在政府、军队、财团的支持下发现的。要推动政治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就必须有计划地译介西方的最新学术成果。
18、惟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开阔我国学者的学术视野,才能帮助国人看清我们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而根据笔者在2008年8月初的检索表明,我国只在2005年翻译出版了英国布赖恩?麦克奈尔的政治传播学引论和美国W.兰斯?班尼特的新闻政治的幻象政治传播学经典之作(第5版)。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究二、媒介景观的影响方式:政治仪式的操演与多维传播媒介景观的政治意义必须通过其影响力的发布得以实现,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各种媒介在政治传播中所具有的表现力。国庆阅兵作为政治信息的集散地,为多种媒介的传播活动搭建了发布平台。按照介质的不同,政治传播主要在三种不同的维度中进行:一是
19、仪式内部的人际传播,二是仪式本身作为媒介的组织传播,三是以各类媒体为主的大众传播。在这些不同方式的政治传播中,阅兵的整个操演过程成为政治信息制造和供给的生产流水线。“政治仪式向来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规训国民身体的方式,它能够通过一系列经过特殊编排的操演程序将身体装扮成政治生活中的视觉代码。”20对于国庆阅兵而言具有更多的意义,“操演”既包括军事意义上的“操练”,彰显出身体层面上的“控制”或“规训”,又包括庆典和戏剧意义上的“表演”,隐含着情感层面上的“流露”或“表达”。同时,“操演”作为一种行动,在实践层面上具有建构某种“范式”或“模式”的倾向,主要以“仪式化”的形式展露出来,经过大众传播被广为
20、学习和模仿。仪式操演的三种表现,将政治信息直接糅合在各种媒介之中,而政治传播作为这些信息的销售商,采用了不同的营销渠道和技术。人际传播是最为古老的政治传播方式,其影响力主要通过人际关系的建构而发挥出来。在国庆阅兵中,人际传播的主要关系方是阅兵首领和受阅士兵。阅兵式是首长“看”士兵,分列式是士兵“看”首长,两者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中以不同方向经过同一空间。在这种时空变动中,两种角色通过交错行动界定了彼此的政治关系。由首长发出、士兵接受的简单政治信号(挥手致意、呼喊口号和注目礼等),在一种“多数人观看经过挑选的极少数精英”21的“单视”中,被转换成丰富的政治信息(权威信仰、政治忠诚等)。通过受阅这一行
21、动,士兵们之间在身份和认知上达成了同意和统一。分毫不差的时空限制要求士兵们在静止和行动中都必须彼此观察,并通过在方队前引导的标兵和方队中的排头兵核准自身的位置。这种存在于一个身份统一体中的、单对单的互视和调校,使得具有多种社会和政治身份的个体士兵之间的差异性被一种内生的自发性约束降至最低点。于是,包含着权力和合法性的政治信息在这些个体中不会遭受任何异质媒介的阻滞,信息流的畅通意味着权力和合法性能量实现了无消耗传导,直接结果是提高了权力宣展的力度和合法性建构的效度。政治信息在人际传播中虽然作用明显,但作用范畴有限。国庆阅兵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党和政府在其中成为更加重要的传播媒介,这一渠道的主要目的
22、是政治动员。在阅兵仪式的整个操演过程中,组织媒介的存在往往是隐性的,它直接借用仪式本身充当介质。彼得。伯克认为,仪式是一种“文字、形象、情节和音乐混成一体”的“多媒体的表现形式。”22阅兵仪式集合多种表意元素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诉求点落在时、空、人、物等多个方面。限于篇幅,在此我们仅论及国庆阅兵借助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政治传播。在时间意义上,国庆阅兵既借助“国庆”重复了“国家时刻”,又借助“阅兵”重复了“军队时刻”。“时间差别被抹平,真正的、真实的同一个现实,每年次都被揭示出来”23,参与者和观众被带入权力及其合法性建构的历史性体验中。在空间意义上,正如勒菲弗所言:“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
23、24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群落作为“类大众媒介”,“在联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统一社会思想等方面,也会遵循一些大众媒介的规律”25.数百年来,其“空间形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26,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实践”27,从“述说”帝王权力28演变为“述说”人民权力。大众媒体是国庆阅兵的主要传播者,它们以各自的传播方式将政治信息发布至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中。在第一阶段的11次国庆阅兵中,纸质媒体(报刊为主、书籍极少)和声音媒体(广播)成为政治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还有少量的阅兵纪录片等影像资料)。报刊是最为古老的大众传媒之一,具有“作为展示和操纵的力量”29,能够为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的忠诚和信仰30.
24、广播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声音”,“在为行为编程时,声音总是占据重要地位”31.“音位学”的发展更将声音与语义结合在一起,以挟文字之威的听觉冲击,塑造出一种具有感染力和渗透性的政治想象。在1949年国庆阅兵的广播直播中,播音员的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将所有受众(听众)带入一种能够直接而深切地体验建国壮举的政治空间内,同时,广播稿以一种语词之力激起了人民有关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想象。从1984年建国35周年庆典开始,电视成为阅兵仪式的重要传播方式。壮观的媒介景观通过屏幕锁住了观众的屏幕遥控器,从而在那一时刻“遥控”了对整个社会空间的政治文化教育。随着拍摄技术的发展,电视传播的政治信息含量得到了显著提高。1
25、999年国庆阅兵前后,相关电视节目的录制量远超1984年,不再是单纯通过现场直播营造观众的在场感,而是以一种具有持续性和全方面的仪式过程呈现,将与政治生活有关的一切内容有系统地输送至全国乃至全世界。32虽然在1999年国庆阅兵时,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经过短短十年时间,中国网民规模从不到1000万人剧升至2198亿人,在各项网络应用中,网络新闻的使用率最高,达到7815%,覆盖网民2134亿人。对重大事件,例如奥运会的报道,使网络媒体站到了主流媒体行列。33从2009年2月开始,有关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的网络报道就一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而4月的海上大阅兵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网络传播
26、的诞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媒介景观的呈现方式,但并没有动摇这一景观所具有的深刻内含。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技术是人的肢体和感官的延伸”34,“新”技术面对的仍然是保持着一定稳定性的“旧”人。因此,互联网的发展在阅兵仪式的媒介景观塑造上并没有起到任何颠覆性影响。这与60年来有关国庆阅兵的良好历史记忆,以及阅兵仪式背后的政治价值观念主要建基于国家和民族情感之上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使其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保持了相当一致的向心力。简单来说,这种向心力便是媒介景观的呈现技术和社会环境变动之间的适应性。三、媒介景观的影响范畴: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政治传播的适应性在国庆阅兵这一媒介景观的历史呈现中,由
27、各种传播方式主导的影响范畴并不是静态的、有限的,而是呈现出动态调整、逐步扩展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基本背景是60年来中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在此截取其中文化、政制和事件三个层面的子环境来探讨这一趋势。“文化”能够担当社会环境之职的资格首先来自于它与“社会”的同构性:两者“不过是同一现象的不同的抽象”35;其次来自于文化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容量和深度,表现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36,即“政治文化”。“政制”环境为政治仪式提供了更具约束力和针对性的要求,作为一种“政治体制”(politicalsystem),它是具有独立性和适应性的政治系统,各类政治象征被转化为一组
28、携带政治信息的输入单元,政治仪式则是接受和处理这些信息的机制或方式。作为一种“政治制度”(politicalinstitutions),“政制”主要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政治架构及其制度,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治仪式之间的关系上。“事件”一词从基本意义上而言具有空间意义(环境和状况37),时间意义(发生过程及其结果38),以及实践意义(特殊策略的行动)。将政治仪式置于一种事件环境中予以分析,既能够根据事件所具有的时空属性确定政治仪式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位置;又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把握政治仪式的目标与意义。1、从封闭到开放建国伊始缺乏较为稳定和统摄力的文化系统,因此,
29、塑造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就成为一项重要而及时的工作,轰轰烈烈的国庆阅兵就成为这些符号的制造厂和展览馆。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方针下,文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一种开放、多元而自信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基本成型。在阅兵仪式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展示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39,既是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中的最强音。简而言之,60年来文化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此大势中,政治文化从纯粹的意识形态走向世俗化,从从属型走向参与型,从依附型走向自主型。40“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趋势也体现在大众媒介的发展之中。建国
30、至文革前夕,我国大众媒介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报纸、广播,面对社会大众,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的理想”。41在改革开放将国家建设的重心放到经济发展上之后,大众媒介的重要任务就转变为“加速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转变,使这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变得容易些、特别是加速和顺利进行全国人力资源的动员”42.就此而言,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顺利完成了这种转变,在文化环境的变动中反作用于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保持了高度的一体化。最后,也要警惕传媒发展将开放性演变为一种“无责漫谈”43,甚至在“传媒消费主义”的盛行中破坏民众之间正常有序的社会关系,“导致交往方式的异化”44.2、从集权到民主60年来中国政制环境
31、的主要变化是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949年建立起具有联合政府性质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当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仪式的7位正副国家主席中,有3位是民主人士。文革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大力改革政治体制,通过“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和“精简机构”等政策全面弥补建国以来“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45的缺陷,1984年建国35周年阅兵后实行裁军100万的政策在军队建设层面上体现了这一政制变革的重要动向。中共十四大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放在“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上46,江泽民在任内主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7,为中国式民主建立法律精神
32、和法制体系。胡锦涛则在中共十七大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8,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 政制发展过程中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对政治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新闻出版自由”的民主意义在中国得到了适度关注,“与保护新闻自由的民主之间互为前提、相得益彰”49.但是,正如巴特勒所言:“国家和媒介之间的种种关系是随着时间和地点变化的?实际上没有个政府无论它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能允许大众媒介免受某种形式的规定或限制而自由发展。”50在国庆阅兵中,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传播的引领作用下,大众政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都积极服务于阅兵仪式所力图
33、呈现出来的“兵强马壮”和“国富民安”的主旋律。在国庆阅兵这一媒介景观的塑造中,表现出了我国政治传播的民主化方式和方向,即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和道路。 3、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和谐 建国初期的阅兵仪式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冲突和对抗意味,如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部分飞机是携带实弹飞行,抗美援朝时期部分受阅士兵在仪式结束后即开赴前线。改革开放以后,国庆活动逐渐变成一种“温和”而“健康”的政治符号系统,即便不断展示出大威力武器,但同期领导人的讲话中更多地阐发了和平和发展的理念51,既宣扬了中国的国威军威和大国风范,又体现出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战略。同时,国庆活
34、动也越发重视“国家”和“人民”的“在场”,因为这两者在任何一种民主制度中都居于核心地位,对它们的重视有利于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政治共识,赋予和提高中国在全球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话语权。 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媒介事件”,国庆阅兵在第一阶段中相对纯粹的政治性质,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削弱。这并不意味着国庆阅兵不再是一种“政治事件”,相反,它成为一种意涵更加丰富的“泛政治事件”,在一个宽广的范畴中程度不等地表现出各种政治意义。国庆阅兵提供了益发多元化的政治信息,与“多元化”相关的“政治共识”也就成为各种政治传播渠道所共同遵守的基本一项原则。“政治独白”基本上从传播方式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国外、中央
35、/地方、政府/民间以及群体/个体等各种类型的媒介的普遍参与,一种多元化的政治传播蔚然成风。余论:媒介景观与合法性建构国庆阅兵一直都是媒介的宠儿,通过多维度的政治传播,被塑造成一种壮观的媒介景观,矗立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之中。它既呈现出6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政治变革的基本脉络,也是60年来中国政治传播途径不断迁变的重要路标。在此背景中,亦不可忽视国庆阅兵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政治传播方式,对于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建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限于篇幅,在此予以简述,是为余论。合法性资源主要来自于传统、法律和民意三个方面,在现代中国政治社会中,国庆阅兵所能够提供的主体合法性资源是民意。公共舆论作为大众传播的近似语,担当
36、着合法性民意资源的生产、供给和消费功能。这种合法性供应模式受到了后现代媒介理论的剧烈冲击,该理论认为,双向多元的媒介社会模糊了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基本界限和方向感,民意作为合法性资源产生弥散化倾向,权威认同度急遽下降。但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任何“新闻媒介都无法超脱政治”52,哪怕在后现代媒介传播所型构出的“虚拟政治”中,其“深层核心”仍“与权力相关”53.因此,政治权力主体能够调整媒介景观的操控方式,以在新时空环境中维系并且提高媒介景观“吸收”各类认同资源的能力。国庆阅兵作为盛大的媒介景观,聚集了多种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情感和价值观,一方面通过促使大众信念中的感情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54,以提高积聚
37、民意的效率;另一方面如同一块巨大而干燥的海绵,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民意之泉中流淌出的政治认同,从而提高获取民意的效率。除此之外,国庆阅兵通过将政治信息转化为政治记忆,为合法性提供了传统意义上的规则基础。 对国庆阅兵的政治传播学研究而言,这些重要主题具有着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双重政治意义。此外,研究国庆阅兵这一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仪式,既可以观察和评估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和现状,又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分析和理论支持,这些都值得在一种跨学科领域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1.利用网络建构国家或政府形象优势的策略 利用网络塑造国家和政府形象的传播策略主要有: 选择系统模式。所谓系统模式,其一,
38、指通过网络进行国家形象建构是基于国家形 象的系统的策划和包装,而网络仅仅是为其提供更好的传播媒介;其二,加强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强化国家和政府的议程设置。其三,不仅要加强中共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党和行政机构的网站,加强诸如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这样的国家级新闻网站的建设,而且对于文化、经济、体育、学术研究、传统媒体等各个领域和机构的网站建设都需要提高,这些都是国家形象建构的支点。 选择政治传播方式。政治传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建构政治传播符号,选取何种政 治传播的符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媒体和公众提供信息的暗示,比如包装国家元首和选择政治符号。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
39、共和党推出的小布什是一个四流的候选人但他们打造出的却是一流的脚本,将小布什塑造成这样一个正面形象:他与大多数共和党人不同,是一位富于同情心和保守派,主张党派的团结而非分裂,能够联合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力量共同做事。虽然事实证明,上述这些描述没有一条是真的,但共和党确实有效地建构了小布什的正面形象,也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认可和接受。27美国在9-11之后就将国旗、国徽作为政治符号之一,在网络媒体的网站中反复强调。而在政治传播领域中常用的策划技巧,比如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证词法、辱骂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和乐队花车法28等也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政治场景创造性地应用于网络政治传播中。选择网络语言模式。
40、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网络语言模式包括:一是提高网站的双语(中英文)传播能力;二是选择适宜的文本话语方式,从国内传播来讲是说,要选择老百姓爱听的言说方式,而不是说套话、官话,从全球传播来看,要选择目标群体可接受和认可的话语方式;三是重视流媒体的图像和影音传播的应用。2.利用网络打造政党政治平台优势的策略网络在政党政治平台的打造策略主要有:一是,降低网络参政的经济和技术门槛,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政治气氛向民主化迈进。“民主政治的前提在于开放性。其中,人们得以参与决策过程,得以接触、使用媒体和其他资讯设备”(Ibid);二是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升电子政务层次,减少政府内部的沟通层次,使信息的传播更为
41、公开和平等,建立将社会公众意见纳入政治决策过程的有效机制,提高政府地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地品质,使政府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三是尝试进行人大代表和政府换届的网上选举。3.利用网络营造公共话语空间优势的策略社会公众政治生活建立的基础是民主和法制,我国当前网络政治传播优势建构的重要战略之一就是构建网络化民主法制生活29,其中强调公众的民主权利和信息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政府不得干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自由,借助网络传播途径使公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改进,利益表达和聚合的自由增强;另一方面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提供的双重视角出发,确立网络参政自由适度原则,即个人的信息自由不能建立
42、在妨害国家信息安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理解到自己同时是网络立法者和法律的施行者,自觉成为社会整合的媒介。当前我国比较现实可行的现实策略:一是,给予网络媒体更多的自由,让公众通过网络享有许多社会问题的知情权,进而拥有直接的参政权。当然,通过给予网络媒体更大的自由这样的制度安排来对弱势群体的言论加以规范和疏导,降低更深层次和更大规模动荡的社会成本,对于我国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引导网络政治传播。 4.利用网络建构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优势的策略 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在我国现阶段的可行的实践来看,第一,有效开展如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网
43、络政治传播是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的内容;第二,鼓励和支持大量有价值高质量的各类网站的建立,使社会民众可以更便利的获取各类知识信息,提高公民素养,是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改变以往我们传统的说教式教化。网络传播时代最大的特征是文化的多元和个性的张扬,把民众假定为落后的需要提高的对象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该做的事情是,共讨丑陋的行为,表达对美好的崇扬,抹去笼罩在明镜之上的浮尘,让人性散发出光华,让文化彰显其魅力,而不是向人灌输什么东西。当然知识是例外。 六、讨论与问题 网络政治传播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技术这把双刃剑给政治传播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回避。 1、网络政治活动极易导致政客对选民的操纵。正如荷兰学E舒尔曼所言:“利用计算机的给予和结果,计算机专家们(例如,如果他们卷入政治决策之中的话)就可以为政治家们制定法律,因为后者并不控制所需的信息,民主制在这样一种计算机统治中就变成了一种怪物。”302、对网络政治传播有效性的质疑。一方面,由于公众的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将影响政治传播者发出信息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形成的公众舆论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的直接通道并未建立。3、数字鸿沟,带来的民主分化,网络民主只能是一部分人的民主,这无疑影响了参与公共领域公民的广度与阶层的深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