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目 录一、北京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1(一)建设理念2(二)建设内容21、基于SOA(面向对象服务)的软件架构22、一套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33、城市运行管理应用系统建设4(1)五大核心平台4(2)六个支撑保障平台9(3)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10(4)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10(三)应用情况101、城市运行管理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102、对城市运行规律性研究更加深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113、作业标准实现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11(四)创新情况111、管理创新112、技术应用创新12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13(一)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一期
2、建设情况131、智慧南京运行管理平台132、智慧南京展示中心14(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二期建设情况141、总体架构152、网络布局163、数据中心164、基础平台165、应用平台17三、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19四、银川“12345一号通”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22五、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行维护中心24六、本溪市城市运行管理扁平化决策平台26七、浦东打造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治理社区27八、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29九、海口龙华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321经过对城市运行管理系统方面的资料收集,共收集到北京西城区、南京市、深圳市、天
3、津生态城等案例,在该行业具有相关建设经验的单位有北京理正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超擎图形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超擎时空)、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神州信息)、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面将所收集的案例信息相对全面的介绍如下:一、北京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是依托于“四位一体”(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政府值班、非紧急救助)的城市运行管理思路,将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多种应用技术(物联网、3G网络、3S(GIS、RS、GPS)、虚拟现实(VR)、RFID、二维码、数据挖掘、无线远程数据采集)有效结合,实现了城市运行的常态化管理
4、与非常态管理的结合、实现了巡查、监测、预警、指挥、分析、评价的全周期管理、突出城市运行管理体征指标的监测预警、监督.系统实现了“一张图,一张表、一套曲线”的应用展示;在结构上纵向形成市、区、分中心、科所队的四级协同办公;横向上实现了等部门的专业部门与街道的“条块”结合,协调配合的专项监管;在城市运行常态管理和非常态应急指挥调度上,实现了的全面融合以及城市运行预警和辅助决策;最终形成了从案件、事件巡查、案件派发、指挥到预警、预测、研判分析的生周期的城市运行管理,并以此为依托向社会化服务管理延伸.2010年住建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建设成果进行了考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通
5、过了示范工程项目的立项验收.2011年,在由建设部设立的华夏建设科技评选中,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与北京理正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项目再度获得建设领域相关专家、领导以及评审机构的高度认可,获得“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一)建设理念(1)在遵循建设部相关标准的前提下,以解决城市运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案件的快速上报、及时响应和快速处置;(2)在业务覆盖面上涵盖城市运行管理的各级机构,实现城市管理领域不同部门的深度协同工作;(3)在以业务办理为核心的基础上,加强城市运行数据管理协同、应用协同,实现“数字城管”的重点由指挥协调系统向预
6、警预测和辅助分析的转移;(4)利用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以及城市重心管理理论,强化对城市动态、科学、系统的管理,实现由城市管理到城市运行管理的转变。(二)建设内容1、基于SOA(面向对象服务)的软件架构系统的软件架构上划分为五层:系统平台、基础平台、应用平台、门户集成及工作桌面。利用微软的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SQLServer2008数据库存储数据、。Net 技术进行系统的开发.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从软件系统逻辑上可以划分为系统定制和系统展现两部分。系统定制包括门户构建,GIS 构建和业务构建三个部分,满足业务的不断扩充和灵活变化,具有强大的面向对象的构建能力.2
7、、一套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通过来自城市管理、交通、市政、环保、环卫、气象、防汛、旅游等多个领域(城市问题、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气象、环保、环卫、交通、旅游、卫生、食品)在内的各专业城市运行指标共享交换,以及通过物联网实时抓取到的人流量、降水、生活垃圾等数据,形成了西城区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居民满意度指数、各类案件数量基本指标、城市运行体征指标、应急指标等城市重心管理指数共五大类19小类城市运行数据指标体系,通过该项理论成果的应用实践,使得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从“单一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理,提升到“从根源上群体性解决问题。3、城市运行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由五大核心平台、
8、六个支撑保障平台、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四类职能工作桌面构成。五大核心平台包括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城市运行信息资源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六个支撑保障平台包括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构建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科室职能工作桌面分中心职能工作桌面领导职能工作桌面专项指挥部工作桌面。(1)五大核心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包括城管监督指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政府值班系统、非紧急救助
9、系统和其他专项业务系统。城市运行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利用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提供的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和各委办局获取的各城市运行体征指标数据和实时体征数据,对城市运行管理状态进行监测管理。城市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为数据分析人员完成对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并形成分析结果,同时可为各级领导,提供专项辅助分析和重点区域专题分析.城市运行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数据标准化,支持跨部门的城管资源整合和对外数据共享,为城市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必要的业务数据保障以及数据服务共享.信息资源中心门户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通过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实现领导随时掌握城市运行管理的各项体征指标,以
10、及城市运行的各类动态信息、城管突发案件的空间分布情况、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图表等重要信息数据,以及实现监督员对市管理部件数据更新和专项普查数据采集。(2)六个支撑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是整个城市运行管理技术体系的基础,包括统一认证中心、系统运行监控和维护管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城市运行管理构建平台利用城市运行管理体系,进行搭建.构建平台包括门户构建,GIS构建和业务构建三大部分组成。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该平台依托3G技术,搭建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加大了对移动办公模式的支持,满足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移动监察管理业务需求。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城管监督指
11、挥中心外网网站完成城市运行管理的统计信息、评价结果、预警报告的公众信息发布。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实现了电子传真收发、短信收发、呼叫中心、指挥车、视频图像、IP 视频会议、无线电台等多种技术手段、多种硬件的集成整合。并实现多单位共用模式,提供对外功能服务接口.城市运行管理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城市运行管理业务数据、空间资源数据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手段。(3)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建立一个综合门户,将各业务系统、预警信息和决策信息进行综合展示,发布。(4)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科室职能工作桌面对科室人员行为逻辑的一种信息化展示,科室
12、站点完全按照科室职能进行功能的组织和设计,满足科室个性化需求。分中心职能工作桌面完成和城市运行管理相关的所有事务,调用所有具备权限的数据资源。领导职能工作桌面将所有和领导有关的业务办理功能集成到一个工作桌面中,结合领导的工作习惯,将各类信息形成的数据成果,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领导的桌面。专项指挥部工作桌面为重大活动保障等阶段性专项指挥部,提供了指挥部的职能范围、组织机构专项业务特点的指挥部工作桌面。(三)应用情况1、城市运行管理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为历年重大体育活动、两会、宗教节日、国庆以及重点地区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实现了与区公安、交通、城管、卫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了重点设施和案件
13、的全天候监控、自动预警和辅助分析,圆满完成了历年重大活动与重点地区的保障与指挥的要求,并建立重心指数专题,对特殊区域、特殊类别的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对西城区城市环境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2、对城市运行规律性研究更加深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项目建成后,利用系统可生成多类型的分析数据,形成了多篇有深度、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先后得到了市领导、区领导的批示,为领导的管理决策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同时通过城市衍生性问题分析可以及早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了城市运行管理的分析与预警能力。3、作业标准实现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对业务科室业务梳理,建立了业务作业标准,使得符合作业标准
14、的业务数据可以直接进行自动派发自动分件.通过标准化作业手段,大大提升业务处置效率,以2011年全年为例,共派发案件办理251570次,其中130336次为系统自动派发,自动派发率达到了51。8 ,节省了指挥调度科一半以上的人力资源.目前共有13个类别的案件分别自动派发给城管大队、交通支队、公安分局、民政局4个单位。(四)创新情况1、管理创新实现 “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即在一个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政务值班、非紧急救助在内的城市运行综合性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的“三个结合。实现
15、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结合、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结合、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结合。实现了市、区、分中心、科所队的四级协同满足城市管理业务中市、区、分中心53个部门及科、所、队51个部门的事件的多级处理的需要,让应用深入到社区和街道,实现各部门协同工作,业务数据的共享。实现了一套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和基于城市重心指数的管理研究建立了基于城市管理中心指数、居民满意度指数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以及基础体征指标与特色体征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确立了三色七级态势模型,可以通过区交换平台获取的西城区区市容环境、雨量、交通、客流、公共卫生等指标,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理念,使城市运行管理从“单一问题的早发
16、现、快处理”,提升到“从根源上群体性解决问题”。2、技术应用创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城市部件监管:将物联网技术与城市管理和应急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早餐车、报刊亭、废品收购点这类流动性比较大、跟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城市新兴部件设施,利用二维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有效的监管。防汛工作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降雨量的精细监测,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现已在西城区建立了34个雨量监测点,同时开发了应用系统和手机端的移动平台,实现了对雨情的实时感知.雨量监测系统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区领导和防汛办提供了及时的雨情信息.全时空立体可视化技术
17、的应用全时空立体可视化平台技术是基于视频融合及二维/ 三维定位重建技术、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手段,从而超越依赖分镜头监控的传统管理和指挥模式,真正实现全场景时空融合环境下的实时全息立体监控与智能分析,为重点区域和节日活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据挖掘和关联智能分析技术应用可实现对跨系统的多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多模型进行关联智能分析,自动形成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工分为两期建设。(一)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一期建设情况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一期工程始建于2012年并于当年投入使用,是智慧城市各个运行环节与各类运行资源的汇聚中心及实体门户,具有实时实
18、地、汇合整合、动态直观、调度响应的鲜明特色。1、智慧南京运行管理平台该运行管理平台是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软核心”,该平台由五大核心系统支撑服务,一是信息服务总线平台,用于城市运行信息汇聚系统的建设和实施.二是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城市运行全景视窗系统的建设和实施。三是业务应用支持平台,用于城市运行分析和城市运行协作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四是业务事件管理服务平台,用于系统业务事件处理与存档分析.五是安全服务平台,用于满足信息及服务可靠性的需求。2、智慧南京展示中心该展示大厅由南京概览、实景展示、智慧体验等几大功能区组成,展示了政府在城市信息化中的成果及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系统、行业
19、应用等方面。高性能大屏承载着GIS地理信息系统、应急指挥、视频监控、信息展示等综合显示功能。智慧南京展示中心布局(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二期建设情况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二期建设启动于2016年,遵循“统筹、共享、协同、服务”建设原则,在现有成果上突出数据应用的汇聚与协同,加快开发综合应用管理系统,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常态化监控、应急事件调度指挥、重大事项会商决策的能力,打造成为智慧城市运行状态的监控中心,城市运行管理调度的指挥中心和城市重大事件的应急保障中心,充分发挥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在城市运行中的实质性作用。1、总体架构充分考虑多样化的交互展示,同时考虑与信息共享体制、信息安全机制之间的协调
20、,提供包括城市运行体征监测、应急指挥调度、城市科学决策支撑等各类智慧应用,挖掘未来资源及应用开放等公共信息服务,实现大数据共享、多维度协同、跨领域应用的建设格局。总体架构图2、网络布局一是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整合城市物联网、政务专网、社区专网、卫生专网等网络线路,目前已累计接入3600多个点,覆盖市、区、街、社区四级,初步形成政务外网和城市运行物联网“双网合一”的大政务外网格局.二是建设无线政务专网,已建成基于4G 标准、1.4G 频段的宽带集群政务专网基站200 余个,并应用于公安、城管、水务等部门,为重大赛事、活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三是试点窄带物联网,在试点区建
21、成NB-IoT 5G 网络,在化工园开展LoRa应用试点,进行传感器部署与应用系统开发,构建城市综合感知平台,实施环境综合监测.3、数据中心政务数据中心建成于2010年,目前已完成三期扩容扩建,可提供机房、存储、云计算、容灾备份、基础软件、硬件设备等服务。实现了按需分配与动态调整,提高了软硬件资源的使用及部署效率,整合了分散的硬件设施与业务资源.并引入统一的云管平台、异构云架构等技术,实现了虚拟资源的自服务、统一监控调度、租户隔离、虚拟机安全防护等先进功能。该中心目前已达到2500台虚拟服务器的承载能力,为全市67个部门提供了设备托管、虚拟服务器、数据库表空间等多项服务.优化了全市各部门业务系
22、统的运维环境,是承载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运维的有力支撑.4、基础平台一是建设城市级大数据平台,具备数据存储整合能力及分析挖掘功能。针对不同业务部门设计算法提供关联的数据信息,提供HTTPRESTFUL、Web Service 等多方式的接口服务,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异常问题处理及应用支撑能力,实现大数据的可信、可控与可用.二是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具备数据资源的查询、订阅、接入申请、使用审计、关键数据隔离、数据同步与纠错等功能,实现综合治税、智能门户等已接入数据的资源化管理.三是建设物联数据汇聚平台,具备流数据接入、采集、提取及物联传感器管理功能。实现视频、语音类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四是建设
23、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具备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软硬件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预警功能。实现硬件设备层、软件平台层及应用系统层三层监控的有机结合.五是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对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进行采集、编目及管理,具备数据清洗、存储、分析等功能,实现公共数据的有序开放。六是建设应用支撑服务平台,实现分散应用系统及各部门业务系统的一体化,使数据、应用为全市各部门实际所用。七是建设视频交换共享平台,继续增加视频接入范围,提高视频交换并发量,补充采集摄像头坐标位置信息.实现视频转码处理和智能识别功能,以满足不同终端访问需求与相关数据提取.5、应用平台应用平台着力建设城市运行体征监测、城市应急指挥调度与城市
24、科学决策支持三个方面.在城市运行体征监测方面。整合城市运行状态的重点信息,包括公众民情指标、公共安全指标、政务效能考评、经济数据监测、社会发展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监测联动等信息.通过整合的数据信息对城市各领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与管理,优化城市管理工作。在城市应急指挥调度方面。通过结合地理信息、三维仿真、先进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应急资源与应急预案管理,以及应急车辆、人员调度与协同指挥的功能.在重要事务指挥中具备环境综合治理、交通文明倡导、城市渣土治理、城市雾霾治理等方面能力。在应急事件指挥中具备防汛指挥、扫雪防冻、疫情防控等方面能力.在城市科学决策支撑方面。一是决策类应用,基于智慧南京
25、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各模块子系统,对各渠道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屏展示城市运行详细数据以实现精细监管。具体工作包括扩大人口信息共享交换范围,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动态更新比对机制,进行现有数据清洗对比工作,进一步优化人口库数据质量,依托人口库统筹建设电子证照库;扩大应用范围,全面支持政务事项办理流程;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工作,开发数据共享交换产品;加强风险管控,确保信息安全。二是研究类应用,基于智慧南京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专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及预警,通过大屏、手持终端等不同渠道呈现数据与分析,为各部门发展规划提供精准依据。三、深圳市新型智
26、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集城市大数据运营、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等功能于一体,技术、业务、数据高度融合的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综合协同管理和服务平台,是城市运行管理的“大脑”和“中枢。深圳市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以推动深圳市“十三五规划落地实施为核心,以支撑领导决策和各委局办、各区(新区)的业务工作提升为目标,将建设城市大数据支撑平台、日常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协同指挥平台,汇聚政府和社会数据资源,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指挥能力,形成“平战结合的运行管理新模式,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27、代化.运营管理中心将充分利用超算中心的计算资源,接入电子政务资源中心等信息中心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接入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社会数据,形成城市大数据。北斗产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之一,目前正被广泛应用,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是由北斗中兴集团下属的深圳北斗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组织、实施和研发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可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各行业各业务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和人工智能预测事件、事情、事由的态势演变趋势,评估预测可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措施与方法,全面支撑各级领导科学与智慧的决策与行动,更好对城市的综合治理、应急指挥、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生态
28、环境、市政设施、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控和科学管理,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的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集成了云创大数据的多个应用,包括cVideo云视频监控系统、环境云环境大数据开放平台()、PM2。5云监测平台(www.mypm25。cn),以及具有全景监控、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城市巡查、环境监测、便民服务、WiFi覆盖等功能的智慧路灯伴侣等,共同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集成平台实现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以及跨部门业务协同调度等提供支撑.四、银川“12345一号通”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银川智慧城市管
29、理指挥中心暨“12345一号通”便民服务中心于2016年底正式上线运行,承担起全市应急指挥、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的三大综合职能.这一平台是银川依托“智慧银川”建设及大数据、视频监控、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而成,让全体市民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切实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9月份以来,市审批局与市信访督办局、市公安局、中兴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中兴银川智慧产业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完成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安装、系统软件的开发优化,整合了55部热线、平安城市等视频监控资源和人口、地理位置等基础信息资源,建立起了连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工作平台,采集了涉及平台所有成员单位近千条职能职责
30、信息并收入综合知识库,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组建了50名专业受理员队伍。应急指挥实现统一调度职能:负责全市重、特大突发应急事件的协调、指挥、调度、处置和信息报送,收集、整理、整合全市应急基础数据,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第一次在银川实现了从未有过的整合。未来,银川将依托智慧银川大数据平台实现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测和预防,实现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社会治理实现联动调处职能:依托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组织架构,“连通市级监督指挥部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社会服务管理部门,未来将实现“人、地、事、物、情、组织的社会治理信息化.全市社会重点要素的动态管控、基层民情形势的分
31、析研判、民间矛盾纠纷的联合调处,将使社会综合治理由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便民服务职能:将全市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12319数字城管、96666供水服务等55部各类热线整合到“12345一号通”平台.将按照“集中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回复、统一回访、督查督办、考核问责”的工作机制,统一承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的诉求受理交办,并引入市场化机制,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家庭服务;同时与110、119、122、120等警务紧急类热线互联互通,三方通话,实现非警务紧急类事项的有效分流。五、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行维护中心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行维护中心(简称运维中心)是中新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营综
32、合管理平台,辖公用事业设施运行维护、客户服务、运营管理三大业务体系于一体,按照“业务集中、资源集约、管理集成的创新思路,将十六个专业重新整合集成,形成六大业务体系和高效的闭环管理。生态城投资公司在建设生态城的过程中,以确保提供安全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环境、高效便捷的公用事业服务为己任,创新提出“互联网+公用事业”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理念,在坚持 “投资一体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运营系统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平台、三个中心”的基础设施运营体系。中心采用数据自动化采集和视频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生态城市政公用行业的供水、供气、供热、新能源、道路、桥梁、排水、绿化、路灯、环卫、垃圾气力运输
33、、公交、通讯、污水处理、再生水、水域共十六个专业的设施运营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行报警处置,实现市政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行监控。六、本溪市城市运行管理扁平化决策平台本溪作为东北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地区经济、社会管理转型提升,本溪始终渴望着借助国家发展核心战略和新兴技术来抢占振兴先机。通过智慧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化辅助决策。为消除部门的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使信息共享、系统共生。建立一个能够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平台,将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系统整合起来,发挥城市综合管理效益。搭建扁平化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梳理城市运行信息资源,建
34、设数据标准化体系,建立数据资源专题数据库.实现跨部门数据整合、数据共享,使城市管理者更加有效的组织协调各业务部门,打通各部门的工作边界,建立统一的事件协调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效率。现平台已接入39个委办局数据,范围覆盖本溪市级主要的管理部门和机构107个,系统入库数据近亿条,空间数据超过5万条,实时对接各委办局系统16个。对各部门系统统筹规划、集约建设,高效配置信息技术资源,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本溪市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投资,促进本溪市产业升级。助力本溪在2015年在国家信息惠民建设中以全国第三的成绩获得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3000万元,获得“中欧绿色和
35、智慧城市奖”等奖项。七、浦东打造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治理社区要让超大城市管理做到像绣花一样精细,传统的老办法、老思路难以为继。浦东新区正在打造“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尝试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手段,把过去聚焦环境市容的网格化管理精细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让城市运行更安全、也更高效.请听报道:说起浦东三件套,陆家嘴地区的三栋高楼很有名,而在沪东新村街道,也有一个三件套很有名,先后为有1000多户孤寡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和失独家庭免费安装了这个三件套。街道副主任龚晋昆一一介绍说:【一个是烟雾传感器,起火了以后第一时间会报警,如果煤气天然气泄漏的话,也会报警。第二个是红外感应器,
36、老年人躺在床上达到一定的时间,红外传感会报警.第三是一个紧急的按钮,可以随身带的,一旦遇到突发的就按下这个紧急按钮。】就在上个月,家住五莲路北小区的独居老人李宝福,在家突发脑梗,所幸最后按下了三件套中的紧急按钮,与他结对的社区志愿者孙红英立刻赶来,将老人送去了医院。【1老人:装好了我定心一点,一按就有人来了。2志愿者:我是他的志愿者,接到报警我就马上过来了,几分钟时间就到了,马上送到医院里去.】而这场救助的背后,正是得益于三件套和浦东正在打造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它将过去聚焦市容市貌的网格化管理,升级到把社区公共服务精细到每家每户.在沪东新村街道分中心的大屏幕前,负责后台技术的上海联通浦东公
37、司夏爱红说,安装在居民家里的三件套项目,一旦报警,这里就会实时响应,展开救助。【实时可以展现,红色的区域就会显现出来,就能知道位置在哪里,哪户人家有问题,同时通过短信、电话为辅的方式,通知到第一监护人家人的手机,同时也通知到居委,把这个隐患给处理掉。】过去6个月里,中心平均每天接到2次报警,77是烟雾传感器发出的。街道副主任龚晋昆说,这些数据在收集后,还能对社区安防提供精确的分析和决策支持;比如大冬天里,社区志愿者就会多提醒老人关煤气;而到了高温天,红外感应报警增多,就要做到一天一问候。【三件套设备里面,烟雾传感在冬天这个季节,报警的频率是最高的,红外的告警相对就少,冬天老人一般不出去.大数据
38、运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今后的处置有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用智慧科技把管理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神经末端”,就好像绣花针式的管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夏爱红说,这些技术手段下一步将扩展到其他领域:【市容环境方面,比如小贩、跨门经营,结合摄像头、烟雾报警,图片采集上来,平台进行分析比对。河道的监测、防汛的监测,水位有没有变化,一些重要的指标有没有污染,也可以实时显示到大屏幕上来.】除了沪东新村街道,浦东的其他街镇也都在打造、升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这个新的智慧大脑,将通过人工智能、云平台等,将传统的事后追查转变为事前预防,不断提升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龚晋昆形象地说:【社会治理是一个大治理,用一句
39、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想到了就可以做得到。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做到防范于未然,为我们的大安全、大民生保驾护航.】八、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巨大的主屏上,滚动播放着各种图表、数字;两侧的辅屏上,实时显示着多路监控视频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被称为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心脏和“大脑。 一看“两中心”是什么新型智慧城市具有怎样的想象空间?市智慧办副主任杨河介绍说,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无处不在的为民服务,精细精准的城市管理,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发展的产业经济和自主可控的网络体系五大要素.据了解,去年8月,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正
40、式成立,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完成了顶层设计,制定了2017年工作要点,为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描绘了建设蓝图。杨河介绍说,嘉兴的顶层设计主要体现为五大架构、八大任务和“1245”建设计划,明确了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中,“1245”建设计划作为实施路径,指的是一个基础,即完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中心,即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四大应用,即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和生态宜居四大领域建设智慧应用项目;五类试点,即建设一批智慧小镇、智慧街道、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商圈.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何以被称为
41、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心脏和“大脑?据介绍,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是全市数据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从架构上来说由“1233”功能构成,即一个数据管理系统、两大服务平台、三个综合数据库、三大保障体系。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从架构上来说由“1122”功能组成,即一个城市态势全景图、一个信息服务体系、两大管理处置(应急、事件)、两大应用(主题应用、专题应用)。依托城市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最全数据”,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便可形成“最强大脑”,实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态势运行展示、分析、管理、研判、预测、辅助决策和业务支撑。二看“两中心如何用“我们的主要作用就是打通一个
42、个数据孤岛,让海量数据流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数据生态,也就是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及地质资源、宏观经济、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六大基础数据库,逐步建立涵盖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专业数据库。”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有关负责人李颖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市接入数据已达4011万条,融合数据已达294万条,并已产生19类数据服务、106个实例。昨天上午,通过显示屏,记者看到“数据共享榜单中,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经信委、社保局、卫计委等一大批部门、单位已共享,其中社保局的共享数据最为庞大,多达3315万条.数据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在日前建成的嘉
43、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滚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城市运行全景图”,集事件管理和事件处置、主题应用和专题应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点击“健康大数据”,屏幕上随即显示一系列数据、图表,包括市民卡持卡人群、企业参保情况、医保基金使用量、体检异常排行、男女异常比等等.以体检异常排行一栏为例,排前五位的为心电图异常、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和胆固醇偏高。点击“交通运输,便能掌握全市公路里程、航道里程、交通运输能力以及实时拥堵路段等一系列有关指标“两中心已经初具规模,下一步是加快推进数据和视频的接入、各类原型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同时把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发挥到极致,真正发挥新型智慧城市心脏和大脑的作用。杨河表示,
44、到11月初,“两中心”总共将接入50个部门和单位的数据,以及5万路监控视频,逐步形成“最全数据、最强大脑,“数据和视频的接入、原型系统的开发永远在路上,这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迭代的过程.九、海口龙华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2016年8月8日上午,筹建近一年的海口市龙华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正式启动试运行。龙华区委领导牵头处理当天疑难办件和紧急事项。它的启动试运行将进一步深化龙华“12345+网格化”工作,同时也标志“实时龙华”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龙华区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共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面积1220平方米,划分为联动指挥大厅、3个分中心(综治分中心、三防分中
45、心、办件中心)以及8个工作间。指挥中心设置一面由12块80英寸显示屏无缝拼接的高清大屏幕,各分中心分别设置大屏显示、触控升降屏显示、无纸化数字智能会议、多信号集中控制等9个子系统,不但为领导远程、快速、科学决策提供实时、可视化的信息,更打通了区、镇(街)、社区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该联动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四大功能。首先及时发现问题.原来发现问题的渠道主要是12345热线、数字城管等平台的投诉。三级联动体系的运行,拓宽了发现问题的渠道,通过全天候信息互动、重点路段实时监控以及网格员动态巡查等途径,给管理服务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促进管理服务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还有就是快速反应处理.实现问题事件第一时间派发给网格内的专业网格员及时处置,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逐级上报。以占道经营处置为例,“双创随手拍系统收到“某路段存在占道经营”问题后,可在1秒钟内将办件派发给相应网格内城管执法人员,并跟踪监督办件人员处置情况.2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