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试行)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综合实践活动已明确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精神为指导,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实施,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创造意识和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社会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新一代人才。【课程结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个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社区
2、服务与社会实践。其中研究性学习,三年共计15学分;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获得2学分,三年共计6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培养目标】研究性学习要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4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社区服务要达成以下目标: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
3、意识和主人翁精神.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达成以下目标: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3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实施原则】1、综合性原则。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2、实践性原则.强调体验教育,
4、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3、活动性原则。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4、开放性原则。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5、自主性原则。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型:1、知识探究型。学生学到某一
5、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定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2、学术研究型.学生在文理各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课题,在导师指点下,进行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3、社会调查型。学生通过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4、创造发明型。学生通过自已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尝试,并取得成果,然后应用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社区服务的内容为各种公益活动,有通用内容、特色内容和自选内容。1通用内容:拥军拥属、敬老助残、法制宣传、环保卫生、培养绿地、科普活动.2特色内容:社区公共卫生,举办社区、校报告会,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
6、,当义务导游以及其他志愿活动。3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勇于创新.社会实践主要内容有社会生产劳动、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军训等.1社会生产劳动,如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和义务植树、打扫卫生、义务交通值勤等。2郊游,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河山,人文景观等。3参观访问,如祭扫革命烈士墓,到德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访问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参观厂矿企业等。4社会调查,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社会调查和自然考察等。【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学校主要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的方式。1个人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
7、程的实施中,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独立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2小组活动:对于实践活动的课程来说,学生可以自愿或随机分组,一般由5-8人组成活动小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指导教师。3集体活动:主要指以班集体、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课时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也就是说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8、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我校具体安排如下:研究性学习每学年2周。主要用于集体教育、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开展研究性活动所需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教学。高一年级主要内容为军训活动。社区服务以社区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协作开展课外活动,假期活动、专题活动以及特殊纪念活动等集体社区服务,辅以个体进行的社区服务。课余时间,可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组织与管理】1、组织机构与分工:领导小组:组长: (校长)全面负责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副组长: (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 (总务副校长)成员: 分工:负责课程实施的课时安排和人员配备等
9、;负责课程内容、形式等的设计、师资的培训、活动指导等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联系和协调和组织工作负责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负责各年级内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负责相关学科活动的指导工作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年级主任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指导教师要高度负责、认真组织确保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扎实有效【结果与评价】一、评价(一)、评价的原则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1、参与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对学校提供的自主和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
10、间的利用以及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态度。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2、过程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3、综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由四个部分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4、激励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5、多元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同伴;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还可以是其他相关的人员
11、。评价方式多元化,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在定性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人格发展、研究结果等.(二)、评价的内容1、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态度主要指研究学习的投入程度和服务困难的精神等.具体包括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活动,认真做好记录,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能力,主动提出各种设想、建议,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艰苦等。学习习惯:主要指学生个体养成的无意识的个性特有的良好行为举止。对于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来考察。2、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和方法的评价主要是指:经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的理解程度,学生在
12、实践中所发展的观察、思维、操作和表达等基本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触类旁通、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等;学生对开展的一些基本技能和研究工具的掌握情况,包括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工具的设计和运用、材料整理、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水平。3、人格发展人格发展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包括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研究是否积极自觉作出贡献等;学生在研究过程通过各种体验,对使命感、责任感、自我意识、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的自我认识和发展;学生在研究中所表现出的某些方面的个性特长。(三)、评价方式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研究性
13、课程的学习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等人员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他人评价为辅.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各个阶段情况的客观认定的动态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根据有关要求自我检查活动的进展情况,随时作出有针对性的自我改进。同时教师和有关评价小组要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体现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随时调控.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个研究课题或一个研究循环(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时间为限)后,研究结果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客观评定。形式可以多样,包括小论文评比、展览会、墙报、刊物、辩论会、网页制
14、作等。在具体操作中,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允许有多种答案存在。3、学分制评价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包括基础学分、等级学分、奖励学分和学年学分与总学分。其中基础学分和等级学分分别反映学生学习的份量和质量;奖励学分是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学分;总学分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活动全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态度、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探究、创新以及实践等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毕业。 二、结果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结果可有多种呈现形式:研究性学习以研究报告、论文、论著、总结等形式呈现;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口头阐述、参与活动及投入程度等方式呈现,但必须有实践和服务过程中的详实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中学2008年9月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