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的总体背景下,建筑地产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一批建筑地产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实施全国性战略、开展跨地域竞争。显然,建筑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忽视的是,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建筑地产企业也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洗牌之中赢得先机。劳务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资格管理缺位,农民工培训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和系统管理,是影响提高劳务企业人员素质的主要因素。在调研中发现,劳务企业开展培训中主要存在着农民工培训走过场情况严重,对
2、劳务企业管理人员缺乏上岗标准和培训办法,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培训工作未纳入日常管理渠道,农民工培训缺乏资金来源等问题.为此,报告建议:1、政府主管部门尽快设立劳务企业负责人和各类农民工岗位资格标准,并编辑出版配套的培训教材和考核大钢,颁发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办法,分步骤、成系统的在劳务企业中开展全员培训上岗工作,从基础管理上入手打造新型建筑劳务大军.2、采取政府出资和企业出资相结合办法是解决农民工培训资金来源的有效措施.、建筑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开始显现,政府和企业均应加大建筑业劳动力资源开发力度,努力探讨解决劳动力短缺途径近两年来,在北京建筑企业中已经出现优秀劳务企业、优秀施工作业队和合格技术工人短缺
3、的问题。经调研分析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1、全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对本省(市)劳务企业产生巨大的吸纳作用,农民工也愿意守家在地打工,是造成北京市劳务用工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2、劳务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任务来源不稳定,企业中的农民工容易流失。3、由于国家的三农政策有利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中独生子女和少子女家庭日益增多,新生的年轻劳动力不愿进入脏、累、险、差的建筑行业工作。4、北京市劳务用工工资定额水平低于施工队实际发放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如北京建筑市场一般技工日工资在80元左右,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技术工人日工资已达到120元左右),也相应低于部分建设发达省份农民工工资水
4、平,造成一部分优秀劳务企业和优秀技工流向待遇更优的地区,这也是造成北京市建筑用工紧张的重要原因.六、解决农民工工资和劳务费按时足额支付要从建设单位的源头抓起,调整解决思路(一)开发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劳务费的根本原因.目前政府的政策是强制总承包企业包揽农民工工资支付责任,使得微利又被拖欠工程款的总承包企业雪上加霜,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靠贷款甚至停发、缓发自有职工工资来支付劳务费,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政策压力。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将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指令开发建设单位承揽保证支付劳务费责任,当拖欠劳务费时,由开发建设单位以专款专用形式支付给总承包企业“戴帽发放给农民工,同时以政策法
5、规形式加大执行力度,才是治本之策。(二)总承包企业不能及时签订劳务合同,不能及时结算和支付劳务费,没有建立企业内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劳务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应当督促和抓实总承包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责任制度,劳务费随工程款予扣予留的专用帐户制度,对企业法人和项目经理要完善考核办法和挂钩奖惩办法,从总承包企业内部机制完善上解决总承包企业支付劳务费问题.(三)劳务企业挂靠严重,人员流动频繁,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不健全或有名无实,弄虚作假;以及因垫付工程款而挪用农民工工资,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发生劳动纠纷的主要内因.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针对源头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6、1)对资金实力不强,管理力量不足,信用评价较低的劳务企业要限制注册人数过多,要求实行适度规模。要严格控制和考核千人以上规模的劳务企业备案注册,特别要严格审查和限制跨省市、跨专业的整队、整班组挂靠注册.2)充分利用“劳动合同法”,狠抓劳务企业内部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标准核定、工资分配办法、具体发放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要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农民工本人对分配的知情权、实际到手工资情况以及本人持有劳动合同等情况,依法强化劳务企业自身管理。(四)“实名制卡”是加强合法用工管理和督促检查农民工工资发放的重要有效手段。但由于实施计算机管理,劳务企业学习掌握和理顺解决分配中各种合理关系需要时间,应当分步到位,
7、更易取得成效,建议:第一步:用一年时间努力实现进场农民工人手一卡,要求新进施工现场工作的农民工,必须由用工企业发给有本人准确身份信息、技能岗位信息和安全培训等信息的实名制卡,使用工企业、劳务企业和建设主管部门迅速、及时、准确掌握入场人员情况.为此,建设主管部门应简化程序、各种管理功能不要一步到位,首先解决掌握进场工人数量、发放工资情况和进场前后安全培训情况;同时建委应当投入资金,提高计算机后台支持申办实名制卡的效率。调研中发现: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施工项目由于开工等各项手续办理不全,造成已进场施工的劳务企业人员无法到建委办理备案和申办实名制卡手续,形成用工数量统计不实,实名制卡也无法发放.建议建委
8、要求各总承包企业承担发放实名制卡的责任,按实际进场人数备案和发放实名制卡.第二步:实施第二年重点应紧紧抓住劳务企业劳动合同中工资分配约定和工人完成定额、应支付工资情况,要求每月支付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收入,年底考核对农民工全额支付应付工资情况.第三步:由建委通过强大计算机统计分析功能,调研分析不同结构、不同工种、不同省市的单方用工量,单方人工价格,提出劳务企业日工资和年工资市场价格水平,在全市指导实行符合市场实际的合理人工价格,定期修订或提高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标准意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要求也在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据调查,阻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现
9、状不容乐观.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的问题摆在了建筑行业的面前。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强建筑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实力,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共识。在只是经济的时代,只是的载体是人。人是最重要的能动性的资源。人的发展和进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最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要求建筑行业必须做到重视人、尊重人、用好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智慧.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高学历者少,复合型人才和科研开发型人才比重偏低,建筑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建筑企业中的工人技术水平低,包工头手下的一线工人来源绝大多数是农村的民工兄弟。他们一百年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有的是力气和时间,故作这工作是
10、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你有力气和时间,身体不适残疾,既可以在这个行业挣钱.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不能形成自由竞争的人才流通机制和人事结构;建筑工人社会地位地位、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薪酬待遇低;人事改革简单化、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加重了企业负担;人员补充人事重管理轻生产,员工队伍管理化,削弱了自身的施工能力和发展基础;企业缺乏精神支柱,企业激励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建筑企业角度出发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第一,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一方面结合工程进度和工程项目对生产技术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 另一方面针对建筑农民工特点, 根据农民工实际需要设计课程体系。第二, 完善培训软硬件设施。建筑企业民工业余培
11、训学校可建在工地生活区, 与工地食堂或活动室合二为一。企业要为农民工业余学校配备教学必备设施。第三,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学校的师资队伍由企业负责人、项目部经理、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工长、队长担任.同时企业应邀请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为农民工授课.第四,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由于建筑农民工培训是典型的“工学结合”形式, 企业即可利用政府的优惠措施, 在工程任务不紧张时, 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 也可给农工指派“师傅, 现场指导农民工的操作技能; 还可鼓励农民工自学成才, 学习相关的技能、知识, 提高学历水平。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加强劳动保护建筑企业应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与交流,关
12、心农民工身心健康。同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生活条件, 关心其身体状况和就医情况, 注重对职业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建筑企业, 可建造一些低价位的适合农民工居住的住房, 制定配套政策出卖给他们, 使他们做工有单位, 居住有定所。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权益,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从建筑业农民工角度出发提高职业技能.建筑农民工应通过各种途径, 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根据自己在建筑业所从事的工种和自己的兴趣, 选择最适宜自己的各级、各类职业知识和技术, 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夯实职业能力基础, 做到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了良好的专业技能, 才能有事业的发展。加强文化学习.当今社会的发
13、展日新月异,不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建筑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加重要。建筑农民工要自觉主动地学好文化知识, 做到持之以恒。建筑也农民工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挤出时间多读书, 多看报,多思考.积极参加各地为农民工举办的文化学校和培训班学习.有条件的农民工还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 如高等自学考试学习, 以获得更高学历广大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 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中, 客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 管理混乱, 违法转嫁经营风险, 严重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给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带来隐患; 3 、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 无序流动, 给行业管理带来困难; 4 、工资水平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 5 、工作环境恶劣,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6 、十余年不变的价格体系, 最大限度地去攫取人工费差价, 安全、质量等方面很少或者基本不投入, 导致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如履薄冰。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