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中。(一) 经济论 ,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二)雅典的收入,约写作于公元前355年,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1)他讨论国家财政问题,其中包含对货币问题的见解。他已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3)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4)
2、他认识到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但他是从自然经济角度看待财富和交换的,这也反映在他对农业和分工的看法上:在一切技艺中他最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他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5)他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认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6)主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认为雅典具备对外贸易的优越条件,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7)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
3、租给平民。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三)论税收是色诺芬晚年的作品。它主要讨论了如何改进雅典的税收制度的问题,主张要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维持雅典的财政平衡。、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反映在其著作神学大全里,主要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问题。(一)阿奎那主要的经济思想1.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2.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1)马格努把商品交换的平等的基础归结为交换双方耗费了相等的劳动。阿奎那接受了这种观点,并把价格范畴说成是主观的范畴。(2)从宗教伦理角度,
4、强调在买卖中支付的价格必须是公平的。(3)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开以后效用价值理论的先河。 (二)对阿奎那经济思想的评价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他的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1)货币:货币是人类发明的工具,货币的价值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但又不得不承认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有内在的稳定性,任意贬损货币价值无异于伪造重量和长度。(2)商业:把商业看成是卑鄙的行业,但同时又断言赚取利润的大商业是合理的。一个人从事贱买贵卖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免受道义谴责的:a.一个人用他从商业中获得的适当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帮助穷人。b.买进时并无转手卖出的意图,并对物品作
5、了改进,或因时间地点改变而价格有了变动,或因物品运输担负了风险。 (3)利息: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反驳了关于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a.出借人出借货币蒙受了损失;b.出借人以合伙形式把货币委托给商人和手工业者,担负了丧失本金的风险。第二章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思想?西欧各国基本上都出现过重商主义,但因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各有差异,然而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财富观念:重商主义者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他们把财富与货币混为一谈,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6、。 (2)财富源泉的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国内商业不能增加国家的货币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3)强调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者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封建割据的国家是妨碍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的。因此他们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并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并提出巩固和增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 (4)奖励增加人口:重商主义者认为,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因此,他们主张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同时鼓励外国人口、特别是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
7、国。重商主义者是根据他们的社会实践,把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得出他们的经验主义的结论的。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重商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是不科学的。2.试析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答:(1)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当时的一个大商业资本家,又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政府贸易委员,是英国商业界的重要领袖之一,在伦敦商业和金融界很有影响。(2)A:比较充分地阐发了晚期重商主义思想,概括地提出了贸易差额理论;B:孟认为商人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才的对外贸易商人所必需具有的品质;C:提出应该准许货币输出的主张,认为这是增加货币财
8、富的一种手段,这和输出商品换回货币是一样有利的;D:主张发展对外贸易,且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个国家贫与富的标准,为使国家致富,他提出了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出超;E: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孟不要求和每个国家都必须出超,而是要求国家每年出口的商品总值要大于进口商品的总值,实现出超。F:孟十分关注航运业和转运贸易的发展。他还热中于发展遥远的殖民地、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贸易。G:坚持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尽可能多地制造在对外贸易中需要的商品。同时提出为了发展工业和转运业,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第三章1.简评从配第到休谟、马西在经济学说史发展中的作用。答:(1)配第、休谟
9、和马西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初步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等问题,从而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之父。他的后继者休谟、马西等也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2)配第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配第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3)他的主要经济学论著包括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赋税和论社会信用等,这些论著收集在他于1752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政治论丛中。休谟在这些论著中主要讨论了货币、贸易和利息等
10、问题,他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4)他的主要著作是1750年匿名发表的论决定自然利息的原因。马西主要对利息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利息归于利润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休谟、斯密等人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配第在政治学说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2) 一般经济理论价值理论配第在价值理论上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第一
11、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在考察地租问题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还进一步讨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分配理论1)工资论工资论是配第分配论的基础,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最低限度理论后来成为整个古典经济学派分配论的基本之一。2)地租论地租被看做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3)利息和土地价格他给土地价格作了定义上的规定,土地价格不过是资本化的地租,这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货币理论在货币本质问题上,配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作
12、用。(3) 关于经济增长理论配第考察了影响一国财富增进的因素,主要讨论了三种因素,即劳动生产率、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和赋税政策。配第在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时期,几乎触及了政治经济学的所有重要的问题,并且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第四章、试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思想。(1)对财富减少的原因的认识他认为应从本质上也就是从生产过程来分析财富减少的原因。他指出法国财富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收益的减少。他认为土地收益会下降的原因:a.消费不足。b.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2)对财富的看法他批判了重商主义把财富等同于货币的观点,提出了他对财富的看法:a.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
13、是财富的源泉。b.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他是从物质即使用价值来观察财富的。他的财富观是和重商主义相对立的,只承认衣食等物品是财富,货币不是财富,货币的数量与一国的富裕无关。他认为增加财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坎蒂隆的重农理论有哪些内容(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坎蒂隆在农业领域中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农业年产品如何经过流通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初步阐述了土地所有者的支出与国民生活的关系。把一国的居民区分为租地农场主、城市手工业者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部分,因此他就能够正确地考察一国全部农产品如何在这
14、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和流通。(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进一步推论,如果生活资料可以无限增加,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不会受到阻碍。这实际上包含了后来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一些基本思想第五章、简论魁奈经济表的成就与缺陷。成就:(1)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对本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2)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3)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4)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
15、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总的来说,魁奈的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对科学地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缺陷:(1)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一形态。(2)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3)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不能真正理解社会资本的特性,也不可能正确区别社会资本和收入的概念,最终也就不可能从理论上解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16、问题。(4)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把工业品列入列入社会总产品中,因此,在整个流通过程结束时,没有留下工业品满足本阶级的生产消费和生活需要。、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1)杜尔哥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说。进一步明确地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2)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个主要阶级,进行了比较正确的解剖和说明,指出资本家占有和投入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而赚取利润;雇佣工人则一无所有,靠
17、给别人劳动,只能挣得工资。 (3)对于工资理论的发展他把自由竞争的原则应用到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上,提出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工资理论。正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竞争的现象,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工人的工资限定在为维持他们生活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水平。(4)带有重农主义的偏见使他对雇佣工人的理解存在着混乱和缺陷。由于他把土地看做财富的惟一源泉,认为被雇佣者不仅有一无所有的农业和工业部门中的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还包括投入资本经营农业或工业的资本家。 (5)杜尔哥对魁奈的“纯产品”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度。魁奈把“纯产品”不看成是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说成是自然的恩赐。认
18、为土地所有者如不通过土地耕种者的劳动是什么也得不到的。(6)他把地租视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在使用价值的形态上进行考察。忽视了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和研究。 (7)在资本的来源和用途方面,杜尔哥进行了独特的论述。他举出资本的五种使用方式:买进田产,租用土地,从事工业、制造业生产,经营商业和放债。(8)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 和其他重农主义者相比,杜尔哥进一步发展了重农主义理论,他的理论的封建主义外观已经消失。马克思对此作出了评价:“特别是在杜尔哥那里,这个外观完全消失了,重农主义体系就成为在封建社会的框子里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
19、了。”第六章、评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1)贡献斯密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他最早地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于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基础。他明确地提出了劳动与劳动条件的分离是剩余价值生产、从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利润是“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来报酬他垫付原材料和工资的那全部资本”。这样,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就基本上得到揭示。不仅如此,斯密后来直接地从工人超出用来补偿自身工资的劳动量之上所完成的劳动中,引申出利润。斯密在把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利润,表述为劳动超过工资之上的余额以后,对剩余
20、价值的另一种形式地租,也作了同样的论述。(2)缺陷 斯密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专门范畴与利润、地租等特殊范畴区别开。 斯密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缺点之一,是他不能用劳动价值论阐明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怎样发生的,不能证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 将资本家的利润视为生产费用的一部分,从而违背了他关于利润是劳动者的生产物无偿扣除的正确立场,陷入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泥潭。 混同了利润和平均利润。他把利润平均化作为既定的事实和研究的起点,完全忽视了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和利润到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而直接地把价值与生产价格等同起来。 他认为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其实这是利润平均化的原因,而不是利润率下
21、降趋势的根源。、简述斯密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两个定义:a.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不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斯密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给生产劳动下的这个定义,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问题的要领。b.凡“能增加物的价值”的劳动,称为生产劳动;而不能增加物的价值的劳动,称为非生产劳动。(2)现实意义:这两个定义有着本质区别:第一个定义,是从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即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形式中得出来的。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本质,因而是正确的。第二个定义抛弃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特殊的社会规定性,单纯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中
22、作出的,因而是错误的。他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学说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功勋卓著,极大地超过了他的前辈及同时代经济学者的眼界,对后来者也堪称楷模。这一理论曾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成长,直至今日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评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则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存在着“地区分工”,这种分工对大家有利,而保护政策却断送了这种本来可以分享的利益。斯密这一主张的理论根源,在于他在批判重商主义时提出的优势原理。他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认为一个社会要实现它的生产目的,必须根据优势进行分工,发展生产,在国际间开展
23、自由贸易,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品和必需品。斯密从一国个人之间的分工和自由贸易推论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他强调,不论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要充分利用优势。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在成本分析方面,忽略需求面的影响;所以无法解释贸易利益在各国间的分配问题。第七章、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上有哪些成就与缺陷?成就:(1)他继亚当?斯密之后,更为科学地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即效用,绝不能作为估计价值的尺度。(2)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个劳动时间必须是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任何一种生产商品时的劳动耗费。明确提出只有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是李嘉图价值理论上的一大长处。(3)李嘉图
24、在坚持劳动价值论中还纠正了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错误。a,批判斯密混淆了生产某一件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该商品能够购买到的劳动量。b,批判了斯密以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理论。缺陷:(1)把商品生产看做是永恒的,所以只注意价值量的研究,忽视对价值质的研究。(2)李嘉图在价值理论方面还遇到了两大难关,即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的崩溃。a.第一个难关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不能在等价交换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的来源,不能说明资本与劳动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一致。这是因为李嘉图把资本与劳动的交换看做例外现象是错误的。b.第二个难关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
25、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这是因为李嘉图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他不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了改变,价值已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李嘉图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价格理论,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以致不能解决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历史与现实上的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即比较成本原理)在历史上与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比较优势原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李嘉图原则上肯定了各国所交换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在国内与国外不同,它发
26、生了重大变化。在这里接触到了国际价值规律问题,但未能作出科学的表述。2.一般说来,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各国都发挥其自然条件或其他人为条件方面的优势,全世界各国都把资本与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样,世界上的产品必定极为丰富,数量多质量好,社会劳动得到节约,各国处在互惠互利的关系中,虽然各国所获利益大小不同。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这个原理对现实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八章1、为什么说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西斯蒙第既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
27、经济学的创始人,列宁曾把他的学说称为经济浪漫主义。(1)西斯蒙第的学说代表了处在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下,受到灭亡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他发现了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必然性,否认资本主义是合理的和自然的制度,表现了政治经济学自身的怀疑。(2)西斯蒙第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发生。这在经济学说史上是一个重要贡献。2、简述西斯蒙第的价值学说。答:西斯蒙第直接把财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他的基本理论以“财富的形成和发展”的形式阐述出来。(1)西斯蒙第认为,人满足自己需要和
28、欲望的本领是财富的源泉,财富是为满足他的需要和欲望的,财富是积累起来不予消费的劳动果实。(2)他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生产品的价值,只用它对人的效用来衡量,而在交换经济条件下,效用概念就被交换价值的概念所代替了,从而克服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把商品看做自然形态的非历史观点。(3)他认为,财富是劳动创造的,物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4)西斯蒙第还继承了李嘉图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区分的思想,同时更强调消费(需求)对决定价值量的重要性。(5)在他的定义中,不仅更接近于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接触到了马克思所说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从而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作了新的补充。、西
29、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的?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经济危机:(1)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丧失了收人,从而降低了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生产者之间受自由竞争支配,资本家为了击败竞争者,占领市场,纷纷采用大量生产、低价售卖的政策,为此,必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削减工人工资,工资的下降使工人消费日益
30、萎缩。因此,一方面,在追求利润、采用机器和企业不断集中下,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生产者收人不足,这将使国内市场越来越狭窄,使生产和收人之间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产品的实现受到严重的障碍,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第十二章、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是哪三部著作?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三部著作是: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1)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是一本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著作。它是为批判蒲鲁东主义
31、而写的一本论战性著作。哲学的贫困分为两章:第1章名为“一个科学的发现”,主要是批判蒲鲁东的所谓构成价值理论。马克思完全肯定劳动价值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的基础上的,并提出了与古典学派根本不同的剩余价值理论。第2章名为“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面、深刻地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经济范畴的客观性和历史性,还论述了关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问题。马克思在批判中,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范畴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因而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32、济学已开始产生。2)雇佣劳动与资本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着重地论述了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还特别阐述了关于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 马克思已接近于把劳动与劳动力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接近于解决李嘉图理论体系中价值规律与劳动同资本交换的矛盾问题了。 从内容上看,它可以说是哲学的贫困一书的继续,把后者提出的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原理进一步发挥和系统化了,是马克思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从正面系统阐述自己理论观点的著作。因此,它的发表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前进了一步。3)共产党宣言马恩对无产阶级政治
33、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了进一步表述和发展:(1)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之旧的生产关系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必然要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2)进一步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深刻地揭露了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把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联系起来,从而发展了经济危机学说。(3)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经营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利润。 (4)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学说。第十三章、马克思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马克
34、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过程中有何重要意义?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成,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在理论的结构体系上更趋于成熟,而且对政治经济学原理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贡献。主要是:(1)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全面剖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胜,并抛弃了最低工资的观点,完成了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创立;(2) 进一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中第一次详细地考察了协作、分工和机器大生产的各个阶段,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且指出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必然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加深;(3) 提出了劳动在形式上和实际上从属于资本的
35、论点;(4) 详细地阐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并作了科学划分的规定;(5) 论述了资本积累的原始积累理论;(6) 在考察魁奈经济表 和批判“斯密教条”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再生产理论,并论述了经济危机理论;(7) 第一次详细地提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8) 在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绝对地租理论并进一步完善了级差地租理论;(9) 广泛地阐述了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理论,以及它们的特殊增殖条件;(10) 在进一步阐明剩余价值一般的同时还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形式及其在各统治集团之间分配的一般规律,从而完成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11) 不仅如此,这部手稿所包含
36、的理论历史部分的考察,即“剩余价值理论”部分,乃是构成资本论 第4 卷的惟一手稿,从而使马克思最终形成了未来 资本论 的四卷结构。因此,在 1861 一1863 年经济学手稿 中,马克思已基本上把 资本论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论述,而且资本论 全书的结构体系在纲目上都已大体确定了。以后 资本论 的写作,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结构体系来安排的。、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由马克思来完成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它使全部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革命,从而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运动规律。 马恩最先把剩余价值从它的
37、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并且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阐明了绝对的和相对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全面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创立了严密完整的剩余价值学说。古典学派虽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但是真正发现和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十四章、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何在?(1)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深刻地阐明了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其辩证发展关系: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
38、社会的第一阶段在政治上的特征是必须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专政,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论述: ? 将是以生产资料为全社会占有的公有制为基础,因此,那时将不再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将消灭旧的分工和城乡对立。? 将消灭社会阶级的划分,随之国家也将自行消亡。、恩格斯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作了哪些分析?()对垄断组织作用的分析在马恩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就对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有所论述;70年代初步揭
39、示了垄断的实质和作用。恩格斯在资本论第3卷的增补里考察了垄断组织的作用,有力地驳斥了垄断组织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从而否认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的观点。 ()交易所作用的分析 恩格斯在增补的“交易所”一节里,对垄断阶段的新现象更集中地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指出交易所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增强。恩格斯在这里考察的实质上是金融资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问题。 ()资本输出问题恩格斯揭露了在垄断资本统治下的资本输出的现象。虽然恩格斯在这里还没有明确地把资本输出看做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但他实际上已看到资本输出与以前已有不同的意义和形式。 ()殖民地问题恩格斯揭露了殖民地的新作用及
40、列强瓜分殖民地的现象。 在19世纪8090年代,殖民地的作用与以前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已有所不同,它已成为受交易所支配的垄断组织输出资本、掠夺原料和推销商品的场所,因而殖民地实际上已成为交易所支配的附属物了。这就势必引起列强瓜分世界的后果。 ()寄生性问题恩格斯还分析了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食利者的人数也有增加的现象。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说明了在垄断资本的统治下,资本家已成为多余的寄生虫了。第十五章、简评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积极意义李斯特以生产力理论来补充英法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论证当时在德国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性,并且把组织管理和教育等看做影响生产力的重要
41、因素()缺陷李斯特对于生产力的理解是不科学的,他还不能够正确地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凡勃伦有哪些主要经济思想? ()凡勃伦以新的“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他认为,传统经济学以边沁的“苦乐主义”心理学为其哲学基础,断言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好的趋势,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凡勃伦以新的心理学为基础,把本能引入经济学领域,用以解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他对于制度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心理的分析。 ()他给制度下了定义,所谓制度就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他写道:“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他把私有财产、价格、市场
42、、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和谋利行为等等,都说成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即制度形式。 ()凡勃伦进一步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制度,一类是财产所有权或金钱关系的制度;一类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的工具供给。 ()凡勃伦认为,由于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服从于不同的目的,因而就使两者发生了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弊端的根源。 ()凡勃伦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方案。他主张组织所谓“技术人员苏维埃”,把经济的控制权转到它手中,以此来代替企业经营,这样,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企业经营就将被抛弃,由此产生的一切矛盾也就自然会消失。第十八章2、怎样理解和把握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经济落后的俄国不
43、同于马克思作为典型来研究的资本主义已相当发达的英国,在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俄国也不像英国那样以暴力掠夺为特征的“原始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列宁密切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考察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在农业和工业中的形成发展和国内市场形成的过程。关于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形成过程,列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农民经济和地主经济内部的经济关系结构,说明它们分别演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列宁运用马克思关于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三个阶段理论,系统分析了俄国工业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实际过程。列宁根据俄国工业不同于西欧特别是英国工业的特点,认为俄国工业中的资
44、本主义是沿着另一条与西欧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的,这条道路就是,城乡农民手工业小商品生产通过本身分化而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通过对城乡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分析,列宁还进一步说明了俄国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已经形成和发展起来,从而完全粉碎了民粹派所谓俄国没有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的谬论。十九章2、怎样理解和把握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仅仅是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它还包含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并且构成了一个崭新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1)经济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通过“间接”、“迂回”的道路或采用“改良
45、主义”的方法。 (2)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建立牢固的工农经济联盟。(3)利用资本主义并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4)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实质: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聪明,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5、评述列宁关于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反映了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点和规律。(2)现实意义引进资金和技术不仅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对于巩固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专政、防止或有效地对付帝国主义的新的武装干涉,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也具有重大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