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逻辑马鹏涛1,粟迎春2(1.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统一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两者协同推进的逻辑要结合历史与现实,从理论内涵、形成发展和实践指向三层维度来探寻。从内涵辨析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都从中华文明中来,前者是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后者是中华文明体系和中华民族群体的结合,具有内在关联性;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赋予了中华民族共同
2、体建设文明取向,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奠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基础,具有相互支撑性;从现实实践来看,“五个文明”建设是推进两者的题中之义,具有指向一致性。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中图分类号:D61;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4)03-0077-11DOI:10.20076/ki.64-1065/G4.2024.03.007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重大时代命题(以下简称“两个建设”)。无论是从树立、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
3、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还是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两个建设”的持续探索。“两个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部署和全面推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强劲动力,两者间存在深层次的关联和协同逻辑。从文明形态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出发,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两个建设”为什么能以及如何协同推进是研究的主题主线。一、问题缘起与文献述评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命题。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
4、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联结了起来。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将收稿日期:2024-01-1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研究”(20VMZ007)作者简介:马鹏涛(1995),男,河南许昌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粟迎春(1965),女,湖南长沙人,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引用格式:马鹏涛,粟迎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
5、推进逻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0772024年第3期(总第177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联系。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文明建设问题不断深化认识和探索实践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两个建设”协同推进的探讨也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成果。一是从考古发掘的各种文物显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也记述了不同时期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创造和发展1。例如,以哈民遗址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启示2。再如,通
6、过对不同时期粟种子同位素数据分析发现,粟作农业是中国文明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促进中华文明的诞生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侧面印证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同构3。二是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角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多元一体发展进程的现代呈现,也是中西方文明在相互借鉴中推动全民族由自在向自省到自觉、再到自信与自强的全社会反思性建设4。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形成了一股推动中华民族当代塑造的不可抗拒的文明力量”5,中华文明的韧性促进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6,“对于民族形象建构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表明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7、追求和文明发展目标”7,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在内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内容的现代化转型,在形式上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化表达方式”8,能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10,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文明基础,为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文明支撑。三是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既有从五大突出特性整体出发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也有从单一特性深入展开研究的。例如,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出发,认为其体现于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中11。再如,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出发,
8、认为前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团结一体的历史趋势,后者涵养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两者共同决定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12。此类研究更多的是从五大突出特性出发来研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精确概括,又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明表达13,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牢了文明根基14。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制度根基、思想根基、文化根基、情感根基15,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动力和内外环境16。四是关于“两个建设”协同推进的逻辑关系、理论基础、历史发展和实践路径的研究。从两者关系看,
9、“两个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17。两者具有共源的理论基础,即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两个建设”在历史演进上相互支撑,在当代实践上内在关联。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孕育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结构,也形塑着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认同,二者在逻辑向度上聚合共同的文脉基因、在意蕴向度上肩负相同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向度上谋求同样的文明图景,相互耦合形成了同频共振效应18。因此,“两个建设”相辅相成,应该以系统思维协同推进,即在“五个文明”协调共进中推动“两个建设”。综上,近年来学界围绕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这
10、为探讨“两个建设”的协同逻辑提供了理论借鉴,但是关于对“两个建设”为什么能够协同推进、怎样协同推进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概念、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出发,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线索展开,从“两个建设”的内在关联、历史同构和路径同归三个角度探讨两者能够协同推进的逻辑理路。078二、认识论辨析:“两个建设”协同推进的内在关联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两对关系中可以看出,“两个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逻辑关联性和相互支撑性。中华文明是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延续
11、中华民族血脉的使命。(一)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西方,早期关于“文明”的含义较为笼统,随着其他语系的引入使用被不断扩展,但在中世纪又被宗教神学荫蔽。在近代,“文明”成为资产阶级对宗教和封建批判的普遍用语,现在更多的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等成果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美好和发达等诸因素的总称。在中国,“文明”最早载于 周易,在各代典籍中也常有如“濬哲文明”等使用记载,但其原生含义与今相差甚远,至清初才有与野蛮、落后相对的进步含义。受西方的影响,近代中国所使用的“文明”才显露出社会意义。如梁启超认为,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在于对不同文明的吸收、融通,社会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中国发展缓滞
12、就在于“与他社会接触之多寡难易使然也”192519。中国共产党人也将“救国”与文明相联系,如李大钊从地理、历史、民族等多方面探寻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205669;瞿秋白从文明形态角度将中国、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指出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一种“未来的新文明形态”,用来“代替资产阶级文明”20565。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中,“文明”含义具有多个维度。从历史过程来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含(相对“野蛮”)进步意义与状态。从内容范畴来看,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本质属性来看,“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2197。恩格斯以摩尔根的文明时代划分为基础,指出文明
13、是在人类从“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到“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实践中产生的,赋予了文明社会属性意义2238。从价值维度来看,文明具有批判的意义,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文明在殖民扩张中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23690。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分工使社会步入文明,其带来的城乡对立“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21556。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的依赖性及发展状况,将整个文明时代划分为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形态(前资本主义文明)、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工业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和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未来文明形态(共产主义文明)。同时,他们又将人类文明发展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划分出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
14、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共产主义文明)等不同的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本身及发展所带来的局限性使其必然被更高形态的文明所代替,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寻求解放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中,积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410,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成功连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完成了文明转型和范式创新,实现了对“资本逻辑”和“扩张文明”的超越。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
15、和人类文明的新具象形态。(二)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和“共同体”这三个基础词汇组合而成的,对此类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和出场语境的复合词汇概念,从元概念出发只能直观、浅显地理解其含义。同文明一样,共同体的概念至今也未能统一。柏拉图创作 理想国 后,西方思想界就一直存在对“共同体”的思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共同体概念的原生含义被瓦解,并逐渐在不同语系和其他语境应用中重构0792024年第3期(总第177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起新的含义,类似政治共同体、环境共同体等各类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马克思笔下的“共同体”所对应的
16、是“个体”,即现实的人,个体在早期通过家庭或部落的联合成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个体在异化后的政治国家或社会是“虚幻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1571。从各种共同体的概念可以发现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共同体以一定的人或人的集合形式(国家、组织、民族等)为基础;二是共同体的形成要以具有某种一致性的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目标或如历史、文化等同质性的存在)为条件。在已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中,一类以历时态为角度,按“华夷之辨”“五方之民”到“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另一类以共时态为角度,以结构要素的方式将中华民族
17、共同体理解为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单一要素共同体的组合态。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不能直观地用“民族”的元概念来理解,特别是现代西方的“民族”“民族国家”等话语概念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时并不适用,想要准确解释其内涵离不开它背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意蕴。“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25随着“民族国家”对当今中国诠释局限的逐渐显现,“文明”作为研究中国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被重新发现。英国学者马丁 雅克认为中国是当今唯一的“文明国家”,国内学者张维为提出当今中国是一
18、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快速转型发展,使中国超越了西方理论和话语的诠释能力,相比于现代,“民族”意义的“文明”更能全面解释当下多元一体的中国。因此,以“文明”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明体系和中华民族群体结合所形成的一个文明共同体。(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相互依存、互促共进的关系。自古以来,各族群众在中国大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一部中华民族形成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延续着中华
19、民族的血脉、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延续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巩固之间互为必要条件,中华文明如若中断就不会形成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分崩离析也无法创造和延续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一致性。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中华文明中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经由中华文明现代转型而产生,是中华文明构成的现代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结合而成的文明共同体,其在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创新中完成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因此,中华文明的历史是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钥匙,任何割裂它们之间联系的观点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其次,中华民
20、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因马克思主义而变。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文明走向现代,“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26,从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和人类文明新的具象形态三个维度来实现中华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九州共贯到多元一体的文明意义和价值追求。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中国式现代化而成。“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24310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全面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赓续和赋予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和转型力量,摒弃了西方文明中的现代化弊端,促进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自觉向自强的文明共同体的迈进
2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两个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未来建设两者的指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080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命题下,“两个建设”同根同源、同向同行。文明的存在不能脱离主体,中华民族是创造和发展中华文明的主体。同样,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对我国现有民族的集中与概括,也包含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全部族群。质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承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觉走向自强的文明体现。两者具有内在关联性和高度一致性,即从中华文明而来、由马克思主义而变、随中国式
22、现代化而实现。三、历时态发展:“两个建设”协同推进的历史同构“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26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明体系孕育的文明共同体。因此,想要理解“两个建设”能够协同并进就要从中华文明史和中华民族史的同构性去理解,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让中华文明全面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历史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同步同源的。换言之,从历史发展逻辑探其之所以能,即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明取向,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转变奠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基础。(一
23、)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明取向以文明的视角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文明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五大突出特性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明取向,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坚守自我的发展路向、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而不同的价值准绳。第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坚守自我的发展路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26“连”意指从未中断、始终一体,“续”则是从未停止、始终在接续向前发展。中华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7260。同时,中华文明在长期
24、演进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28406,培育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2890。一方面,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古代中国虽多次经历朝代更迭、统治易主,但“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29,文化传承未曾间断,民族血脉延续不绝,文明发展从未被其他文明冲击代替。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每一个个体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在文明发展中也从未易道而行。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仍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近
25、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西强东弱”的艰难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坚守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救国强国道路和文明转型复兴道路,“使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30。第二,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创造了中华民族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26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体现在文明发展和民族延续两个方面。从文明自身发展来看,创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气质。“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
26、断吸纳时代精华。”28402403中华文明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且从未中断的文明,发展和进步始终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常态,而文明发展需要用创新来增0812024年第3期(总第177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添发展动力、激发进步活力、丰富文明成果。中华文明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变革升华中,形成了革故鼎新、顺势应时的精神气质。从民族延续来看,创新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精神品质。中华文明所延续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能够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想要延续就要确保文明得以传承。因此,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着新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以文明发展保障民
27、族延续。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使中华民族续存至今。各个时代中华文明发展成就的考古发现,已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这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由上所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集中体现在中华文明发展和中华民族延续上,而文明发展和民族延续共同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第三,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26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保障,也是我国各民族融汇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基础。一方面,文明连续是以一定的物质、精神基础为条件的,其中支撑文明连续存在
28、的最基本地理空间、文化思想、道德理念、价值追求等必须要具有统一性。“大一统”传统所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统一,为文明连续提供了向内凝聚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正统延续,也在外来文明冲击下保持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建构。另一方面,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许多民族经过诞育、分化和交融后形成了现在的56个民族。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信念统一坚定、核心利益一致、命运共同所系的“大一统”传统,这种传统被各民族接纳吸收后使各民族文化融汇、经济依存、情感亲近,生成了追求统一的内生动力和各民族“大一统”的团结观念,不断促进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概言之,中华
29、文明的统一性在要求保证文明连续中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了先决条件,各民族在中华民族连续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观念和动力,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第四,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26中华文明始终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侧面来看,包容性即说明了中华文明不具有排他性。从文明形态视角来看,农耕文明形态或封建文明形态的中华文明没有排斥海洋文明、游牧文明或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文明类型来看,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华文明从来没有与西
30、方文明、宗教文明产生过冲突,并在实现外来文化、宗教本土化的基础上将其嵌入中华文明体系内;从文明发展来看,中华文明的古代文明部分与现代文明建设一脉相承,没有出现过文明中断或“排异反应”。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内在特性,也是其能够不断更新、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31507一方面,中华文明是在物种与技术的传播、资源与人群的交流、思想与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发展和进步的,这也赋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另一方面,从“五方之民”共天下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再到“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不断促进着中华民族交往格局的发展。这种历史取向使各民族
31、对“中华”的认同超越了地理空间、民族血缘、宗教信仰等,使各民族在不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整合统一,实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第五,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价值准绳。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26,决定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以及和而不同的价值准绳。长期以来,西方文明一直将文明差异作为世界冲突的根源,文明隔阂、文明优越、文明等级、文明冲突等论调不时泛起。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规律已然证明:人类文明丰富多样、多元并存,其只有体系、内容、特色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人类文明因多样带来交流、
32、因交流孕育交融、因交融产生进步。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相处理念,求同存异、082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互鉴共进、兼收并蓄的交流方式。“尚和合”是中华文明一贯的精神特质。“和 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 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3215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泰和、和合、和谐等思想,不仅使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还成为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即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传统的自然经济农耕文明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睦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将“和”的观念和价值深深地镌刻在了中华
33、民族的血脉基因中。因此,各民族在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以及和而不同的价值准绳,“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33277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在共同开拓疆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和共同培育精神中完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这一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和转型的过程。因此,中华民族在“四个共同”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域和物质基础,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第一,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的疆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空间场域。在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地
34、理环境条件直接决定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繁衍生息。“地理供给建筑文化的砖瓦石灰。可是画那建筑的图样的是各民族的过去历史。”3418罗伯特 路威在其著作 文明与野蛮 中认为地理环境并不直接产生文明,但却是文明产生的重要决定条件。中华文明产生于中国大地之上,从采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变迁、从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区别、从环境变化到种族生存繁衍等,都直接说明了中国疆域的变化对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疆域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交流与交融,中华文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对各种海洋文明、游牧文明、宗教文明及其他各种文明的融汇和吸收。至今,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也要在中国大地
35、上来完成,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族群众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力量,广袤辽阔的国土疆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空间场域保障,中国疆域之上的所有自然地理物质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中华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6。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历史探索和文化开拓中形成了各民族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各民族的文明为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指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
36、态,是其现代转型的结果,是从中华文明中走出来、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文明。换言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使其与中华文明相衔接,内含中华文明精华并使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展现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体同源的特征。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全面抛弃中华文明、否定历史,而是在中华文明所提供的历史基础上去推进和发展。第三,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文明进步与升华的重要力量。我国各民族文化汇聚组成的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33276,对中华文
37、明的形成、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在坚持历史传承与坚守文化传统中走出了独特的文明发展道路,而对其自信的根源与本质就建立在对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结晶,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站稳脚步的“根”与“魂”。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全面抛弃中华文化,全面抛弃即是否定历史、否定0832024年第3期(总第177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中国特色,必须要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下推进其建设。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把握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创新自觉,让中华文化的精华由
38、传统转为现代,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的文化根基。第四,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源泉。民族精神是推动文明发展和民族延续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需要物质基础发展,也需要精神力量并进。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共同培育出的民族精神,将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8296。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将民族精神纳入个人发展和社会理想之中,形成了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体系,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所要担负的新文化
39、使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民族精神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民族精神力量,贯通两者并聚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源泉。四、共时态建设:“两个建设”协同推进的路径同归从文明构成要素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身就是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下简称“五个文明”)共同构成的中国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五个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路径来看,其深嵌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之中,这与“五个文明”发展同根同源。因此,从实践路径来看,推进“五个文明”发展是协同推进“两个建设”的共同路径,实践
40、指向具有一致性。(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是“两个建设”共同的物质基础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物质文明直接表征着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有力支撑着人类文明的存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社会主义“五个文明”的全面发展,其中发展物质文明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已有物质文明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状况是制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整体建设的决定性条件。同样,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济相互依存的共同体,
41、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35。物质文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效果,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不断夯实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提升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全面促进物的丰富和人的发展,为“两个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是“两个建设”共同的政治保证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经验的总和,其可以表明政治活动或制度的进步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6598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
42、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方针,这既是区别于其他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势。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制度、法治、民主等方面为“两个建设”提供坚实政治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原则,发展最真实、广泛、有效的民主制度和形势,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观念和制度的形式维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巩固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政治文084明基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政治保障基础,在民主行使、依法治理和制度
43、保障中协同推进“两个建设”齐头并进。(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是“两个建设”共同的根本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7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的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富足,还包含精神上的富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26,并创造出独特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主要在于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在不同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成为中华文明的养料,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明、润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体系。社会主义精
44、神文明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果,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容,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路径、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同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在文化浸润、精神维系和价值引领上不断促进各民族“五个认同”的进一步增强,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是协同推进“两个建设”的力量源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是要不断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提升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8,为“两个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坚实的文化根基和强大
45、的精神力量。(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发展是“两个建设”共同的核心内容社会文明是社会建设和进步的直接体现,关系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全部方面。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发展逐步实现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立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之上、建立在关切全体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目的之上,实现了社会实体文明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结构文明与社会价值文明的统一。这与“两个建设”的主旨要义相契合,是“两个建设”共同的核心内容
46、。(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是“两个建设”共同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弊端的特征之一就是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升,走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其他文明的发展也以生态文明为自然基础。无论是从文明发展还是民族延续角度看,“两个建设”都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结构之一,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也是其价值追求。另一方面,生态问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生态环境是制约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发
47、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改变工业文明固化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制度框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和谐都有新的提升,进而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4因此,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是推进“两个建设”的必由之路。五、结 语近代以来,中国的“文明”“民族”等概念都因西方理论话语的传播而受到影响,特别是随着西方世界现代化的开启,以地理大发现和大殖民为历史背景的时代到来以后,现代世界体系逐渐开始以0852024年第3期(总第177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西方民族国家范式为基础构建。这种殖民与霸权下的理论强调“文明冲
48、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我们最独特、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现在,面对西方秩序的冲击,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在文明的交流互鉴、包容共存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参考文献1 史金波.百年考古成就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23(6).2 赵月梅.以历史文化遗
49、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基于哈民遗址的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3 胡耀武.同位素视角下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J.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23(12).4 刘永刚,徐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何以撑起人类文明新形态J.贵州民族研究,2023(4).5 周平,郭志凯.中华民族的当代重塑及其意义J.探索,2023(6).6 马俊毅,杨一凡.文明韧性、国家韧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探索,2024(1).7 陈金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23(8).8 陈俊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构建基于建
50、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2).9 沈桂萍,田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视角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1).10 叶子鹏,杨曼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力量J.思想教育研究,2024(2).11 刘正寅.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3).12 彭勇,陈雅丽.统一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3 朱军,张兰.论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