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课例分析天津市双港中学/鲍世新 摘自:网易博客 附录一: 修改前学案 主备人 鲍世新 讲课 时间 2009年12月21日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第(八语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 课题 湖心亭看雪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过程 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中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及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 重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湖心亭的雪景,理解文章大意,学习白描的写作方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湖心亭的雪景。品味雪后西湖的奇
2、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模式 “三.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自主学习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导学提示,自主学习 二、导学达标 1、合作探究 二、展示示疑 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三、检验提高 1、达标反馈 2、拓展提高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春天最美丽的是百花盛开,夏天最美丽的是清风习习?秋天最美丽的是明月高照?那么冬天最美丽的是什么呢? 2.出示单元知识树,边出示边讲解:这篇文章是第六单元的27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与大自然对话。(2)本单元课题。(3)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4)学生质疑,提出目标。(
3、结合单元知识树,你觉得本课应该掌握哪些目标?) 3.教师板书,设纲导学 师:引导学生听读课文,掌握字音和节奏,然后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自主完成以下习题 (1)文学常识填空,了解写作背景。 (2)掌握划分节奏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重点字的注音 (4)解释加点词语 说明:此部分知识教师不必讲,因为学生通过相关资料,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在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合作探究 【导学提示】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不会的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对翻译课文中的字词句有疑难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提醒的方式进行课文翻译。 (1)翻译课文湖心亭看雪 (提示:针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翻译课文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一下.)(2)这些词我不会翻译(提问)或我认为是重点(提醒)。 (3)这些句子我不会翻译(提问)或我认为是重点(提醒)。 说明:既能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词句的识记,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重点给予学法指导。 探究二: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翻译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
5、开讨论,完成相关习题。 生:开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研读课文,理清脉络 (1)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其分别交代的要素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的湖心亭 :余、一童子、舟子等 :看雪 (2)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然后,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加以展示。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脉络”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指导点拨,发挥多媒体直观大容量的优势使学生先对文章总分总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弄清作者叙事写景抒情行文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
6、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探究三: 3、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利用多媒体1、先播放课文视频,学生跟读课文;2结合课文的写景特点出示不同景色的图片,学生自由猜读课文) 师:学生对课文的结构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品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展 (1)结合文中写景的语句,看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2)“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的哪个字体现了人物的性格?本文以景传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从事、景、情的角度“品读赏析”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多媒体展现的清晰的知识树体系,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使学生体会很容易
7、掌握文章写景的特点,从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知识梳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代表发言(说一说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师:出示全文知识树。师边出示边讲解:文章围绕“痴”展开,痴的行为:看雪;痴的绘景:雪景;痴的情:脱俗、清高 说明通过小结和释疑的环节,学生可以明确本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进行自我总结,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三、检验提高 师:本课就学习到这,下面通过练习看看你是否掌握了本课的目标。 生:阅读全文完成导学案习题。 1、注音 2、关于加点字的解释 3、关于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 4、语句翻译 5、关于对课文内容分析 说明教
8、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双向活动,其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大容量的优势进行反馈,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二)拓展提高 古往今来描写西湖或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或咏雪的古诗文呢? 生:自由发言,说出本组搜集到的有关山水的诗篇。 师:这些优美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此美丽,是因为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明:借助课文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单元整体导
9、入,学会自己质疑,制定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以朗读为切入口, 让学生多读、多说, 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提高。 通过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掌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摘自:网易博客 附录二 修改后学案 主备人 鲍世新 讲课 时间 2009年12月23日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第(八语上)册第(六)单元第(29)课 课题 湖心亭看雪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
10、章大意。 过程 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中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及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 重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湖心亭的雪景,理解文章大意,学习白描的写作方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湖心亭的雪景。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 模式 “三.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自主学习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导学提示,自主学习 二、导学达标 1、合作探究 2、展示示疑 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三、检验提高 3整体回归,单
11、元小结。 一、导入新课 1.师: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2.出示单元知识树,边出示边讲解:这篇文章是第六单元的27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与大自然对话。(2)本单
12、元课题。(3)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4)学生质疑,提出目标。(结合单元知识树,你觉得本课应该掌握哪些目标?) 根据每组的编号,即每组根据成绩分为到,而每回答一个问题加分也与此对应。 这样,对于小组的评价没有做到当堂体现,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板书,设纲导学 师:引导学生听读课文,掌握字音和节奏,然后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自主完成以下习题 (1)文学常识填空,了解写作背景。 (2)掌握划分节奏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重点字的注音 (4)解释加点词语 (5)自主翻译全文 说明:此部分知识调整为分别学习,逐一落实展
13、示,教师点拨,因为学生通过相关资料,完全可以自己完成,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在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合作探究 【导学提示】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不会的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对翻译课文中的字词句有疑难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提醒的方式进行课文翻译。 (1)翻译课文湖心亭看雪 (提示:针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翻译课文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一下.)点(提醒)。 (3)这些句子我不会翻译(提问)或我认为是重点(提醒)。 说明:既能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4、,同时帮助同学对有关词句的识记,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重点给予学法指导。 探究二: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翻译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完成相关习题。 生:开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研读课文,理清脉络 (1)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其分别交代的要素是: :崇祯五年十二月 :西湖的湖心亭 :余、一童子、舟子等 :看雪 (2)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然后,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加以展示。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脉
15、络”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指导点拨,发挥多媒体直观大容量的优势使学生先对文章总分总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弄清作者叙事写景抒情行文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探究三: 3、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利用多媒体1、先播放课文视频,学生跟读课文;2结合课文的写景特点出示不同景色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朗读课文) 师:学生对课文的结构已经掌握了,下面请同学们深入品读课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展示: (1)结合文中写景的语句,看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2)“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的哪个字体
16、现了人物的性格?本文以景传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展示结合文章两个自然段从赏雪和奇遇的角度“品读赏析”的知识树,加以点拨。 说明多媒体展现的清晰的知识树体系,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使学生体会很容易掌握文章写景的特点,从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知识梳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代表发言(说一说本节课我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师:出示全文知识树。师边出示边讲解:文章围绕“痴”展开,痴的行为:看雪;痴的绘景:雪景;痴的情:脱俗、清高 说明通过小结和释疑的环节,学生可以明确本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进行自我总结,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培养学
17、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 三、检验提高 1、达标反馈 师:本课就学习到这,下面通过练习看看你是否掌握了本课的目标。 生:阅读全文完成导学案习题。 1)、注音 2)、关于加点字的解释 3)、关于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 4)、语句翻译 5)、关于对课文内容分析 说明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双向活动,其中,发挥信息技术的大容量的优势进行反馈,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拓展提高 古往今来描写西湖或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或咏雪的古诗文呢? 生:自由发言,说出本组搜集到的有
18、关西湖或咏雪的诗篇。 师:这些优美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此美丽,是因为其中融入了作者的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明:借助课文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3、全文回归。 1)再次出示全文知识树和单元知识树。 师: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对故国的思念,使作者产生淡淡愁绪,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表达了的高雅脱俗,清高自赏和寄情山水的感慨。 2)公布获胜的小组,给与鼓励。 单元整体导入,学会自己质疑,制定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以朗读为切入口, 让学生多读、多说, 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提高。 通过研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让学生多读、多说, 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提高。 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内心感受,将内化的情感通过朗读激发出来。 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