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2.50MB ,
资源ID:407241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0724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pdf

1、722024 年 2 月第 36 卷第 1 期油 气 与 新 能 源文章编号:2097-0021(2024)01-0072-10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滕霖,单志伟,李西贵,李卫东,罗宇,江莉龙福州大学化工学院,福州 350108引用:滕霖,单志伟,李西贵,等.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J.油气与新能源,2024,36(1):72-8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干冰颗粒碰撞聚并行为的微尺度界面演化机制研究”(5220407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保障专项项目“基于多功能光纤监测技术的燃气管道在线监测”(2022

2、YJ17)摘要:碳中和背景下,氨-氢混合无碳燃料备受关注,但合成氨与氨分解制氢过程也存在着氨-氢混合燃爆的风险。目前对氨-氢燃烧爆炸详细机理的研究不够充分,传统的详细机理十分复杂,计算耗时过长。为了研究高压下氨-氢混合气体的燃烧爆炸特性,使用零维均质模型(即不考虑空间分布且物理和化学性质均为均匀的简化模型),采用带有误差传播的有向关系图(DRGEP)法简化现有的氨-氢燃烧爆炸详细机理,再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基元反应较少的氨-氢燃烧爆炸简化机理。将简化机理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耦合,开展管道内氨-氢燃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简化机理在验证层流火焰速度和点火延迟时间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爆

3、破压力为 59.61 atm 和 69.97 atm 下,平均激波速度的相对误差低于 1.4%,精度较高;且与简化机理耦合的 CFD 模型节约了计算资源。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氨-氢燃烧 CFD 模拟技术的发展,可为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爆炸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氨氢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机理;简化机理;数值模拟;爆炸中图分类号:O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7-0021.2024.01.012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of Ammonia-Hydrogen Hybrid

4、 Carbon-Free Fuel Based on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TENG Lin,SHAN Zhiwei,LI Xigui,LI Weidong,LUO Yu,JIANG Lilong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Fuzhou University,Fujian Fuzhou 350108,China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ammonia-hydrogen hybrid carbon-free fuel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5、attention.However,the processes of ammonia synthesis and ammonia decomposition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also pose risks of 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 explosion.Currently,research on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 explosion is not sufficient,and traditional detailed mechanisms

6、are very complex,resulting in lengthy computational times.To study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a-hydrogen mixed gas under high pressure,a zero-dimensional homogeneous model(a simplified model that does not conside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ssumes uniform physical and chemi

7、cal properties)was used.The Directed Relation Graph with Error Propagation(DRGEP)method was applied to simplify the existing detailed mechanism of 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 explosion.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a simplified mechanism with fewer elementary reactions for 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

8、 explosion was obtained.This simplified mechanism was then coupled with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model to condu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 in pipelin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plified mechanism performs well in validating laminar flame speed and ignition de

9、lay time.At explosion pressures of 59.61 atm and 69.97 atm,the average shock wave speeds relative error was below 1.4%,indicating high accuracy;and the CFD model coupled with the simplified mechanism could sav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73第 36 卷第 1 期2024 年 2 月滕霖等: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0引言氨(NH3)被认

10、为是世界未来经济的重要资源,其应用涉及能源行业、运输业、制冷业、农业以及其他行业1。氨成为国际低碳替代燃料的选择和可再生氢(H2)的载体2,氢也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可替代燃料、无碳燃料3。Khatee 等4得出氨-氢空气混合物具有稳定的火焰和较低的一氧化氮排放量,具有作为燃料的巨大潜力,但是氨、氢的能量密度均较高,具有易泄漏、爆炸范围广(氢气的爆炸极限为 4.1%74.1%、氨气的爆炸极限为 15.5%27.7%)、点火能量低(其中氢气仅为 0.017 MJ)、火焰传播速度快等问题5,所以氨在分解制氢等应用环节一旦遇到意外的点火源,极易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爆炸,进而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损失6。已有研

11、究对氨-氢混合气体燃烧爆炸机理的研究较为有限7-8。早期描述氨燃烧化学的尝试主要集中在氮氧化物(NOx)的形成。受此启发,一些学者9-13对包括氨-氢-氧和氨-氧在内的一组预混火焰进行了系统和详细的研究,确定了自由基NO和NH2与N 反应形成 N2以及确定NO 转化路径的重要性,旨在开发与各种燃烧系统相关的可行氨-氢反应机理。Zhu 等7使用了详细的化学反应机理,在充满氨-氢-氧的混合物的二维阻塞通道中模拟了火焰传播和从爆燃转变为爆轰的过程。Li 等14研究了氢-氨-空气云爆炸特性,并揭示了火焰行为和最大爆炸压力之间的相关性。Zhou 等15证明了向氨-氧混合物中添加微量氢可以定性地将爆炸极限

12、从单调情况改变为非单调情况,并且爆炸极限图像具有多个转折点。Liu 等16基于灵敏度和特征值分析方法,研究氨-氢-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特性,并构建了高效的氨-氢爆炸极限预测机制。Liang 等17研究氨-空气火焰特性和爆炸超压,通过实验获得了火焰行为、层流燃烧速度和超压动力学等特征。上述对氨-氢气体的研究,均集中在氨-氢燃烧爆炸压力和爆炸极限体系,得到的均为压力方面特性,而关于燃烧爆炸机制的研究屈指可数,造成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氨-氢系统燃烧爆炸过程消耗了大量计算资源,无法高效指导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的燃烧过程及爆炸防控。为此,优选出目前已有的详细氨-氢燃烧机理,利用带有误差传播的有向关系图(DRGE

13、P)法与耦合误差传播和敏感性分析的直接关系图(DRGEPSA)法简化详细机理。将简化机理的点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速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相比较,验证机理的可行性。进而将简化后化学反应机理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耦合,开展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在特定爆破压力条件下,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的平均激波速度,以期完善对氨-氢混合气体燃烧爆炸机理的认识,推进氨-氢燃烧模拟技术的发展。1化学反应动力学1.1反应机理优选对多个氨-氢燃烧反应机理18-24与实验结果25-29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优选出合适的反应机理(见图 1、图 2)。在预测点火延迟时间方面,Song等18、Tian 等19和 Klippens

14、tein 等21-22的模型普遍低于实验值;Otomo 等24和 Dagaut 等20的模拟值与实验值达到了良好的一致;Mathieu 等23改进了 Dagaut 等20的模型,通过增加关键的基本反应和调整反应速率常数,优化了模型,优化后的模型也能准确预测了点火延迟时间,但在预测氨燃烧火焰速度方面明显高于实验值。在预测层流火焰速度方面,Otomo 等24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但其他机理均未能准确重现火焰速度的实验结果。因此只有 Otomo 等24的机理符合需求。由图 1 和图 2,点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速度在使用 Otomo 等24的机理得出的模拟值均与实验高度一致。并且 Otomo 等2

15、4基于 Song 等18的模型,对氨氧化反应机制作出相应改进。在目前的模型(Otomo 机理)中,包括自由基NH2、HNO和N2H2的反应在改进模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computational resources.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 CFD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mbustion process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a

16、nd control of ammonia-hydrogen blended carbon-free fuel.Keywords:Ammonia-hydrogen combustion;Chemical kinetics;Reaction mechanism;Simplified mechanism;Numerical simulation;Explosion74油气与新能源 能源科技Vol.36 No.1 Feb.2024Otomo 等24的研究中,详细机理已被广泛用于实验验证30-32和模拟研究32-34,所以本次研究基于Otomo 等24的机理(包含 33 种组分和 213 个基元反应)

17、,对氨-氢燃烧的详细机理开展进一步简化研究。0.420.400.010.11100.440.460.480.500.521 000T/K-1点火延迟时间/ms激波管实验值:模拟值:Mathieu等23Dagaut等20Song等18Tian等19Klippenstein等21-22Otomo等24图 1大气压下激波管点火延迟时间实验值与各种机理 模拟值的对比关系注:横坐标中 T 为温度,单位为 K。采用1 000T的表示方法是阿伦尼马斯方程的一个变形,用于描述温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0.80.614121086421.01.21.41.61.8层流火焰速度/(cm/s)实验值:模拟值:Otomo

18、等24Mathieu等23Klippenstein等21-22Tian等19Dagaut等20Hayakawa等25Pfahl等26Zakaznov等27Ronney28Takizawa等29Song等18当量比图 2不同当量比下层流火焰速度实验值与各种机理 模拟值的对比关系(初始压力为 1 atm)在机理简化方法方面,Lu 等35最初引入了有向关系图(DRG)法,成功地将乙烯机理从 70 个物种和 463 个反应简化为 33 个物种和 205 个反应的简化机理。后续 Zheng 等36融合了误差传播策略,提出了 DRGEP 版本。但这些方法仍有缺陷,如 DRG法在识别多余反应上存在短板,DR

19、GEP 法因线性耦合会产生误差。为改进上述问题,Niemeyer 等37开创了结合误差传播和敏感性分析的 DRGEPSA 法,将 DRG 法、DRGEP 法、DRGASA 法、DRGEPSA 法这 4 种简化方法应用于正庚烷的详细机理分析,对它们的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特定条件下(1 atm、1 000 K、当量比为 0.5 1.5)进行了实验。该复杂机理涉及 561 种化合物和 2 539 个反应过程,误差限定在 0.5%40%。如图 3 所示,DRGEPSA 法在整个误差范围内,能够形成更精简的骨架机理。特别是当误差范围超过 20%后,化学反应的数量变化减小,这表明多余反应已被有效剔除,而进

20、一步的剔除可能导致重大影响。DRGEPSA 法因其在移除无效组分和反应时,更精准地保持了关键氧化反应,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方法38-41。因此,本研究采用DRGEPSA 法来简化机理并实现包括对直接相互作用系数(DIC)的改进定义。这种改进是必要的,因为在涉及快速模式的长化学反应路径的情况下,原始定义存在缺陷42。DRGEP 法利用 DRG 来描述反应系统中物种耦合的依赖关系,图 4 所示展示了 DRG中物种之间的典型关系。箭头表示一种物种对另一种物种的依赖方向,宽度表示依赖的强度。因此,对于必须保留的物种 A 来说,可以看到物种 A 依赖于物种 B,但物种 B 不依赖于物种 A。此外,由于物种

21、 B 和物种 D 紧密耦合,它们形成了物种 A 的依赖集B,D,必须保留以正确预测物种 A。然而,物种 C、E、F 可以被消除,因为它们既不被物种 A需要,也不被物种 A 的依赖集中的任何物种所需。此外,在紧密耦合的群体内,如B,D和E,F,物种应该被一起保留或一起消除。20103040误差限制/%501001502002503000物种数量/个DRGDRGASADRGEPDRGEPSA图 3使用 DRG、DRGEP、DRGASA 和 DRGEPSA 生成正庚烷骨架 机理误差限制函数的物种数量为了获取简化机理,首先将详细机理导入CHEMKIN 软件的零维均质模型中,初始条件设定为温度为 1 0

22、00 K、1 250 K 和 1 500 K,当量比为 0.5、1 和 2,初始压力为 9.87 atm、39.48 atm 和 59.22 atm,并以点火延迟时间、H、OH、NH2、HNO 和N2H2的摩尔分数作为目标参数;设定 10%的误差阈值;得到初步简化机理;再通过加入敏感性分析,保留75第 36 卷第 1 期2024 年 2 月滕霖等: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敏感性系数较大的基元反应,并剔除敏感性系数较小的基元反应,得到最终的氨-氢简化机理。考虑到基于氨-氢的化学机制的复杂性,本研究在详细机理的基础上未修改速率系数、温度指数等参数。通过采用DRGEPS

23、A 法去除了详细机理中的冗余反应,最终得到了一个包含 19 种组分和 100 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机理。图 5 表示氨-氢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过程。EFBCDA图 4DRG 法物种典型关系示意DRGEP敏感性分析骨架机理详细机理33个物种,213个基元反应简化机理19个物种,100个基元反应是否小于误差限制?是否小于误差限制?是是否否图 5DRGEPSA 机理简化流程1.2化学反应动力学验证点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速度对自然燃烧爆炸的影响至关重要43-44。点火延迟时间描述混合气体从点燃至燃烧的时间差,关系到爆炸的突发性;层流火焰速度反映火焰在无湍流的情况下的传播快慢,决定燃烧强度45-46。以上 2

24、 个参数是评估燃烧和爆炸潜在危险性的关键,以下对其进行详细验证和探讨。1.2.1点火延迟时间验证将简化机理在 CHEMKIN 中得出的模拟数据与Mathieu 等23在激波管上测量得到的氨点火延迟时间的实验数据作为参照。初始条件:当量比为 0.5、1.0 和 2.0,初始压力为 1.4 atm、11.0 atm 和 30.0 atm,初始温度为 1 500 2 500 K。图 6 表示了详细机理和简化机理的点火延迟时间的数值结果和实验值的对比,可以看出,详细机理和简化机理在氨点火延迟方面均表现良好,而详细机理显示出更高的准确性。当量比为 0.5,压力为 1.4 atm 时,相较于详细机理,简化

25、机理与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更高;当量比为 0.5,压力分别为 11 atm 和 30 atm 时,在较高的温度下,与详细机理对比,简化机理低估了点火延迟时间,但是和实验值更加吻合,在较低的温度下,与详细机理和实验值对比,简化机理高估了点火延迟时间。这是由于简化机理去掉了部分参与对低温敏感的的组分及基元反应,使得低温下的反应预测较详细机理略微不准确。0.450.400.010.11100.500.550.600.651 000T/K-1点火延迟时间/msMathieu等23Otomo等24简化机理(a)当量比为0.51.4 atm11 atm30 atm0.450.400.11100.500.55

26、0.600.651 000T/K-1点火延迟时间/msMathieu等23Otomo等24简化机理(b)当量比为1.01.4 atm11 atm30 atm0.450.400.11100.500.550.600.651 000T/K-1点火延迟时间/msMathieu等23Otomo等24简化机理(c)当量比为2.01.4 atm11 atm30 atm图 6不同当量比下的点火延迟时间验证注:Mathieu 等23为实验值;本研究,Otomo 等24和简化机理为模拟值。76油气与新能源 能源科技Vol.36 No.1 Feb.20241.2.2层流火焰速度验证图 7 展示了压力为 1 atm、

27、3 atm 和 5 atm 下的氨-氢-空气混合物的层流火焰速度,经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进一步验证本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在不同压力条件下,详细机理和简化机理均能良好地模拟氨-氢的层流火焰速度。在压力为 3 atm和 5 atm 下,与 Song 等18、Tian 等19机理得出的模拟值相比,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模型更加符合实验值。而在压力为 1 atm 下,Song 等18和 Tian 等19的机理对实验值的预测比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更为准确。因此,可以得出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模型在高压条件下能够很好地预测实验值的结论。在 H2占比较小时(摩尔分数小于 0.2),详细机理和简化机理比 Song

28、等18和 Tian 等19之前的模型更加符合Ichikawa 等47在 3 atm 和 5 atm 下的实验值,但是详细机理比简化机理更接近实验值。在 H2摩尔分数较高区域,本模型和之前的模型之间的差异较小,这是由于氨-氢-空气混合物中以 H2燃烧为主导。值得注意的是,与详细机理相比,简化机理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更好。1.2.3基元反应敏感性分析图 8 显示了对氨-氢混合物点火延迟时间进行的归一化敏感性分析(各基元反应具体信息见附录A)。实验条件为:初始压力和温度分别为 69.08 atm和 1 500 K,添加的氨气浓度分别为 5、10和15。基元反应 R1 和 R13 对温度的敏感性最为显著

29、,它们在整体反应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基元反应 R1 在燃烧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动反应,推动燃烧向高温方向发展。而基元反应 R13 则是重要的抑制反应,限制了燃烧向高温方向发展。此外,基元反应 R1、R3、R4、R13、R14、R15 和 R17 的敏感性系数随氨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然而,氨气的添加却促进了基元反应 R21 和 R23 对温度的敏感性,其中,R21 促进了反应的进行,而 R23 则抑制了反应的进行。因此,增加氨气浓度导致点火延迟时间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基元反应 R21 表明在氨-氢混合燃料中,NH3的分解产生了 H2,而 H2的生成又促进了氨-氢混合物的燃烧。0.20.01101

30、001 0000.40.60.81.0层流火焰速度/(cm/s)(a)压力为1 atmX(H2)简化机理Otomo等24Ichikawa等47Tian等19Song等18Lee等49Kumar等50Li等480.20.01101001 0000.40.60.81.0层流火焰速度/(cm/s)(b)压力为3 atmX(H2)简化机理Otomo等24Tian等19Song等18Ichikawa等47简化机理Otomo等24Tian等19Song等18Ichikawa等470.20.01101001 0000.40.60.81.0层流火焰速度/(cm/s)(c)压力为5 atmX(H2)图 7氨-氢

31、-空气混合物层流火焰速度验证注:1.当量比为 1.0;2.X(H2)氢气的初始摩尔浓度与氨气和氢气初始摩尔浓度总和的比值;3.Ichikawa 等47,Li 等48,Lee 等49和 Kumar 等50为实验值;本研究,Otomo 等24,Song 等18和 Tian 等19为模拟值。R1:H+O2=O+OHR3:O+H2=OH+HR15:HO2+H=2OHR14:H2O+H=H2+O2R21:NH3+H=NH2+H2R23:NH3+OH=NH2+H2OR17:HO2+O=O2+OHR4:OH+H2=H+H2O-1.0-0.50.00.51.05%NH310%NH315%NH3图 8归一化的不

32、同基元反应的敏感性系数77第 36 卷第 1 期2024 年 2 月滕霖等: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2CFD 模型验证2.1边界条件和网格无关性验证本研究采用高压气体泄漏自燃的 CFD 模型来验证氨-氢简化机理51-54,所建物理模型如图 9 所示。在左侧高压区域,氨-氢按一定比例预混。计算域为 5 mm900 mm 的矩形管。计算区域的左边界为定义为压力入口边界条件。管道末端定义为压力出口边界条件。爆破片将高压区与低压区隔离开来。无论打开过程如何,爆破片都被认为是瞬间破裂。高压储罐和管道的壁面定义为绝热壁面边界条件。下游管道高压反应器压力入口爆破片压力出口壁面壁

33、面对称轴对称轴5 mm700 mm200 mm图 9物理模型示意为确保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如图 10 所示,在爆破压力为 69.08 atm 时,对 比 了 3 种 网 格 数(13 264 个、14 480 个和 16 064 个)下的管内最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3 264 个网格数的模拟结果误差较大,14 480 个网格数和 16 064 个网格数的模拟结果误差较小,管内最高温度曲线基本重合。因此,本研究中 CFD 模型使用的网格数为 14 480 个。4006008002000560600640时间/s5001 0001 5002 0002 500

34、3 0003 0002 4001 8001 2003 500最高温度/K网格数:13 26414 48016 064图 10网格独立性验证2.2简化机理的 CFD 验证本研究将简化的氨-氢混合燃烧爆炸机理与CFD 模型耦合,并与详细机理进行对比的效果。采用了 ANSYS FLUENT 19.0 软件作为计算引擎,并使用基于控制体积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选择双精度、基于压力的求解器,采用二阶迎风格式以提高计算精度。为处理湍流-化学相互作用并进行燃烧计算,采用 RNG k-湍流模型(基于雷诺平均 Navier-Stokes 方程的用于模拟湍流流动的计算模型,适用于各种复杂流体流动和湍

35、流强度较高的情况)、EDC(Eddy Dissipation Concept,涡流耗散概念)燃烧模型以及提出的氨-氢简化机理。为减少计算时间,采用原位自适应建表(ISAT)算法52进行数值积分。同时,考虑到链式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刚性化学求解器以提高化学反应计算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使用PISO 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在模拟过程中,采用时间步长为 10-9 s 的瞬态求解。并假设爆破片瞬间破裂,混合气体被定义为理想气体。最后将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分别耦合到之前建立的高压氨-氢泄漏自燃 CFD 模型中。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Xu 等53的高压氢气泄漏自燃实验被选中来验证 CFD

36、 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模拟中,CFD 模型选择与实验相同的条件和参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如图 11 所示,对比了爆破压力为 59.61 atm 和 69.77 atm 条件下,简化机理、详细机理和实验的平均激波速度。400300500600200100距离/mm9001 5001 4001 3001 2001 1001 000速度/(m/s)简化机理,Pburst=69.77 atmOtomo等24,Pburst=69.77 atm简化机理,Pburst=59.61 atmOtomo等24,Pburst=59.61 atm实验值,Pburst=69.77 atm实验值,Pburst=5

37、9.61 atm图 11简化机理与详细机理平均激波对比从图中可以观察到,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的仿真结果均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在实际过程中,较高的释放压力(Pburst=69.77 atm)下爆破片的多级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压缩波叠加现象更为明显,这将增大了激波传播速度54-56。爆破片破裂结束后,由于流体黏性、管壁摩擦等能量耗散作用,激波会稳定地衰减,激波传播速度也会随之下降53,57。因此,78油气与新能源 能源科技Vol.36 No.1 Feb.2024在实验过程中,激波传播速度先增加后缓慢下降。由于简化机理去除了一些反应,使得平均激波速度稍大,更符合氢气燃烧的特性。在爆破压力为 59.61 a

38、tm 下,与详细机理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 1.55%,平均相对误差为 1.37%;在爆破压力为 69.77 atm 下,最大相对误差仅为 1.40%,平均相对误差为 1.16%。综上所述,简化机理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这将大幅缩短氨-氢 CFD 燃烧模拟的计算需求。3结论本研究通过应用 DRGEPSA 法成功简化了 Otomo等24提出的详细氨氢燃烧爆炸机理。简化过程不仅保留了原始机理的核心特征,同时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得该机理更适用于实际工业应用。简化后的机理在预测氨-氢混合物的燃烧和爆炸特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分析和优化氨-氢能源的储运及利用过程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安全性评估方

39、面,为快速评估氨-氢能源系统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此外,本研究也为无碳燃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简化机理有利于优化燃烧过程,实现更高的能量效率和更低的有害排放。本文也将简化机理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研究者的模拟值进行了比较,重点关注点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速度。得出以下结论:(1)在压力为 1 30 atm,温度为 298 2 500 K,当量比为 0.5 2.0 时,简化机理在点火延迟和层流火焰速度计算方面与详细机理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具有良好的性能。模型验证了简化机理的可靠性。(2)在 H2占比较小时(摩尔分数小于 0.2),详细机理更符合实验数据。在高 H2摩尔分数的区域,简化机

40、理与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更好。这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氨-氢燃烧简化机理比 Otomo 等24的详细机理更适合高氢气含量的工况。(3)基 元 反 应 R1、R3、R4、R13、R14、R15和 R17(详细反应方程见附录 A,下同)的敏感性系数随氨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基元反应 R21 和R23 的敏感性系数随氨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氨-氢混合燃料中,基元反应 R21 表明 NH3分解形成 H2,而 H2的形成促进了氨-氢混合气体的进一步燃烧。(4)通过分别耦合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的高压氨-氢泄漏自燃 CFD 模型,在爆破压力为 59.61 atm和 69.77 atm 条件下,简化机理和详细机理的

41、平均激波速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十分接近实验数据,但简化后的机理大大缩短了氨-氢 CFD 燃烧模拟的计算需求,这表明在模拟方面,简化机理更加适合氨-氢混合气燃烧。参考文献:1 江莉龙,滕霖,聂超飞.“氨-氢”绿色能源路线及液氨储运技术研究进展J.油气储运,2022,41(10):1115-1129.2 AWAD O I,ZHOU B,HARRATH K,et al.Characteristics of NH3/H2 blend as carbon-free fuels:a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2,48(96):38

42、077-38100.3 BALL M,WIETSCHEL M.The future of hydroge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9,34(2):615-627.4 KHATEEB A A,GUIBERTI T F,ZHU X,et al.Stability limits and NO emissions of technically-premixed ammonia-hydrogen-nitrogen-air swirl flamesJ.International Jo

43、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0,45(41):22008-22018.5 XIAO H,DUAN Q,SUN J.Premixed flame propagation in hydrogen explosion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8,81:1988-2001.6 ZHANG K,LUO T,LI Y,et al.Effect of ignition,initi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lower flammability limit of hydro

44、gen/air mix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2,47(33):15107-15119.7 ZHU R,ZHAO M,ZHANG H.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ame acceleration and deflagration-to-detonation transition in ammonia-hydrogenoxygen mix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1,46(1):1273-1287.8 YU Z,ZHANG

45、 H W.End-gas autoignition and knocking combustion of ammonia/hydrogen/air mixtures in a confined rea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2,47(13):8585-8602.9 MILLER J A,SMOOKE M D,GREEN R M,et al.Kinetic modeling of the oxidation of ammonia in flamesJ.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

46、983,34(1/6):149-176.10 FENIMORE C,JONES G.Oxidation of ammonia in flame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79第 36 卷第 1 期2024 年 2 月滕霖等: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氨-氢混合无碳燃料燃烧爆炸机理研究1961,65(2):298-303.11 LYON R K,HARDY J E.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rmal DeNOx processJ.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Fundamen

47、tals,1986,25(1):19-24.12 LINDSTEDT R,LOCKWOOD F,SELIM M.Detailed kinetic modelling of chemistry and temperature effects on ammonia oxidationJ.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4,99(4/6):253-276.13 LINDSTEDT R,LOCKWOOD F,SELIM M.A detailed kinetic study of ammonia oxidationJ.Combustion Science and

48、 Technology,1995,108(4/6):231-254.14 BI Y C,ZHOU M S,ZHANG Y H,et al.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n-ammonia-air cloud explosionJ.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21,148:1207-1216.15 ZHOU C,LIANG W K,CHEN Z.On Explosion limits of ammoniaoxygen mixtures with hydrogen addition:sensitivity and

49、 nonmonotonicityJ.Energy&Fuels,2021,35(17):14035-14041.16 LIU Y S,HAN D.Numerical study on explosion limits of ammonia/hydrogen/oxygen mixtures:sensitivity and eigenvalue analysisJ.Fuel,2021,300:120964.17 LIANG B,GAO W,ZHANG K,et al.Ammonia-air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at elevated te

50、mperature and elevated press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23,48(53):20225-20237.18 SONG Y,HASHEMI H,CHRISTENSEN J M,et al.Ammonia oxidation at high pressure and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J.Fuel,2016,181:358-365.19 TIAN Z Y,LI Y Y,ZHANG L D,et al.An experimental and kinetic modeling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