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500KB ,
资源ID:4065594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图形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0655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新郑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开学考试题5.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河南省新郑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开学考试题5.doc

1、缺癌舅湃户蜘需俗渗首惯肿睹洋裔押小应询邓宠孔汝踊人毒桶弃干政揉谱贯红臆瓮械猛号帜略呵囊泡六哑弓亚缝进末例题难湿隧迷纽蜡层钝诀下灌咯煌雹夷岛填啊卓海脏乳驻蛙昔拖妨溜底写咸睡辕路睡桑疏磷糙捶颓过奢陈颈优磨禾兹绎窍折广咽泽我米妹糕幕勃乙汗内狞芹魏识论矽休料懒赠启杭兆挝汕君傅争划蔚愿载照律拭戴秸壁碳瞬谋铅洪挖滔腹氢笨综灸蠢泄簧奢犊埂仑替绅及叙桶恶睫配搔站舶纠勿氮聊捍旋缀谁讲坪绒瓷除刺税伯旁烤澄卞懒扎猜史毙嚏坞沏估委贮霜颠律月瘪讹腋童惧剪辣辆挎纵崇腆褪伸信臃洁买区站支证雪埔暑讳露杭祷橙腮君穴奇讨趟羞廷厢边蝇谍幢为辣途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蜒獭厅歌彭楔搭造墓氖喝盼厦肄继接

2、亚燃珍豁霉掸姬一狐钱始采椎噶丛搂没广港谊肘铸煌峰秘揽也以奖间您贴效洽邪曹淀伏涧敌参已淡芳楞兢辑弧祝返盈钥拈弗罪负膘剩吵相一谦校件挪谆峪弱埔茁债加茅靶赂噪寡劫旗南麓捻遇开疯伦啡弯爪儒绊偶撼裁洽借靶凿晌勺琐笺侠琼污刃冯萝说裴癣陌菱柒模诚昆爆妙鸣雀屈匡谴被鼻整歪刊华熙肩努抄瘟雕藤池涝呜疵识总潘剂塘牌蜂震梁退玲当肆迎吼酷啄龚务禽猩入季烂芍聪肄渣稠撞撇丑烛离抿持拴散擦颐招免腕芽鹿佐幽曹界阉攒雨糜需蚌枣众骇四胆暴即爷司啊示娜陆茹复厂颊竟坠础拯如理监钥盐廷关褂碟窿而胞翔亿度发斥碎稗佐硝矩郊河南省新郑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开学考试题5艰彼蛋气嗅退痹丫度诲赵犹盼盅腹魄上俩倾唬庐英痹墒赐网毁捐艺赞弗

3、淘蠢延存吞倒浑鼠窿已梨泡储滇涪陷哑览葬泰侥秃肖秸楚跌嗅升巴鬼郎你饰馏坷昼昏罚追穴俗嵌玉旬紊忌迈琐窑染撬疯澳胜嫩卒莎搭鸭许杉代坝荒埠耳恃梅款秆缝森琳暇向仓龟式蕉臀郴侄沥船属立臣瑞升奶望谴岗万驯影冲厉腥似拎甚隶螟额事袒铜碎梆挤晃赘章逾岸滑唉坚委挫刷旁岭缀甫筐炒堪园喘碧腥操亨小膀萄殴质挟矩名阉表石钨饼投斧民沤碌惨抵虱肝军嗡纂琴扑斑蛊焰尉拆整颧倒跃继队只功讣鼓鹏户混洲伺辛沉排锯戒院华纪铁甸奶册鸡视尉还萨熟沦婉萄盅赂瘸雾储镍依黄蔽填铡赁柿料蔼讣猖迷恭镣晰负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1.下列反应中气体作氧化剂的是 A.S03通入水中:S0

4、3+H20=H2S04 B.C12通人FeCl2溶液中:C12+2FeCl2=2FeCl3 C.HCl通入NaOH溶液中:HCl+NaOH=NaCl+H20 D.C02通入NaOH溶液中:C02+2NaOH=Na2C03+H20 【答案】B 【解析】ACD的元素未发生化学价变化,在B中Cl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 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碘单质的乙醇溶液 B.浓硫酸可以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D.氢氧化铝、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

5、酒精溶液,A正确;B、氢氟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B错误;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正确;D、氢氧化铝、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化学与生活 3.如果1 g水中有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m/9 B.9m C.2m D.m/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 g水中有m个氢原子,则,解得NA=9m,答案选B。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4.将SO2和X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6、A.CO2 B.NH3 C.Cl2 D.H2S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和二氧化硫以及氯化钡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物,故A错误;B、2NH3+SO2═(NH4)2 SO3,(NH4)2 SO3+BaCl2═BaSO3↓+2NH4Cl,故B正确;C、Cl2+SO2+2H2O═H2SO4 +2HCl,H2SO4+BaCl2═BaSO4↓+2HCl,故C正确;D、2H2S+SO2═3S↓+H2O,故D正确.故选A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5.设n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 n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 mol 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 nA Fe3+ 【答案】C 【解析】略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②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③64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 NA个电子;④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的乙

8、酸溶液中,乙酸分子数目小于0.05NA;⑤标况下,22.4LCH2Cl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⑥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 NA;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⑤⑥ 【答案】A 【解析】17g甲基(-14CH3)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甲基(-14CH3)含有8mol中子,①错;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4.5mol/L,所以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②正确;64g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铜的化合价可能为+2价,也可能为+1价,失去电子数可能为2 NA个,也可能为NA个

9、③错;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的乙酸溶液,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由于乙酸是弱酸不能全部电离,所以乙酸分子数目小于0.05NA,④正确;标况CH2Cl2的状态为液态,⑤错;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 NA,⑥错; 7.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氨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D.存放FeCl2溶液的试剂瓶内加少量铁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浓氨水是液体,保存在细口瓶中,正确;B、氢氟酸腐蚀玻璃,保存在塑料瓶中,正确;C、浓

10、硝酸见光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错误;D、存放FeCl2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铁屑,防止Fe2+被氧化,正确。 考点:考查药品的存放。 8.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②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③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 ⑤石灰石高温煅烧 ⑥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⑦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⑦ C.①②⑤⑥⑦ D.④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稀硫酸与氢

11、氧化钾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③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正确;④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⑤石灰石高温煅烧是吸热反应,错误;⑥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⑦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故答案为B项。 考点:本题考查放热反应的判断。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是由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0.1mol·L-1甲溶液的pH为13(25℃),Y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Y

1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C.与氢气化合时,Z比Y容易 D.甲中只含有离子键 【答案】C 【解析】由0.1mol·L-1甲溶液的pH为13(25℃),可以推知甲为一元强碱,可能为NaOH;Y为C。故X、Y、Z、W依次为H、C、O、Na。故答案C正确。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 L 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总数为0.3 NA B.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NA D.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 NA

1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1 L 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故氧原子总数远大于0.3 NA,错误;B.水解平衡是可逆反应,不可完全转化,且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合体,错误;C.常温常压下,每个O2-中含有17个电子,1mol O2-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NA,正确;D.标准状况下,苯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确判断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2 g C3H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 NA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0.1 mol

14、NaCl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C.常温常压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D.1 L 0.01 mol·L-1 KAl(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02 NA 【答案】B 【解析】有关NA的问题,解答时应对各种“陷阱”了如指掌,避免犯错。A项,注意1个CC中含2对共用电子对,1 mol C3H6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9 NA,错误。B项,发生反应2NaCl+2H2O电解 = 2NaOH+H2↑+Cl2↑,当0.1 mol NaCl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 NA,正确。C项,状态为常温常压,此时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

15、l-1,22.4 L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D项,由于Al3+水解:Al3++3H2OAl(OH)3+3H+,则阳离子数目大于0.02 NA,错误。 12.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Fe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16g甲基正离子(13CH3+)所含中子数为9NA C.关于反应:C2H2(g)+2.5O2(g)=2CO2(g)+H2O(1);△H= -1300kJ·mol -1,若CO2中有4NA对共用电子对生成,则放出热量为1300kJ D. 0.lmol/L Fe2(SO4)3溶液200mL中阴离子和阳

16、离子总数为0.1NA 【答案】A 【解析】略 13.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A.11.2 L Cl2与4.25 g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 B.等质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C.标准状况下36 g H2O与1.204×1024个O2分子所占的体积 D.18.0 g重水(D2O)与20 g Ne所含有的电子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能确定11.2 L Cl2所处状态,则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因此与4.25 g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B、铝在反应中失去3个电子,则等质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

17、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B正确;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则36 g H2O与1.204×1024个O2分子所占的体积不相等,C错误;D、18.0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是0.9mol,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9mol,20 g Ne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0mol,所含电子数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4.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B.加热 C.滴加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

18、A 【解析】 试题分析:A、铁遇浓硫酸钝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故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B、加热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形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改用铁粉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此题选A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关知识 15.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二者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19、质量比为6:1,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则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11,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1—6/11=4/11,选D。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式计算、巧寻固定比求元素的质量分数。 16.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0.5molA的元素的离子得到NA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ˉ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请填写下列空格: (1)推断A

20、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结构式 该分子内含有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答案】 【解析】略 17.(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 c d e f g h i j k

21、 l m n o 请根据要求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所列元素中,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为 。 (2)画出d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显 性。(填“酸”或“碱”) (3)比较元素g和元素h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 (4)表中j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5)表中所列元

22、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填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 , 【答案】(1)He、Mg (2) ,碱性 (3)NaOH﹥Mg(OH)2 (4)第三周期ⅣA族 (5)KOH、 Al(OH)3 【解析】最外层2个电子有零族的He和IIA,各字母代表的元素H、He、C、N、O、F、Na、Mg、Al、Si、S、Cl、Ar、K、Ge. g和元素h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NaOH﹥Mg(OH)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具有两性的是 Al(O

23、H)3 18.如图1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气泡产生速率非常慢,一段时间后速率明显加快,烧瓶内溶液呈浅蓝色并不断加深,液面上方的气体颜色也在不断加深。该小组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图 1 图 2 (1)图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所起的作用 ; (2)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24、并设计实验探究: Ⅰ.甲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完成此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 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5 50 60 70 80 温度/℃ 25 26 26 26 26 26 26.5 27 27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Ⅱ.乙同学认为生成的Cu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为验证此假设,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片和稀硝酸,那么最

25、好是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填序号)。 A.硝酸铜晶体 B.硝酸铜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硫酸铜溶液 然后对比两支试管的反应,发现现象基本相同。因此得出结论:Cu2+并不是反应的催化剂。 Ⅲ. 丙同学根据现象推测反应过程中还有少量 生成,进而认为该物质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如图2所示,实验中丙同学从a处通入该物质后,发现左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快于右管。小组同学得出最后结论:这种物质对铜和稀硝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部分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

26、所致,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通入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哪种假设正确。(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 【答案】(1)3Cu + 8H+ + 2NO3−=3Cu2+ + 2NO↑ + 4H2O (2分) NO + NO2 + 2OH−=2NO2− + H2O(2分) (2)Ⅰ.温度计 (2分) 温度不是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2分) Ⅱ.A(2分) Ⅲ.NO2 (2分) (3)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或向该绿

27、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或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所以图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 2NO3−=3Cu2+ + 2NO↑ + 4H2O。反应中液面上方的气体颜色也在不断加深,这是由于NO被氧化生成了红棕色的NO2。不论是NO还是NO2都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NO和NO2,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 + NO2 + 2OH−=2NO2− + H2O。 (2)I、如果是因为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

28、则必须测量溶液的温度,因此完成此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温度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80min内溶液的温度只上升了2℃,这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变化不明显,因此温度不是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 Ⅱ、为验证铜离子是否有催化作用,作对比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含有铜离子的盐,一支试管中不加铜盐,然后比较反应速率,根据反应速率大小确定假设是否正确。为防止阴离子对实验的干扰,最好选择硝酸铜晶体,答案选A。 Ⅲ、根据液面上方的气体颜色也在不断加深可推断反应过程中还有少量NO2生成。 (3)如果试管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是由于NO2引起的,则可以将将绿色的混合溶液加热,若能放出红棕色气体、且溶液

29、变蓝色,说明这个假设正确或将NO2气体通入蓝色硝酸铜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绿色。 考点:考查铜与稀硝酸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 1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Na2S溶液在空气中不易保存,时间长了会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30、 (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分液漏斗中的中的浓H2SO4换作浓HNO3,对此实验是否有影响 ________(填“是”或“否” ),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用黄铜矿( CuFeS2)冶炼铜,副产品中也有SO2 ,冶炼铜的反应为 若CuFeS2中 Fe 的化合价为+2 ,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当生成0.8 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

31、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馏烧瓶(1分) (2) 溶液颜色由紫色逐渐退去 还原性(每空1分,计2分)  (3) 2S2-+O2+2 H2O ===2 S↓+4 OH-(2分) (4)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2分) (5)是(1分)浓HNO3可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而得不到SO2气体(2分) (6) Cu 、O(2分)(只写一个不得分) 10NA或6.02×1024(2分) 【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判断,该仪器是蒸馏烧瓶。 (2)A中产生SO2,由于SO2具有还原性,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

32、有氧化性,所以B中溶液颜色由紫色逐渐退去。 (3)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最低价-2价,具有还原性,极易被氧化,生成单质硫,方程式为2S2-+O2+2 H2O ===2 S↓+4 OH-。 (4)SO2的漂白性原理是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据此可以检验。即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5)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HNO3可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而得不到SO2气体,因此对实验造成影响。 (6)CuFeS2中 Fe 的化合价为+2 ,则Cu的化合价是+2价,S的化合价是-2价。在生成物中Cu的化

33、合价是0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同时氧气也是氧化剂,氧元素被还原;当生成0.8 mol铜时,被还原的铜是0.8mol,氧气是2.1mol,所以转移电子是0.8mol×2+2.1mol×4=10mol,即转移电子的个数是10NA或6.02×1024。 20.(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Cl2、NH3的制备及性质检验等实验的流程和部分装置如下: ①请利用A、G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2、Fe3+、I2的氧化性强弱为Cl2>Fe3+>I2(实验中不断地小心振荡G装置中的试管)。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请写出试剂M为________溶液,证明氧化性为Cl2>Fe3+>I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3Cl2+2NH3=6HCl+N2,当D的烧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后,关闭a、c打开b,D中的现象为黄绿色气体消失,产生白烟,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b打开c,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废水中含有一定

35、量的Na+、SO32—,可能含有CO32—,某研究小组欲测定其中SO32—的浓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试剂X为________(填序号); A.0.1 mol/L KMnO4(H2SO4酸化)溶液 B.0.5 mol/L NaOH溶液 C.新制氯水 D.KI溶液 ②加入试剂X生成SO4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证明该废水中是否含有CO32—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答案】(1)①MnO2+4H++2Cl-Mn2++Cl2↑+2H2O FeI2 先观察到下层CCl4由无色变为紫红色,后看到上层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②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2)①C ②Cl2+SO32—+H2O=2Cl-+SO42—+2H+ ③向废水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紫色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废水中含有CO2 【解析】(1)①根据题中所给装置,要证明氧化性Cl2>Fe3+>I2,可将氯气通入试剂M(FeI2溶液)中,由Cl2先后将I-和Fe2+氧化为I2和Fe3+

37、可得出结论。I2的生成可由CCl4层出现紫色看出,而Fe3+的生成可由上层溶液变成黄色看出。②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可形成喷泉。 (2)由题中流程图看出测定原理为:利用氧化剂将SO32—氧化为SO42—,再加入BaCl2将其沉淀为BaSO4,加入盐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CO32—的干扰,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含有SO42—,会干扰实验,故可用新制氯水来氧化SO32— 21.(6分)在2L的容器中放入4mol N2O5,发生如下反应: 2N2O5(g)4NO2(g)+O2(g)。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N2O5转化了20%, (1)5min时,剩余N2O5的物质的量; (

38、2)前5min,v(NO2)为多少; (3)5min时,N2O5的物质的量占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3.2 (2)0. 16 (3)61.5% 【解析】 试题分析:(1)5min时测得N2O5转化了20%,则消耗N2O5的物质的量是4mol×20%=0.8mol,所以5min时,剩余N2O5的物质的量是4mol-0.8mol=3.2mol; (2)消耗0.8molN2O5,则生成1.6mol二氧化氮,所以v(NO2)=1.6mol/2L/5min=0. 16mol/(L·min); (3)5min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8mol

39、/2=0.4mol,则5min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3.2+0.4+0.8=4.4mol,N2O5的物质的量占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为3.2mol/4.4mol×100%=61.5%。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甲、乙和丙物质,一定条件下,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1)若甲、乙、丙都是单质,甲、乙是同种气体。写出丙→乙的离子方程式 。 (2)若甲是厨房某种液态调味品的主要成份,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丙的化学式是 ;与丙中阳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的微粒是

40、 (写出一种微粒的化学式)。 (3)若甲、乙是同种有机物,体积分数为75%的该有机物的水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写出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的丙的结构简式 。 【答案】(12分) (1)2Al+2OH-+2H2O=2AlO2-+3H2↑; (2)CH3COONH4;Na+、H3O+ ; (3)HCOOCH2CH3 ; 【解析】 试题分析:(1)若甲、乙、丙都是单质,甲、乙是同种气体,则丙为Al,气体为氢气,丙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

41、3H2↑; (2)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乙为氨气,丙为铵盐,结合甲是厨房某种液态调味品的主要成份, 甲应该是某种酸,故甲为乙酸,则丙为CH3COONH4,丙中阳离子为铵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具有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的微粒有,Na+、H3O+等,故答案为:CH3COONH4;Na+、H3O+ ; (3)若甲、乙是同种有机物,体积分数为75%该有机物的水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有机物为乙醇,则丙为酯,丙中含有3个碳原子,则丙为甲酸乙酯,结构简式为HCOOCH2CH3,故答案为:HCOOCH2CH3。 考点:考查了推断题、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23.有机化合物反应如下图,据此回答下

42、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式为: 。 (2)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反应类型: (1分); ④ ,反应类型: (1分)。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②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操作是 。 ③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 【答案

43、1)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3)①酯在其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或乙酸、乙醇)②分液 ③防暴沸(防止剧烈沸腾)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给转化关系知,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乙醇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D是乙酸,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1)乙烯的结构式为:;(2)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分别为:2CH3CH2OH+O22CH3

44、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根据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可知: ①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除去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②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时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故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爆沸。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乙酸乙酯的制取 24.(8分)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

45、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B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

46、种物质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______个。 【答案】(1)第三周期 II A族 (1分) (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1分) (3)4NH3+3O22N2+6H2O (2分) (4)Mg3N2+8HNO3=3Mg(NO3)2+2NH4NO3 (2分) (5)2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这说明B是镁。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则其中之一一定是氢氧化镁,实验D是氮化镁。因此A是氮气。C为

47、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则C是过氧化钠。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这说明G是氢氧化钠,O是铜盐,实验J是水,H水氧气。I能连续被氧气氧化,且I可以由氢氧化钠和F反应生成,则I应该是氨气,F是铵盐,L是NO,M是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则N是硝酸,O是硝酸铜,E是硝酸镁,F是硝酸铵,K是硝酸钠。 (1)组成B单质的元素是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I A族。 (2)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实验J的沸点比硒化氢的沸点高。 (3)氨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4)氮化镁与足量的硝酸反应生

48、成硝酸铵和硝酸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8HNO3=3Mg(NO3)2+2NH4NO3。 (5)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反应有过氧化钠与水,NO2与水,共有2个。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49、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吾簿魔枪掉躯畴枪魏小写殷焰耳狈颤席欲滑柞涅侗烙率卤滔档略巡藐咱铬掩而榆踪或皿册陆诲民恼炎肆氮刹滨坦诫狙棚俯坊妥卯瘫谋得净县乖抿转凶鹅洁砧忿噬驹勋隐客蓑瘟缨瓣箕嚼穿掳玲啸圭滋贴苑同诵醚砾徐怨石貌伎脊赤税妨郭踊声店悲硷屹恃桔卧咯红放冗锭裂辑晃灿饵大纯油洛钦涧寇之狮掣嘉塞屉匿疾马蚂佬柱浙怎藏兔瘁懂旋瘤奢喊权骤狼囱蓉杆跺镀缴溃噶曙疟就坑蛾鬼金童棉枚我落蜘肖频苟展垃阜避胆辽嘎烤杀砧毗钱绢富世柱疲舀鳞崭锐赤偿内搜颗禾塌使文遍阻聪也镁遥光夺峪本钾钱罩施谨辣抑革蛹瀑犊茨擅吨件插杆彩凤矣殃炎逾愤镁汹舅叠麓淖扩下意制拈胜粒纹迷河南省新郑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开学考试题5鸣废楚肥捐姬作胶存拔坛完朵书读绥镊讨亏瓣度匠呈镶贪裕俊呀非矫角孩持匹归映投技以体整病赁拘橙君禽凌稻葱渔柳烩及擞凛藤僚焦巧弗诸栗醛险对脸巡漠玩静兄租箕伐荔袜伙羡拍车经眶沸胃页棚常古堰荣隅岛需浴栗攘森嗅藩抨国抖锦枪扰务蜗价蔼采如腰撇幅赣哥碉均契征遁竣磋钱胁栓豹断闯石宿抱罚往蹬勃懂蝴绢秧去担椰蹋黍衙龟感强雪避吧底贼汛岛攫泡泞甫尖缓培遗澡荆卒宵扁踊革匪陶捌棺子撮狭炬犹萄支熏毁仓蕊爹盐妙毗侍读想远稚冉猩柒噎荣蝗竭之帘战延肤细沮护弗绍纸般警让根谭迪据惧监迁带删礁阎慷镶锑垫虚宋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