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342.26KB ,
资源ID:4065289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0652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大作业.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大作业.doc

1、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大作业学 院 化工学院 专 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年 级 大一 姓 名 曾献杰 2017年 1月 1日硫的原子经济性利用生产链设计1.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及意义1.1原子经济性概念:原子经济性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M.Trost教授提出,他针对传统上一般仅用经济性来衡量化学工艺是否可行的做法,明确指出应该用一种新的标准来评估化学工艺过程,即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考虑的是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这一标准既要求尽可能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即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个原子, 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

2、 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1.2原子经济性的意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即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2. 提高原子经济性的途径(1).开发新型催化剂例如:环氧丙烷的生产传统方法氯醇法 2CH3-CH=CH2+2HClOCH3-CHOH-CH2Cl+CH3-CHCl-CH2OH CH3-

3、CHOH-CH2CL+CH3-CHCL-CH2OH+Ca(OH)2缺点:原子利用率低,仅为31%;消耗大量的石灰和氯气,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新型催化剂法:钛硅分子筛(TS-1)催化氧化法 Ugine公司和Enichem公司开发了TS-1分子筛作催化剂的新工艺: 新工艺的特点: a. 反应条件温和。常压,40-50。 b.氧源安全易得(30%H2O2),转化率高(以H2O2计算为93%)。 c.选择性高达97%以上,原子利用率76.3%。 d.仅联产水,是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化工过(2)简化合成步骤 布洛芬,非类固醇消炎剂,具有止痛消肿的作用。原来的合成方法有六步,原料的原子利用率为40.03

4、%。 德国BHC公司发明了新方法,只需三步反应,原子利用率提高到77.44%。该公司因此获得1997年度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变更合成路线奖(3)采用新合成原料 甲基丙烯酸甲脂(简称MMA),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聚合物俗称有机玻璃。其工业生产方法是1932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首先开发出来的丙酮-氰醇法。该法以丙酮、HCN、甲 醇为原料,原子利用率为47%,因为使用剧毒的HCN和腐蚀性的硫酸,严重危害环境,属于非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 最近,Shell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工艺,以甲基乙炔、甲醇、一氧化碳为原料,二价钯化合物作催化剂,一步制得MMA,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选择性高达

5、99.9%,单程转化率高达98.9%。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 设计项目介绍某生态工业园区具有以下的企业: 40万吨/年有机硅(中外合资), 1万吨/年气相白炭黑, 11万吨/年PC(聚碳酸酯), 20万吨/年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20万吨/年烧碱, 14万吨/年蛋氨酸, 30万吨/年苯酚丙酮, 13万吨/年丙烯腈, 15万吨/年双酚A和相关的配套生产, 20万吨/年聚碳酸酯工程塑料 (PC)。4. 各产品的技术工艺 (6)烧碱的生产工艺:采用隔膜法生产烧碱,选用石墨阳极立式隔膜电解槽。 主要化学反应为:2NaCl+2H2O2NaOH+Cl2+H2,原子利用率为52.3%。

6、 生产过程分为盐水制备,食盐溶液电解,碱液蒸发和熬浓,氯氢处理与输送等四大过程,生产流程如图(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首先将蒸发工序来的回收盐,卤水经预热温度控制在65-70,自上而下用泵压入化盐桶,同时用斗式提升机将固体盐自上部加入,以维持足够的盐层高度,使盐水通过后达到饱和,含NaCl:315g/l左右,再溢流入缓冲桶,加入精制剂Na2CO3,NaOH,BaCl2,使盐水中Ca2+、Mg2+以及SO42-离子生成沉淀析出:CaCO3,Mg(OH)2和BaSO4。 盐水进入澄清桶前,加入苛化麸皮助沉。沉清盐水自澄清桶溢流圈流至中和槽,加入盐酸中和,控制PH值在7.5-8,中和盐水泵入精盐水

7、贮槽,供电解使用。 精制盐水泵入高位槽,经加热至65-85后注入电解槽,精盐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进行电解,产生出氯气,氢气和烧碱。(7)蛋氨酸生产工艺一 生物酶拆分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生物酶拆分法是将 DL-蛋氨酸酰化成乙酰 DL蛋氨酸,利用米曲霉中的氨基酰化酶或者动物肾脏 中的酶拆分为 L-蛋氨酸。Tosa 等19应用连续溶解技 术,即用一系列固定化真菌氨基酰化酶溶解 DL-蛋 氨酸混合物,拆分得 L-蛋氨酸,并于商业化应用。 Voelkel 等20用曲霉菌的休止细胞,将 DL-5-(2-甲 基硫基乙基)-乙内酰脲转化为蛋氨酸,其产率达 90%。蒲广西等21利用基因重组工程技术构建氨基 酸酰化酶工

8、程菌,连续拆分 DL-蛋氨酸,酶解液经 分离精制获得 L-蛋氨酸,收率高达 74.5%左右。热 拉尔里歇等22应用循环酶法制备富含对应异构体 的 L-蛋氨酸,所得产品产废量小,产率高。王东阳 等23发明一种 L-蛋氨酸非水溶液酰化高效生产方 法,DL-蛋氨酸直接滴加醋酐进行酰化反应,无需 进行拆分工序。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蛋氨酸,收率极低,成本较 高,目前还不具备工业化生产价值,因此关于此方 面的研究并不多。Fong 等24提出 L-蛋氨酸可以通 过酶催化合成,或者通过微生物的深层发酵合成。 Young 等25通过蛋白质的表达制备 L-蛋氨酸菌株, 在 L-苏氨酸中生物合成得 L-蛋氨酸。此外,

9、Rose 等26尝试利用发酵法制备蛋氨酸,但其收率不高, 此技术不利于工业化应用。化学合成法 蛋氨酸的化学合成方法一般是以甲硫醇与丙 烯醛加成后经 Strecker 反应而得27-28,主要有氨基 内酯法、丙二酸酯法、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和海因 法等。目前对海因法合成蛋氨酸的研究较多,该 方法具有原材料价格低、生产工艺路线短、工艺 能耗少、收率高等特点,因而被国内外广大生产 厂家所采用。 2.2.1 氨基内酯法 Livak 等29对 -丁酯内酯溴化得 -溴-丁基内酯,再氨化得-溴-羟基丁酸,经氰化钾处理和 闭环合成得 5-(-溴乙基)-乙内酰脲,并于碱性 溶液中水解即得 DL-蛋氨酸,产率为 1

10、7%。 Snyder 等将 3,6-二-(-氯乙基)-2,5-二酮哌嗪 与硫脲反应,所得硫脲鎓盐衍生物用二甲基硫 酸盐和氢氧化钠等处理得到 3,6-二-(-甲硫乙 基)-2,5-二酮哌嗪,水解得 DL-蛋氨酸,产率为 66%。此外,Sizoo 等30报道了将甲硫基丙醛于 30%氰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再利用甲硫基丙氨基 腈,对其进一步水解从而制得蛋氨酸,使其产率 高达 61%。 2.2.2 丙二酸酯法 Barger等29以2-甲硫基氯化乙烷和邻苯二甲酰 亚胺基丙二酸乙酯的钠盐为原料,缩合得一缩合体, 于碱性环境下,经过一系列反应,再进行水解从而 得到 DL-蛋氨酸,该工艺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58%。

11、 Goldsmith 等将 2-甲硫基氯化乙烷与乙酰氨基丙二 酸二乙酯在乙醇钠存在下缩合反应,并加水分解得 缩合体即得 DL-蛋氨酸,总收率为 60.5%。 2.2.3 固液相转移催化法 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以 2- 羟基-4-(甲硫基) 丁腈为原料,三乙胺和硫酸镁为催化剂生成苯亚甲 基乙酸乙酯,并在氢氧化钾、碳酸钾等催化下,通 过取代水解得到蛋氨酸,所得产品选择性好,收率 高;但由于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石 程等32以甘氨酸酯为原料,同样用固-液相转移催化 法经过取代,水解制得蛋氨酸,产率达 59。日 本曹达株式会社33也有报道,在氨水溶液中,2-氨 基-4-甲硫基丁腈、2-氨基-

12、4-甲硫基丁酰胺等原料在 生物催化剂下水解,转换为蛋氨酸的氨水溶液,通 过分离,馏去氨,析出蛋氨酸结晶。该法能源成本 低,废弃排污少。 2.2.4 丙烯醛法(海因法)生产工艺 目前,采用海因法制备蛋氨酸的合成工艺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个大型的跨国公司:法国的安迪苏公 司、日本的曹达公司、德国的迪高莎公司、美国的 孟山都公司等,有关的生产工艺研究,国内外已有 诸多报道31-37,现分别进行说明。 法国的安迪苏公司:2-甲硫丙醛与 NaCN、 NH4HCO3 缩合生成海因,然后海因在 NaOH 溶液 中水解,生成蛋氨酸钠,再用硫酸酸化,生成副产 物 Na2SO4,原料 CO2和 NH3在工艺中循环使用

13、, 总收率可以达到 83%,其工艺流程如图 2。 图 2 法国安迪苏公司蛋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34-35酸(8)苯酚丙酮生产工艺 主要采用异丙苯法生产,其工艺步骤是:苯和丙烯反应得到异丙苯;异丙苯经氧气或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CHP);CHP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该方法以KBR公司的苯酚法工艺最为典型。除从异丙苯生产高纯度苯酚和丙酮外,还回收副产物-甲基苯乙烯(AMS)和苯乙酮(AP)。在该工艺中,异丙苯用空气氧化成CHP的效率高达95%以上,CHP被浓缩,并在酸催化剂存在下高产率(大于99%)地分解为苯酚和丙酮。AMS加氢为异丙苯,用于循环氧化或回收。带有AMS加氢的流程,1.31吨异丙

14、苯可生产1吨苯酚和0.615吨丙酮。KBR苯酚工艺具有低能耗、低原材料消耗、低生产费用和低排放污染的特点。现已采用该工艺建设了30套生产装置,生产苯酚总能力超过280万吨/年。20世纪90年代底,Aristech公司和壳牌化学公司采用该工艺分别在美国建成10万吨/年和22.5万吨/年装置,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也引进了这一工艺。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苯酚占世界能力的50%以上。埃克森美孚公司还开发了由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制取苯酚的催化精馏技术,塔器催化剂床层中采用Zr-Fe-W氧化物固体催化剂,转化率可达100%,苯酚和丙酮选择率高,而4-异丙苯基苯酚、-甲基苯乙烯(AMS)二聚物及焦油等高沸点

15、的联产杂质数量很少。该工艺对苯酚的选择性为89.5%,稍低于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的传统工艺。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操作条件为:5090、34Kpa、液时空速4h-1。联产物-甲基苯乙烯和苯乙酮的选择性分别为9.7%和0.8%。该催化精馏工艺有效地将反应热用于丙酮精馏过程,将反应过程和精馏过程结合在一起,降低了能耗和投资。由于采用固体酸催化剂代替通用的硫酸催化剂,可免除产物的中和过程。甲苯-苯甲酸法先将甲苯液相氧化为苯甲酸,苯甲酸再转化为苯酚。具有甲苯原料来源广泛、流程简单等优点。 目前采用的异丙苯法存在联产大量丙酮(丙酮和苯酚产率比为0.6:1)问题,同时苯酚需精制而耗用能源。现正在开发苯直接氧化制苯酚

16、的一步反应法。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利用贵金属催化剂的一步法工艺。首诺(Solutia)公司开发了采用一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使苯直接催化氧化为苯酚的一步法工艺。 最近日本先进工业科技国家研究院(AIST)开发了由苯一步法合成苯酚工艺,而常规工艺从苯开始需三个步骤,并且产生需处埋的废酸。AIST的工艺使用不锈钢外管和多孔-氧化铝内管组成的反应器,关键元件是厚1m的钯膜催化剂,用化学蒸气沉积法涂复在氧化铝管的外侧。膜由AIST与丸善石化公司和NOK公司共同开发。反应器置于加热至150250的加热炉内,苯和氧气流过氧化铝内管,0.2MPa压力的氢气沿管外侧通过。氢被吸附在膜上,在此被离解和活化,然后通过氧化

17、铝管内表面,活化的氢捕集管子内表面上的氧分子,生成活化的氧,活化的氧与苯环的双键反应通过苯环氧化物由苯生成苯酚。实验室中,在转化率低于3%时,生成苯酚的选择性大于90%。10%15%转化率时,选择性大于80%。苯酚产率为每千克催化剂1.5千克/时,随着工艺过程的改进,预计转化率还可提高。(9) 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氨氧化工艺 目前世界 95%以上的丙烯腈生产采用 BP公 司开发的丙烯氨氧化法生产工艺(So hh i o工艺) 。 以化学纯丙烯( 丙烯含量 92% 94%)和化肥级 氧为原料( 进料组成为丙烯 氨 空气 =1 1. 2 10) ,主要采用磷 -钼 -铋系催化剂,采用流化床反 应器

18、,在反应温度 400 500 、压力 0. 05 0. 1 MP a下与空气进行丙烯的氨氧化反应,在反应器 中的接触时间为 10s 或更低。丙烯、氨和空气通过 流化床反应器氨氧化生成丙烯腈, 副产品要包括 乙腈、氢氰酸、丙烯醛、丙烯酸和 CO 2,此外还有少 量未反应的丙烯和氨。除去未反应的氨,反应气体 去水吸收塔,用低温水将气体中的有机物吸收。然 后,将吸收液送去丙烯腈回收精制工序,分离出高 纯度丙烯睛、氢氰酸和粗乙睛。 BP公司丙烯氨氧化法生产工艺的主要技术 改进集中在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以及节能降耗 等 1 , 2 。从节能出发,工艺改进主要有如下进展: ( 1)由脱氰塔顶直接分离出高纯

19、度氢氰酸, 省去氢氰酸精制塔,提高脱氰塔的效率; ( 2)萃取塔侧线出料, 由萃取塔下部侧线抽 出乙腈,将抽出液送到乙腈回收塔, 增大乙腈浓 度,减少蒸汽消耗;。 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气体分布器的改进。BP公司通过调节空气 分布板与丙烯氨分布器两者之间喷嘴的相对位 置,改变喷嘴密度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提高了 丙烯腈的收率。中国石化集团开发了多重圆环形、 气流侧吹的新型分布器, 使丙烯腈单程收率提高 一个百分点以上。 2)旋风分离器的改进。近年来, 通过增大旋 风分离器筒体的径高比和缩短旋风分离器腿, 可 提高回收率和防止催化剂堵塞,催化剂损失明显 降低,细粒子流失量减少

20、,从而使反应器始终有良 好的流化状态。 3)催化剂补给方式的改进。最早采用的是一 定时间补加一次的方法,后来采用少量多次补加, 最新的补加方式是每 0.5 h补加一次,同时加入 一定量的含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这种改进可使催 化剂寿命达 6年以上 丙烷氨氧化工艺 由于丙烷与丙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 而且丙烷资源丰富,从而使以 BP /S o h i 0、三菱化学 公司(MCC)为代表的一些公司纷纷研究用丙烷 作原料生产丙烯腈的工艺。目前, 丙烷氨氧化制丙 烯腈工艺有直接氨氧化工艺(一步法)和丙烷脱 氢后再丙烯氨氧化工艺(两步法)。 1. 3. 1一步法 丙烷直接氨氧化工艺是丙烷在催化剂作用 下

21、, 同时发生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和丙烯氨氧化反 应。20世纪 90年代初, BP公司开发出了丙烷氨氧化一步法新工艺, 该工艺采用了一种新开发的催 化剂,它对丙烯腈的选择性相当高,而对副产物丙 烯酸的选择性较低, 它既适用于以氧气为氧化剂 的低丙烷转化工艺, 又适合以空气为氧化剂的工 艺。日本旭化成公司开发的丙烷直接氨氧化工艺 是将丙烷、氨和氧在装有专用催化剂的管式反应 器中进行反应, 其催化剂为 S i O 2上负载 20% 60%的 Mo 、V、Nb或 S b金属, 反应中用惰性气体 稀释, 反应条件为 415 和 0. 1MPa 。 当丙烷转化率 约为 90%时, 丙烯腈选择性为 70%, 收

22、率约为 60%3 。表 1将 BP -Amo c o公司、旭化成公司、三菱 化学公司的丙烷法工艺与丙烯法工艺进行了比较。 注: 丙烷、氨、丙烯价格( 单位为: 美分 /k g )分别为 19. 8、191和 39. 6。 虽然丙烷原料价格不到丙烯的一半,然而, 由 于丙烷转化率过低, 反应产物较复杂, 因而装置 投资费用高于丙烯法工艺。但考虑到装置的回报 率, 产品成本并未占多大优势, 所以过高的投资 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丙烷法的工业化进程。 因此进一步开发高性能催化剂、优化工艺条件是 促进该工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因素,见表 1。 表 1丙烷法和丙烯法制丙烯腈技术经济比较BP-Amoc o丙烷

23、法工艺 旭化成丙烷法工艺 三菱化学丙烷法工艺 BP-Amoc o丙烯法工艺装置规模 /(Mt a 1) 0. 18 0. 18 0. 18 0. 18 投资费用 /百万美元 界区内 97. 2 106. 9 107. 7 86. 7 界区外 124. 0 131. 3 129. 7 101. 5 总固定投资 221. 2 238. 2 237. 3 188. 4 生产成本 /(美分 kg 1) 原材料 66. 2 63. 0 56. 6 62. 5 副产收益 -27. 7 -13. 4 -11. 7 -8. 4 公用工程 6. 6 6. 3 5. 9 8. 3 可变成本 45. 1 55. 9

24、 50. 8 62. 5 装置现金成本 53. 9 65. 3 60. 2 69. 1 生产成本 66. 0 84. 3 78. 9 86. 3 产品成本 101. 5 117. 0 111. 5 112. 2 1. 3. 2两步法 丙烷脱氢后再丙烯氨氧化工艺是以丙烷为原 料分两步进行: 1)丙烷脱氢生成丙烯; 2)用传统 丙烯氨氧化工艺生成丙烯腈。在第一步反应中用 Pt /Al 2O 3作氧化剂,反应温度为 890 920 K ,反应 压力 0. 2 0. 5 MP a ,丙烷单程转化率约 40%, 丙 烯选择性为 89% 91%。第二步使用 Bi -Mo -Al Ox系催化剂,反应温度 6

25、73 773 K ,压力为 0. 05 0. 2 MPa 。 日本三菱化学和 Br i t i s hOx y g e nCo 开 发成功丙烷两段氨氧化工艺, 其特点是采用选择 性烃吸附分离体系的循环工艺,可将循环物流中 的惰性气体和碳氧化物选择性地除去,原料丙烷 和丙烯可全部被回收,使生产成本降低约 10%,原 材料费用降低约 20%,从而解决了低转化率带来 的原料浪费问题。(10)聚碳酸脂过程塑料生产工艺 8年Einhorn通过二羟基苯在吡啶溶液中进行光气化反应,首次合成出PC之后,在PC合成工艺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很多合成方法,如低温溶液缩聚法、高温溶液缩聚法、吡啶法、部分吡啶法、光气界

26、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固相缩聚法等等,但迄今为止,实现工业规模生产的只有光气界面缩聚法和熔融酯交换缩聚法两种工艺。目前,PC生产技术主要有溶液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和全非光气法,前两者统称为光气法。 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的工艺路线为:光气+双酚A(BPA)PC。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PC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产品。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缺乏竞争力。 界面缩聚光气法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其与溶液光气法的主要不同在于:双酚A首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

27、A钠盐,后加入二氯甲烷,通入光气,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分子量PC,然后经缩聚分离得到高分子量PC产品。此工艺路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高,不用脱除溶剂,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和连续生产,而且产品纯净、易加工、分子量高,能满足各种用途性能要求,在PC生产工艺中占绝对优势,目前世界上约有90%的PC生产采用该工艺。近年来对该工艺的主要改进体现在环状齐聚物的开环聚合和后处理工艺方面。美国GE公司推出了环状低聚物开环聚合新工艺,不仅改善了产品的加工性能,而且成本有所降低,其关键步骤是制备环状低聚物。双酚A与光气反应生成双酚A-双氯甲酸酯,经水解缩合生成环状低聚物,再进一步缩合即得产品PC。此工艺比熔融

28、缩聚更为实用,且为活性聚合,在较短时间内可制得比传统产品分子量高10倍的PC产品。后处理工艺的主要改进是开发出将蒸发与沉析相结合,并配之以排气式挤出机的工艺路线,即将溶有PC的二氯甲烷溶液与甲苯蒸气以逆流方式在汽提塔去除沸点较低的二氯甲烷。由于PC只微溶于甲苯,二氯甲烷去除后,便得到PC与甲苯的浆料;经薄膜蒸发可得到PC含量大于80%的PC-甲苯混合物;然后直接送入排气式挤出机脱净残余甲苯,共挤出造粒,从而有效简化了后处理工艺。界面缩聚光气法存在下列问题:(1)使用光气作为单体或反应界面。光气,学名碳酞氯或氯代甲酞氯。纯净的光气在常温下为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剧毒。光气分子中具有两个酚氯基团,

29、是一种极其活泼的化合物,遇水后发生强烈反应,极易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水,造成环境污染,扩散到河流中。光气是极毒的气态物质,主要损害人的呼吸道,导致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当光气泄漏,还会污染大气。(2) 反应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二氯甲烷作为聚合溶剂,而二氯甲烷是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的工艺路线分为两步:光气+苯酚DPC;DPC+BPAPC,简称酯交换法,又称本体聚合法,也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苯酚经光气法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DPC),然后在高温、高真空和微量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

30、一步缩聚制得PC产品。该工艺流程短,无溶剂,全封闭,无污染,生产成本略低于光气法,但产品光学性能较差,催化剂易污染,副产品难以去除,加工困难,应用范围有限,再加上搅拌、传热等问题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吨位工业化生产。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全非光法)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因工艺过程中彻底不使用光气,是在酯交换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成功,属绿色环保工艺路线,又称全非光法。其生产工艺也分为两步:酯交换法合成DPC:苯酚+DMCDPC;DPC+BPAPC。首先,以碳酸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其次,苯酚和DMC反应首先生成甲基苯基碳酸酯(MPC),然后MPC和苯酚进一步反应生成DPC,

31、同时MPC发生歧化反应也生成DPC。得到非光法DPC后,在熔融状态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缩聚制得PC产品。该法与光气法及酯交换法相比,有以下优点:不使用剧毒的光气和溶剂二氯甲烷,无脱溶剂和水洗脱盐工序,流程简单,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产品质量高,聚碳透明度可达98%,达到光学级聚碳酸酯性能指标,可用来制造光盘类光电子产品;副产品甲醇和苯酚可循环使用,降低原料成本。目前世界各大聚碳酸酯公司已先后建立起了非光气酯交换法的工业装置。根据生成碳酸二甲酯所采用的原料的不同,分别有GE 公司以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为原料,经氧化、梭基化等反应制成DMC;日本旭化成公司开发的非光气酯交换法有独特的创意,使用

32、二氧化碳、环氧乙烷(EO)和双酚A(BPA)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聚碳酸酯(PC),副产乙二醇(EG)。该工艺既不使用光气,也不使用二氯甲烷,产生很少的废物,是一项污染小的新工艺,该工艺已用于台湾旭化成奇美聚碳酸酯装置,生产能力已达到6.5万吨/年。产业链设计3四.安全性与生态性分析生态工业技术的开发应该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资源化原则这三个原则。 减量化原则注重将产品灵活化,根据消费的功能需求来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出性能更好、更加“灵巧”的产品或技术,以此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减量化原则中,要遵循物质转化中低物耗、低能耗工艺优先的原则,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再利用原则指的是重要元素在工

33、业系统中的循环代谢。如通过化学加工,将副产物分解进行资源循环利用。 再资源化原则是针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而言。 所以一个生态化工项目或者园区的“静脉产业”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谁制造,谁分解;谁销售,谁回收;谁污染,谁治理”等理念的推进是十分必要的。所谓静脉产业,即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作为解决废弃物快速增长的一个良好途径,静脉产业应当在新上马的南港化工项目中得到充分应用,以有利于生态化工

34、建设。在生态化工园区的建设中,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工业生态学、系统工程、化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元素代谢与物质循环、工业共生、柔性、演变进化、能量集成、水集成、关键链结技术、与自然生态协调、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对南港生态工业系统的生态产业链进行定量的分析与比较,得到平均路径长度、原子利用率、共生效益、柔性指数、生态生产力等一系列生态系统特性指标,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生态工业分析方法和指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今已有的生态化工园区的建设经验及案例,完成南港生态化工建设。在前面的工艺分析中,已经在简要的分析基础上挑选出了较为适宜的产品合成路线。在对各合成路线进行深入开发试验分析之后,再通盘考虑园区的

35、产品物料网络建设,以及热交换网络的建设。并且在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同步考虑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友好等诸多因素。六. 系统稳定与区域整合生态园区作为一个整体要能够有效的抵御市场风险、保持自身稳定。与传统园区相比,生态园区在面临资源供应、市场需求以及外界环境随机波动时具有较大的弹性,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它不断吸收新的生产单位来填补园区产业链上的空缺,设立面向管理者、技术人员等培训体系,也进一步提高了生态园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要通过与周边区域资源、环境的耦合,融入到区域发展的生态和经济网络之中,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做出贡献。带动协调发展:生态园区作为整个区域系统的

36、一员,不仅注重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且强调与所在区域的总体发展紧密相连。生态园区通过自身产业的建设能够带动区域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园区能够改善区域环境,同时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各类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态园区还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带动区域科技、教育、文化的进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作用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0万吨/年苯酚丙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