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文化维度透视高校学生团队合作问题的成因摘要:团队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在团队实践时遇到的合作问题并非由学生自身造成,而和中国文化有很大关系。在调查并归纳出学生团队合作中的主要问题之后,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女性主义、高不确定性规避、高权利距离等特点的角度,对诱发产生缺少合作、观点难协调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在进行团队合作训练时实际上体验着一种和中国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团队合作中表现出消极、不适、失落等情绪本质上是文化休克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借鉴跨文化训练的一些方法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团队合作;文化维度;文化休克;跨文化训练
2、引言在当今社会,单凭个人力量参与各种竞争愈来愈不合时宜。个人融入群体、进行团队合作更有利于取得成功。我国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各自埋头苦学,少有体验团队合作的机会。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用人单位,特别是商业和管理领域的行业,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因此,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本研究的意义虽然教育界已对团队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关于如何操作已有不少论述,然而说易行难。大学生在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常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看似费解却并非出乎预料,因为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一群人是一条虫” 的说法早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学生团队合作的困难在印证着这种
3、说法的同时也揭示出,问题的根源很可能与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有关。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为重要性阐释、现象分析或对策论述,对问题成因的探索较少。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此次研究调查对象为武夷学院商学院英语专业本科2009级及国际贸易专业本科2010级共89位同学。笔者在任教双语课当代商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将学生分组,成立虚拟公司,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撰写商业企划书等任务.在完成了六次项目之后,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团队运作存在问题,于是教师请学生写出团队合作中的主要问题。共收回有效回答75份。三、团队合作中的问题学生列举的问题尽管表述各异,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问题。最普遍的问题是缺少合作、缺乏
4、团队精神。约有90的学生(68人)如是反映。具体表现是为种种理由如时间不一致等无法交流讨论,或相互推诿,或拼凑了事,态度消极,无团队意识。部分学生直接指出团队有名无实,合作没有意义。其次是观点难协调.有28的学生(21人)感到当团队成员观点不同时,如何取舍、统一是个难题.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同学选择跟随他人,但内心十分无奈;有的为了避免争执的尴尬索性不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觉得个别成员过于争强好胜,心生不快。第三个问题是分工欠妥,有20%的学生(15人)反映了此问题。分工欠妥包括分工不明确,即不清楚各自的任务,以及分工不协调,有的同学任务太重、有的任务过轻两方面。接下来约有17的学生(13人)觉
5、得自己的团队缺乏创新,知识少、想法也少.四、文化诱因下文运用文化维度理论,结合团队合作的要求,分析这四个问题与中国文化特点之间的关联。Hofstede提出的四个文化维度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女性3。1。缺少合作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世所公认,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集体主义倾向。汉语中大量类似万众一心这样的成语是我国集体主义文化的集中表现。集体主义的重要特征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对集体保持忠诚【1】.如此看来中国人理应喜欢并擅长合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团队常缺少合作,原因在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团队合作需要的素质不同.确切地讲,团队合
6、作时形成的集体并不是中国人惯常忠诚于的集体。中国文化中的集体确切地说是亲属集团,这种集体主义实为家庭本位主义。人们的家族意识和乡党观念强烈,对以血缘或道德伦理关系结成的亲属集团有较强的责任感,对于非亲属集团则没有什么责任感,相互之间的团结性和协调性比较差【4】【5】.团队是由没有血缘或伦理关系的人结成的一种非亲属集团,学生在这种集体中个人意识强于集体意识,对集体没有责任感,和团队成员合作少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相比之下在个人主义突出的英语国家文化如美国文化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紧密,人们却更乐意加入家庭以外的组织,也更容易融入其中【5】.团队合作正需要没有亲属关系的个人形成自愿合作、协同努
7、力的团体。可见团队和中国文化中集体的观念有差距,团队精神需要我们摒弃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家族和自我意识,吸纳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的群体意识.2.观点难协调与女性-男性文化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女性气质,我们倾向于以谦逊、恭顺的态度待人接物,注重和谐,惹人注目、争强好胜的表现会招来非议、引人侧目。当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意见相左时,很多学生选择的沉默或跟随是女性文化倾向顺从、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部分学生对团队成员强势执着的表现产生反感也是这一文化特点的体现。然而,团队需调动所有成员的才智向共同目标奋斗,决策前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共同协商。交流协商时观点的冲突未必是坏事,观点碰撞常能催生思想火花,集思广益、
8、坦诚相待比掩盖矛盾、营造虚伪的和谐更有建设性.因此团队成员需要自信、进取,为团队贡献力量,首先要为团队成就着想,而非粉饰太平优先考虑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对进取、执着、成就、野心的推崇正是西方男性主义的特质.3.分工欠妥与权利距离在权利距离方面,中国属于高权利距离文化,人们愿意接受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维护等级制度,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中国学生在学习阶段以接受教导为主,一般不敢也不会挑战老师的权威,养成了接受指令的习惯,少有自主安排的机会。但是团队成员地位平等,团队领导者不是发号施令的上司,团队的管理也不以指令控制,而是采用权力共享的方式。对于习惯于依赖老师明确的指令要求完
9、成任务的学生来说,突然间处在一个没有上级领导、没有具体指示、需要自己做主的环境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所以团队成员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团队的领导者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分配任务。但在 英语国家这种低权利距离文化中,下级对上级的依赖较小,注重权力分散、任务分工、自主决定,这些特质更接近团队运作的特点.4.缺乏创新与不确定性规避中国是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的文化,常用规范原则约束成员,成员信赖权威专家,相信不大容忍偏离常规的观点或行为。由于外在受到规则控制,内在喜欢安稳躲避风险,成员的创新空间小,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生活在英语国家这类不确定性规避程度低的文化中的人,则乐于冒险,尝试新奇的事物
10、。所以缺乏创新和不确定规避程度高有一定关系。此外缺乏创新和集体主义、高权利距离也有关联【6】。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文化往往是集体主义、权利距离高的文化,由于集体要求个体遵照集体的规范,压制个人的权利和个体的独立,加之受到等级差异和权威的影响,创造力被压抑.不确定性规避程度低的文化一般是个人主义、权利距离低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鼓励个人发表观点,也就推动了创新.由以上分析可见,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固有特色和团队合作问题的成因有一定关联。良好的团队运作需要成员借鉴一些英语国家文化的特点。当中国学生按照团队合作的要求完成任务时,是按照一套不熟悉的模式行事,虽然并没有和外国人打交道,但在一定程度上处在异
11、文化之中,相当于中西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五、团队合作不适应与文化休克身处异文化之中,文化差异常使人们不适应,并在心理、情绪、行为上表现出来.这种跨文化交际不适应症被称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常见的文化休克表现有:疲惫、失落、焦虑、混乱、厌恶文化差异、拒绝新文化。学生在写出问题的同时流露出的态度和情绪,也和人们身处异文化中惯常产生的十分相似。在一百多位学生组成的二十个小组(4-7人一组)中,只有两个小组的学生觉得合作还算顺利,其他同学均有不适应的表现。有的学生直言希望减少团队合作,有的委婉建议部分任务不用团队形式为好,也就是很多学生厌倦了团队合作。按理来说,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每
12、个同学的负担少了,不应该有如此强烈的怨言。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就很好理解这些反应。对团队合作形式是厌倦包含了对文化差异厌恶和疲惫,厌恶是觉察到文化差异后对文化差异的厌恶,疲惫是为顺应新文化不断地调整心理造成的心理疲惫。学生对不得不顺从别人的观点感到无奈,或对有的成员坚持己见的不满,是无力应对新环境的感觉,以及失去了朋友支持时的失落.学生遇到分工问题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和团队成员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的期望方面的混乱。对于团队缺乏合作、缺少创新的意识中掺杂了觉察到文化差异后的焦虑和面对新环境的无能为力。在自由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常有少数同学因自己不积极参与等原因落单,即便经过老师的安排仍有个别同学游离于团
13、队之外,这些同学表现出的是拒绝接受新文化,或被新文化的成员拒绝后的抵触情绪和孤立状态。六、跨文化训练与团队教育为缓解文化休克给学生心理上、情绪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团队合作训练时,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具体做法上有必要采用一些跨文化训练的方法【2】.(1)事前提供关于团队如何成功运作的信息.在团队开展活动之前,预先把团队合作方面的信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团队的运作模式、团队成员应发挥的作用等。以课堂讲解、提供案例材料、组织讨论、观看涉及团队合作的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实现团队的良好运作.(2)团队合作开展初期逐渐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从文化背景出发,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在团队合作方面
14、有哪些优势劣势,认识团队合作需要成员具备的西方文化的特质,找出自己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哪些容易实现,哪些不易实现。(3)体验型训练。在团队任务开展时指导学生体验如何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里的体验不仅是亲身实践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在团队合作中践行一些和在中国文化中不同的思考和做事方法。所以为改善团队合作状况,与其强调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不如鼓励学生尝试一些西方文化中突出个人的做法,例如鼓励学生敢于率领团队,既可使做领导者的学生锻炼管理能力,又可使其他缺乏独立精神的同学找到能“依赖”的主心骨,提高团队合作效率。再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直面分歧,学习如何化解矛盾。结语一厢情愿地认为
15、生长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擅长团队合作是不客观的,盲目强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不现实的.学生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女性主义、高权力距离、高不确定规避的特点有莫大关联。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学生按照团队合作的要求完成任务时,必须摒弃自身的一些中国文化的烙印,采纳带有西方文化特点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方法,这无异于中西跨文化交际的经历。学生对待团队文化的消极态度是跨文化不适应症文化休克的表现, 所以在团队合作训练时有必要借鉴跨文化训练的方法,具体操作可做进一步探讨和实践。参考文献:1毕继万,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
16、ndirectness A,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52-354。2丹兰迪斯,珍妮特贝内特,跨文化培训指南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黎莉,中日文化价值观之比较 J,商业文化,2010年,第4期.5翟石磊,“我”还是“我们”中美文化模式下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跨文化批判研究 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7月.6Brett Jeanne M., Culture and Negotiation A, Samovar Larry A. & Porter Richard E.,跨文化交际读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