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科学探索教案,欢迎大家分享。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1 1教案目标:1、通过玩玩说说,初步听辨及感知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不同。2、愿意大胆表达,有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兴趣。教案准备:各种瓶罐、各种物品。一、辨别声音:1、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呢,现在请你们用小耳朵听一听,猜猜是什么声音?2、幼儿猜声音二、初步感知声音1、这么多好听的声音,施老师带来的好多瓶宝宝,他们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不能发出声音,你们能
2、不能找到呢?你能把有声音的瓶宝宝找出来吗?2、幼儿操作3、找到了吗?请把有声音的瓶子举起来,摇一摇。你们听见了什么?4、为什么会有声音?5、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瓶宝宝是有声音的?为什么不找后面的那些瓶子呢?6、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来轻轻地摇3 下,摇得快,摇得慢。7、师小结:原来瓶子里有东西大多就能发出声音来。三、让空瓶宝宝发声音1、有声音的瓶宝宝被我们找到了,还有一些没有声音的瓶宝宝也想发出声音来?想请你们帮忙。*幼儿操作*交流:1)我们来猜猜他的瓶子里放了什么?它发出什么声音?2)摇一摇,听一听,验证3)你们的瓶宝宝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怎么不一样?2、小结:原来不一样的材料放在瓶中发出的声音是不同
3、的;东西放得多、少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3、施老师也放了一样东西在瓶子里,你们猜瓶子会发出声音来吗?4、打开验证并追问:明明里面是放东西的,怎么会没有声音的呢?5、总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有声音的,有些软软的、轻轻的东西会发出很轻很轻的声音,所以我们听不见。四、延伸活动:老师把瓶宝宝和材料放在区角里,宝宝在游戏的时候去玩,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秘密。反思:活动一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具,把幼儿带入了奇妙的声音世界,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一下子把幼儿各种感官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视觉听觉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环节二中是给幼儿初步感知声音的环节,孩子们摇一摇、听一听
4、,寻找有声音的瓶子的举动和我预料中的一样,幼儿非常积极主动,孩子在自主探索和游戏中也得出了结论,瓶子里有东西才会有声音;没有东西就不会有声音。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环节三中是幼儿再次感知声音的环节,幼儿想办法给空瓶子发出声音。然而幼儿在完成后,把原先的瓶子也拿出来摇一摇,因此在介绍自己想了什么方法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的时候,比较混淆。如果采用试教时候给有声音及没有声音的瓶子贴上不同颜色标签 这样的环节的话,在交流过程中,幼儿会清楚的知道哪个是自己制作的有声音的瓶宝宝了,就能更加理解不同的东西放在瓶子中,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提升的环节中,猜放入了棉花的瓶子是否有声音再次让幼儿兴奋
5、不已,达到了活动的效果。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并得出结论。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2 2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活动过程: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
6、以及表情。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活动反思:活动开始让幼儿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初步探索、感知了镜子的特征。幼儿在这个过程中
7、都非常的感兴趣。对着镜子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但是让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幼儿还不能表达。最后的“照镜子”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通过游戏体验了照镜子的快乐。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3 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活动准备:小兔 3 只、食物(鱼、肉、草、菜、萝卜)、表格、纸和笔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师带领幼儿悄悄去看一位小客人,幼儿自由坐落。2、请个别幼儿摸摸、猜猜,然后请出小白兔。二、观察梳理活动:1、幼儿自由观察抚摸了解外形。幼
8、儿自由讲述兔子的外部特征: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毛、尾、腿2、幼儿自由喂食。师:请你试一试小兔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从食物中自由选择食物进行喂食。3、共同完成表格记录,得出结论;小结:长在泥土里的叫植物,吃植物的那些动物一般都是很温顺的,还有什么动物也吃草?只要我们不去欺负它们,它就不会伤害我们,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3、教师绘画小结;师:我们给小兔画张像吧!4、师生共同学习抱小兔。三、延伸活动:我们给小兔子找个家吧,看看哪个地方最适合做小兔的家,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活动反思一、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
9、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二、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三、以情感引导为主线。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
10、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四、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 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
11、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五、作为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个活动对他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就是所谓的终身发展理念。因此我让孩子们接触了图表形式,并且赋予色彩,虽然图表很简单,但让孩子了解了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简单的统计法,这是一个科学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支点。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情感宣泄和对科学的态度是最大的受益点。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由于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现场反映,孩子们接触小兔子时的冲动、兴奋,造成了活动场面的拥挤,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在活动小
12、结时,孩子们的反馈其实已经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及时的把握时机,还是捏的比较牢,没有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拓展空间。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4 4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糖和盐的名称、特点及用途。2、能比较出白糖、盐的简单相同点和不同点。3、对白糖和盐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观察兴趣。活动准备:教具:有红、绿标记的杯子各一个;两个玻璃杯里面分别放有白糖水和盐水。学具:每组幼儿一份白糖和盐、两把勺子、两只碗。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1、出示两杯水,师:今天,金老师带来两杯水。请你们猜猜这两个杯水是什么水?2、请个别幼儿来尝一尝,并提问:它们
13、的味道是一样吗?红标记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味道?绿标记杯子里的水又是什么味道呢?3、师小结:原来这两个杯子里装着不同味道的水,一杯是白糖水,一杯是盐水。二、引导幼儿观察白糖和盐。1 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白糖和盐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出示白糖和盐:请幼儿看看这两个碗里是什么,并想想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一碗是白糖,哪一碗是盐?3、分组操作:请幼儿将白糖和盐倒在水里,用勺子轻轻搅拌,待白糖和盐熔化后问:白糖和盐到哪里去了?(提醒幼儿把使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4、师幼探讨“白糖和盐”到哪儿去了。(帮助幼儿理解“溶化”)5、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白糖和盐溶化的方法。(放入水中充分搅拌)6、品尝调配好的
14、糖水、盐水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讨论)三、比较糖和盐。1、教师:白糖和盐什么地方是一样的?(颜色)什么地方不一样?(味道不同)2、小结:白糖和盐都是白颜色的,一颗一颗亮晶晶的它们都能熔化到水里,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白糖和盐的味道不同,因此它们用途也不同。四、了解白糖和盐的用途。1、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白糖和盐的用途。2、教师小结;我们家家户户烧菜时都离不开它们。金老师还要告诉你们盐有食用盐和工业盐;工厂里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那是工业盐,比如:下大雪,马路上堆积了厚厚的雪,会造成交通不便,警察叔叔们就要在厚厚的积雪上撒上一些工业盐来帮助积雪溶化,疏通交通安全行使。延伸活动:除了
15、白糖和盐除了能溶化在水里,请小朋友想想看还有什么能熔化在水里呢?我们一起去探索吧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5 5活动目标:1、学会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对事物进行观察。2、知道并能说出五官和手的功能。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有香味的手帕、小袋子、饲养箱。图意说明:幼儿从秋天户外活动中学习运用五官去认识环境,并能探索大自然。活动过程:一、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利用五官发现季节的特征,再让幼儿自己动动眼睛、手、耳朵,鼻子,说说这些器官有什么功能。(小朋友
16、对于现在什么季节,他们都不知道,老师告诉他们的“秋天来了”,由于在开学小班适应期里,与孩子们一起做过“小手拍拍”的游戏,因此,我说一个器官,孩子们基本都能够指出来,并能够说出它的名称,如:嘴巴、眼睛、鼻子。)二、课堂活动:1。让幼儿伸出手来,摸一摸桌子,告诉幼儿手可以摸东西。(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小手,也能够跟老师一起把小手伸出来,我让他们摸摸自己的小椅子,他们都很高兴,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椅子,有的还用小手去摸摸别人的小椅子,很兴奋)2。让幼儿看一看幼儿用书,告诉幼儿眼睛可以看东西。(当让孩子们看书后,问他们“眼睛用来干什么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说出看书、看东西的。)3。拍拍手,引起幼儿的注意,并
17、告诉幼儿因为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所以才会听到教师的拍手声。(当我拍拍手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跟着我拍手,我问“刚才老师在干吗呀?”杨苏芮小朋友就说:“老师在拍手。”“那你们怎么知道我拍手呢?”有的说“用眼睛看的”。“那拍手是什么声音的”?“啪啪啪”“你们用什么器官来听到声音的?”“耳朵”大家异口同声地说。)4。拿出一条有香味的手帕,让幼儿闻一闻,告诉幼儿因为有鼻子,所以可以闻到香味。(我出示了一条有香味的手帕,给每个孩子闻了闻,孩子们都说香。问他们,“用什么闻到香味的?”“鼻子”一部分认真听的孩子在回答。)三、课外活动:1。先带着幼儿到一棵大树下,让幼儿用手摸摸树千、树叶,并让幼儿用眼睛观察,整棵
18、大树及大树的叶子、枝干等。2。带着幼儿蹲在草地上,看一看草地上有没有小昆虫等,然后问幼儿刚刚看到什么。3。问幼儿用手摸树干、摸草地的感觉。也可以捡一块石头让幼儿摸一摸。4。当幼儿都能明白眼睛可以看东西,手可以摸东西后,让幼儿安静。(我带孩子们来到娃娃城那里的树下,让他们自己去摸摸树,摸摸草,和小树、小草亲近亲近,孩子们好兴奋呀!都用手去摸,张群淳小朋友还告诉我,“顾老师,这个树摸摸是毛的。”“小草好长呀。”“这个树尖尖的。”孩子们把自己看见的都来跟我说了。)5。教师随机寻找各种声音,如:风声、鸟叫声6。当教师找到声音时,立刻请幼儿听声音,或间幼儿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7。教师可以多找几种声音,让
19、幼儿听,并让幼儿说出那是什么声音,也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其他的声音。8。带领幼儿到花丛旁边,让幼儿看花的颜色,并提醒幼儿看这是眼睛的功能。9。再让幼儿闻一闻花香,提问幼儿花是什么味道呢,并请幼儿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鼻子闻到了花香。”教师可以捡一些叶子、石头、花朵带回教室。(在小朋友互相交流后,我就让他们安静下来,用耳朵听听,能够听到什么声音?这时,孩子们都静下来,用小耳朵来听,“老师,我听见小朋友说话的声音。”“听见很吵的声音。”“听见小朋友念儿歌的声音”)活动反思:这个活动,主要的就是让孩子学会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对事物进行观察以及知道并能说出五官和手的功能。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还是
20、很不错的。他们对于五官倒基本已经知道了,今天通过让幼儿在教室里感受,以及在教室外来感受:用眼睛看大树、草地等;用手触摸椅子、树干、树叶、石头;利用耳朵听听风声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拍手声、钢琴声;利用鼻子闻闻花的香味及手帕的香味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体会观察的乐趣。孩子们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很兴奋,也很享受,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我感觉这个活动上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虽然孩子们刚刚上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困难,坐不住,但是,今天这个活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玩玩、看看、摸摸他们很开心的,因此也能愉快地学。其实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都是不错的,只要我们老师稍微点播一下,去做引导人,孩子们就会认真地去做
21、,去观察、去分析、去了解。因此,我觉得,在孩子们的任何活动中,多让孩子们走近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感受到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6 6活动设计背景近段时间,小区断断续续传来狗叫声,小朋友亦谈论小狗,有些说怕,有些说不怕。既然小朋友对狗感兴趣,那就以狗来设计活动方案吧!活动目标1、了解小狗的外形特征。2、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小狗的外形及生活习性。难点: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活动准备1、小狗挂图一张。2、小狗一只。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狗外形特征。2、出示小狗,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小狗
22、,胆子大的可以抚摸小狗。3、教师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4、教师提问:小狗的外形特征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小狗的生活习性怎样?(个别回答后集体陈述)怎样和小狗友好相处?(个别提问)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说出自己心里所想。5、引导幼儿用简单动作表现小狗的形状和叫声。6、让幼儿画小狗形状。7、教师小结。教学反思1、幼儿对小狗的外形特征基本上能理解。2、幼儿对小狗的生活习性不是很理解。师幼互动不大协调。3、课堂气氛较活跃。材料准备充分。4、基本达到教学目标5、望辅导老师提出意见,今后有所提升。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7 7【活动来源】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
23、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扔掉,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活动准备】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2、记录纸和笔。【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这
24、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二、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三、分享实验结果。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四、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五、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探
25、索。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8 8科学意图:学习科学有利于幼儿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发创造他们的潜能。、科学目标:1、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材料准备: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制作方法:(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2)将棉线的一头放入小碗中,另一头露在碗外面。(3)将小碗放入冰箱冷冻(如果是冬季,最好放在室外自然冷冻)。(4)冻好后,把冰花提出来即可。实验操作:(1)把冻好的冰花挂在树枝或者阳台上,请幼儿
26、一起欣赏。(2)让幼儿到户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水痕。指导建议: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体验水遇冷凝结成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的过程。提醒幼儿在选择纸屑做冰花时,要选择不怕水的纸。拓展与替代: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漂亮的纸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将它们放入碗中冻冰花;也可以让幼儿在水中加入各色颜料,看谁的冰花最漂亮;还可以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冻不同形状的冰花(球状、三角状等)。和幼儿一起观察冬季路面结的冰、屋檐上冻出的冰凌以及雾凇,进一步感受水遇冷结冰的.现象。科学小知识:冻冰花的过程就是水遇冷结成冰的过程,如果我们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会出现不
27、同形状的冰花。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它是由于空气中温度低于零度却没有冻结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结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颗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很普遍,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冷却的水滴,并达到一定温度就可形成。活动反思:抓住冬天这一很好的季节教育时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冻冰花,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一个简单的冻冰花制作给幼儿带来了莫大的快乐。虽然冻冰花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由孩子亲手来制作,体会制作过程的快乐这才是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小
28、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9 9设计意图: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颜色非常敏感,颜色的变化使他们感到兴奋、新奇,由此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开展了“颜色对对碰”区域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认识颜色,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色彩带来的美,使幼儿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色彩、美化生活。活动目标:1、继续探索颜色混合产生的变化使幼儿体验到颜色配色带来的乐趣。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瓶用矿泉水瓶子装的清水,瓶盖内已事先挤有红色(黄色、蓝色)颜色少许。红、黄、蓝标签若干,装有少许红色(黄色、蓝色)颜料的瓶盖若干,抹布。活动重难点:1、重点:感知颜色配
29、色后发生的变化。2、难点:通过对颜色配色的探索,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的变化。活动过程:一、导入:清水变成有颜色的水,引起幼儿对颜色的兴趣。1.教师示范:用来摇晃一瓶清水,使之变成有颜色的水。边晃边念:“摇摇摇,变变变,清水变出颜色来。”2.每位幼儿拿一瓶清水,通过摇晃变出一瓶有颜色的水,并将相对应的颜色标签贴在瓶身上。3.请幼儿说说自己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4.教师询问变出彩色水的原因。教师拧开一个瓶盖,让幼儿看到留在瓶盖内的颜料痕迹,再想一想清水变成颜色水的原因。5.请幼儿轻轻拧开瓶盖,验证瓶盖内有颜料的事实。6.请幼儿再轻轻拧上瓶盖,用力摇晃,重复刚才的变化过程。变成新的颜色水,继续探索颜
30、色混合产生的变化1.幼儿自选一种跟自己瓶内的颜色水不同的颜色标签,贴在瓶身上。2.想一想,如果瓶子里的颜色水与颜色标签所表示的颜料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3.幼儿根据自己所选标签,选择装有对应颜料的瓶盖,以此替换原来的瓶盖。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拧紧瓶盖,一边用力摇晃一边观察颜色的变化。4.幼儿和身边的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相互比较各自变出的新颜色有什么不同。它们是这样变出来的幼儿将自己变出的新颜色水放到展台上,介绍自己瓶子里的新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二、展开:1、教师揭开谜底。将黄色与蓝色混在一起就会变成绿色。告诉幼儿变色的小秘密:老师手里是一瓶清水,把该拧下来涂成黄色,晃一下就变成了黄色。再用我准备
31、好的瓶盖上涂上蓝色,然后在摇晃瓶子,水就变成绿色了。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1)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玩玩变色的小魔术啊?教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料。(水粉、油画棒)请大家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匀或涂匀,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蓝和红混在一起变成什么颜色?黄和蓝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什么颜色。(2)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下这个实验,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每人只能哪两种颜色不能把颜料洒在衣服或桌子上,注意保持卫生,做一个不乱涂乱画的好孩子。3、幼儿说说颜色的变化。(1)个别幼儿展示。请幼儿说说红宝宝和黄宝宝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宝宝?生活中什么东西是橘色
32、的?答:橘子等。紫宝宝是哪两个宝宝合在一起变成的?答:红宝宝与蓝宝宝。生活中紫色的物品有哪些?师幼小结:在我们周围,到处是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世界非常美好。4、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1)师:“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玩玩变色的游戏?”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大家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会有什么结果?(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2)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下试验,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1)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注意保持卫生。(2)要在纸上做好记录。3)幼儿操
33、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小结:个别幼儿展示。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红+黄=橘黄黄+蓝=绿红+蓝=紫师:颜料能变颜色,老师这里的蜡笔也能变颜色。请你也来试一试。(一边说一边示范)老师提出要求后小朋友操作。把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看一看变出了什么颜色。小结:幼儿说说颜色的变化引导说出: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色画橘子;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师幼共同朗诵儿歌活动结束:1、收拾并整理。2、鼓励小朋友下次来玩颜色。宝宝们,为我们的世界做出一点贡献吧。老师这有一棵树宝宝,但没有漂亮的颜色,我们一起来装扮一下它吧。把橘色的当树宝宝的果实,绿色的
34、当树干,紫色当花心。树宝宝终于有漂亮的衣服和大大的果实了说:“谢谢小朋友。”“不用谢”自然结束。延伸活动: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色画橘子。橘色(绿色、紫色)还能画出什么东西来?请小朋友把你们刚才变出的颜色画一画吧。活动反思:颜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我是用魔术师的形式导入课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
35、与想象的能力。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详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不足:1.材料投放要充足。活动过程中,由于用蜡笔和用颜料玩色时间不同,玩色用的塑料小杯很快就用完了,幸好阿姨进来帮忙,才使活动得以正常进行。2.整节活动对幼儿的提问较少,针对性较欠,在科学的中小结部分比较重要,在教学活动中也漏掉了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与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幼儿恰到其分的指导,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参
36、与教学,融入孩子。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1010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想想中,理解小水滴变化单中形态(水汽、雨、雪)去旅行的有关情节。2、激发幼儿对水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环境创设大图书、小图书、多媒体课件重点与难点理解小水滴变化单中形态(水汽、雨、雪)去旅行的有关情节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播放多媒体课件1、这是谁?2、水滴宝宝会变魔术,你们猜猜他们会怎么变?3、高数你们,这次小水滴就要去旅行了,看看小水滴在旅行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二、自由阅读1、先请小朋友看,等会请你们来介绍你们看到些什么?2、引导幼儿与同伴轻声讨论阅读的内容三、共同阅读1、小水滴变成了什么?怎么会变成水汽呢
37、?2、小水滴跟着云妈 妈飘到了哪里?他们又变成了什么?3、这是在哪里?小水滴落到了北极后,它们又变成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完整欣赏1、小水滴在旅行的过程中,变了几次,分别变了什么?2、小水滴真的会变魔术,会变成水汽、变成雨,还乐意变成雪。价值分析:第一环节是猜测导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猜测小水滴会变什么魔术,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第二环节是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并引导幼儿轻声第与同伴讨论。培养幼儿安静有序地阅读习惯。第三环节集体阅读,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图书中故事的内容。第四环节是完整的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知道水滴的变化。反思与调整:小班科学探索
38、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1111一、设计意图:选择这一内容,是因为今年我带的新小班,小班孩子刚刚入园,焦虑情绪严重,不易于午睡,为了能让孩子更好的舒缓情绪,有效入眠保障身体健康,所以我设计了动物怎样睡觉这节活动。基于课题中一再强调进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更应寻找教材内容与生活的接触点。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小班幼儿年 龄特点,再以幼儿猜猜、学学、讲讲等方式,形成让幼儿主动参与尝试的愿望,用动物有趣的睡觉姿势吸引幼儿听、学、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巩固自己的理解,延 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睡眠姿势的培养。这节活动既能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又能初步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为此制订了以下目标
39、:1、通过找找、看看、说说,启发幼儿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感知表征动物的不同睡眠姿势。2、引导幼儿模仿体验,掌握正确睡姿和午睡规则,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活动重点:感知表征几种小动物不同的睡眠方式活动难点:掌握正确睡眠姿势和午睡的规则。根据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经验准备:提前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物质准备:动物怎样睡觉的课件、音乐磁带动物狂欢曲、摇篮曲和各种动物头饰。二、为了完成活动目标,采用了观察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1、观察讨论法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以及课程需要关注幼儿生活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分别呈现动物睡觉图片和幼儿自己睡觉时的图片,运用观察讨论
40、法,激起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从同伴交流中,引发幼儿对睡姿的兴趣。2、情境教学法借助幼儿熟悉的摇篮曲,让幼儿边听边表演,舒缓优美的旋律营造了宁静氛围,使幼儿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说学法:1、角色表演法:小班幼儿爱模仿,于是我提供各种头饰支持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给幼儿搭建艺术表征科学经验的平台,利用艺术形式带领幼儿更好的融入到科学教育活动中。2、儿歌辅助法:提炼孩子的语言,创编儿歌睡午觉,运用儿歌辅助法,请幼儿说说做做,帮助幼儿熟悉睡觉的正确姿势。四、教学过程第 一 个 环 节:让幼 儿 听 呼 噜 声,猜 一 猜,“这 是什 么 声音?”“什么时候才打呼噜?”在猜
41、想中激发幼儿想积极探索的愿望。通过层层递进提问,引发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联想。第二个环节: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使他们学习欲望和探究心理被再次激发。然后再遵照幼儿的认知规律运用观察讨论法,创设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大胆提出问题,最后互相交流,解决问题。在播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小动物是怎么睡觉的?“这是谁,它是怎么睡觉的?这又是谁,它怎么站着睡的?”引导幼儿说出什么动物站着睡、什么动物趴着睡、什么动物睁着眼睛睡第三个环节:角色游戏扮演:看谁学得像(模仿小动物的睡姿)启发幼儿表征动物睡觉的姿势。1、听见欢快的音乐,小朋友就模仿动物出来游戏;听到轻柔的摇
42、篮曲,就模仿动物睡觉,睡觉时须安静,不要大声喧哗。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模仿它睡觉的样子。根据小班幼儿的模仿性,通过角色体验,让幼儿感受摇篮曲的舒缓意境并迅速融入其中。第四环节:通过提问拓展孩子经验,呈现幼儿睡眠图片,引发幼儿探索讨论正确的睡姿和午睡的规则。“你们还知道其它小动物的睡觉姿势吗?”“小动物有很多种睡觉的姿势,那你看到图片上的小朋友们是怎么睡觉的啊?你们觉得怎样睡觉又安全又舒服?”课题研究中特别强调精讲,就是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概括教学中所蕴含的知识要点,讨论后总结孩子的说法编成儿歌睡午觉,“脱下鞋子静悄悄,盖好被子朝右躺。闭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闹睡午觉。”说一说,做一做
43、,在儿歌指导下更易于让孩子掌握和巩固午睡的要领。在引导幼儿掌握午睡要领的同时,再运用提示性的语言、音乐和同伴间的模仿、示范,鼓励每个孩子自主探索最安全最舒服的睡姿。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孩子 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时作为孩子的游戏伙伴,我和孩子们一起模仿午睡的场景,进一步融入到设置的情境中来。活动中,我设计的步骤层层推进,及时 的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各种动作表现小动物们的睡姿,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并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的柔和,让幼儿喜欢午睡的氛围。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在科学和艺术的氛围里感受生活,这是本节活动的闪光之处。1、角色化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让幼儿在新鲜、有趣的氛围里表演
44、,孩子们很感兴趣,喜欢午睡的氛围。2、考虑到幼儿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感兴趣,能够很容易理解内容,我自编儿歌辅助幼儿记忆巩固掌握正确的睡觉姿势。本节活动在真实情景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1212活动设计背景让幼儿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了解果汁的制作过程,从而了解水果的更多的营养价值。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2、了解制作果汁的过程,知道果汁有营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水果的名字,及营养价值。教学难点:动手切水果。活动准备新鲜易切的水果、榨汁机、塑料刀、盘子、杯子等。活动过程
45、一、提问:“你们喝过什么果汁,喝果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里面都有那些水果,说出水果的名字。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说名字2 出示制作果汁的用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好喝又有营养的果汁:(一)让幼儿在盘子中切水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安全。(二)将切好的水果放入榨汁机中,教师盖盖子。(三)请一位幼儿打开开关。(四)将果汁倒入杯中请幼儿品尝。三、大家一起品尝不同的果汁,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营养价值。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
46、,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1313活动意图:感官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门户,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冰块、热水袋、石头、毛线这些东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比较熟悉。有目的地了解事物、认识世界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而进行的。感官运用的灵敏度、感官运用的技巧都需要通过练习、培养才能提升。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摸一摸。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特征,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全面发展。活动目标:1
47、、通过摸物游戏,体验皮肤的触觉功能。2、说出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体验触摸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冰块、毛线、石头、热水袋(内装 40左右的热水每组一份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乐意用手来感知各种物体。活动难点:用语言描述触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活动过程:一、游戏“摸人”感知手的触摸功能1、请两名幼儿进行表演,一名幼儿蒙上眼睛,用手摸另一名幼儿身体,边摸边说摸到部位的名称。2、刚才小朋友的眼睛蒙上看不见了,为什么还能知道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讨论)二、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冷热)1、教师出示冰块,问:这是什么?出示热水袋,问:这是什么?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感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给
48、予充分肯定)3、教师小结:热水袋摸起来热热的,冰块摸起来是冷的、凉的。三、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软硬)1、教师出示毛线:这是什么?教师出示石头:这是什么?2、请幼儿摸一摸,说说感觉。3、教师小结:毛线摸起来软软的,石头摸起来硬硬的。四、游戏“找一找,摸一摸”请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摸一摸。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些东西摸起来的感觉。活动延伸:准备多种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多做触摸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摸一摸、猜一猜”游戏,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获得简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本次活动教师采取了游戏教学法,以三个触摸游戏贯穿全过程,游
49、戏最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能保持长久的活动兴趣,学法有:触摸法、观察法、讨论法、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得出经验。整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积极地学习态度,对提供的各种材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都争着去摸一摸、说一说,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使幼儿在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得到双重发展。小班科学探索教案小班科学探索教案 1414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我爱探索活动目标:1、学会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对事物进行观察。2、知道并能说出五官和手的功能。活动准备:有香味的手帕、小袋子、饲养箱。图意说明:幼儿从秋天户外活动中学习运用五官去认识环境,并能探索大自然。活动过程:一、教师提
50、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利用五官发现季节的特征,再让幼儿自己动动眼睛、手、耳朵,鼻子,说说这些器官有什么功能。(小朋友对于现在什么季节,他们都不知道,老师告诉他们的“秋天来了”,由于在开学小班适应期里,与孩子们一起做过“小手拍拍”的游戏,因此,我说一个器官,孩子们基本都能够指出来,并能够说出它的名称,如:嘴巴、眼睛、鼻子。)二、课堂活动:1让幼儿伸出手来,摸一摸桌子,告诉幼儿手可以摸东西。(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小手,也能够跟老师一起把小手伸出来,我让他们摸摸自己的小椅子,他们都很高兴,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椅子,有的还用小手去摸摸别人的小椅子,很兴奋)2让幼儿看一看幼儿用书,告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