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32023 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汇总大全识汇总大全 单选题 1、下表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 年)年间的台湾行政建置情况。清朝在台湾的行政建置 时期 台湾行政建置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康熙亲自审定批准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隶属福建省 雍正元年(1723 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 年)增设彰化县,淡水同知、海湖通判。要求台湾有关事宜的处理要及时 呈报,由最高统治者最后定夺 乾隆五十三年
2、(1788 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 年)再增设噶玛兰通判,形成“一府四县三厅”。福建督抚虽有实权,但凡 涉及事项的变更都要奏报朝廷,有时是皇帝直接介入 A建立起与台湾的宗藩体制 B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 C意图防范倭寇的频繁骚扰 D强化了台湾行政自治权 答案:B 解析:根据“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 年)年间的台湾行政建置情况”可知,清朝采取了众多措施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和控制,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B 项正确;台湾是清朝领土的一部分,清朝设府县治理,台湾并不是藩属,排除 A 项;在这一时期,倭寇并没有频繁骚扰台湾,排除 C 项;根据“要求台湾有关事宜的处理要及时呈报
3、,由最高统治者最后定夺”“福建督抚虽有实权,但凡涉及事项的变更都要奏报朝廷,有时是皇帝直接介入”可知,台湾行政事务受中央控制,并没有自治权,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明朝李贽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颂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这一价值导向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B宋明理学已受到严重挑战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异化 D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批判重农抑商、倡导功利价值都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时期新兴市民工商业者的要求,A项正确;B 项中“严重挑战”与史实不符,排除 B 项;李贽自称异端,他的思想并非社会主流思想,因此也不能反映社会
4、主流价值观念,排除 C 项;歌颂商贾功绩不等于其社会地位提高,排除 D 项。故选 A 项。3、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密切了农村与市场的联系,因此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江南农村中,阶级分化日益严重,出现“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的局面。这一状况 A导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生变革 B促使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C推动封建政府进行赋税制度改革 D扩大了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代后期由于农村商品化的发展导致竟争激烈,因此农村出现严重阶级分化,导致一些农民破产,这些在农村无立锥之地的贫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扩大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市场,D 项正确;一家一户为生
5、产单位的传统农业模式自战国产生一直延续到近代,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村阶级分化的严重和贫民增多,这与工商业市镇的崛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B 项;推动明后期政府赋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白银化,C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4、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开设工场,使用应佣劳动 ABC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方面,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手工业方面,3 在东南手工业发达地方,
6、使用雇佣劳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方面,区域性的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故正确,B 项正确;汉代已经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错误,排除 ACD 项。故选B 项。小提示:5、至清中叶,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清政府在内地分立 18 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其中台湾隶属于 A山东省 B直隶省 C福建省 D浙江省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代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而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C 项正确;台湾隶属福建,而非山东、直隶和浙江,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6、宋代理学多主“静坐”之说,于静中养出一种道学气象。明代思想家吕柟提出,用功不必山林,市朝也做得,尤其必须
7、要从繁华波荡中体验。这一转变 A源于社会逐利风气的盛行 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 C意在增强士人社会责任感 D为儒学发展变革注入了活力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要从繁华波荡中体验”可知,比起主张“静坐”的宋儒,明代思想家更加重视在繁华的市井生活中加深思想体悟,这一变化为儒学的创新注入了活力,D 项正确;这一转变源于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而非源于“社会逐利风气”,排除 A 项;明代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士大夫对修养论的体悟而非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排除 B 项;儒学始终强调士人的社会责任感,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7、从大都到上都写道:“明代的长城地带本来用以分割明蒙两个政治体,切断
8、农牧两个经济区,竟然演变为把这两个世界连接和捆绑起来的历史走廊。”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论点的是 A设立榷场进行互市交易 B开放马市进行边境贸易 4 C设立土司进行朝贡贸易 D开辟茶马贸易进行交流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开放马市进行边境贸易,加强了和蒙古的联系,B 项正确;A 是宋朝,排除 A 项;C 是元朝,而且土司设在西南,和蒙古无关,排除 C 项;D 是同西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8、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反映出 A军机大臣的任命具有随意性 B军机处整体办事效率低下 C汉族官员的
9、地位有所上升 D专制皇权得以进一步强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可知军机大臣完全由皇帝选定,根据材料“只供传述缮撰,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并没有决策权,这说明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D 项正确;军机大臣的任命具有随意性,说法错误,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大臣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没有体现军机处整体办事效率低下,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大臣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没有体现汉族官员的地位有所上升,排除 C 项。故选 D 项。9、有人说内阁是“有名无实”的宰相,也有人说内阁是“有实
10、无名”的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有决策权是丞相 B内阁有决策权但仅备顾问 C内阁无决策权但地位低 D内阁无决策权但权力较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D5 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ABC 项说法错误,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10、景泰二年(1451),明政府确立了“收税则例”,对海外输入的苏木、胡椒等贡物每斤税钞牙钱、塌房钞各670 文。弘治年间
11、,明政府制定了“给赐番夷通例”,对海外输入贡物抽取货物税。这表明当时 A海外贸易规模急剧扩大 B官方贸易已有经济意识 C官府扶持民间商业发展 D中外协定关税原则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对海外输入贡物抽取货物税”可知体现了官方贸易已有经济意识,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规模扩大,排除 A 项;C 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史实,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C 项;D 项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排除。故选 B 项。小提示:11、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密切了农村与市场的联系,因此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江南农村中阶级分化日益严重,出现“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的局面。这一状况
12、 A扩大了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 B推动封建政府进行赋税制度改革 C促使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导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生变革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密切了农村与市场的联系,因此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江南农村中阶级分化日益严重,出现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竞争激烈,使得农村出现了严重分化,导致一些农民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这就扩大了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A 项正确;明朝中后期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白银化,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村阶级出现分化和贫民
13、增多,与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6 无关,排除 C 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即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发生变动,排除 D 项。故选 A 项。12、徽州商人认为“义”与“利”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端,在经商过程中,商人完全可以做到“义利双行”“义中取利”,所以将“以义为利,利缘义取”作为他们经商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表明徽商()A继承传统,勇于担当 B追求平等,为国聚财 C义利兼顾,取财有道 D勤于本业,贾儒合一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义利双行”“义中取利”可知,徽商奉行义利兼顾的行商准则,C 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徽商勇于担当,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徽商追求平等,为国聚财,排除 B 项;材料没有
14、体现贾儒合一,排除 D 项。故选C 项。13、明朝隆庆元年(1567 年),朝廷开放海禁,福建漳州月港的富商“捐亿万.驾艨,植參天之高桅,悬迷日之大篷,约千寻之修缆”.每甲进出的远洋大船大多 200 余只,船队航行于东西二洋。据此可推知,隆庆开关促进了 A商人地位大幅提高 B中国商人主导世界市场 C朝贡贸易走向终结 D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表明明代政府开放海禁后,私人海外贸易出现繁荣景象,这必然导致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海外,带动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D 顶正确;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事实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和相应
15、制度的束缚,商人社会地位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排除 A项;隆庆开关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市场当时确已出现,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导权掌握在欧洲人手中,题干材料没有比较性,无法说明中国商人主导世界市场,排除 B 项;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官方朝贡贸易走向终结,实际上朝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4、乾隆皇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下列可以与此谕7 旨相互印证的是 A萨班灵骨塔遗址 B奴儿干永宁寺碑 C清朝修建台湾府城 D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
16、应妥善安抚办理。”可知,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土尔扈特部归来,特命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的普陀宗乘庙前,竖立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石碑,并以此歌颂清廷的政绩。土尔扈特人在历史上写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永记在祖国各族人民心中,D 项正确;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版图见证地的甘肃武威市凉州会盟纪念馆,其最主要的建筑萨班灵骨塔遗址,排除 A 项;永宁寺碑是明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实行管辖的物证,也是研究明代东北的重要史料,排除 B 项;台湾府城是台湾历史上清朝台湾府的府城,1887 年后因行政区改制而改称台南府城,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5、下图是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坤舆
17、万国图全图(摹本)。它 A准确描绘了全世界的地理状况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旧习俗 C体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 D加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进程 8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坤舆万国图全图是以当时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绘制的,所以该图体现了西方新进科学技术的传入,C 项正确;该图还没有能够准确绘制当时全世界的地理状况,排除 A 项;“从根本上改变”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 B 项;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主动融入世界,排除 D 项。故选 C 项。填空题 16、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猛烈抨击_制度,提出“_,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答案:封建君主专制 天下为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
18、在政治上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17、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_、_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_。答案:鞑靼 瓦剌 长城 解析:结合明朝的民族关系可知,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18、清朝中期,疆域西跨_,西北达_,北接_,东北至_和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答案:葱岭 巴勒喀什池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 库页岛 台湾 钓鱼岛 赤尾屿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
19、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9 19、_中后期,随着_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答案:明朝 新航路 解析:结合明朝的对外关系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16 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20、郑和下西洋:15 世纪前期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和_。郑和下西洋是 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
20、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答案:郑和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财政负担 解析:略 21、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_.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立_.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南书房 军机处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为加强皇权,设立南书房。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皇权达到顶峰。22、17 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_逐渐统一女真各部,_年称汗,国号_,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_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_,并于_年称帝,改国号为_。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_和_ 答案:努尔哈
21、赤 1616 大金 皇太极 满洲 1636 大清 清太祖 清太宗 解析: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10 17 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 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1636 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23、农业(1)随着_的开辟,_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_、_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_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2、,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_或相关_,以获取更多的_。答案:新航路 明朝 玉米 甘薯 多种经营 初级加工 副业 收入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24、这一时期,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末实行海禁和_,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答案:闭关锁国 解析:略 25、谁设内阁?内阁的性质?职权?(P3
23、7)答案:解析:略 11 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在广度上,清朝所囊括的疆域范围,除了元朝以外,是清以前历代中原王朝不能相比的。清朝顺应历史的潮流,突破了历代中原汉族王朝在边疆民族问题上的局限性。把历史上在中国疆域内活动的边疆各民族都纳入其统一的范围。把历史上边疆各民族的边疆纳入了清朝大一统的疆域范围之内。在统一的深度上,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也突破了历代中原王朝对边疆政策的思路。清朝追求对边疆领土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从中央到边疆地区对边疆各民族进行直接管理。以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有效的边疆政策取代了历代对边疆民族的松散的羁縻政策。摘编自成崇德清朝边疆统一
24、论(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疆域统治的特点及边疆政策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清朝如何对边疆领土实行有效管辖。答案:(1)特点:继承中有创新;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措施方式多样;根据不同地区民族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办法;恩威并施注重对少数民族上层的联络控制,也有严厉镇压分裂割据行为;注重利用宗教文化手段管理边疆。作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交流融合;奠定今日中国之疆域版图。(2)管辖:设立理藩院,派驻藏大臣,共治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改土归流等。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清朝顺应历史的潮流,突破了历代中
25、原汉族王朝在边疆民族问题上的局限性”可以得出继承中有创新;依据“把历史上在中国疆域内活动的边疆各民族都纳入其统一的范围”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措施方式多样;根据材料“清朝追求对边疆领土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从中央到边疆地区对边疆各民族进行直接管理。以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有效的边疆政策取代了历代对边疆民族的松散的羁縻政策”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根据不同地区民族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办法;恩威并施注重对少数民族上层的联络控制,也有严厉镇压分裂割据行为;注重利用宗教文化手段管理边疆。作用:依据材料“把历史上边疆各民族12 的边疆纳入了清朝大一统的疆域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从加
26、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交流融合;奠定今日中国之疆域版图等角度分析。(2)管辖:结合清朝管理边疆的具体措施解答,如设立理藩院,派驻藏大臣,共治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改土归流等。小提示:27、【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材料一 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
27、路示意图:13 摘编自李伯重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 材料三 19 世纪 60 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这些主要口岸每年平均占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 95%以上。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对上海来说,有些口岸只是其外贸转运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这些口岸来说,依赖上海外贸转运的程度非常高。摘编自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
28、9 世纪初至 20 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多个区域市场共同发展转变为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原因:国家的统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拓展。14 (2)上海成为贸易中心;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解析:(1)变化:学生需要在全面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读的基础上,把握宋代贸易的特点和清明(鸦片战争前)贸易格局的特点,并进行比较,找出其发展变化,在唯物史观下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一,由材料中“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
29、展”、“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和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可以概括出宋代至明清(鸦片战争前)贸易的变化是:由多个区域市场共同发展转变为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原因:在分析宋代到明清贸易格局变化的原因上,要求考生进行时空定位,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宋代和明清社会的时代变迁入手,进行思维发散性分析,即国家的统一(政治角度);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角度);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拓展(对外关系角度)。当然,从其他具体角度进行分析亦可。(2)影响:要求学生在获取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与运用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特别是鸦片战
30、争后遭遇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等相关知识,解决这一历史问题。从材料三中“19 世纪 60 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可知:上海成为贸易中心;从材料“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可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动;对比材料二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和材料三的出处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可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根据唯物史观,所学知识,我们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上进行分析,即推动社会生活的多元化。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
31、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绫,此其分事也。”墨子非命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古代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15 (1)材料一表明中国在当时拥有怎样的农业文明?这一农业文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有什么地位?(2)材料二中所说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明清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答案:(1)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2、地位: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新型经济”是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交子出现;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解析:(1)农业文明:根据材料展现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结合所学可知,与自然经济相对的经济指的是以谋求利益为主的商品经济,即“新型经济”是指商品经济。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经济新发展的表现是经济空前繁荣;交子出现;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根据材料“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9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 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材料二中的“
34、本”、“末”各指什么?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答案:(1)表现: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2)本:农业;末:工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3)后果: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中国近代落伍于世界。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规模大;根据材料“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可知,涉及范围广;根据材料“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知,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2)“本”、“末”:根据材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
35、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政策:根据材料“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3)后果:根据材料“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萎缩,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中国近代落伍于世界。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隋朝的灭亡,唐朝兴起。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曾描述唐朝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公元 66
36、3 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日)天智四年、六年和八年,日本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重修旧好。日本与唐朝通过贡赐关系实际上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遣唐使贡献的赠品主要有银、绢、丝、绵、布等,唐朝回赠的礼物主要有书籍彩帛、香药、工艺品等。摘编自伊宁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 材料二 在 1629 年 6 月的日食之前,礼部向崇祯帝提交了一份预报,其中列出了大统历、(回回历法和17 “新法”(西方天文学)三组预报数据。经过对日食的观测,徐光启用“新法”推算独验。在这种情况下,礼部上书请求修改历法,并荐徐光启主持其事。徐光启正式领取了修改历法的敕书关防,设立历局。
37、他先后将耶稣会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招进历局。崇祯历书编译或节译的西方天文学家的著作主要包括托勒密的至大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在征求崇祯帝的意见后,他以“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的形式译撰西法,使治历有法可依,有数表可查,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所占篇幅最大。摘编自邓可卉天文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时代背景,并指出遣唐使的使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崇祯历书成功编修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崇祯历书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作用。答案:(1)时代背景:白村江之战,日本战败;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发达;日本向隋朝派遣使者的传统。使命:开展外交活动;学习唐朝先
38、进文化;开展商贸活动。(2)历史条件: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传教士来华,传入近代科学知识;明朝国家力量的支持;徐光启等人的努力。作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我国天文学的进步。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公元 663 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可知白村江之战,日本战败;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发达;日本向隋朝派遣使者的传统。使命:根据材料“日本与唐朝通过贡赐关系实际上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可知开展商贸活动;结合所学可知开展外交活动;学习唐朝先进文化。(2)历史条件:根据材料“经过对日食的观测,徐光启用推算独验”可知徐光启等人的努力;根据材料“在征求崇祯帝的意见后”可知明朝国家力量的支持;根据材料“先后将耶稣会传教士罗雅谷、汤若望招进历局。”可知西方传教18 士来华,传入近代科学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作用:根据材料“使治历有法可依,有数表可查,其中以讲述天文学基础理论所占篇幅最大。”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我国天文学的进步。小提示: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