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州政务云建设方案神农云整体建设方案目录1前言42项目概述42。1建设背景42.2建设意义52.3建设原则82.3.1实用性92。3。2开放性与标准化9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9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10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102。3.6业务多样性102。3。7最佳性价比112.4建设目标112.5编写依据123需求分析124智慧政务建设内容174。1城市基础数据库174。1。1系统概述174。1。2需求分析174。1。3系统功能18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18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194。3政务协同办公194。3。1远程医疗系统214.3.2区域卫生系统214
2、。3。3远程健康管理系统234。3。4医讯通平台23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244。5无线政务平台254。6统一身份认证274.7电子证照27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27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27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30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31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33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42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58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71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1386建设范围142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143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143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143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1447。1。3运维服务体
3、系建设意义144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1457.2。1服务宗旨1457。2.2体系建设内容145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148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1497。2。5运维制度建设1517.2。6运维流程建设1527。2。7运维技术服务平台建设1547.3云计算中心运维服务内容1587.3。1724服务支持1587.3.2其他增值服务1607.3。3突发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预案1617。3。4运维服务目录1627。4体系建设的效果分析1651381 前言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网络,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
4、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将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同时,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输出模式,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加快推进政府云计算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竞争中抢占先
5、机、发挥优势,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产业链,湖北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政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方案。2 项目概述2.1 建设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先导工程,政府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内容包括“一中心、四平台和十三个智慧应用。长期以来,重复投资
6、、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一直是国内以部门为主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不可规避的突出问题。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建设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以服务方式的动态化、扩展性提供超级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服务等信息化应用资源,用户不需要自己购置大量软硬件设备进行建设,就能直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信息化服务,大幅降低了信息化应用的成本。随州市要加快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2.2 建设意义2。2.1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云计算产业的发
7、展对金融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等产业将起到很好的提升和支持作用,同时将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材料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动漫创意产业、视频应用产业等提供强大的支持,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工业等能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尽快在科研、原料采购、资源调配、生产、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实现信息集成,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2。1。1农畜产品加工业利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全国的农牧业信息化服务系统,包括农牧业科技服务系统、安全服务系统、防灾减灾应急信息系统,提高农牧业经营组织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8、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涉农电子商务、农牧业生产管理和预测、农牧业科技教育普及、扶贫等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集约化建设与管理,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牛羊,奶牛等工程的建设,促进优质农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牧业机械的信息化改造,利用云平台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2。3。1.2能源产业通过云计算的优势,充分科学调度电网运行和各种电力设施,促进分布式能源供应、清洁能源就地转化等的快速发展,建设智能电网和电力微网,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学和科学性.加快煤炭企业云计算应用,提高煤炭开采技术和煤炭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水平。通过建设区域智能电网系统,实现发电、用电科学调
9、度,清洁能源上网的比例提高5102.3。1。3化工建材产业利用云计算产业提高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的科研、生产等全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完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高先进技术在我区的应用水平,实现新型煤化工项目在自治区的健康发展。强化云计算技术在建材产业的应用,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开发相应控制软件,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节能降耗.进一步提高煤化工信息化应用程度,推动国家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大幅提高建材工业信息化程度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冶金有色产业。利用云计算先进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档次,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质量。实现冶金
10、有色企业管控一体化和全区冶金有色信息共享。2。3。1。4装备制造产业利用云计算优势推动产业向人机交互性更强和网络化制造发展,使用模拟仿真软件包,推广远距离设计、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4有利于促进区域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已从简单的资源型需求转向技术、服务多元化需求。客户需求从最初的域名注册、空间、邮箱、托管、租用等基础业务,发展到现在以主机托管、主机租赁为基础的数据管理、网络通信、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应用外包、专家咨询等各类技术服务。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为数据中心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数据中心
11、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产业将进一步把城市公共服务、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民生保障等应用纳入到云平台上,全面增强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方便政府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解决政府在信息化应用中重复投资和一次性投入过大等问题,以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降低投入和运营成本,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质量。此外,云计算将推动传统设备提供商进入服务领域,带动软件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催生行业融合的新型服务业态,支撑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和提升。从带动投资效益看,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建设数据中心的投资拉动比可达1:8到1:4,
12、其他城市限于基础电信通信建设条件,保守估算,云计算产业起步阶段,按照1:1考虑,带动其他投资50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500亿元。2.4.1。1将进一步提高通信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整合社会各类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推动传统电信运营商和其他第三方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推出面向不同企业需求的一体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形成按资源使用付费的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逐步引导各种信息化应用项目依托云计算基础设施,形成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上的领先优势.2。4。1。2将加强软件技术开发抓住机遇,统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聚焦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云管理
13、、云存储、云中间件以及云安全等云计算关键软件技术的服务,设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解决方案,鼓励区内外软件企业运用云计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再创新,加快研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软件产品,探索软件服务化的新型商业模式,设计覆盖各应用领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竞争力。2。4.1。3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引导区内外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创新电子政务体制和机制,整合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现有资源,降低电子政务成本,面向社会提供公正、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务和各类云计算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基于云计算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和公共服务平台,降低社会服务成本,全面提升我区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
14、。2。4。1。4加强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鼓励冶金、煤炭、电力等工业企业对现有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进行云计算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机构和产业园区,建设满足中小企业共性发展需求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云计算按需使用、动态扩展的特性,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低价的信息资源服务,减少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的信息化投入,降低运营成本。2。4。1.5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通过鼓励区内外企业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以贯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主线,加强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防范等与云计算相关的信息安全服务工作.推动云计算
15、模式下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的制定与落实,构建安全认证体系,为云计算服务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提供支撑.通过云计算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保障云安全,提升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度.2.5有利于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IT运作模式,催生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主要包含硬件供应商、基础软件提供商、云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企业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等不同角色.通过引进包括IBM等IT核心企业建产业基地,带动我区信息技术硬件、软件业的研发和产品服务,提升相关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成后,不仅面向自治区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基
16、本功能服务,而且形成巨大的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向周边区域辐射甚至向全球范围拓展,为区内外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金融、能源、煤化工等)和相关产业的大型企业等各类用户提供不同内容、层次和级别的服务,获取稳定的服务费收益.2。6有利于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转型发展随着国家关于鼓励服务外包政策的出台,企业对IDC增值服务认识的加深和对服务的依赖,以及3G、国际企业数据节点建设力度加大等因素,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良机。发展政府云计算产业,将有力推动通信运营商和其他第三方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推出面向不同需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以云计算服务平
17、台为载体整合资源,培育云计算龙头企业,打造云计算服务集群,形成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维护服务业领域的专业优势。云计算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基础设施的整合、统一平台的高效便捷、业务和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与安全管控、节能降耗管理等优势。因此推动云计算能够大力促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更快发展,也有助于降低区域信息化的总体成本,为实现信息安全提供保障。2.3 建设原则本设计技术方案将从实际出发,建设一个高效实用的网络系统。网络系统设计必须既适应当前电子政务实际应用考虑,又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需求。我们将遵照以下原则对本项目进行设计.2.3.1 实用性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18、面:系统的性能指标应能够满足网络内各项业务对处理能力的要求,整个系统的性能应当是可靠的,便于管理的.所采用的设备应当是易于配置维护.对于本系统的网络结构,最理想的组网形式应是一个层次化的,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并且能够面对未来网络的膨胀和业务的不可预测性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尽量减少网络的连接复杂度,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增加网络的冗余度以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通过简单的网络管理,减少专业人员培训的难度,以及网络管理的压力。2.3.2 开放性与标准化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是一个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体现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保护用户投资及系统的长远发展
19、。如果开放性与标准化的原则如果不能保证,则会使系统的后期使用和维护出现困难,发生系统维护费用加大、系统发展困难重重、甚至重复投资等问题.本建议书充分考虑开放性与标准化的原则,所建议的系统、软硬件产品都遵循该原则.2.3.3 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本设计中将坚持系统结构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即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可以通过添加组件或相关板卡满足新的需求。选用的设备应考虑选择业界性能优良、可扩充性好、厂商能够承诺对未来的新技术进行支持的设备。硬件设备的选择在档次上应考虑网络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在兼顾网络投资预算前提下,适当选择档次较高的设备,避免将来扩容中可能造成的投资浪费。设计立足先进技术,采用
20、新科技,以适应大量数据传输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使整个系统在国内三到五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并具有长足的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通过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各个模块可以很简单的添加到系统中,无需更改现有系统,而且设计时充分的考虑了系统后期建设规模,与其他系统互联的问题,可以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在将来网络扩展时,可以保证系统平滑的过渡到新的系统。2.3.4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子政务数据系统的可靠性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保证电子政务数据系统的可靠性,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在主要网络设备的选择上,考虑其可靠性:如关键部件的冗余及热插拔等.
21、本方案所推荐的产品均选用主流硬件厂商的主流产品,以保证有实际应用的先例(而不选用厂商的非主流产品,或只宣布而无实例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并充分满足应用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获得厂商的备品和备件支持。合理的进行网络设计,减少单点故障,在设备或者链路故障时,网络流量能够顺利在其他设备和链路间进行切换,同时避免网络故障引起的连锁反应。在安全性方面,我们所推荐的硬件产品能够阻挡一般性的网络攻击,能够做到流量控制,设置用户的可访问范围等。2.3.5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整个网络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因此必须着重考虑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作为一个系统,
22、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该网络系统应该易于管理,通过网络管理工具,可以方便地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网络的优化通过依据。另外,我们在选用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时充分考虑到生产厂家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避免给用户带来运行维护和管理中的问题和不方便.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通过良好的设计,减少用户对网络的维护量。2.3.6 业务多样性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在网络上传送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越来越成为用户的需求,在网络系统里,从多媒体信息共享、网络互动性等需求角度出发,这一需求显得更加重要.这要求我们在网络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进行多媒体信息传输的要求.2.3.7 最佳性价
23、比在考虑网络设计时,一方面要尽量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考虑。另一方面,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符合建设单位实际情况.本方案中的最佳性价比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n 通过良好的设计,充分、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保护用户的投资;n 选用易管理以维护的设备,并通过良好的设计,减少用户的维护工作量,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维护和培训费用;n 选用高扩充性、可发展的产品,减少网络扩容的投资;n 在设备的选择选用性价比最高的产品。2.4 建设目标本项目的最终建设目标是:建成涉秘与非涉秘分开的安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连接省、市、县(区)三级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法院职能部门系统,以及因工作需要接入的企事业单位。由于电
24、子政务网络建设是一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分期进行。本项目的一期建设目标是:建成省电子政务网络内、外网平台,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传输性能满足业务需求,具备密码管理、信任体系、网络管理、容灾备份、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等各项功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互联.根据此次数据系统网络连接工程所要实现的目标,确定各节点间租用线路的种类、带宽、费用;确定各节点的网络设备和相应投资.选用先进的传输技术、设备组建一个覆盖全省政府行政单位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建设要同时考虑设备的充分利旧和系统的平稳过渡。一方面,已有的主机系统设备、网络系统设备等能满足电子政务要求的可通过必要的数据迁
25、移后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针对各单位网络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需要,采用不同的过渡和接入方式,以达到系统的平稳过渡而不影响原有的工作和业务。2.5 编写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2)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年10月27日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125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通知(国办函200274号)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
26、重点专项规划(6)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计规划20011172号)(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发改高技20042135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中央部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改高技20042412号)(9)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3 需求分析3。1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政
27、府信息化的作用日益突出,为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办公、方便沟通、协同工作开辟了崭新局面,有力促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发展路线展开的。总的说来,中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
28、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3年底,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中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中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一些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深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可称为政府信息化的起步、推进阶段。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政府上网工程”。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中国迈入“网络社会,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
29、3000多个。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中国政府信息化进入发展阶段。2002年,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从“割据”向“统一”发展,直到电子政务的提出,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各级政府空前的重视,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整体框架更加明确。国家对政府信息化的空前重视,开辟了未来一段时间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为政府和企业搭起了共同发展的舞台。3.2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设成果中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类
30、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重点开展“权力阳光工程、“行政效能监察工程”、“城市应急联动工程”、“无线城市工程”、“平安城市工程”等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同时大力开展以“惠民、亲民、爱民为导向的政府民生信息化项目,包括“数字社区”、“数字化公交站牌”等城市民生工程.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12345”政府呼叫中心平台在各地政府的建设,
31、方便了与市民的联系与沟通,使政府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市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市民可以通过市长热线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意见或进行投诉、举报等事项。自“12345”便民服务电话开通以来,一直受到群众的称赞,政府热线办结率达到90%以上。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2005年7月18日建设部公布第一批试点城市(区)名单.2006年3月26日,建设部公布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名单。8个月的时间,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已经发展到全国27个试点城市(区),城市管理新模式已经由东城一支独秀到全国遍地开花。正是这种由上而下的大力推广,城市管理新模式在短短的一年内响彻神州,掀起了一场全国城市管理的革
32、命.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地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提出电子政务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三年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党的十七大提出“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体现了党对权利运行规律的新认识。通过权力阳光运行系统的建设,实现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公网络化、信息公开化、实现政府的“
33、一网式办公。3。3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中央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发生变化,地方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机构。2001年成立的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简称国信办),是国务院负责电子政务政策研究、提供建设指导等工作的机构.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被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三定”中取消了国信办,由信息化推进司负责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协助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协调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推动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承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三定方案,国
34、务院办公厅内设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国务院领导同志办公室和机关的政务信息化规划、建设、技术与安全保障,以及中南海北区有关会议、活动的多媒体技术服务;组织开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运行管理和内容保障工作;负责国务院办公厅联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此外,各省的信息化建设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建设的领导部门也不同。发达地区设立了信息中心等独立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而有的信息化部门则与科技、经贸、发展与改革等部门合并办公。缺乏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部门,将使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受到挑战.(2)电子政务运维外包面临挑战从2001年起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
35、快速发展期,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越来越大,运行维护成本和人员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目前最普遍的方式是信息中心自己维护,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够快速响应维护需求。但是受到人员数量、技术和经验等因素影响,信息中心人员提供的运行维护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有一些政府部门将IT系统的运行维护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但由于目前运营维护费用多出自政府运营费用,对于大多数政府部门来讲费用太高。同时,IT系统运行维护外包后,政府IT维护人员的职责也需要调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3)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共享体系的建设带来挑战目前政府部门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企业、人口、社保、税务、宏观经济
36、等需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信息方面。由于体制性障碍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散性,信息共享与交换系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尽管政府已经认识到信息共享与交换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并且相关工作已逐步展开,但是其建设速度仍受到需求快速增长的挑战.3。4政府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分析由于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顺应政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构建电子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正在由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化,特别是在电子政府模式下,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通过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来达到原来
37、完全依靠政府管理实现的部分职能通过政府服务体现,效率更高,更利于接受与贯彻。在我国的因特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垃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信息没有正常的渠道来源,使得正道不开,邪道昌盛。我国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社会有用信息,把这些信息提供给社会共享(依据具体信息服务,可以是有偿的或者免费的),深入开发信息资源的深度应用,将是未来35年电子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将是电子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的客观需要。建设政府信息化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管理服务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首先,通过政府办公自
38、动化、电子政务等系统的建设,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2)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在网络社会,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的源泉,政府不仅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因此,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建设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将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3)实现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信息化可以使人力和信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配置。随着人才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的行政
39、和管理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使国家数据库中不再仅仅是死气沉沉的作用甚微的文字和数据,而是可以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无价之宝。也只有在政府信息化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和一体化才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信息的共享也才不是一句空话。(4)实现政府职能的动态化透明管理权利阳
40、光平台,使政府信息化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政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上网后,政府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遏制进而消除官僚主义,也有利于反腐倡廉,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4 智慧政务建设内容4.1 城市基础数据库随州市智慧公共安全平台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先进技术,深化包括市公安局监控中心、公安分局监控中心、派出所监控中心、前端监控点的四级管理体系结构,搭建起以城市应急指挥平台系统为核心的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打
41、造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和预警预测机制。做好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的修编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保证民众的平安、幸福,为随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建立随州城市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利用道路沿线已经铺设的数字化的光纤传输网络,采用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技术,提高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提高了监控系统整体投资的经济性.4.1.1 系统概述前端监控点对需要监控的地点,如居民小
42、区、车站、广场、重点路口、娱乐场所等地点,利用模拟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网络视频服务器将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转化MPEG4/H。264格式的压缩码流后,通过以太网口接入公安专用数据网进行传输。各监控点只需在设备安装时对设备IP等信息进行初始设置,此后无需对设备进行设置和管理。该管理功能由各分局监控中心或更上一级的监控中心统一负责. 4.1.2 需求分析 派出所监控中心负责本辖区监控设备的统一配置、维护、监控。在派出所监控中心,利用数字的视频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前端设备的配置、图像监控、录像查询、回放、云台控制等功能。 在派出所监控中心,可以利用PC式监视器对前端监控点的图像实时监控,也可以利用多
43、路视频解码器,将以太网传输过来的图像进行解码,接入模拟监视器或者电视墙进行监控. 4.1.3 系统功能 公安分局监控中心负责对本区社会治安情况进行监控。基于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技术,可以使得分局监控中心的调度能力大大加强。在分局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上可以对本辖区内任意一个监控点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查询、回放,还可以实现统一的设备管理、故障管理、存储管理等功能,真正实现分布式监控,集中化管理。 分局监控中心也可以对部分重要监控点的视频信息进行远程录像或备份. 4.2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随州市智慧政务建设以电子政务数据中心为主,融合政府、民政、税务、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政府机构,
44、为居民打造一个统一服务平台,方便百姓随时随地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政府业务查询、办理等。智慧政务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智慧政务体系架构4.2.1 移动电子政务平台移动电子政务平台融合政府、民政、税务、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政府机构,为居民打造一个统一服务平台,方便百姓随时随地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政府业务查询、办理等。4.3 政务协同办公随州市智慧医疗建设汲取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与理念,切身实地从居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新医改等多角度出发,搭建卫生信息中心和卫生信息网络,横向连接下属各级医院,纵向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保存,实
45、现区域卫生信息共享、远程会诊、居民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建成覆盖全市、县多级卫生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统一规范、应用功能完备、便于行政监管的远程医疗网络及居民健康信息管理体系,同时提高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投入,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全民健康服务水平,打造一个独具河南特色的、位列国内先进水平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平台。方案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智慧医疗区域信息化平台整体架构如图所示:智慧医疗区域信息化
46、平台整体架构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两个层次: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层和业务应用系统层。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层,作为服务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单一实例而存在,主要服务组件包括注册服务、公卫数据服务、医疗数据服务、全程健康档案服务、数据仓库服务等。业务应用系统层,包括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生成、收集、管理和使用那些与居民相关的健康数据,包括临床医疗数据、健康档案数据、公共卫生管理数据等,这些系统分布在所有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服务点。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层和业务应用系统层之间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来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性。4.3.1 远程医疗系统远程医疗子系统是整合先
47、进的视讯技术和医疗专业需求,以大中医院为核心,连接基层医院、医疗教学机构等,实现远程医学活动、稀缺专家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医学教育和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远程医疗系统各个子系统如图所示。远程医疗各子系统示意图4.3.2 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系统是通过统一、标准、安全的区域卫生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打通医疗卫生的“信息孤岛,促进跨区域、跨机构间的业务协同与合作,提高区域内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辅助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方便居民享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区域卫生系统可以实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的连通,具体如图所示。区域卫生系统连接机构示意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区域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区域卫生协作平台、信息资源中心,部分业务系统包括健康档案浏览,平台的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和全程健康档案服务等各种服务通过在交换平台上注册,实现服务的对外开放.区域卫生系统平台的整体架构如图所示。区域卫生系统平台整体架构图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